close

古人的稱謂神馬最麻煩了~~

文章出處:http://bbs.tianya.cn/post-no05-250859-1.shtml

  古中國人的稱謂,不僅用來給今天的古裝片挑BUG,更多的是古代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中國人的全部世界觀和人生觀,中國的全部歷史,都裝在看似旁枝末節的稱謂中。在下面的文字裡,可以讀到國史中的稱謂,也可以讀到稱謂中的國史,非常有趣,非常嚴謹,考證精確,並且絕不是回字的四種寫法。


  前言

  忽然想到這幾年看了太多莫名其妙的破爛電視劇、破爛“重回古代文學”。這些東西一旦多了,就難免出現垃圾。垃圾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裝B,特別是不懂B而裝B是一大因素。有些作者一會兒模仿古文對白,一會兒參詳古代制度習慣,可是他們經常忽略最基本的:古人的稱謂。
  我們知道,古代人有名、有字、有別號、有尊稱、有蔑稱,可是蝦米朝代怎樣稱爸爸媽媽哥哥姐姐、稱君稱親稱師都是有定式的,為了現代人識別方便改一些,沒什麼,但不能鬧笑話,留硬傷BUG,或者故意裝B還裝成13。把明清時代的稱謂放到漢唐的背景裡,就等於是糊弄觀眾。例如說,前段時間好幾部大漢類的電視劇,女主角叫爹地都是嗲聲嗲氣地叫:“爹~~”——實際上,爹作為老爸的稱謂,是從魏晉時才開始的。大漢劇稱“爹”,把時間提早了幾百年,相當於某個明朝大戲裡喊出了“老豆”兩個字。
  還有一個古裝界統一無時段的稱呼,就是稱官員為“大人”。現在幾乎所有朝代的電視劇、小說,對有品的官都介麼叫,例如包青天裡叫包大人。這就露BUG了,下級和百姓對官員稱大人,在明朝之前是極少見的,就是明朝,也很少見。明代沈德符《萬曆野獲編》中,記了個笑談,他祖父拜謁張居正時,被張叫了聲“沈大人”,當時賓客都以為十分新鮮,因為“呼公、呼丈者多,更不聞有大人之稱。”爺爺被人叫了聲大人,孫子就鄭重地寫進文集,說明在當時用得極少,甚至少過我們現在叫腦殘。
  再簡單點說,大家翻翻三國演義,就可以知道,幾無文官被叫過“大人”。所以在夢回三國一類的小說裡看到“陳大人”、“曹大人”,就覺可笑,這與唐明皇叫安祿山“X0後腦殘”是一個效果。
  因此不能不說,古裝片有一個偉大之處,就是統一了新文化運動都沒有統一的古人稱謂。實際上,大人之稱,普遍行走官場,是自雍正開始(康熙類片子、小寶類片子裡稱索尼“索大人”鼇拜“鼇大人”都索超前意識啊),見《清裨類鈔.稱謂類.大人》:“大人之稱,始于雍正初,然唯督撫有之。嘉、道以降,京官四品以上,外官司道以上,無不稱大人。翰林開坊,六品亦大人。”到了光緒末,因為局勢亂,需要奉承的人越來越多,所以大人就被用濫了,什麼員外郎之類的都被稱為大人,這可能也是古裝片濫掉“大人”二字之源吧。。。
  當然,象《孝莊皇后》裡那樣天大的BUG,也索常見。而且,你知道為蝦米清朝皇后皇太后都是“慈”字順下來的,孝莊我們叫孝莊,慈禧我們卻叫慈禧嗎?
  說到這裡,恐怕大家還不是很感興趣,那就說幾個你可能慣性思維從未想過對不對的:
  秦始皇是不是嬴?
  孔子是不是姓孔?
  再來幾個你可能會感興趣的:
  什麼叫“不分伯仲”?
  什麼叫“待字閨中”?
  “虎”作姓時怎麼念?
  屈原為蝦米在《離騷》裡自稱“朕”?莫不是他當過皇帝?
  為什麼我們叫叫漢高祖不叫他漢太祖?為蝦米叫曹操又叫魏太祖不叫魏高祖?有時又叫他魏武帝?
  為什麼有的皇帝叫哀帝、獻帝這麼不吉利的字?為什麼漢獻帝那麼慘不改個名字叫漢喜帝?
  為什麼唐玄宗又叫唐明皇?什麼樣的場合用前面的,什麼場合用後面的?
  如果當著乾隆說“雍正”兩個字,算不算不敬?會不會被殺頭?
  稱丈夫夫君、郎君、良人、老公、先生都是怎麼來的?
  古代人是怎麼罵人的?
  中國對日本與的外交活動用什麼稱謂呢?對朝鮮呢?對越南呢?
  從稱謂裡,我們還可以讀出史實的辨偽、民族的融合,以及東西方文明軌跡的差異。
  好了,如果你有興趣瞭解一下被我們日益忽略而的古代文化傳統,就可以看看我接著寫的。最後還有應用程式,就是影視劇的稱謂BUG應該怎樣避免。這本書大致上說的就是這是這樣兩件事:
  國史中的稱謂和稱謂中的國史
樓主發言:620次 發圖:13張
舉報 | 二維碼 | 分享 | 收藏 | 更多 | 樓主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1-09 10:30:00
  各位看官久等,伏拜更新:

  第一章 姓氏名字


  說到稱謂,首談姓氏名字。姓氏名字,是中國人最基本的稱謂,而這四個字在古代,則表示四個不同的稱謂範圍。


  一、姓

  拆字就可看出,姓是從女從生,《白虎通義.姓名》載:“姓者,生也”,這說的古老的母系社會,現在我們都隨爸爸姓,姓字卻已經不會再改成“甥”了。但是,母系文明在姓這一點上還是蛛絲馬跡的遺留,先秦最古的一批姓,都是帶偏旁“女”的,例如姜、姬、嬴等。說到加女旁,姓“支”的就不知他祖祖在母系社會是不是也“從女”帶偏旁,要是這樣樣,他就該燒香慶祝出在父系社會了。姓的作用,以《白虎通義》的解釋就能說清楚:“人所以有姓名何?所以崇恩愛,厚親親,別婚姻也。”即姓是表示親緣關係、區別婚姻可否的標誌。上古人口少,生活範圍狹窄,古代人又十分聰慧地發現了近親通婚的遺傳學弊病。而姓作為“從女從生”的血緣區分標誌,就產生了“同姓不婚”的規矩,用以“別婚姻”。這個規矩直到今天還有一些保留,如果我們看到兩夫婦同姓的,多少會覺得奇怪。這個“奇怪”感覺的由來,其實就是幾千年的習慣性認識使然。在古代典籍中,《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說:“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國語.晉語四》:“同姓不婚,惡不殖也。”

  先秦三代,同姓不婚一直是作為基礎性禮法被嚴格遵守的,連正式婚姻之外的買妾,也不得違反。但是,規矩總是用來打破的,如左傳《昭西元年》有:“買妾不知其姓,則蔔之。”這說的是變通的方法。大爺看上小妞,害怕同姓,所以可以隨便找大師算個姓。除了變通地遵守,直接打破“同姓不婚”原則的,在先秦也不少,主要是王侯的聯姻。因為當時姓不多,有時數國同姓。而在政治婚姻面前,很多規則是不值錢的。這一點,清代趙翼的《陔余叢考》卷三十一中載有《同姓為婚》條。不過,同姓在先秦表示的是血緣上的聯繫,不僅不符合優生優育的遺傳規律,也是違背禮法的,即使是王侯之間同姓的聯姻,也會被當時執禮的人所詬病。《論語.述而》就記載了這樣一件事:“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即有一次陳國的司寇造訪孔子,問孔子魯昭公是不是知禮,孔子當然說自己的君主知禮。陳國的司寇認為孔子這是在偏袒昭公,因為魯昭公娶了一個吳國的女子吳姬。魯、吳兩國都是姬姓,按禮法同姓不婚,魯昭公違禮娶親,為了避人耳目,改吳姬的稱呼為吳孟子,後來吳孟子死了,不發訃告,連《春秋》也不稱吳孟子的姓,陳國的司寇就責備孔子有私心。孔子在事實面前,只能低頭認錯。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1-09 12:34:35
  二、氏 (上)

  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姓氏”與“姓”幾乎已經完全是一碼事了,但是在文明之初,“姓”與“氏”卻是幾乎完全分開的,不能混用。直到今天,特別講究的文聖孔子的後代,他們的各種家族活動都是“孔氏”,而不用“孔姓”,或許還可以找到一點“姓”與“氏”各自獨立的歷史痕跡。
  前面說了,姓是在母系社會時區別於不同血緣的標誌,基本上也就是部落的標誌,部落發展為較大規模的聚落,人的生產能力在提高、遷徙的範圍在不斷擴大,之後進入父系社會。原來一個老媽媽的孩子有了不同的發展,大孩子到了海邊,搞起了漁業;小兒子在平原搞起了養殖業;就是在一個部落裡的孩子,也有強力的和窩囊的,這麼著,同姓之間因為生產力發展,財富地位開始分化,需要另行區分,因此有了氏。《說文解字.氏》中說:“姓者,統於上者也;氏者,別於下者也。”這是說,“姓”用來別婚姻,而“氏”用來別貴賤。

  氏用來別貴賤,自然就會形成新的小圈子,與“同姓”有別的是,氏發展為“氏族”(後代所謂的大家、大族、望族),《白虎通義.姓名》說:“所以有氏者何?所以貴功德、賤伎力”。

  由此可見,姓與氏,原來表達的是不同的含義。先秦時期,古人一直是分開使用,嚴格區別,自秦開始,姓氏才合二為一。這也是在先秦典籍裡那些人物的名字在今天看來很奇怪的原因之一。比如,“慶父不死,魯難未已”中的“慶父”,又叫“仲慶父”,他的後代卻叫“孟孫氏”;司馬遷在《史記.周本紀》中對周文王祖父、父親的記載是:“古公卒,季曆立,是為公季”,祖父是“古公”,父親卻叫“季曆”;而周文王可考證的兒子有17個:伯邑考、武王發、管叔鮮、周公旦、召公奭、蔡叔度、曹叔振鐸、郕叔武、霍叔處、康叔封、聃季載、鄖叔武、毛叔鄭、畢公高、郇叔葡、伯廖、虞仲(字音見注1)。這些例子實際上並不是父子不同姓,而是我國先秦古代人的稱謂習慣:男子稱氏不稱姓,女子稱姓不稱氏。先秦男子是有姓的,只不過不用來做稱呼罷了。
  這個習慣是與今天的中國人姓氏稱謂很不同的,甚至形成了一些習慣性的誤讀,比如說,周文王姓姬名昌,周武王姓姬名發,這樣的稱呼其實是錯誤的。先秦男子不稱姓只稱氏,王侯則不稱姓稱國,周文王在當王之前,只能叫西伯昌;而他的兒子也只能叫武王發。類似的,比如我們叫商朝的亡國之君紂王,就叫“帝辛”或“商辛”,而不會叫他的名字“子辛”(姓子名辛),如《史記》中有:“帝辛湛湎,諸侯不享,作殷本紀第三。”
  那為什麼我們現在叫他們姬昌、姬發呢?這是一個習慣性錯誤,而且是上千年的習慣。最早犯錯的是司馬遷的《史記》和劉知幾的《史通》。顧炎武在《日知錄》中,就指出“姓、氏之稱,自太史公始混而為一,(《史記》中)本紀于秦始皇則曰‘姓趙氏’,于漢高祖則曰‘姓劉氏’。”實際上,秦始皇是貴族,贏姓,趙氏,應該稱氏;劉邦起于底層,不是貴族,並無氏可稱,又是漢初,只能稱姓。鄭樵在《氏族略序》中就說,司馬遷對先秦人物的稱呼方法,“三代(指夏商周)之時無此語也”,又說司馬遷、劉知己兩人“雖子長(司馬遷的字)、知幾二良史猶昧於此!” 顧炎武在《原姓》中說:“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最貴者國君,國君無氏,不稱氏,稱國。”顧炎武還說:“考之於《傳》(指左傳),二百五十年之間有男子稱姓者呼?”司馬遷在《史記》中對三代至秦人物,經常寫“姓某氏”,實際上是不準確的,這位大歷史學家用漢代的稱謂模式套用先秦人士,這就象前幾年棒子導演在樣《見龍卸甲》安排趙雲報姓名報成趙子龍一樣,是不準確的。在《史記.夏本紀》中,司馬遷寫到:“禹為姒姓,其後分封,用國為姓,故有夏後氏、有扈氏。”然則,這裡的用國為姓,其實是用國為氏,查閱史記之前的典籍,《左傳.隱功八年》就有:“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在姓氏上的疏忽,不能不說是司馬遷沒有考慮後代讀者對姓氏之別的疑惑,而《史記》的影響力實在太大,很多今天讀書的人就會給先秦的人名弄糊塗。就是古代人,也常常給司馬遷的“姓某氏”弄糊塗,清代學者沈彤就說:“漢人所雲‘姓某氏’,皆以庶姓言也”,將先秦的“姓”和“氏”分別定義為“庶姓”和“正姓”,以釋混淆。
  有些誤讀則要淺一些,但也容易讓人糊塗,比如孔子。很多介紹文聖先師的場合都說是姓孔名丘,其實根本沒有這個說法。孔子的孔,是其氏而非姓。孔子是宋國貴族遺後,宋是殷商遺民所建,孔子的姓應是殷代貴族之姓,即姓“子”。而孔子的氏,原來也不是孔,而是“公孫”,到孔父嘉時(注意,不是孔子的父親孔嘉或子嘉,其人以公孫為氏,嘉為名,孔父為字),已有五代,氏用以別貴賤,所以自他之下的後代就不能再以公孫為氏(即因親盡,不再是公的子孫),而孔父嘉就以自己的字為氏,所以,有了孔子。源見:《孔子家語》卷三十九《本姓解》:“五世親盡,別為公族,故後以孔為氏焉。”現在孔子的後代祭祖,都用“孔氏”,不用“孔姓”,這是因為嚴格來講他們的姓是“子”,而孔子一族自古未斷過香火,“姓氏合一”對他們來說就是淘汰原來的姓“子”,以“孔”氏為姓。在今天,他們搞祭祖活動稱孔氏,但人口普查戶口本身份證之類的則是姓名“孔某某”。姓氏合一之後,單一個“氏”字,也從姓的別支,變成了家族,用以稱家族內同姓親屬,例如“張家兄弟”,也可以被稱為“張氏兄弟”。
  先秦還有位文化名人,屈原,大家也明白了,不是姓屈名原,而是以屈為氏,稱氏。屈原的姓是個很冷僻的字,“羋”(音mǐ)。
  而與今天人人都有平等的姓名權不一樣,古代的氏是貴族才有的,普通下層百姓沒有氏,這也就是《通志?氏族略》所說的:“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將錯就錯的習慣,並一直沿用,這個要糾正已經很難,有的也無必要。比如黃玉郎畫《天子傳奇》漫畫,說姬昌姬發那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問題。可是需要嚴謹的場合嚴謹,或者區分插科打諢和嚴肅認真還是有據可循的。比如《辭海》和《辭源》,介紹先秦人物就不會直接寫姓甚名誰。比較規範的先秦人物稱呼方式,是“某某,某氏,某姓,字某。”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1-09 15:07:27
  在今天的人看來很奇怪的是,許多先秦人名,看起來既不是姓名也不是氏,比如著名的賢人柳下惠。如今代表坐懷不亂的三個字“柳下惠”,並不是名字,此人為展氏,名獲,字禽,是魯孝公的兒子公子展的後裔。“柳下”是他的食邑,“惠”則是他的諡號,所以後人稱他“柳下惠”,因為諡號是死後才有,所以他活著的時候,是不會有“柳下惠”這個稱呼的。據說他有位弟弟,就是著名的盜蹠(音zhi),這個稱謂是用其身份(盜,即大盜;蹠,即赤腳奴隸)作為人稱的。其人本為展氏名雄,也叫柳下蹠。歷史上之所以還知道這位大盜為展氏、食邑柳下,是因為他還是王公的後代。在先秦,下賤之人是根本不需要什麼士大夫階層別貴賤的禮儀,也就沒有取氏的必要,很多人物只以身份作為稱謂傳世。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1-09 15:21:24
  比如“庖丁解牛”中的技術型人才庖丁,實際上只是名叫丁的一位廚子或者屠工,這個稱謂根本不是現代意義上的名字。有些不是貴族的人,即使專業水準已經做到了行業標杆,也沒有正式的姓氏名字傳世,比如相馬專家伯樂,至今對於他的姓氏名字只能是傳說,“伯樂”據說也只是他的出生地。而商王朝著名的賢相傅說,由於本是傅岩築牆之奴隸,出身低微,後來做到相也沒有氏,只以做奴隸的地方“傅”和名“說”流傳下來。這種用氏來決定稱謂進而區分貴賤的方法,用顧武炎的說法就是:“國君無氏,不稱氏稱國…次則公子,公子無氏,不稱氏稱公子…最下者庶人,庶人無氏,不稱氏稱名…諸侯之子為公子,公子之子為公孫,公孫之子以王父字公孫的兒子如果不再尊貴就必須改氏,就象前面說到的孔子)、若諡、若邑、若官為氏。氏焉者(氏相同的)類族也,貴貴也。”其中的“國君無氏,不稱氏稱國”,實際上是先秦王侯以國為氏,例如晉文公重耳,史稱晉重,就是以國號晉為氏,稱國。雖然晉國是姬姓,但卻沒有稱晉文公為姬重的。《左傳?定公四年》記載了春秋時期的一次諸侯會盟,對與會的各國國君稱呼為:“晉文公為踐土之盟,衛成公不在,夷叔,其母弟也,猶先蔡。其載書雲:‘王若曰,晉重、魯申、衛武、蔡甲午、鄭捷、齊潘、宋王臣、莒期。’藏在周府,可覆視也。”其中,魯申就是魯僖公,姬姓名申;蔡甲午就是蔡莊公,姬姓名甲午,諡為莊侯;宋王臣並非宋國王的臣子,而是宋成公,其人名王臣,子姓。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1-09 15:39:00
  說到先秦的稱謂習慣,女子與男子恰恰完全相反,只稱姓不稱氏。姓之後,只跟個氏字了事,這在近代還很常見,如“張氏”、“李氏”。女子出嫁之後,前面加夫姓仍舊不稱氏,這也是常見的,如“孫留氏”、“張王氏”。文化一脈相承,這是可以溯源的。區別於後來的日本群島、朝鮮半島的文化,他們學習我們的禮儀制度,甚至把孔子或屈原叫成正牌祖先,可是在溯源這個決定性的環節上,誰先誰後這還是可以分清楚的。日本女子隨夫姓,名字多是草率的直子綠子之類的,實際上都是先發生在文化宗主國的。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1-09 15:56:21
  婦隨夫姓,在古中國這個男權社會,主要的功能有三:一是表明女子已婚的身份;其次冠夫姓是表明女子是誰家的媳婦,有歸屬含義在內;第三,保留原來的姓,則是說明該女子是誰家嫁過來的。明初譜學家宋濂曾為很多“貞婦烈女”作傳,收在《宋學士文集》中,標題俱為《鄭節婦黃氏傳》、《王節婦湯氏傳》,概是如此。日本法律明確規定了妻子應隨夫姓(《日本民法典》的條文原義是“夫妻必須同姓”,表面上看並未要求女子婚後改姓,但在男權主義的日本社會,是極少有丈夫改隨妻子姓氏的),中國乒乓球女將何智麗遠嫁日本,就改隨夫姓,名字為“小山智麗”。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1-09 16:09:53
  先秦見於文獻的女子稱謂,基本上全都不是姓名。比如節烈先驅孟姜女,不是姓孟名薑女,也不是姓孟氏薑的女子。孟姜女根本不是個姓名,而是先秦女孩非常普遍的稱呼,和我們今天說的“張家大閨女”是一樣的。“薑”是其姓,“孟”為排行老大之意,所以“孟薑女”等於姜家大閨女,這就是女子稱氏的代表。至於褒姒這樣的稱謂就更明白了。周幽王三年(西元前779年),幽王征伐褒國,褒人獻出美女褒姒乞降,周幽王立為妃,寵冠周王宮。褒國在今陝西省漢中西北,“褒姒”換今天的說法就是褒家鄉姓姒的一位大美女。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1-09 16:36:17
  是的,後面會說到 字 。廢除了字確實是比較可惜的。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1-09 16:38:45
  先秦沒出嫁的女孩,基本都是出生國家加上姓就算稱呼,比如秦贏、齊姜、吳姬。出嫁以後,就在前加丈夫的氏,比如息媯(音gui)、孔姬。嫁給天子或國君稍微特殊點,是在自己的姓前加國的號或“王”的稱號,如周王朝是姬、薑長期通婚,姜王后就稱“王薑”;作為天子和國君的丈夫死後,妻子要冠丈夫的諡號。總之,先秦的女子的稱謂有兩個基本特點:一是沒有稱呼有姓名的;二是基本跟著丈夫的稱呼來稱呼。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1-09 17:00:33
  三、姓氏之別與姓氏合一

  前面說了,周文王可考證的兒子有17個:伯邑考、武王發、管叔鮮、周公旦、召公奭(shì)、蔡叔度、曹叔振鐸、郕叔武、霍叔處、康叔封、聃季載、鄖叔武、毛叔鄭、畢公高、郇叔葡、伯廖、虞仲。這些稱謂的不同正是因為他們“氏”的不同,其實他們的“姓”都是一樣的,周姓為“姬”。而之所以有這麼多不同的氏,正好就說明了先秦“姓”與“氏”的最大區別。姓自古而今,都是父子延續不變的,而氏由於因家族而分,又要別貴賤,所以氏是可變的,可以自己取的,也不是後代世世相傳不變的。鄭樵在《通志.氏族略》中將得氏的方法歸於三十二類,有得於字、得於爵、得於官、得于居、得於事、得於職、得於諡等等。比如得于居的氏,就有西門、南宮、東郭、南郭等等,而日本的很多姓氏溯源都可以歸納於此,比如居於松樹之下則姓松下、居於田地之中則姓田中,這也是可以看出文化根源和傳播的。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1-09 17:01:47
  至於取氏的靈活,舉商鞅一例。他本是衛國公室的子孫,所以先以衛為氏,又以公孫為氏。“商”是他在秦的封地,大約是看到自己的產業興旺,土地權證也下來了,所以又高興地改叫“商鞅”。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1-09 17:14:12
  姓氏這樣大的區別,為什麼現在卻完全不分了呢?這得歸功於秦始皇一統天下。在戰國時候,早先的經濟基礎,即西周的井田制,基本上宣告瓦解,貴族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崩潰了;人才觀念也有一定的改變,各國都有唯才是舉的措施,使地位低下但有才能的人得以施展抱負,富國強兵。在這個大背景下,原先的很多貴族沒落了,而有一些工商、庶人、士人,卻依靠自己的才能起家發達。這樣,早先作為尊貴家族標記的“氏”的基礎,也就動搖了。新的貴人儘管沒有什麼公子公孫的“氏”,不是公室的後代,卻一樣可以號令一方,或富甲天下。這些新的貴人不滿足于原來舊時代只有貴族有氏、民眾沒有氏的稱謂尊卑制度,不再接受象陶朱公那樣既不表名也不表姓的稱呼了,這樣,新的稱謂方式就必須滿足新的社會關係。秦始皇滅六國,使原來六國的貴族徹底失去的了特權,其身份稱謂的特權也一併失去了意義。顧武炎在《原姓》中就說,“秦滅六國,子孫皆民庶,或以國為氏,或以氏為氏,姓氏之失自此始。”而他在《氏族》中說:“姓氏之稱,自太史公混而為一。”這個說法是正確的,因此還是得說,司馬遷沒有客觀全面地記載先秦姓氏的區別,這是需要後來的讀者仔細分辨的,因為姓與氏由嚴格區別到合而為一,並沒有嚴格的歷史分界線,為不不產生混淆,必須加以說明。司馬遷對“姓某氏”記載簡略不加說明的方法,實際上產生了很多誤讀,尤其在姓氏合一過程中的人物。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1-09 17:30:07
  比如秦始皇,司馬遷記載的“姓趙氏”就讓很多人不明白,後來就慢慢以秦的國姓“嬴”加其名“政”組成“嬴政”,其實這稱呼是錯誤的。司馬遷如果詳細解釋一下當時姓氏的區別,也就不會有這樣的誤讀了。秦始皇出生得姓時,天下未合,姓氏也未合一,根據三代男子不稱姓的習慣,秦始皇不能稱姓,只能稱氏。而秦始皇出生在趙國邯鄲,是以趙為氏。《史記.秦始皇本記》說:“名為政,姓趙氏”;《索隱》說:“(始皇)生於趙,故名趙政”;《淮南子.人間訓》說:“秦王趙政,兼吞天下而亡”;《史記.酈生陸賈列傳》說:“秦任刑法不變,卒滅趙氏”。可以說秦始皇姓“嬴”,只不過他那個年代根本還不以姓稱男子,男子稱氏不稱姓的習慣直到漢初才徹底消失,按照那個時代的稱謂方式,最妥當的稱謂應該是“秦王政”或“始皇帝政”,如果要表示不尊,不叫帝號,也只能說是“趙政”。很明白,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稱謂習慣,無論誰也不會將屈原按姓名喊成“羋原”,更不會將孔丘稱呼為“子丘”。而《尋秦記》精彩劇情之趙盤改叫嬴政,如果項少龍真的回了秦朝,是喊不出“嬴政”的。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1-09 17:44:46
  漢初以後,男子稱氏不稱姓的說法徹底消失了,姓氏完全合一,基本上已經沒有什麼分別了,例如《後漢書.馬援傳》:“馬援字文淵,扶風茂陵人也。其先(即先祖)趙奢為趙將,號曰馬服君,子孫因為氏。”這裡的以馬為氏,實際上已經是以馬為姓。按照今天的語言習慣,“姓氏”省稱為“姓”,兩者表達的是一個意思,就是你姓名左起的第一個字。現代中國人的姓,有99%都是姓氏合一之後,由原來的氏派生出來。姓氏合一,是不同事物的融合,而非取代或覆蓋,這是尤其需要注意的。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1-09 17:58:35
  四、姓氏之趣

  1、天下之大,無奇不有
  撰此文時,正值全國第六次人口大普查,一些聞所未聞的姓氏上了新聞,就以四川為例,有姓野名戰的、有姓名為蹦的(對,就是姓蹦名的)的,有姓仙的、姓莽的,生、老、病、死、毒、藥、公、司、雲、朵、難、易、日、操,這些都是姓,真不知一位易先生找難先生辦事會怎麼樣。象由老姓而產生的“老先生”、“老小姐”這樣的稱呼,叫起來,怪彆扭。“老”這個姓,有兩種說法。一說是由“薩克達”這個滿族姓更改漢姓而來,已經有兩三百年的歷史,“薩克達”的滿語就有“蒼老”的意思。另一說“老姓”是廣東佛山的四大土著姓氏之一,現在佛山南海區西南的“世老村”,大多姓老。而“毒”這個姓則令人望而生畏,總有狠毒、毒辣、毒藥之聯繫。臺灣嘉義縣太保市過溝裡就有一戶毒姓人家,其祖先是清朝的翻譯官。幾代單傳後,如今,已繁衍出了男丁六人(見2007年11月13日深圳特區報)。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1-09 18:08:36
  偶爾一兩個火星文活躍氣氛,哈哈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1-09 18:20:30
  基本上,大多數漢字都是姓,數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十、百、千、萬、億 ”是姓;“一”是姓,而“壹”又是另外一個姓。赤、橙、黃、綠、青、藍、紫每個字都是姓,天、地、日、月、星也都是姓;筆墨紙硯是姓,琴棋書畫是姓,東南西北、前後左右也是姓;工農商學兵、陝甘寧青藏、隋唐宋金元、旅團營連排、省市州府縣、桃李楊柳、梅蘭竹菊、甲乙丙丁、春夏秋冬、公婆姑舅、眼耳鼻舌、風雷火電這些都有人用來作姓。就是“姓”、“氏”這兩個字也是姓。《漢書?食貨志》記載:“臨葘人姓偉,貲(音zī)五千萬。”注為:“姓,姓也。偉,其名。”也就是說這位董事長姓姓名偉。還有一些連《康熙字典》中都找不到的字,竟然也是姓,如冚,音kǎn,芇,音mián。在《清稗類鈔.姓氏類》中專門辟有“僻姓”一條,收集有冷僻之姓1848條,其中二字複姓505個,三字姓73個,四字姓39個,五字姓11個,六字姓3個,甚至還有一個七字姓。1996年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中華姓氏大辭典》,收有據說是中國唯一的一個九字姓,“爨邯汕寺武穆雲籍鞲”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1-09 18:50:56
  2、姓有多少
  而姓氏有多少這個問題,自古以來就沒人能說得清楚。傳統的《百家姓》一共收集了單姓408個,複姓30個,共438個,這連中國姓氏的零頭的零頭都不到。四川省遂甯市檔案館職工陳曆甫花了30年自費到各地收集整理,最後數出中國姓氏有19989個。2006年7月1日,他收到寄自北京的“中國紀錄證書”獎牌,獎牌是由中國紀錄證書鑒證委員會和中國紀錄年鑒彙編委員會聯合頒發的。當然,這位精神值得鼓勵的老職工應該還沒有窮盡中國的每個角落,並且,姓氏本身就是變動中的文化。整理姓氏大全就如黃頁一樣,永遠是無法窮盡的。按照公安部治安管理局的最新資料--全國戶籍人口的一項統計分析顯示,中國目前的中國第一大姓是王姓,有9288.1萬人,占全國人口總數的7.25%;第二大姓是“李”,有9207.4萬人,占全國人口總數的7.19%;第三位是張姓,有8750.2萬人,占全國人口總數的6.83%。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1-09 18:57:05
  多謝指正,繼續正文~~


  3、別喊錯了:

  有些字作姓時,讀音變化之大,令人瞠目:
  虎字做姓時,念“貓”;
  種字做姓時,念“蟲”;
  炔字做姓時,念“貴”;
  繆字做姓時,念“廟”;
  兒字做姓時,念“泥”;
  繁字做姓時,念“婆”;
  秘字做姓時,念“必”;
  員字做姓時,念“運”;
  祭字做姓時,念“寨”;
  仇字做姓時,念“求”;
  女字做姓時,念“乳”(囧);
  奢字做姓時,念“啥”;
  單字做姓時,念“善”;
  折字做姓時,念“舌”;
  句字做姓時,念“勾”;
  薄字做姓時,念“伯”。

  特別說說“虎”字做姓念“貓”這個,據《回回姓氏考》載,“唯成都虎姓,音不讀虎而讀貓(māo)音。”另外,在雲南也發現有虎姓也讀貓音。虎姓回族主要分佈在大西北、南京、成都和洛陽等地。在四川省南部縣五靈鄉岐山壩村8組,共有24戶、86人,均為漢族,虎姓,自讀為貓。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1-09 19:20:50
  4、古代的改姓

  古人雲:行不改名,坐不改姓,頗有些“有所不為,有所必為”的俠義豪氣。可是實際上古代改姓的很多,有被迫的,有自願的。大體有這幾種情況:

  賜姓:我們經常看到古代皇帝賜姓以顯示恩寵,如鄭成功就被賜姓朱,百姓尊稱為“國姓爺”,他有時也自稱“國姓”。永曆十五年十二月二十日在簽署戰敗退出臺灣的合約上,鄭成功的署名就是很給力的“大明招討大將軍國姓。”因隋文帝楊堅也曾被鮮卑北周朝廷賜鮮卑姓為“普六茹”,表示拉攏,楊堅很長一段時間的名字都是“普六茹堅”,直到他建立隋朝當了皇帝以後才改回叫“楊堅”。唐初名將李績,本姓徐,賜姓李,武后時期的徐敬業,是李績之孫,他起兵反抗武則天,被武氏剝奪了賜姓,複稱徐敬業。但是,賜姓也不一定都是好的。有些皇帝討厭人,會改個很無語的姓氏給亂臣,例如,梁元帝下令將反叛的蕭紀的後代改姓“饕餮”;又齊明帝殺魚腹侯子響後,改其姓蛸氏;梁武帝侄兒逃奔北魏,武帝大怒,賜其家姓背氏、悖氏;武則天殺王皇后、蕭良娣,改其姓為蟒氏、梟氏;玄宗時,太平公主與竇懷貞、李晉謀反,玄宗改竇為毒氏,李為厲氏。有些賜姓則有明顯的政治色彩,比如武則天就在當皇帝的時候,“降皇帝(原來的皇帝李旦)為皇嗣,賜姓武氏。”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1-09 20:26:29
  帝詔改姓:少數民族入主中原,接受漢文化之後,大多都有改姓的舉動,例如北魏太和十九年,詔定姓族,遊牧的拓拔鮮卑氏有了姓氏和籍貫,鮮卑姓拓拔改姓元,尉遲氏改為尉氏、獨孤氏改為劉氏等。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1-09 20:39:03
  避難改姓:比如三國名將張遼“本聶壹之後,以避怨變姓”(見《三國志.魏書.張遼傳》)。避難也是古代很多複姓到今天越來越少的原因,畢竟複姓比較打眼,不利於逃難。宋代《梁溪漫志》卷三《氏族》中說:“今之稱複姓者,皆從省文,司馬則曰馬,諸葛則曰葛,歐陽則曰歐,夏侯則曰侯。”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1-09 20:48:27
  避諱改姓:古代等級制度是很森嚴的,為尊者諱是其中一項重要的內容。在這個禮制觀念下,很多與主子同姓的人臣就自覺地回避;有些則是後代人為了尊後代的帝王,把先代人的名字改了。比如後人避漢明帝劉莊的諱,就將漢光武帝時期的著名學者“嚴光”改為“莊光”,而到了魏晉時期,劉家王朝已經跨了,後漢的避諱也就不需要了,嚴光的後代有就有改回姓嚴的,也有沒有改回的。於是莊、嚴兩姓並列於世,但彼此不通婚(同姓不婚),兩姓世為本家,與別姓大不相同。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1-09 20:58:05
  求取榮華富貴的改姓:在古代,有時低賤之人為了上位,不惜選擇更高貴的母親的姓氏為姓,這在許多公主的後代中常見。而漢初名人夏侯嬰的後代是比較離譜的。夏侯嬰的曾孫夏侯頗娶了平陽公主,平陽公主的母親姓孫(有時平陽公主也被叫做孫公主),夏侯頗的子孫“更為孫氏”(見《漢書.夏侯嬰傳》)。可憐一代英雄夏侯嬰,子孫居然跟著外婆姓。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1-09 21:02:57
  5、姓氏帶來的尊卑
  前面說了,氏本來是用來別貴賤的標誌,姓氏合一之後,這種標誌似乎消滅了。其實沒有。等級社會一直都在用各種方式區別貴賤,原來的符號沒有了,就會有新的符號產生。姓氏雖然合一了,但是姓之中,也給分出了高下。在某一地、某一時特別有權勢的人家,家族壯大,幾世幾公,這就形成了姓氏的門第。這個觀念從後漢興起,在唐代達到頂峰。比如我們看《三國演義》,袁紹和袁術驕橫的資本之一就是“汝南袁氏,四世五公”;三國時候,曹魏政權的關鍵人物大多出自琅琊王氏、穎川荀氏、清河崔氏等;而江東孫氏政權,也是“外仗顧、陸、朱、張”(見《三國志.吳書.陸凱傳》)。這些豪門大族,世代壟斷官職,參與政治,久而久之,自視高人一等。到了唐朝,這股社會風氣已經形成巨大的慣性,“(唐)高宗朝育太原王、范陽盧、滎陽鄭、清河博陵二崔、隴西趙郡二李等七姓望族,恥與他姓為婚,乃禁其自婚娶。”(見《隋唐嘉話》)唐初,太宗命高士廉太宗詔修《氏族志》,高氏廉依習慣將山東士族最高者崔氏列為第一等。李世民見書大怒,下令重修確定為皇族為首,外戚次之,崔氏降為第三等。太宗依靠天子之怒,才登上第一,習慣舊俗之強大,可見一斑。正因為高門大族的尊貴,所以後來才有利用這個給自己貼金的,就是很多大文豪也不能免俗,這甚至形成了特定的尊稱,即郡望稱。而族姓的高低,不僅行于華夏,就是邊陲蠻夷之地,也深受影響,如聖曆元年(698年),突厥可汗默啜假意為其女求婚皇子,窺探中原。武則天命淮陽王武延秀納之,默啜趁機挑戰:“我欲以女嫁李氏,何用武氏兒”,又言:“我可汗女當嫁天子兒,武氏小姓,門戶不敵,冒名求婚,我特為此起兵,欲取河北耳。”武則天以狄仁傑平之,事見《資治通鑒》。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1-09 21:11:25
  略總結一下:

  秦始皇叫趙政,不叫嬴政;孔子的姓氏子,不是孔;周文王姓姬名昌但卻不會被叫做姬昌。

  這就是先秦男子稱氏不稱姓的最明顯的代表例子。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1-10 11:04:55
  6、複姓

  複姓即兩字及兩字以上組成的姓,目前仍有很多保留著。複姓的來源,有少數民族姓氏的音譯,如令狐、獨孤,有上古以官職為氏而後代用為姓的,如司馬、司徒,有以居所為姓氏的,如西門、東郭;有以國為姓的,如淳於。但是複姓比較打眼,也比較複雜,所以總的趨勢的是複姓越來越少,而單字姓越來越多。當然,一直使用複姓的家族也是有的,如1994年《羊城晚報》就曾刊登名為《獨此一家姓軒轅》的文章,其中說臺灣的軒轅氏來大陸尋根,在蘇北某地找到了一家姓軒轅的(實際上不太準確,最近一次的人口普查中,姓軒轅的還有上萬人)。我清明節到成都祝望山公墓祭掃,在我妻子的祖墳旁邊,有一塊太宰姓氏的墓碑,名諱不便直書,但此姓之少,有若路遇U2樂隊的主唱。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1-10 20:11:57
  多謝關注

  7、姓氏溯源
  現在有很多姓氏溯源的書籍,動輒上追三皇五帝,言必起於堯舜,這些都是沒有準確根據的,就是圖個歷史悠久有面子。宋代人洪邁就在《容齋隨筆》中說:“姓氏所出,後世茫不可考”、“千載之下,遙遙世祚,安所質究呼!”那些帶有傳說色彩的黃帝堯舜的姓氏起源,本身已難以考證,加上中國歷史上無數的戰亂、遷徙、融合帶來的眾多的大宗小家的改姓改名,使得姓氏溯源有點雞肋。近幾百年如實記錄的家譜,其源泉來歷還是比較可信,再久再古的追溯就沒什麼意義了。象劉備那樣自稱中山靖王之後缺乏可靠族譜支持的,其真實性只能視為浮雲。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1-10 20:16:08
  8、姓的來源
  在姓氏合一中已經說到,現代中國人的姓,99%是由氏演變而來的。最初的姓,只有從女的姬、薑、嬴等很少的幾個,據學者統計最古的姓不過二十幾個。而後代姓的廣泛化,得益於氏的多樣性。前面已經說過,氏的取得非常靈活,有很多種來源,其來源都有固定的依據,因此,即使姓氏合一之後,也能看出由氏轉生之姓的來源,例如陶、巫、蔔這三個姓,就是先秦的工種,分別是陶工、巫師、卜者。當然,姓氏合一之後,也仍舊有新的姓不斷產生,例如冒這個姓,就是很晚才產生的。元末,泰州蒙古貴族德新,為避兵亂,改其子姓為“冒”,長子冒致中,後逃難至如皋,為如皋東陳河西冒姓始祖。德新的次子亦改冒姓,名啟之,後居泰州,是為泰州冒姓始祖。德新第三子冒檜,為如皋東陳河東冒姓始祖。江蘇如皋、泰州於是以冒氏三位始祖起制《冒氏宗譜》,曆今已三十多世。另外有一個邱姓,是在清朝才產生的。清朝的雍正皇帝,下令除了四書五經之外的一切場合,凡遇丘字,皆改為邱,以為文聖孔子避諱。據此皇命,丘姓也就只能改為邱姓了。冒姓和邱姓,都是很晚才產生的,這兩個姓氏都沒有收在宋朝人編纂的《百家姓》之中。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1-10 22:14:28
  9、家譜
  家譜又稱族譜,亦表現為譜牒,是記錄宗族親屬事蹟和血脈痕跡的文書。最初興起,是因為六朝特重族姓,為大族壟斷官場、確保一家富貴而做的辨別文書,例如清河的崔姓是高門,關中的崔姓則不是,六朝時譜牒的重要性,是作為檔案存放於吏部的作為任用升遷之主要依據,如清代著名史學家錢大昕就說:“六朝最重門第,百家之譜,皆上於吏部”。這一風氣沿襲到隋唐,到了宋代及以後變為家譜。家譜是中國人認祖歸宗的重要依據,當然,其可靠性,由於國人好面子,歷朝都有攀附顯貴、認名人為祖的現象。所以對於家譜的真實性,如果沒有其他史料相佐證,一般情況下都不能盡信。家譜的虛榮攀附與不真實,在古代就多為人質疑,唐代著名學者顏師古曾指出:“私譜之文,出於閭巷。家自為說,事非經典。苟引先賢,妄相假託。”更不經的是,還有些家譜為了攀附假託,甚至連基本的史實邏輯都歪曲了,大文學家歐陽修編《歐陽氏族譜》,號稱精密,其實亦頗不實。南宋末年的周密,在其《齊東野語》中就批評道:“(歐氏)其言詢生通,自通三世生琮,為吉州刺史,當唐末,黃巢陷州縣,率州民捍賊,鄉里賴以保全,琮以下譜亡。自琮八世生方,為安福令,公為安浮蹬世孫。以是考之,詢在唐初,至黃巢時,幾三百年,僅得五世。琮在唐末,至宋仁宗才百四十年,乃得十六世。”更可笑的是一些族譜竟然“孫顯于六國尚存之前,而祖仕于秦既並天下之後。”因此,歷來家譜不僅追溯上古秦漢殊不可信,就連唐宋以降的家譜,在結合其他史料史事證偽之前,也不能輕信。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1-11 12:54:13
  接下來說到名字,“名字”這個如今含義明確的詞彙,其實在古代也是分開的,即“名”和“字”。

  五、名

  按照“姓甚名誰”的說法,名就是姓名之中姓之外的文字。《莊子》中說:“名者實之賓也”,即“名”為“實”所生,我們今天說的成語“有名無實”就是此意。《說文》對“名”字的解釋更加實在:“名,從口夕,夕這冥也,冥不相見,以口自名。”即:名是用來叫的。
  名的源來:最先是“公名”,即神農氏、有巢氏之類,是表示一個或許多部落的共用名稱字,這個時候名多用來表示某個專業技術過硬的集體氏族(神農務農,有巢搞房產,燧人做餐飲),到了堯、舜、禹,就漸漸有了個體化的名。(例如《說文》稱“堯,高也”、“舜,大也”,堯、舜實際上就是高大偉岸的尊稱,那個時候的馬屁,好古雅。)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1-11 13:10:16
  古人起名最早的系統性規則,出自先秦大夫申繻與魯桓公的對話。魯桓公為了給兒子取個好名字,特別諮詢了大夫申繻,申繻的回答是:“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以名生為信,以德命為義,以類命為象,取於物為假,取于父為類。不以國,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隱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幣。周人以諱事神,名,終將諱之。故以國則廢名,以官則廢職,以山川則廢主,以畜牲則廢祀,以器幣則廢禮。晉以僖侯廢司徒,宋以武公廢司空,先君獻,武廢二山,是以大物不可以命。”(見《左傳.桓公六年》)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1-11 13:27:19
  這段話的意思是:“取名有五種方式,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用出生的情況來取名叫‘信’,用祥瑞的字詞取名叫‘義’,用與其身體特徵相象的字眼來取名叫‘象’,借用事物的名稱來取名叫‘假’,用和父親有關係的字眼叫‘類’。但是取名不用國名,不用官名,不用山川名,不用疾病名,不用牲畜名,不用器物禮品名。周朝人用避諱侍奉神靈,名字在人死後就加以避諱。因此用國名命名就會廢除國名,用官名命名就會廢除官名,用山川命名就會變更山川名稱,用牲畜命名就會廢除祭祀,用器物禮品命名就會廢除禮儀。晉國為了僖侯的名字叫司徒而廢除司徒的官名,宋國為了武公的名字叫司空而廢除司空的官名,我國(春秋的魯國)為了先君獻公、武公的名字而廢除具山、敖山之名,所以不可以用重大的事物來命名。”這基本上對中國人取名字的原則做了很明白的概括,要麼有美好的寓意、要麼實在地記事。筆者出生于9月底,是時秋高氣爽,雲淡風清,故名雲,就是記事(先秦有些記事的名字則不太雅觀,比如鄭莊公名為寤生,寤生就是記載他母親難產的情況;公子黑臀後為晉成公,其字面意思就是黑屁股,我們知道,蒙古人種自出生屁股就是青的,這樣的記事著實稍遜風雅了些)。而取名忌諱的,則是注意不要用地名、名山大川、器物、尊者的名字。這些忌諱到今天給孩子取名都很有用。比如姓張的取名為張飛、姓曹的取名為曹操,這都會很彆扭。而用姓名做字型大小商標的,如今也很多,比如運動員李甯的同名服裝品牌和公司。如果將某地名作為人名,比如姓沈的取名為瀋陽,這就連字型大小做商標的權利也沒有了,因為這違反了《商標法》關於縣級別及以上的行政區劃地名不得用做商標的法律規定。很簡單,地名、器物名是公共使用的,而名字則是個體的私人符號,人名取公有之稱,則顯然存在矛盾。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1-11 13:44:34
  當然,在這個規則形成的春秋時代,也有不在這個規則之外的人名,在今天看來簡直無法想像。《列子.湯問篇》裡就有個叫魏黑卵的人,衛宣公有個臣子叫司馬狗,《莊子》裡還有個叫徐無鬼的,酈食其之子名酈疥。一方面這是古代命名規則還不是很普及,忌諱不多;另一方面則說到了中國人的一個重要取名習俗:取賤名好養活孩子。這個習俗直到今天還在農村有廣泛的保留,比如王二狗、李大牛之類的。漢代的著名風流才子司馬相如,本來的名就是“犬子”,相當於今天的小狗子。這個名字還是改成“相如”才有文藝的氣息,卓文君要是開口就喊“狗子”,你首先想到的絕對不是吟詩作對花前月下,而是“下樓打瓶醬油”之類的。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1-11 18:52:14
  字形檔塔,就是惜字宮。古代人不忍扔掉字紙,而焚燒祭神,故建塔名為 字形檔塔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1-11 19:07:19
  接著來~~

  到了兩漢,既要滿足名字上得廳堂,又要好養活,就出現了這種的辦法:小名。游國恩在《離騷纂義》中說小名:“興于兩漢,盛於六朝。”小名,又稱“小字”、“乳名”、“咳名”,也就是帶小孩用的名字。

  不過古代人稱小名,並不忌諱是否成年、或王侯將相的身份,稱小名一般不是表示藐視,而是敬重。比如毛宗崗父子批改《三國演義》,基調是尊劉貶曹的,但對曹操(小名阿瞞)重視人才、不計貴賤的人才觀,毛氏在批本中讚歎道:“阿瞞畢竟是可兒”說曹操是個有肚量的大人物,並沒有貶義。這雖然與今天小名不登大雅、不能在正式場合使用的社會禮儀有些不同,但特別熟悉的朋友見面稱小名,也是親密的表示。小名一般取賤,以便養活,沿襲今天仍舊一樣。

  古人有些賤名比我們今天更加強大。例如清代汪輝祖《病榻夢痕錄》中說:“先大父(祖父)年已五十九甫抱孫,甚喜,咳名‘垃圾’,取其賤且多而有資于農也。”以今天的標準,再賤沒有“垃圾”這樣的小名吧。小名是今天我們還在廣泛使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距今有兩千年歷史了,這個稱謂習慣,估計還會繼續存在,只不過醜、惡、賤的小名會隨著生活條件的改變而漸漸變少,現在帶不活的孩子畢竟已經很少了,不需要再用醜、惡、賤的小名祈禱保佑了。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1-11 19:26:31
  當然,有些惡名並非一直是醜惡的,而是隨著文字意義的變化而變化的。比如前段時間的《漢武大帝》中出場的武帝陳皇后(陳阿嬌),其母親是漢文帝之女也就是館陶公主,名字叫“劉嫖”。這就不是皇親國戚取賤名字好養活了,皇家不稀罕那幾碗粥米。只是因為嫖字的淫褻含義,是從明朝才開始。明代之前,這個字表示輕捷,跟現在女孩名字裡的“敏”差不多。另外一個古今言殊的字是“球”,其字本義為美玉,中古之前經常用做人名,如漢朝人陽球、陳球等等。到了宋元市井時,球字被借用代替球,表示圓的東西,這個含義逐漸蓋過了原來美玉之意。最近十幾年,“球”更是新增了罵人滾蛋的含義。今日但凡不糊塗的家長,都不會給孩子大名取個球字了。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1-11 19:43:06
  還有些惡名,是北方遊牧族在漫長的漢化過程中產生的。北方少數民族入主中原,逐步學習漢文化的風雅,在充分學習之前,他們的文化程度不太高,以及遊牧族對牲畜特別的重視,這就產生了一些看起來很不雅的名字,如《金史?海陵紀》有刑部郎中海狗,《宣宗紀》有李瘤驢、唐括狗兒,《哀宗紀》有完顏豬兒,又兀術之孫名羊蹄,胡沙虎之子名豬糞,封濮王;《西夏傳》裡有名紇石錄豬狗、完顏狗兒,《盧彥倫傳》裡有耶律赤狗兒。讀《元史》亦可見石抹狗狗、寧豬狗,又伯答沙次子名潑皮,皇慶中有駙馬醜漢等等。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1-11 22:06:57
  取名之中,有著顯著的文化潮流和時代特徵,如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衛國、衛紅之類的名字特別多。先秦的時候,常用表示大小排行的“伯、仲、叔、季”做名字。“伯、仲、叔、季”就用來表示家裡兄弟的“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象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差不多就是管老二;鮑叔牙差不多也就是鮑三伢子。而掛這樣取名習俗尾巴的劉邦,司馬遷在《史記》中說他“姓劉氏,字季”,實際上是“為尊者諱”,不方便把漢高祖起事前的貧寒低微拿出來說。先秦至西漢,字都是有講究的文化人或貴族才取的,劉邦出身窮苦,基本相當於半文盲,哪有什麼雅興取字,所以另一種學術觀點認為“季”是劉邦的本名其實更恰當,這個觀點,可以用《史記.吳王濞列傳》作為證據:“吳王濞者,高帝兄劉仲之子也。”劉邦的哥哥叫劉仲,很明白就是秦漢伯仲叔季的常用排行,劉季,其實就是劉姓的普通排行,差不多等於劉老三。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1-29 14:35:56

  您說到的這些人物大都是帝王將相和著名文人,他們的稱謂比較複雜。具體來說,分為以下的場合:

  1、社交 別人稱他們,一般稱字、稱號、稱官職表示尊重。他們自稱,一般使用謙稱。

  2、朝儀 這是非常嚴肅正式的場合,一般以職銜稱。皇帝稱他們為卿,他們對皇帝稱臣。

  3、皇帝 皇帝的稱謂很複雜,一般有帝號、諡號、尊號、外交等多種不同。這個得慢慢寫。

  4、生前死後 這是關於稱謂的時間節點。諡號、碑刻、追贈是死後之稱;名字中的名是生來就有,古代男子的字則是20歲才起;官職、爵位都是根據人物年表來的。張居正死後,還因為皇帝的清算,被剝奪了諡號。很複雜。

  5、避諱 比如王世貞,就因避諱,被清朝皇帝改過名字。他的諡號,也被皇帝修改過,表示不同人文評價。這個也比較複雜。

  這些內容都是古代稱謂,也可以在各種不同的小說、劇本中保證正確性和精確性,並配合對白等推動情節。選擇妥當的稱謂,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古裝BUG,營造時代背景。

  所以,如果是具體的稱謂使用,您可以發給我看看。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2-12 18:07:19
  弱弱地繼續:


  漢代人的名字,則有如下幾個特點:1、去古不遠,名字都比較質樸;2、尊老尊君色彩濃厚;3、報國色彩濃厚;4、較先秦,時代在進步。第一個古質,反映出來就是男女名差別不大、尚單字簡單的名字等,當然也包括大量使用先秦留下來的伯、仲、叔、季和元、長、幼、少等排行字,很多兩漢人物的名或字都有這樣的排行字。第二個尊老,即漢代人所取名字中翁、公等特別多。第三個報國色彩濃厚,則是漢朝長時間面臨北面的匈奴和西面的羌人,戰事頗多,很多人物的名字都包含著保家衛國的含義,比如長期對羌作戰的名將趙充國。第四個時代的發展,最有代表性的,是在兩漢時先秦三代表示爵位的名字,已經泛華為普通的美詞,並進入名字,這樣的字有卿和君等,蘇武就字子卿,又任安字少卿、司馬相如字長卿、王薔字昭君、王政君之名政君等等。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2-12 18:12:25
  魏晉南北朝玄學興起,所取名字又有很多“之”字,如王羲之、陳慶之;這個時期,佛教在中國也有較大的發展,因此那時名字與佛教有關的人物也很多,如王僧辨、肖摩訶、高菩薩、鄧沙彌、高菩薩,北魏權臣爾朱榮甚至命一子為爾朱文殊,其孫亦有名爾朱菩提。到了隋唐,由於佛教仍舊興盛,這種取名的方式還有保留,如唐人宋金剛、王羅漢,明皇時的高力士等等,皆以佛教神將為名。而且,魏晉南北朝的人取佛教名,甚至連惡神也不避諱,如北魏元叉,小字夜叉,他的弟弟元羅,本名羅刹,夜叉羅刹都是惡鬼之名,而這對兄弟名之不避。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2-12 18:17:26
  到了唐宋,取名中的行輩現象特別突出。行輩,就是兄弟姐妹間的名字經常會有相同的字,或使用相同的偏旁,例如章子怡、章子男。古代也有這樣的名字現象,如宋皇帝趙匡胤、趙匡義。行輩入名,上可追《左傳》,長狄有四個兄弟,僑如、焚如、榮如、簡如。這應該是目前所知最早的行輩命名。後代行輩越來越普遍,如劉表的兩個兒子,劉琦劉琮;蘇詢的兩個兒子蘇軾和蘇轍。唐宋人特別喜歡用行輩稱呼,除了名字用行輩字,還常在同輩族子中用排行相稱,如韓愈被稱為韓十八,柳宗元為柳八,白居易為白二十二,高適為高五十一(五十一這個,不是說高適的爹有五十一個孩子,當時使用整個大家族的通排行,才會有如此可觀的數目)。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2-12 18:21:52
  唐宋女性也多用行輩稱呼,很多時候甚至作為名字來使用,例如,清人俞樾(音yuè)《春在堂隨筆》中,就記載會稽禹跡廟內有唐碑,其中的女性名字有徐十一娘、方二娘、姜三娘等。另外,在《水滸傳》中也有扈三娘、孫二娘。明人馮夢龍著《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是其中的名篇。


  1995年,周星馳主演《大話西遊》,被人奉為無雙之作。《大話西游》之所以成為經典,其劇本是超一流的,這從其中取用的女性稱謂也可見一斑。雖然蜘蛛精只是個多情的妖精,但惡搞之外,她卻有一個很有唐宋女子特色的名字:春三十娘。這就叫講究。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2-12 18:26:40
  行輩由於有表示血緣和輩分的特殊作用,所以得到廣泛的應用。到了宋朝,行輩的表現已變為字輩,宋太祖趙匡胤為其後代規定了十三個字輩,同自己的匡字一共十四個字,構成一副對聯“匡德惟從世令子,伯師希與孟由宜”。這是目前見到的最早的以文本正式確定的字輩。


  明清時期的很多家族,都依照這樣的句式,排下了幾個字、幾十個字的字輩。例如,康熙諸子就以胤做排行字,雍正諸子都用弘做排行字,乾隆定了下面四輩“永、綿、奕、載”,道光時,又加四字(四代)“溥、毓、恒、啟”。啟字輩中,有個大家熟悉的,啟功,他就是清代皇族之後,“啟”字輩。


  另外,清朝皇帝即位,即改自己或兄弟的字輩,表示與其他兄弟的尊卑高低,如康熙帝兒均用胤字輩,雍正帝胤禛即位後,改其他皇兄弟字輩為“允”,只有怡親王允祥,雍正說他:“事朕八年如一日,自古無此公忠體國之賢王”,特複他為“胤”字輩。又乾隆六十年,清高宗弘曆召皇子皇孫王公大臣入見,查看“密封建儲”,宣示皇十五子永琰(嘉靖)為皇太子,改其名上一字永為頤,別于諸子。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2-12 18:33:07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孔子後代的字輩,他們的字輩很有來頭。孔、孟、曾、顏古稱“聖裔”,即聖人的後裔。他們的字輩,自明開始,是皇帝御賜的。

  以孔子為例,明開國,明太祖朱元璋賜孔氏八個輩字:公、彥、承、弘、聞、貞、尚、胤。洪武年間略改。崇禎年間,朱元璋定的字輩已不夠用,由六十五代衍聖公孔胤植奏請,續十字即:“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

  到了清代,乾隆九年(1744年),禮部調查孔子後人,經繁複整理,又報乾隆欽定,再添十字:“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

  到了1919年(民國八年),由七十六代衍聖公孔令貽,自立了二十字的字輩,諮請當時的北洋政府核准公佈(當時興了股復古風潮,北洋當局沒細查就准了,實際上乾隆定的字輩都還遠未用完)。這是孔聖第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

  前幾年搞孔氏祭祖的活動,調查出現在已知最小孔子後人才用到“欽”字輩,即使欽字輩的孔後成了婚,也不過才用到紹字輩。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2-12 18:37:22
  現代社會仍舊有很多按照字輩起名的。字輩的來源,多是按照家譜摘取的。在編制家譜時,先人們用定好的字輩來,字輩都是按四字、五字一句編排的。我母親是成都羅氏,家譜已佚失,只記得一句“尚成祖德光”,我表弟就是按這個字輩取“德”字。我父親一族是江蘇淮安高氏,祖父的字輩為仲,父親的字輩為從,我的字輩是尚。我家的族譜,在清代由高士魁等重修,咸豐七年(西元1857年)有木刻活字印本四冊五卷,後流離輾轉,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不知今生有無機會得見。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2-12 19:49:34

  古代的家譜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2-12 20:00:02
  宋元時代,文士取名字力求高雅,經常使用生僻字,或取名務求用典。同時,宋朝儒學興起,講究從文人圈子波及到了政治層面,不僅為皇帝的避諱字增多,國家甚至以法令形式禁止民眾取名使用某些文字,如《容齋隨筆》就記載:“政和中,禁中外不許以老、天、君、王、帝、聖、皇等為名字。”金朝習漢風,以有相似規定,如《金史.章宗本紀》有:“丙子,詔臣庶名犯古帝王而姓複同者禁之,周公、孔子之名亦令回避。”



  歷代都有冒用聖賢、心比天高的名字,宋代開始用詔令的形式禁止,宋代之前,則以皇帝的心胸個案懲罰,如《陔余叢考》有:“宋孝武時,有小史姓皇名太子,孝武移其點於外,改為犬子。”宋孝武帝(這個宋史南朝劉宋)還是很寬宏,沒有治這人的罪,只是給他開了個玩笑,改其名皇太子為皇犬子。唐代名臣苗晉卿,為人謙遜忠直,從縣尉一直官至宰相,曆仕玄宗、肅宗、代宗三朝,家業甚大,但他名十子分別為發、丕、堅、粲、垂、向、呂、稷、望、鹹,皆與古帝王同名,使得唐德宗非常厭惡,皆命與外官,故子孫不顯。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2-12 20:40:00
  而到了南宋和元朝,由於戰事頻繁和統治方式比較嚴酷,窮苦人的日子愈發難過,取名不再像之前那樣求以雅致,不少父母以年齡之和就對付著給孩子取名。清代學者繆荃孫在《雲自在龕隨筆》中說:“(元末)張士誠兄弟名九四、九五、九六。元人微賤無名,以父母之年合呼之。”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生於貧苦之家,他的爹叫朱五四,他本人原名也是朱重八。這個取名的風氣延及海外,影響波及東亞。太平洋戰爭的戰犯山本五十六,出生於新潟縣一個武士家庭,出生時其父高野貞吉年五十六,因以為名(後高野五十六過繼給山本帶刀為子,故改名山本五十六)。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2-12 20:42:27
  接下來就是古代女子的名字了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2-12 20:51:22
  古代女名,與男子取名頗為不同。由於女子大多安守閨閣,爾後相夫教子,沒有機會、也為禮法禁止參加社交活動,因此,中古之前女子的名字,幾乎不為人所知。很多女子都只能以身份作為稱呼為人記住,如漢成帝的妃子班婕妤,她是班固和班超的姑媽,但後人只知其姓,不知其名,僅以婕妤的封號稱呼。兩漢魏晉流傳于史的女子名很少,除非這個女子有非一般的身世和功績,如班超和班固的妹妹班昭,因著有《女誡》,訓導婦女三從四德,大為統治者所讚賞,故得以留名。除了蔡琰、班昭、王薔(《漢書.匈奴傳》:“元帝以後宮良家子王牆字昭君賜單于”)等寥寥數人,絕大多數兩漢女性都無名字記錄,這甚至包含了絕大部分的皇后皇妃。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2-12 20:55:00
  同時,兩漢時代的女子姓名,還有一大特點是尚不飾嬌媚。女性名字在後世一望便知,但在漢代可是不太容易瞧出來的,蔡琰的琰、班昭的昭,都是男女取名通用的字,那時只有一些帶女旁的姬之類的文字表示性別。其原因,主要是三代及漢,風氣近古,儒家尚未達到社會意識的絕對統治地位,作為女性約束之三從四德、居家內助的條款還不是很嚴酷,男權也還沒有達到天一級的程度,因此,女性的附屬性尚不明顯,取名也就沒有特意以柔弱字、嬌美字來取悅男性。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2-12-12 21:01:53
  到了隋唐,表示女性的姓名字增多,男女之間的姓名才有了明顯的區別,唐宋以降,儒風統治思想形態,女性以男性為天的社會意識成型,因此,女子的名字,大多取成了豔彩、花鳥、閨物、珍寶、柔情、道德、嬌媚、雙名等字,這些字大多是紅、綠、紫、鵑、蓉、花、蘭、蓮、梅、燕、香、嬌、美、秋、春、珍、淑、惠、敏、豔、麗等等,雙名就是前面部分文字的重疊。這樣的名字雖然在區分性別上有點作用,但產生的社會根源,還在於男強女弱,女性要麼以美悅人,要麼以德理家,從屬於男性。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4-10 15:53:53
  典籍上根本就沒有嬴政這樣的說法,怎麼說得上靠譜

  姓氏合一是個很長的歷史過程,發生在春秋戰國,但是結束,根本都不是秦末,而是漢代文景時期。漢代文靜時期,史籍上才第一次出現了姓名連書的人物,之前根本沒有。只有男子用氏,女子才用姓。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4-10 15:58:25
  至趙政是錯誤的,我只能給您引用史籍,古代文獻上確實有這樣的稱呼:

  《史記.秦始皇本記》說:“名為政,姓趙氏”;
  史記《索隱》:“(始皇)生於趙,故名趙政”;
  《淮南子.人間訓》說:“秦王趙政,兼吞天下而亡”。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5-02 17:44:57
  求同存異~~繼續扒~~~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5-02 17:46:19
  接下來是字,古代人姓氏名字中的字,與今人的名字不同,有一套獨立的體系。

  自周而下,貴族之中,不論男女,普遍有字。男子成年,女子出嫁時,就會“冠字”。《禮記.曲禮上》:“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許嫁,笄(就是髮卡,盤頭髮用的,音jī)而字。”
  對於男子來說,二十歲就已是成年,從前用來被長輩稱呼的名,就不能再不分場合地用下去了,只能另取個稱呼,供平輩和將來的晚輩呼叫,這就是字所以用。
  對於女子來說,因為取字就是出嫁,所以大家現在看到的“待字閨中”就指的是尚未嫁人,中間這個“字”的來由,很要考些人的。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5-02 17:47:14
  古代最長的自號

  最誇張的號,應該是清代一位法號成果的和尚,他的自號是“萬里行腳僧小浮山長統理天下名山風月事兼理仙鶴糧餉不醒鄉侯”,這個號將近三十個字,仿的是宋元以來官銜職事分離,諷的是世俗之事冗漫繁複,喻的是佛門淡薄超脫。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5-02 17:49:35
  對字的說法,在唐時,才稱為“表字”。唐代以前,無表字一說。“表字”之稱,應是來源於《西京雜記》記載西漢梁孝王的一句話:“字以表德”;《顏氏家訓.風操》也說:“古者名以正體,字以表德。”這就對字的作用和取法也做了一定說明。古人的很多字是與名相對、相應的。比如張遼字文遠,遼遠相對;曹操字孟德,德操相對;諸葛亮字孔明,明亮相對。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羅貫中就曾覺得張飛對應羽翼,將這位猛將的字改為翼德,實際上張飛的字是“益德”。


  對字的取法,在魏晉前,從古制,與名一樣,大部分是一字。單字的名大家清楚,例如趙雲之雲,司馬懿之懿,但子龍、仲達都是兩字啊。其實魏晉前的“字”,大多都是一言,是兩個字裡後面那個。前面那個字一般是表示敬意和排行用的,不做實意解。子龍之子解為少、小,子龍可解為小龍。而仲達就俗氣些,仲是古代兄弟常用的“伯、仲、叔、季”裡表示家裡的二兄弟,所以仲達又可解為“二達子”。


  曹操之字孟德、馬超之字孟起、孫策之字伯符、孫權之字仲謀、劉備之字玄德、周泰之字幼平、陸遜之字伯言、呂蒙之字子明、張昭之字子布、魯肅之字子敬、馬謖之字幼常、徐庶之字元直、陳登之字元龍、曹仁之字子孝皆是如此。當然,一言字說的是大部分情況,並列、排比之類的二言字在三國也有不少,只是相對來說不是主流。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5-22 10:46:11
  這一部分接著古代人 姓氏名字 中的 字,說的是字的取法

  取一言字又在字中加排行的,最明顯的是三國時曹魏名將夏侯淵。《三國志.魏志.夏侯淵傳》記載他的幾個兒子,二子夏侯霸字仲權、三子夏侯稱字叔權、四子夏侯威字季權、五子夏侯榮子幼權,六子夏侯惠字稚權、七子夏侯和字義權。從這個記載可以發現,夏侯淵很可能還有未載入史的一個大兒子,應字伯權。不加敬語、排行直接使用一言“字”的,先秦兩漢也有很多,例如:陳勝字涉、項籍字羽。《尋秦記》結尾:“就叫項羽吧!”實際上是給項籍冠字為羽,而非改名字。
  前面說了字是用來表德的,又可以自擬,因此也是可以改變的,一人有多個字的事情很常見。例如關羽就是本字長生,又字雲長。就這個改字的事來說,關公無疑是正確的,關雲長給人直沖雲霄的壯豪之感,關長生明顯掉了不止一個檔次。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5-23 10:16:22
  職業稱謂在後面會說到的,包括士農工商、僧道太監伶人、匪盜偷兒等等,敬請期待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5-23 10:21:33
  接下來,就是古人 姓氏名字的適用場合了,這也是很多穿越小說、古裝劇本必然經歷的稱謂選擇,同樣一個人,什麼時候稱姓,什麼時候稱名,什麼時候姓名連用,不清楚古代的禮儀,也就搞不清楚。

  同時,古代中國人姓氏名字的使用,不僅是一種死去的制度或者習慣,他包含著中國人的世界觀和處世觀,也是今日中國人語言習慣和禮儀行為的基礎。所以,看看,沒啥壞處~~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5-23 10:30:28
  前面已經說了,古代成年男子,既有名,又有字,那在什麼場合使用哪個,作為早已不使用“字”的新青年來說,時常搞混。這又要提到那些不注意BUG和積澱就動筆的歷史小說,在名和字的使用場合上彆扭得很。

  先秦古人的習慣和定例是,起字是為了名不能任由晚輩叫而顯得不敬。《儀禮.士冠禮》中說:“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稱名,他人則稱字也。”又說:“人年二十,有為人父之道,朋友等類不可複呼其名,故冠而加字。”而顧武炎在《日知錄.以字為諱》中說:“古人敬其名,則無有不稱字者。”但先秦同輩之間,還是可以稱名,顧炎武在《日知錄.同輩稱名》中說:“古人生不諱名,同輩皆面呼其名。”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5-23 10:37:38
  對尊長,則以自稱稱名表示謙遜,這就是《禮記.曲禮上》說的:“父前子名,君前臣名”,鄭玄對此注為:“對至尊無大小,皆稱名。”戰國以後,逐漸形成了名只能是長輩對晚輩、上級對下級的稱呼,同輩之間多稱字。晚輩對長輩、下級對上級就只能稱字或使用其他尊稱。因為這樣的習慣,稱名逐漸有了卑稱的含義,而相對的,字就有了尊稱的含義。

  在有些場合,君主和上級為了表示對勞苦功高之臣的尊敬,也稱字。蜀漢開國皇帝劉備初得諸葛亮而待遇親密,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複言。”這裡稱字就是表示尊重(見《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而劉邦說的:“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見《漢書?高帝紀》)也是稱臣下的字表示尊重。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5-23 11:11:07
  看到這裡,大家就知道為什麼“指名道姓”是不尊重對方的表現了。當然,指名道姓在今天主要說的是不顧場合的揭發、暴露、對號入座,與原意已經有了些變化。但是,由古至今,如果與人面對面的時候,直呼其父輩、祖輩甚至對方的名字,那都是很不尊重的行為。《唐書.杜甫傳》中就記載了杜工部,有一次赴嚴武的宴請,因為喝高了,不小心叫了嚴武父親嚴挺之的名字,惹得嚴武大怒,幾乎招致殺身之禍。


  三國歸晉時,北方士人以勝利者的姿態羞辱南人,最明顯的一例是《世說新語?方正》記載的:“盧志於眾坐,問陸士衡:‘陸遜、陸抗,是君何物?’答曰:‘如君于盧毓、盧廷。’士龍失色,既出戶,謂兄曰:‘何至如此,彼容不相知也。’士衡正色曰:‘我父祖名播海內,寧有不知,鬼子敢耳!’”北人盧志羞辱陸機陸雲兄弟的方式就是直呼其父祖陸抗、陸遜的名字;而陸機針鋒相對的回敬則是直呼盧志父祖盧廷、盧毓的名字。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5-23 11:52:37
  中國古代為對名字的尊敬,上升到了一個非常高的程度。我們現在讀史,看到特別牛的權臣,其特權就有“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

  古代以天子為尊,上殿堂覲見天子的時候,是不能穿鞋的,因為鞋是不潔之物;當然更不能帶劍,這威脅著天子的安全;上朝堂時候,要低著頭快步走,也就是“趨”,不能慢慢悠悠東張西望。第三個贊拜不名,指的是朝臣上殿堂唱名的禮儀。

  蒙學讀物《弟子規》裡有一句“將上堂,聲必揚”,指的就是有臣子上堂時,內官要將其名字大聲唱出來,告訴天子誰來覲見。比如蜀漢政權的趙雲上殿,內侍官就要唱:“大漢征南將軍中護軍趙雲上殿。”但權臣如董卓曹操,威福無比,可以穿鞋帶劍上殿,可以大搖大擺地走上堂,侍臣謁贊不直呼其名也作為特殊的尊榮,這個尊榮甚至與天子的安全問題相等。建安十七年,曹操享受“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如蕭何故事”特權的時候(見《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內侍官就只能唱為“大漢丞相曹公上殿”。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5-23 13:45:57
  多謝!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5-23 14:07:20
  由於字作為他稱表示尊敬,相對的,名就慢慢作為自稱的謙稱,意思是別人雖然尊敬我的名不直接稱呼,但我自己不能端架子,因此將名用來自稱,表示自己的謙虛。這在古代文獻中大量可見。在《三國志》和《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自稱總是稱“亮”,而別人稱他是稱“孔明”或“諸葛孔明”,區分清楚。流傳千古的《出師表》開頭就是“臣亮言”。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5-23 14:30:19
  名和字的尊卑使用例,非常集中地表現在下面一段例子中

  《三國志.吳書.呂蒙傳》中有一段孫權和陸遜的談話,評論了當時諸人,原文是:“孫權與陸遜論周瑜、魯肅及蒙,曰:‘公瑾雄烈,膽略兼人,遂破孟德,開拓荊州,邈焉難繼,君今繼之。公瑾昔要子敬來東,致達於孤,孤與宴語,便及大略帝王之業,此一快也。後孟德因獲劉琮之勢,張言方率數十萬眾水步俱下。孤普請諸將,諮問所宜,無適先對,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修檄迎之,子敬即駁言不可,勸孤急呼公瑾,付任以眾,逆而擊之,此二快也。且其決計策意,出張、蘇遠矣。後雖勸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損其二長也。周公不求備於一人,故孤忘其短而貴其長,常以比方鄧禹也。又子明少時,孤謂不辭劇易,果敢有膽而已。及身長大,學問開益,籌略奇至,可以次於公瑾,但言議英發不及之耳。圖取關羽,勝於子敬。子敬答孤書雲:‘帝王之起,皆有驅除,羽不足忌。’此子敬內不能辦,外為大言耳,孤亦恕之,不苟責也。然其作軍屯營,不失令行禁止,部界無廢負,路無拾遺,其法亦美也。’”

  在這段話中,孫權貴為皇帝,稱肱骨周瑜為公瑾、稱張昭為子布、稱魯肅為子敬、稱呂蒙為子明,都是稱字表示尊重;對已死且勢力已消滅的劉琮稱名字不避諱;對於不在場的曹操,當時沒有開戰,而且關係不算太差,稱孟德;對劉備,雖然當時蜀吳在開戰,但畢竟是妹夫,所以還是稱玄德。唯有關羽,吳蜀爭奪荊州開戰前、開戰後,孫權都一直稱關羽或羽。明白了吧?為什麼關羽必死于東吳之手,從稱呼上就可見一斑。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5-23 15:28:22
  直呼其名和字也不是絕對的表示蔑視,關係極熟的時候,就可不拘此禮。但是必須得拿捏火候。《三國志馬超傳》注引《山陽公載記》曰:“超因見備待之厚,與備言,常呼備字,關羽怒,請殺之。備曰:‘人窮來歸我,卿等怒,以呼我字故而殺之,何以示於天下也!’張飛曰:‘如是,當示之以禮。’明日大會,請超入,羽、飛並杖刀立直,超顧坐席,不見羽、飛,見其直也,乃大驚,遂一不復呼備字。明日歎曰:‘我今乃知其所以敗。為呼人主字,幾為關羽、張飛所殺。’自後乃尊事備。”這段記載雖然不甚真實,但是當面稱呼人主的字,哪怕關係熟,那也是十分危險的。伴君如伴虎,沒事就不要拿腦袋來做試驗。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5-23 16:09:36
  稱字為尊,在千年的禮儀中,也有變化。因而大量的場合中稱字表示尊敬,所以有漸用漸濫的趨勢。清代王應奎的《柳南續筆》中說:“古人敬其名,則未有不稱字者。自宋人多著別號,於是有卑幼不敢字其尊長之說...遂不復以字行矣。”

  字到了明清,表示尊敬的意義已經不明顯,但是作為稱謂的作用卻一點沒減少,甚至還有人的字取代了名,也就是“以字行”。明清之前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比如蔡文姬本名蔡琰,王昭君本名王嬙,孟浩然本名孟浩,都是字比名用得多、名聲響。明清而下,以字行的情況越來越普遍。比如羅貫中,有誰知道他名字叫羅本呢?江南四大才子唐寅字伯虎、文壁字征明,都是字比名用得多。晚清人物吳昌碩,七十歲了才以字行,可是知道吳昌碩三個字的人也比其本名吳俊的人要多得多。近代的葉聖陶,本名葉紹鈞,葉聖陶顯然更加響亮。而蔣介石本名蔣中正,兩個稱謂我們都很熟悉,但用得多的還是字“介石”。以字行的國民黨人陳果夫的名“祖濤”,則已經很少有人知道。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5-23 17:01:38
  大量以字行的原因,恐怕還是“字以表德”,更能寄託自己的理想抱負。近現代取消“字”的革新有點可惜了,字畢竟是一種人名識別方式,在漢字數量有限必然造成大量重名的情況下,用字來進行區分,其實是比較合理的;自取的字也更能表達自己的志向。

  在第六次人口普查,僅成都市就有3000多位叫張勇的市民,這個重名比例在日常生活、經濟活動、戶籍管理中都是相當麻煩的,也經常會造成不必要的混淆。如果有這位張勇字文遠,那位張勇字孟起,其實就非常省事了,也不必一定在核對身份證號這個環節才能把不同的張勇區分開。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5-31 08:57:36
  繼續走著~大家說,圖文並茂才是好帖子,跟著的是 姓氏名字 的圖

  古代的家譜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5-31 08:58:50
  簽名的藝術: 八大山人能把這個署名寫成 哭之,也可以寫成 笑之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5-31 08:59:41

  家譜2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5-31 09:35:00
  舊刻本的百家姓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5-31 09:41:12

  接下來是古代的社會稱謂,及不同的人的稱謂,先說皇帝,次則官場,最後是百工百業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5-31 11:10:20
  下面進入第二章 皇家的稱謂

  皇家的稱謂

  中國古代是家天下的社會,皇帝是地位最高的統治者,按照尊尊卑卑的禮制,皇帝的稱謂也是最講究的。皇帝們將自己與天與神聯繫,號稱天子,號稱皇帝,通過神力和殊絕,讓所有的百姓都畏服于自己的威嚴。皇帝使用的稱謂,是古代稱謂體系中最繁雜的部分。


  中國古代是家天下的社會,皇帝是地位最高的統治者,按照尊尊卑卑的禮制,皇帝的稱謂也是最講究的。皇帝們將自己與天與神聯繫,號稱天子,號稱皇帝,通過神力和殊絕,讓所有的百姓都畏服于自己的威嚴。皇帝使用的稱謂,是古代稱謂體系中最繁雜的部分。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5-31 11:27:31
  1、君權神授之類

  先說最常用的 天子

  天子:古以君權為神所授,故稱帝王為天子,即上天的兒子。《禮記》:“君天下曰天子。”漢代董仲舒撰《春秋繁錄》中說:“尊者取尊號,卑者取卑號。故德侔天地者,皇天佑而子之,號稱天子。”《漢書》:“王者父事天,故爵稱天子。”《白虎通義》:“漢制:天子稱皇帝,其嫡嗣稱皇太子。”天子之稱,古代使用極為廣泛,時間跨度也很長,基本上先秦至清一直在用。如:《詩經?大雅?江漢》:“明明天子,令聞不已”;《史記?五帝本紀》:“於是帝堯老,命舜攝行天子之政,以觀天命”;《樂府詩集?木蘭詩》:“歸來見天子”;唐代高適《燕歌行》:“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儒林外史》第三五回:“莊征君戴了朝巾,穿了公服,跟在班末,嵩呼舞蹈,朝拜了天子。”西晉咸寧五年,汲縣民盜掘魏襄王墓得竹書5卷,記周穆王駕八駿馬西遊之事,名為《穆天子傳》。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5-31 11:37:08
  天子2


  不管皇帝是哪家,不管起事如何卑微,只要得了天下,都是“奉天承運”,是“天之所命”,因此都可稱為天子,概無例外,並且比“皇帝”的稱謂要早得多。有時為了強調天子的歸命性,還會有真命天子或真龍天子、真龍皇帝的說法,如明代馮夢龍《喻世明言》第十四卷:“先生二十五六年前,便識透宋朝的真命天子了。”《明史.流賊列傳》有:“賊乃大書幟曰古元真龍皇帝,合樂大飲。”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5-31 12:12:38
  第二個君權神授的地王稱謂 :皇帝和帝

  帝:在上古時代,皇和帝都不是人間的君主,而是天神。漢代鄭玄對《禮記.曲禮下》中“措之廟,主之木,曰帝”一句做注時說:“(帝)同之天神”。有文字記載的、最早使用帝為稱號的,都是天神般的人物,如《史記?五帝本紀》:“帝嚳(音kù)高辛者,黃帝之曾孫也。高辛父曰蟜(音jiǎo)極,蟜極父曰玄囂,玄囂父曰黃帝。自玄囂與蟜極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帝位。高辛於顓頊(音zhuān xū)為族子。高辛生而神靈,自言其名。”皇的本義也不是人君,而是大,在上古也通煌的煌,表示美麗。《書?帝命》有:“皇者,煌煌也。”《說文》有:“皇,大也。從自。自始也。始王者,三皇大君也。”可以說,戰國時候開始出現的“三皇五帝”,不是人君的稱呼,其神明色彩十分明顯。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5-31 12:27:39
  首先用“皇帝”稱人君的,是秦始皇。《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天下大定後,秦始皇“議帝號”,“丞相綰﹑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謹與博士議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臣等昧死上尊號,王為泰皇。命為制,令為詔,天子自稱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他如議。’制曰:‘可。’追尊莊襄王為太上皇。制曰:‘朕聞太古有號毋諡,中古有號,死而以行為謐。如此,則子議父,臣議君也,甚無謂,朕弗取焉。自今已來,除諡法。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這段記載中的皇帝自稱和諡法將在之後論及)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5-31 12:35:10
  知道嗎,皇帝中的 皇 比 帝 要低微,所以只有太上皇,沒有太上帝

  後漢開始,皇和帝又分開,可以單獨稱呼皇帝,如陸機在《太子宴玄圃宣猷(音yóu)堂有令賦詩》有句:“皇上纂隆。經教弘道。”《魏書.元遙傳》有“臣去皇上,雖是五世之遠。”

  但是,在唐之前,皇用做稱謂稱呼皇帝是比較少見的,這是因為在唐以前,人們認為,皇的本義是大和美,是修飾帝的,皇帝是個偏正的組合,因此“皇”不如“帝”。

  三國曹魏的王肅曾說:“漢總皇帝之號,稱為皇帝,有別稱帝,無別稱皇,則皇是其差輕者。”兩漢、兩晉、南北朝至隋,正史記載皇帝,簡稱時都是稱為帝,如武帝、文帝,而沒有稱為皇的,稱皇上的也很少見。

  到了唐代,這種區別才消失,如唐高宗稱“天皇”,唐玄宗稱“明皇”。但是,皇和帝的區別還是以另一個稱謂而保留下來,即開國皇帝尊稱其父,都是上“太上皇”,而沒有“太上帝”。蔡邕曾對《史記.高祖本紀》中“高祖乃尊太公為太上皇”一句說解釋說:“不言帝,非天子也”;顏師古則解釋為:“不預治國,故不言帝也。”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5-31 13:22:08
  第三個是 龍:

  在中國的神話與傳說中,龍是能呼風喚雨、遨遊於天地間的神物,古代有神話色彩的天帝經常與龍聯繫在一起,如《山海經》記載,夏後啟“乘雨龍”;《大戴禮記.五帝德》記載“顓頊乘龍至四海”、“帝嚳春夏乘龍”;《左傳.昭十七年》記載:“太皞(即伏羲)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

  而把皇帝或皇權連在一起,是從漢代開始的。司馬遷在其《史記.高祖本紀》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其先劉媼(劉邦之母),夢與神遇。其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踞其上。已而有孕,遂生高祖。”這是最早將龍與帝王出身掛鉤的傳說,後代的皇帝則經常使用龍來附會出生、登基等,如漢文帝是其母夢“蒼龍”而生;漢武帝誕生前有“赤龍”入閣;蜀主劉備也造出了見黃龍勸其應天順民,登帝位,年號亦改為黃龍;南朝梁武帝出生時有異光隱約是龍的化身;唐太宗為奪帝位也造了誕生時“二龍出現”的神異;唐玄宗李隆基在登帝位前一天造出了“黃龍白日升天”的故事。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5-31 13:42:39
  接著說龍

  從漢代開始,皇帝開始壟斷性地佔有“龍”這種神話動物,群臣百姓不得僭越,在稱謂上,龍也就可以用來指代皇帝,如“龍顏”就是皇帝的心情。

  囉嗦一下的是,龍顏在兩晉至南北朝,是指皇帝的長相,如晉潘嶽《西征賦》:“造長山而慷慨,偉龍顏之英主。”用龍顏形容皇帝相貌的,兩晉南北朝很多正史都象模像樣地記著,如《梁書?元帝紀》:“陛下日角龍顏之姿,表于徇齊之日;彤雲素氣之瑞,基於應物之初”;《陳書?高祖紀上》身長七尺五寸,龍顏,垂手過膝。《晉書》說晉元帝司馬睿:“白豪生於日角之左,隆准龍顏,目有精曜,顧眄(音miǎn)煒如也。”這是將皇帝與神話結合在一起,為君權神授找神異的依據,但說了半天,除了知道司馬睿兩眼炯炯有神、有點少年白頭之外,其實根本不知其長什麼模樣。

  《南史?梁本紀》說蕭衍則更離譜:“日角龍頭,重岳虎顧,舌文八字,項有浮光,身映日無景,而體駢骨項上隆起,有文在手曰‘武。’帝(蕭衍)兒時,能蹈空而行,所居室中常若有雲氣,人或遇之,體則肅然。”長著龍頭,舌頭上有八個字,脖子上有神光,陽光照到身體而沒有影子,還能空中行走,這就完全將蕭衍描述成天神下凡了,結果其本人的“龍顏”怎麼樣,還是一無所知。隋唐之後,大約這種指稱天子相貌的說法吹得太離譜,龍顏也就成了皇帝心情的代稱,不再用來表示皇帝的長相了。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5-31 15:06:41
  第三個,萬歲和萬歲爺

  不管披著怎樣神聖的外衣,皇帝們都是凡人,終究難逃一死。為了逃避死亡,帝王們無所不用其極,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秦始皇,就派徐福帶著幾百童男女出海采仙藥,此外還有眾多吃“不老仙丹”吃死的皇帝,列個表,有晉哀帝司馬丕唐太宗李世民唐憲宗李純唐穆宗李恒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世宗朱厚璁明光宗朱常洛十數位之多。皇帝什麼都不怕,就怕命短。從稱謂上,臣子們也迎合著帝王的心思,因此,有了“萬歲”和“萬歲爺”的稱呼。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5-31 15:12:56
  萬歲本是萬古長存之意,古人遇到喜慶之事,作戰凱旋、酒宴歡聚、大赦天下、五穀豐登,都可以稱“萬歲”,《事物紀原》卷一:“戰國時,秦王見藺相如奉璧,田單偽約降燕,馮諼焚孟嘗君債券,左右及民皆呼萬歲。蓋七國時,眾所喜慶於君者,皆呼萬歲。秦漢以來,臣下對見於君,拜恩慶賀,率以為常。”其中馮諼焚燒債卷以示免債,原債務人呼“萬歲”以表高興和感激。《後漢書.耿恭傳》亦有:“有頃,水泉奔出,眾皆稱萬歲。”此類表示歡欣的萬歲例,不勝枚舉。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5-31 15:21:56
  但是,由於“萬歲”本身有長存萬年的意思,皇帝特別愛聽,也就慢慢成了臣下對皇帝的稱謂。《漢書?武帝本紀》記載:“三月,遂東幸緱氏,禮登中嶽太室。從官在山下聞若有言‘萬歲’雲。問上,上不言;問下,下不言。於是以三百戶封太室奉祠,命曰崇高邑。”

  注意是稱萬歲都是山呼,即山的呼喊,而不是“三呼”稱呼三次,見《漢書?武帝紀》:“元封元年春正月,武帝行幸緱氏。詔曰:‘朕用事華山,至於中嶽……翌日親登嵩高,禦史乘屬,在廟旁吏卒咸聞呼萬歲者三,登禮罔不答。’”苟悅對此注曰:“萬歲,山神稱之也。”漢武帝是最早聽到萬歲的萬歲爺。

  清代趙翼《陔餘叢考》說:“《漢書?宣帝紀》:單于來朝,蠻夷君長王侯數萬人夾道,上登渭橋,鹹稱萬歲。似已屬君上之稱。《後漢書?韓棱傳》:竇憲破匈奴還,尚書以下欲拜之,稱萬歲。棱正色曰:‘禮無人臣稱萬歲之制!’則漢時已屬至尊之專稱矣。《後漢書?禮儀志》:策拜太子禮畢,三公上殿賀壽,稱萬歲。又正月朔朝賀,皆稱萬歲。則並著為朝儀。

  孫盛《獻帝起居注》:董卓廢帝,立陳留王,宣詔訖,莫有應者。尚書丁公曰:‘大臣既為社稷計,誠合天人,請稱萬歲。’《晉書》:桓玄篡位,登郊壇告天,而儀注不備,忘稱萬歲。《宋書》:晉安王子勳僭位於尋陽,行禮日,群臣忘稱萬歲。《魏書》:道武帝登極,臨天文殿,太尉、司徒進璽綬,百官鹹稱萬歲。北齊武成帝過東郡,孟業為郡守,率人吏俱唱萬歲,導引需而行。又南安王思好反,詔發兵拒之,軍士皆曰:‘南安王來,我輩惟當唱萬歲奉迎耳。’”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5-31 15:56:46
  但趙翼在同條中就列舉了漢唐以萬歲做賀詞和入人名字的史料:“《後漢書》有廣宗殤王名萬歲。《北史》後周時有李遠,字萬歲。隋時有史萬歲。《唐書》顏真卿守平原時,有將刁萬歲。可見此字上下可以通稱,若專屬至尊之稱,敦敢以之為字名者,然專以此為至尊之稱,亦有所自。”即後漢三國至隋唐,有很多人名叫“萬歲”,如果“萬歲”是皇帝專用,誰又敢冒僭越殺頭之罪呢。中國歷史上各朝各代都沒有名叫“張皇帝”、“李皇上”的人,就是取名回避,而沒有回避的字眼,也就並非皇帝專用。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5-31 16:39:15
  根據趙翼的考證,“蓋古人(宋代以前)飲酒必上壽稱慶曰萬歲,其始上下通用為慶賀之詞,猶俗所雲萬福、萬幸之類耳。因殿陛之間用之,後乃遂為至尊之專稱。而民間口語相沿未改,故唐末猶有以為慶賀者,久之,遂莫敢用也。”趙翼的說法當是可信的,到了宋代,萬歲基本上被皇帝所壟斷。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5-31 17:40:01
  《宋史?寇准傳》中記載:“准與知院張遜數爭事上前。他日,與溫仲舒偕行,道逢狂人迎馬呼萬歲,判左金吾王賓與遜雅相善,遜嗾(音sǒu)上其事。准引仲舒為證,遜令賓獨奏,其辭頗厲,且互斥其短。帝怒,謫遜,准亦罷知青州。”寇准“道逢狂人迎馬呼萬歲”,結果此事為政敵張遜所知而告發,寇准被罷相,降至青州任職。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5-31 17:43:28
  北宋以後,以萬歲為賀詞的事例還偶爾可見,但其成為皇帝的專稱,已是慣例。南宋時,金習漢制,《金史》記載:“金章宗禁優人不得以前代帝王為戲及稱萬歲。此又皆以萬歲專稱主上者。”

  到了元代,“山呼萬歲”成了更嚴格明白的皇帝專稱禮制,見《元史?禮樂志》載:“宣贊報曰‘聖躬萬福’,通贊贊曰‘復位’,曰‘拜’,曰‘興’,曰‘拜’,曰‘興’,曰‘平身’,曰‘搢笏’,曰‘鞠躬’,曰‘三舞蹈’,曰‘跪左膝,三叩頭’,曰‘山呼’,曰‘山呼’,曰‘再山呼’,凡傳‘山呼’,控鶴呼噪應和曰‘萬歲’,傳‘再山呼’,應曰‘萬萬歲’”。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3 10:07:13
  龍顏之晉元帝司馬睿
  


  古代中國線條畫缺乏肖像寫實的屬性,所以更沒有可能看得出來哪裡有 龍顏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3 10:17:10
  堪比吸血鬼暮光之城的超能力皇帝梁武帝蕭衍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3 10:58:05
  說完了神聖萬歲,下面就是表示行政治理的地王稱謂了


  2、行政治理之類
  行政治理類的皇帝尊稱,雖然剝去了神聖天命的外衣,但是轉而強調管理和權力,是從實際的角度威嚇群下。以下是常用的管理類的皇帝尊稱:

  王:古往今來都是統治者的稱呼,如東漢許慎的《說文》有:“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東漢劉熙的《釋名》則說:“王,天子也。”商、周兩代的最高統治者都稱王,如湯武王、紂王、周武王、周幽王等。但是到了春秋周王室不振的時候,南方楚、吳、越都稱了王,如吳王夫差、越王勾踐。到了戰國時代,強力諸侯們都由公而王,如秦在春秋還是公(秦穆公之類),到了戰國則稱王(秦昭襄王之類),王再不是與整個天下相等的尊稱了。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3 11:16:46
  秦始皇在統一天下後,覺得王的稱號已經比較低級,因此才造出了皇帝一詞,之後王就再也不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了,而變成一級封爵,除了少部分朝代封賜異姓王,大部分朝代的“王”都是皇帝的同姓親屬。三國時的學者韋曜(本名韋昭,因避司馬昭之諱改為曜)說:“王,王事天子也。”這時的王,已是皇帝下的臣了。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3 11:37:43
  當然,王作為最高統治者的稱謂,還是通過一些習語保留下來。如《詩?小雅?北土》:“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中的“王土”、後代如《紅樓夢》第十四回:“鳳姐笑道:‘依你說都沒王法了’”中的“王法”,都表示最高統治者和整個國家的意思,而習慣上不稱為“皇土”、“帝法”。另一個常用的詞彙“勤王”,指皇帝有難,而臣下起兵救援,如《宋史?文天祥傳》:“德佑初,江上報急,詔天下勤王。”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3 12:31:56
  接下來是後,後在秦漢以降都是皇后的稱謂,但是在先秦三代,指的是男性統治者。

  《說文解字》上載:“後,繼體君也,像人之形,施以告四方,發號者,君後也。”《詩經》上載:“商之先後,受命不殆,在武丁孫子。”鄭玄各項箋曰:“後,君也。”這是將發佈命令者作為君的稱謂。先秦三代中的夏王朝的君主一般稱“後”或“夏後”,但後代包括商周就很少有用了。

  兩周以降,後字的含義發生了變化,《禮記?曲禮下》:“天子之妃曰後。”漢代漢蔡邕《獨斷》卷下:“帝嫡妃曰皇后,帝母曰皇太后,帝祖母曰太皇太后。”變成皇帝正妻的稱謂了。在上古母系氏族部落中,一般發號施令者為女性的首領,這在甲骨文的卜辭中還很常見,以此引申為帝王的正妻、天下女性之首的涵義。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3 13:32:33
  君:《說文》解為:“尊也,從尹發號,故從口”,《春秋繁露》有:“君也者,掌令者也。”君也就是發佈命令的管理者。先秦不僅君主稱君,公卿大夫有地者都可以稱為君,如平原君、信陵君,有德行的人也可被稱為君子,因此其作為尊稱並非皇帝專用,但作為臣的對稱時,則基本上表示帝王君主。

  用君作為皇帝的代稱,在古代是很常見的,比如“欺君”、“昏君”、“清君側”、“君臨天下”、“伴君如伴虎”等,在這些詞彙中,“君”都表示皇帝君主,而沒有第二含義。使用例如:《三國志?諸葛亮傳》:“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明代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二回:“且煌煌天語,誰敢有違,以自取欺君之罪”;唐代李商隱《有感》詩:“古有清君側,今非乏老成”;《新唐書?仇士良傳》:“如奸臣難制,誓以死清君側”;《資治通鑒.唐紀十三》有:“陛下君臨天下十有七載,以仁恩結庶類”。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3 13:56:43
  萬乘:乘本來是指戰車,車是先秦的軍隊主力,擁有戰車數量的多少,就表示國力的強弱,《戰國策》說:“萬乘之國七,千乘之國五,敵侔爭權,蓋為戰國”。由於萬乘是強大軍隊的意思,所以亦常用之來代指天子,如對《孟子?梁惠王上》:“萬乘之國,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趙岐就注為:“萬乘,兵車萬乘,謂天子也。”《漢書?蒯通傳》有:“隨廝養之役者,失萬乘之權;守儋石之祿者,闕卿相之位。”晉僧慧遠有《沙門不敬王者論》,闡述僧人因超脫世外,不必對君王行跪拜禮,其中有:“晉成、康之世,車騎將軍庾冰,疑諸沙門抗禮萬乘。”《資治通鑒?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中之下貞觀十九年》記載唐太宗李世民評價曹操時說:“臨危制變,料敵設奇,一將之智有餘,萬乘之才不足。”《唐語林》:“李白名播海內,玄宗見其神氣高朗,軒然霞舉,上不覺忘萬乘之尊,與之如知友焉。”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3 14:34:00
  下面是比較複雜的一個 主 字

  主:《說文》解為“燈中火主也”,引申有主持、主事之意,也就用以稱呼管理者。《書?仲虺之誥》有:“惟天生民有欲,無主乃亂”;《呂氏春秋?察今》有“今世之主”語。“主”一直保留其本意,並不是皇帝的專稱,如彌衡《鸚鵡賦》:“女辭家而事人,臣出身而事主”;《世說新語?識鑒》:“若乘邊守險,足為一方之主”;《水滸傳》:“武大扯住鄆哥,道:‘還我主來!’”這幾個主都不是稱皇帝,而是稱呼幕僚期待的主公、割據的諸侯等,作為管事者的意思比較明顯,到今天我們還有“一家之主”這個說法。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3 14:51:52
  但是,在一些特定片語和語言環境中,“主”是專稱帝王的,如人主、國主:《戰國策.秦策一》:“安有說人主而不得者乎?”裴注《三國志.魏書.董卓傳》:“卓,國之大賊,殺主殘臣,天地所不佑,人神所同疾。君為王臣,世受漢恩,國主危難,曾不倒戈,卓受天誅,而更嗟痛乎?”其中國主有一國之主的意思。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3 15:11:26
  分裂時期數國並存,或邊陲小國,也可以稱國主,因此國主較皇帝號為輕。宋朝對崛起的西夏,就只冊封為國主,而不許以稱帝。《宋史.列卷第二百四十四》:“遣六宅使伊州剌史賀從勖(音xù)與文貴俱來,猶稱男邦泥定國兀卒上書父大宋皇帝,更名曩(音nǎng)霄而不稱臣。兀卒,即吾祖也,如可汗號。議者以為改吾祖為兀卒,特以侮玩朝廷,不可許。詔遣邵良佐、張士元、張子奭(音shì)、王正倫更往議,且許封冊為夏國主,而元昊亦遣如定、聿舍、張延壽、楊守素繼來。”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3 15:15:31
  另一類以主稱皇帝的,就是前面已經提到的劉備稱先主、陳叔寶稱陳後主的情況,雖然劉備、陳叔寶都是自守一方的皇帝,但史書立傳的時候他們都不是所謂的“正統”,因此區別于正統的皇帝稱帝,他們就被稱為主。無論是中原政權許可小國為主,還是稱非正統政權之君為主,都說明古代主較皇帝之稱輕差。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3 18:07:39
  下麵是尊和至尊

  尊是一個古老的文字,在甲骨文中,其字型象雙手捧著尊,本義是一種酒器,後來延伸為尊貴、尊崇的意思,如《荀子?正論》:“天子者執位至尊,無敵於天下”,進而用來表示尊貴的人特別是帝王,常見的組合有“至尊”,如漢代賈誼《過秦論》中有:“振長策而禦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漢書?西域傳上?罽賓國》:“今遣使者承至尊之命,送蠻夷之賈”;《三國志?吳書?魯肅傳》:“願至尊威德加乎四海。總括九州,克成帝業,更以安車軟輪征肅,始當顯耳”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3 18:23:27
  上:其本意為在上、上方,因此用以為尊稱。上如果沒有更上面,那就是至高無上,與君主的尊貴也能相對應了。以“上”稱帝王的,自先秦起就很常見,如《呂氏春秋?察今》:“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史記?陳涉世家》:“上使外將兵。”在《秦始皇本紀》中集解蔡邕曰:“上者,尊位所在也。”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3 18:34:23
  上衍生的皇帝尊稱,常見的有兩個,一是聖上,一個是今上。

  說到聖上,也就順便講講其中這個“聖”字,其本義為通達事理,藉以奉承皇帝聖明。用聖指代皇帝的情況很多,如聖慮就是帝王的思慮,聖裁就是皇上的決定,聖聰指帝王的聽聞,使用例如:《後漢書?胡廣傳》:“稽之典經,斷之聖慮”;《三國志?吳志?樓玄傳》:“今海內未定,天下多事,事無大小,皆當關聞,動經禦坐,勞損聖慮”;唐代張固《幽閒鼓吹》:“宣宗視遠郡謝上表,左右曰:‘不足煩聖慮也。’”清代龍啟瑞《上梅伯言先生書》:“又上之則有宰相風示意旨,謂水旱盜賊不當以時入告,上煩聖慮。”宋代曾慥《高齋漫錄》:“某字型大小語言涉異,合取聖裁。”《漢書?穀永傳》:“臣前幸得條對災異之效,禍亂所極,言關於聖聰。”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3 19:00:44
  皇帝的尊稱到此講完,接下來是皇帝的尊號。
舉報 | 回復

  “尊號”初見於《史記.秦始皇本紀》:“臣等昧死上尊號”,這裡的尊號,就是商議秦始皇使用什麼樣的號最尊貴,秦始皇後來自己定為“皇帝”。因此,“尊號”最先指的就是“皇帝”兩個字,稱尊、上尊號也就是當皇帝、登基的另一種說法。如《漢書?高帝紀下》五年:“大王功德之著,于後世不宣。昧死再拜上皇帝尊號”;又“大王不尊號,皆疑不信”;《三國志.蜀書.先主傳》“二十五年,魏文帝稱尊號”;同傳:“臣等謹與博士許慈、議郎孟光,建立禮儀,擇令辰,上尊號。即皇帝位於成都武擔之南。”這些尊號都是當皇帝的意思。
舉報 | 回復
更多
• .週末男上司要我陪他去旅遊,我該答應嗎?
• .暑期大好出去走走,老公說去野外交流更美好?
• .去買彩票,竟看到彩票嫩模在拍自摸豪乳性感寫真
• .工資翻倍加薪靠不住,百元起投,享受理財高收益
• .玩轉金融投資,25歲的我從100元到百萬
• .在巴西看球喊加油被老外嘲笑,難道是我英語發音太爛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3 20:36:10
  到了後來,尊號變成一個專用稱謂,即為皇帝歌功頌德的稱號,又稱徽號,如唐玄宗的尊號(徽號)是“開元天地大寶聖文神武孝德證道皇帝”,這麼長而神聖的尊號是玄宗自鳴得意和群臣長期溜鬚拍馬的共同結果。《舊唐書.本紀第八.玄宗》的記載是:“戊子,上加尊號為開元神武皇帝”、“十二月庚寅朔,大赦天下,改元為開元”、“是歲,百僚及華州父老累表請上尊號內請加‘聖文’兩字,並封西嶽,不允”、“二月己巳,加尊號開元聖文神武皇帝,大赦天下,常赦所不免者鹹赦除之”、“二月丁亥,上加尊號為開元天寶聖文神武皇帝”、“群臣請加皇帝尊號曰開元天寶聖文神武應道,許之”、“群臣上皇帝尊號為開元天地大寶聖文神武應道皇帝”、“庚寅,行從官憲部尚書張筠等請上尊號為開元天地大寶聖文神武孝德證道皇帝”、“肅宗與群臣奉上皇尊號曰太上至道聖皇帝”。這中間,有自吹自擂的,有群臣上表的,有馬屁精單獨行動的,甚至連老百姓都動用上了,當然,也偶爾有次把次“不許”的假意推辭,最終唐玄宗身後留下了“開元天地大寶聖文神武孝德證道皇帝”這麼16個字、毫無識別性的尊號。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4 09:17:56
  實際上,玄宗與後代的皇帝相比,其尊號還算是相當“簡潔”的。清代的乾隆皇帝,尊號為“高宗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但清朝的康熙皇帝則要比他的孫子謙虛得多,他在位長達六十一年,創業守成,勵精圖治,先後平定三藩叛亂、收服臺灣、親征準噶爾、在雅克薩戰役中對抗沙皇俄國,文治武功極于一時。據清代史料記載,康熙從一六八一年平定三藩叛亂,到病死的前一年,即一七二一年,四十年內,每當軍事征戰或者政治鬥爭取得重大勝利時,文臣武將、藩王貝勒和少數民族的首領,紛紛要求給康熙上尊號以歌功頌德。數達十二次之多。但是康熙總是認為“侈然自足,為無謂之潤色”,保持“謙挹(音yì)有素,終不之許”,堅持不加尊號。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4 09:48:30
  普遍認為,尊號始於唐朝武則天的“越古金輪聖神皇帝”,很多大歷史學家都持此說,如司馬光的《司馬文正集》有:“上尊號之禮,非先王令典,起于唐武后、中宗之世,遂為故事,因循至今。”其實這是不對的。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4 10:05:02
  漢哀帝曾聽夏良賀的建議,“號為陳聖劉太平皇帝”(見《漢書.哀帝紀》)。這個稱謂是生年所制,非諡非廟,但只用了兩個月,所以很少有人注意到(上這個尊號後兩個月,哀帝覺得這稱呼“違經背古,不合時宜”,就廢除了)。史家胡三省曾在《資治通鑒.唐則天后天授二年正月》注中說:“漢哀帝自稱陳聖劉太平皇帝,尊號蓋方於此。”此說是準確的,這個“陳聖劉太平”應該是拍馬屁尊號之始。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4 10:44:55
  漢哀帝是位志大才疏的皇帝,又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同性戀者,著名典故“斷袖之癖”就源於他,而其死因有兩說,一是服用春藥過量,另一說是縱欲過度,這都不是什麼光彩的死法。漢哀帝當皇帝的時候,王朝已經迅速地衰落,到他死後,外戚王莽篡漢,西漢徹底滅亡。因此,“陳聖太平”幾個字可以說是與他風馬牛不相及的。這也是古代中國皇帝尊號的一個縮影,那就是吹得響,等於零。唐玄宗在位之初,還有開元盛世,後期奢侈腐敗,引發安史之亂,唐朝由盛轉衰。他的“開元天地大寶聖文神武孝德證道皇帝”中的“開元天地”更像是個諷刺。同時,由於尊號拍得過分,長度已經超出人們的記憶能力,其識別性也就下降了,除非十分正式的場合,很少有用全部尊號來稱皇帝的。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4 11:33:35
  接下來是以卑達尊類的皇帝稱謂

  以卑達尊是中國特有的尊稱方式,在皇帝身上也是這樣。陛下、殿下、駕之類的皇帝尊稱都是由此而來。

  陛下:陛本為宮殿的臺階,《說文》解為:“升高階也”。東漢蔡邕《獨斷》有“謂之陛下者,群臣與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達尊之意也。”後來,“陛下”就成為對帝王的敬辭。《史記.秦始皇本紀》:“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自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陛下之稱,在漢代還非皇帝專用,諸侯都還可以用,例如漢代賈誼在《新書.等齊》中有“天子卑號皆稱陛下,諸侯卑號稱陛下”之說,但當時已經將諸侯稱陛下視為“冒上軼主”的大不敬行為。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4 11:49:52
  到了隋唐,可以肯定的是再沒有稱其他人為陛下的事了。《隋書.許善心傳》記載了最後一個稱當今天子之外的人為陛下的例子:“述(宇文述)譖善心曰:‘陳叔寶(即陳後主,許善心是陳朝舊臣)卒,善心與周羅侯、虞世基、袁充、蔡征等同往送葬。善心為祭文,謂為陛下,敢於今日加叔寶尊號。’召問有實,自援古例,事得釋,而帝甚惡之。”雖然許善心是舊臣哭舊主,屬於守義行為,又“自援古例”(也就是陛下不是皇帝的專用稱呼)來為自己脫罪,但是當朝的皇帝隋煬帝還是“甚惡之”,後代也就再沒有用陛下稱其他人來玩兒命的人了。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4 12:16:22
  殿下則與陛下相反,在先秦是最高統治者天子的稱號,但是到了漢代卻變為太子、諸侯王、太后的的尊稱。謝莊《慶皇太子服上至尊表》:“伏惟皇太子殿下,明兩承幹,元良作貳。”又有丘遲《與陳伯之書》:“中軍臨川殿下(臨川郡王即梁武帝弟蕭宏),明德茂親,總茲戎重。” 《事物紀原》卷二:“漢以來,皇太子、諸王稱殿下,至今循用之。”在南北朝仍有將皇帝稱為殿下的,如《稱謂錄.天子》中說“魏晉六朝稱殿下”,已經比較少見。唐代以後,皇太后、皇后也可稱“殿下”。如《太平禮制》:“(太平天國)臣下呼稱王三殿下千歲。”按,三國時已稱皇太后為殿下,見《三國.魏書.三少帝紀》;又曹操為魏王,群臣奏議代漢,亦稱殿下。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4 12:48:21
  除了駕崩為皇帝專用外,駕以卑達尊的意思並沒有被皇帝壟斷。到今天,我們都用大駕作尊稱,說“勞您大駕”、“大駕光臨”之類。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4 13:39:33
  接下來是皇帝稱謂的第二個系統,皇帝的代稱

  除了各種尊稱,在很多場合,皇帝都使用代稱,比如用年號、廟號、陵號等等。

  1、用年號代稱:
  年號是指用於紀年的名號,一般由皇帝發起,用以紀念新君登基或重大國事。年號被認為是帝王正統的標誌,稱為“奉正朔”。年號起于西漢武帝,後世使用年號紀年,基本沒有中斷。但由於年號有表意紀念的作用,因此,國家發生了大事,皇帝往往會決定改元,例如唐玄宗即位初年即改元為“先天”,這年就稱先天元年,後改元“開元”,後又改元“天寶”。這樣,年號與皇帝就不是唯一對應的,不便用做稱謂。到了元朝,基本上一帝用一個年號,明清更是將此固定下來,因此,在不太正式的場合,就可以用年號稱當朝皇帝。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4 13:50:59
  明清兩代共二十八帝,年號稱呼只有有三個例外。一是明英宗朱祁鎮,他有兩個年號,分別是正統和天順,這是因為他前後兩次登基(英宗南宮復辟:朱祁鎮於土木堡之變被瓦剌俘虜,他的弟弟朱祁鈺因此被擁立為帝,改元景泰。西元1451年,英宗被釋回京,被尊為太上皇,軟禁于南宮。八年,武清侯石亨等乘景帝病重發動兵變,迎英宗復位,改元天順),因此沒有用年號稱呼。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4 14:01:28
  第二個個是清太宗皇太極,他于明天啟六年(西元1626年)在瀋陽繼後金汗位,次年改元天聰,天聰十年(西元1636年)四月,改國號大清,正式稱帝,改元崇德,習慣上稱他為皇太極或清太宗;第三個是同治皇帝,剛開始的時候使用祺祥為年號,僅僅使用了半個月,慈禧、慈安兩太后聯合恭親王發動了辛酉政變,改年號為同治,取“兩宮同治”之意,因此只有同治帝而無祺祥帝之稱。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4 14:38:05
  用年號稱呼的明清皇帝列表如下:
  明太祖 朱元璋,年號洪武
  明惠帝 朱允炆,年號建文
  明成祖 朱棣, 年號永樂
  明仁宗 朱高熾,年號洪熙
  明宣宗 朱瞻基,年號宣德
  明英宗 朱祁鎮,年號正統(又“天順”)
  明代宗 朱祁鈺,年號景泰
  明憲宗 朱見深,年號成化
  明孝宗 朱佑樘,年號弘治
  明武宗 朱厚照,年號正德
  明世宗 朱厚熜,年號嘉靖
  明穆宗 朱載垕,年號隆慶
  明神宗 朱翊鈞,年號萬曆
  明光宗 朱常洛,年號泰昌
  明熹宗 朱由校,年號天啟
  明思宗 朱由檢,年號崇禎
  南明福王 朱由崧,年號弘光
  南明唐王 朱聿鍵,年號隆武
  南明桂王 朱由榔,年號永曆
  清太祖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無年號)
  清太宗 愛新覺羅皇太極(無年號)
  清世祖 愛新覺羅福臨,年號順治
  清聖祖 愛新覺羅玄燁,年號康熙
  清世宗 愛新覺羅胤禛,年號雍正
  清高宗 愛新覺羅弘曆,年號乾隆
  清仁宗 愛新覺羅顒琰,年號嘉慶
  清宣宗 愛新覺羅旻甯,年號道光
  清文宗 愛新覺羅奕詝,年號咸豐
  清穆宗 愛新覺羅載淳,年號同治
  清德宗 愛新覺羅載湉,年號光緒
  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年號宣統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4 15:01:10
  年號只能在不太正式的場合稱呼,廟堂、公文之類的正式場合,對本朝已死的皇帝,一般都稱廟號或先帝,面對當朝皇帝就更不能以年號相稱了。

  並且,年號雖然不是皇帝正式的稱呼,不必太講究避諱,但還是得端著,不能隨便冒犯。雍正朝發生的查嗣同案,是清代影響極大的文字獄,即因年號而起。

  雍正四年,時任禮部侍郎的查嗣同在江西主考,他出的考題直接取《大學》中“維民所止”一句,卻被政敵抓住紕漏參了一本,說“維”和“止”兩字,分別是“雍”和“正”去頭,這是斷天子之頭。雍正皇帝聽罷大怒,下令收殺查嗣同,查嗣同病死獄中,還被戮屍示眾,罪及家人,或死或流。最後案件越辦越大,因查嗣同是浙江人,浙江被禁止科舉六年。

  乾隆二十年,翰林胡中藻因《堅磨剩詩鈔》多“悖逆譏訕”被處斬,牽連多人。《堅》書觸怒乾隆的,除了為人熟知的“一把心腸論濁清”之“加濁字於國號之上”,還有“乾隆乃朕年號,龍與隆同音,其詆毀之意可見。”於是乾隆“朕不得不申我國法,正爾囂風,效皇考之誅查嗣庭矣。”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4 17:24:47
  下麵是廟號代稱皇帝

  廟號是皇帝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特起的名號,如高祖、太宗等,是很常用和正式的皇帝稱謂,但只能於其死後使用。這個制度大致是西漢景帝時期建立的。

  唐代劉知幾《史通?稱謂》雲:“古者天子廟號,祖有功而宗有德,始自三代,迄於兩漢,名實相允,今古共傳。降及曹氏,祖名多濫”。實際上“祖”的廟號歷代都是比較嚴格的,一般只有開國之君才可稱祖,如兩漢僅劉邦稱漢高祖,唐代僅李淵為唐高祖,兩宋僅趙匡胤稱宋太祖,明代只有朱元璋稱明太祖、朱棣稱明成祖。劉知幾所說的“祖名多濫”,實際上是“廟號之濫”。廟號本不是隨便就給予的,而是有相當的講究,無功無德、暴政亡國的皇帝本來是不應立廟的,如西漢十二位皇帝,有廟號的不到一半,就連“文景之治”中的漢景帝,都沒有廟號。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4 18:22:59
  但是後代廟號成為一種固定制度,基本沒有不定廟號的皇帝了。中國歷史上的皇帝,從漢代起,在正式場合都用廟號和諡號進行稱呼,諡號將會在後面專門講到,而皇帝廟號與諡號的關係,《三國志.魏書.明帝紀》中注引孫盛曰:“夫諡以表行,廟以存容,皆於既沒然後著焉,所以原始要終,以示百世也。”一般唐宋元明清的皇帝習稱廟號,如唐太宗、宋高宗、明太祖、清世宗;漢魏至隋的皇帝則習稱諡號,如對漢武帝(或漢孝武帝),就很少稱其廟號漢世宗。這其中偶有例外,僅漢高祖和唐明皇的習慣稱呼稍有不同。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4 19:05:04
  劉邦死後習慣上被稱為漢高祖,而不象其他漢代皇帝那樣被稱為漢某帝。這是因為漢代是我國禮制初建之時,大部分規則還在“試運營階段”,也就有了漢高祖這樣的習慣稱呼。在《史記.高祖本紀》中說,劉邦死後,“髃(音yú)臣皆曰:‘高祖起微細,撥亂世反之正,平定天下,為漢太祖,功最高。’上尊號為高皇帝。太子襲號為皇帝,孝惠帝也。令郡國諸侯各立高祖廟,以歲時祠上尊號為高皇帝。”這其中,太祖是劉邦的廟號,高為諡號,習慣上不稱他為漢太祖或漢高帝,是因為他死的時候,“郡國諸侯各立高祖廟”。廟號成為定制為漢景帝時期,距離“立高祖廟”已經差不多半個世紀,漢高祖的稱謂已經被時人普遍接受,因此一直沿用下來,而司馬遷所記的“郡國諸侯各立高祖廟”,也就是漢高祖的稱謂不同于漢文帝、漢武帝、漢和帝等稱謂的原因。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4 19:54:29
  唐朝皇帝唐玄宗又稱唐明皇,玄宗是廟號,明皇的明是諡號。唐代皇帝習慣上都是用廟號稱呼的,如唐高祖、唐太宗、唐中宗、唐武宗,只有明皇例外,這是因為清代避康熙皇帝玄燁之諱,因此多稱玄宗為明皇,這是稱其諡而不稱廟,是避諱產生的特例,清代過後,因玄燁而產生的避諱消失了,所以又有稱呼玄宗的,與明皇之稱並行今世。有關古代稱謂中十分重要的避諱,也將在後面的章節詳述。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4 20:29:02
  東漢末年,隨著天下的大亂,禮制也面臨著重新洗牌的局面。在這之中,廟號也由原來的十分嚴格,變得鬆弛起來。在紛亂的三國時代,曹魏的一群馬屁精居然在曹睿活著的時候就給他上廟號,而曹睿也居然受之不疑,成為有史以來唯一在皇帝本人健在的情況下知道自己廟號的君主。《三國志.魏書.明帝紀》:“景初元年(距離曹睿去世還有兩年多),有司奏:武皇帝撥亂反正,為魏太祖,樂用武始之舞。文皇帝應天受命,為魏高祖,樂用鹹熙之舞。帝制作興治,為魏烈祖…三祖之廟,萬世不毀。”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5 10:19:29
  曹魏政權統治北方前後只有短短幾十年,真正當過皇帝的不過曹丕、曹睿、曹芳、曹髦、曹奐五個人,其中曹芳、曹髦、曹奐還都是被廢掉或被幹掉的打醬油角色,卻有三個“祖”,曹操為太祖武皇帝(追認),曹丕為世祖,曹睿為烈祖,這確實是“降及曹氏,祖名多濫。”自此,祖宗不再以功德為必要條件了,除了某些亡國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皇帝死了都有廟號,皇帝的作為和生平只能從“祖”“宗”的前一個字來區別皇帝的表現了。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5 10:40:32
  例如高祖或太祖,這個廟號通常給開國平天下的皇帝,比如劉邦、楊堅、李淵等;緊隨高祖太祖之後,有治理天下大功的,一般給廟號太宗,歷史上大約有十來位,晉太宗(司馬昭)、北魏的明元帝、南朝的宋明帝、南梁的簡文帝、唐太宗、宋太宗、遼太宗、金太宗、夏太宗(李德明)、元太宗、明太宗、清太宗等等,其中除了宋明帝、梁簡文帝無所作為之外,其他皇帝的功業還算對得起太宗之稱,唐太宗更是其中的翹楚。兩晉各有一位太宗,西晉的太宗司馬昭,東晉的太宗簡文帝司馬昱,名聲都不怎麼好。司馬昭心狠手辣,為人臣而路人皆知其心,愧對“祖有功而宗有德”;司馬昱更是桓溫操縱的傀儡,史載“雖處尊位,拱默而已”,基本上連醬油都難得打一回。兩晉這兩位太宗,是混進太宗隊伍的拖油瓶。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5 11:12:49
  太宗過了,一般是高宗,中國人的古訓是“富不過三代”,作為富三代的高宗,各朝的表現都不怎麼好,王朝一般到他們那裡就由盛轉衰或者半崩潰,漢朝的高宗是漢元帝,他的父親漢宣帝還算得上是一位中興之主,到了他開始,元、成、哀、平四位皇帝是一個不如一個,西漢王朝也就徹底沒戲;唐高宗李治跟武則天談戀愛差點兒把天下談崩了;宋高宗則只抓住了崩潰帝國的半壁江山開始了南宋王朝;清高宗就是著名的乾隆皇帝,乾隆朝後期也是清王朝由盛入衰的轉捩點。過了高宗,一般是仁宗、中宗,有這些廟號的皇帝一般開創不足,守成有餘。正統王朝中有四個仁宗,宋仁宗、元仁宗、明仁宗、清仁宗,三位中宗是西漢宣帝、東晉的元帝和唐中宗,總體說來都是他們各自王朝中差不多中等水準的皇帝。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5 11:49:27
  中宗之後,一般王朝因為血統僵化和宮牆教育的限制,皇帝總體出現一代不如一代的情況,英宗、穆宗、神宗之類的不是短命,就是皇帝位子已經坐不穩當。再後面,就是哀宗、思宗之類,基本上都是亡國之君,這些廟號要麼是別國戰勝者給的諷刺,要麼就是王朝崩潰的飛灰。比如金哀宗完顏守緒,被宋元聯合滅國時,自縊于幽蘭軒,享年37歲。金的末代皇帝昭宗完顏承麟聞知哀宗死訊,“率群臣入哭,諡曰哀宗。哭奠未畢,城潰,諸禁近舉火焚之。奉禦絳山收哀宗骨瘞(音yì)之汝水上。末帝為亂兵所害,金亡。”對於死後須臾亡國的金哀宗來說,廟號或者諡號都已經是浮雲了,後代記載“哀宗”也只是為了稱呼這位金朝滅亡的見證者。因此,雖然史載“諡曰哀宗”,其死後也不可能再給他立廟了,但還是按照唐宋以降稱皇帝廟號的習慣,將哀宗視為廟號。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5 12:17:39
  用陵號代稱皇帝:

  皇帝死後,除了用廟號和諡號稱呼之外,還可以用陵號代稱。中國古人特重身後,帝王死後往往建有規模巨大的陵墓,不同的皇帝有不同的陵,因此也就可以用之作為皇帝的代稱。目前掌握的書證,說明戰國時代王公貴族的陵就已經有陵名了,如《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秦惠文王葬公陵、悼武王葬永陵、孝文王葬壽陵。大一統朝代只有秦和元的皇帝陵墓沒有陵號。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5 12:58:54
  宏大的陵墓本是帝王視死如生的身後居所,本朝群臣淚眼汪汪地稱呼先帝的陵號,是怎樣一種深切的緬懷啊,皇帝們也很受用,因此大約從唐代起,以陵名稱先帝的方式大行其道,在正式的場合、文書中廣泛使用。例如唐太宗的昭陵、唐高宗的幹陵,都很常見。著名的明十三陵,是明朝遷都北京後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寢的總稱,依次為長陵(成祖)、獻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憲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慶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都可用以作為明朝先帝的代稱。同時,明穆宗朱載垕的陵名是“昭陵”,與唐朝太宗的相同,陵名相同的情況在古代是比較多的,因此以陵號代稱皇帝,就只限於稱本朝代的先帝,在明神宗的時候以昭陵指代唐太宗那是極大的不敬。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5 13:47:10
  陵號之稱在古代文獻很常見,但凡見到“某陵”字樣,就可以先分析以下是否是該朝先帝的代稱,如宋代朱弁(音biàn)《曲洧(音wěi)舊聞》中有:“昭陵謹惜名器,而於改官之法尤軫聖慮。”後面有“聖慮”,前面的“昭陵”表示皇帝也就很明白了。昭陵稱呼的是宋仁宗。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5 14:55:08
  四、皇帝在廟堂之外的稱呼

  皇帝位處至尊,高高在上,本來是森嚴不可侵犯的。但偏偏有些不愛黃袍愛便裝的,天生不喜歡當皇帝,他們的很多稱謂令人啼笑皆非。另外一些皇帝則是隨和世風不端架子,這些皇帝的稱呼則與尊貴的天子皇帝朕之類大不相同。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5 15:14:43
  南朝梁武帝,崇信佛教,曾數次捨身出家,象模像樣地當起了和尚,開創了和尚皇帝的先例。發展到明朝,出了一位更加離譜的明武宗,明武宗不僅信佛,而且連名號也改了,《明史.武宗本紀》說他:“(正德五年)六月庚子,帝自號大慶法王,所司鑄印以進”。而且,這個印並非用來把玩的閑印,而是被武宗用來蓋聖旨,史載“中旨下部,稱大慶法王與聖旨並。”結合明武宗寵信宦官劉瑾和修建豹房等“政績”,用法王印蓋聖旨也就不足為奇了。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5 15:46:44
  清代皇帝懷柔佛教以治蒙藏,雖然沒有明武宗那樣的狂熱和迷信,但也特別尊崇。康熙和乾隆兩位皇帝甚至“屈尊”去當羅漢。成都北新都寶光寺,是有著悠遠歷史的佛教名刹,現存咸豐元年修建的五百羅漢堂,其中兩尊被塑造為富貴的帝王形象,這就是康熙和乾隆。當然,康熙和乾隆並沒有幹出鑄羅漢印、自稱羅漢號的事,他們躋身羅漢堂,只是為了表示對佛教的懷柔政策,以及個人希求轉生因果和長生的願望。但是,畢竟是躋身佛堂,稱謂上不能還完全按照世俗皇帝的架子來,新都寶光寺羅漢堂內的康熙和乾隆,就被分別塑成闍夜多尊者(第二百九十五尊)和直福德尊者(第三百六十尊),而不稱皇帝陛下。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5 16:15:54
  成都新都寶光寺第二百九十五尊闍夜多尊者造像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5 16:32:29
  新都寶光寺第三百六十尊直福德尊者造像,即清乾隆皇帝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5 17:08:37
  唐朝的皇帝在稱謂上沒有明武宗那樣的出格,就是特別喜歡用“哥”字,這是其他朝代所沒有的。《舊唐書?王琚傳》記有:“玄宗泣曰:‘四哥仁孝’,同氣惟有太平。”這裡的四哥是唐玄宗稱其父親唐睿宗,睿宗行四。《舊唐書.棣王琰傳》:“惟三哥辨其無罪。”這裡的三哥是李琰的父親玄宗,行三。清代梁章钜《稱謂錄》雲:“淳化帖有唐太宗與高宗書,稱哥哥敕。父對子自稱哥哥,蓋唐代家法如是。”這有點不全面,有些帝王稱兒子也稱哥,如清代趙翼在《陔餘叢考》中有:“晉王存勖命其子繼岌為張承業起舞,指錢積謂承業曰:‘和哥乏錢,宜與一積。’”不過考慮到後唐莊宗李存勖特好演戲,入戲較深,這種稱謂恐怕還是戲言。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5 17:26:58
  接來下說說皇帝的綽號。綽號本是根據人的特徵、特點或體型給他另起的非正式名字,一般表示戲謔、憎惡或嘲弄。本來按照古代森嚴的等級制度,皇帝是不可能被安上綽號的,可是因為某些皇帝的作為或不作為,喪失了天子的威嚴,竟至有了綽號。

  比如《資治通鑒》記載,“唐中宗景龍三年(西元708年),監察禦史崔琬對仗彈宗楚客、紀處訥潛通戎狄,受其貨賂,致生邊患。故事,大臣被彈,俯僂趨出,立於朝堂待罪。至是,楚客更憤怒作色,自陳忠鯁,為琬所誣。上(中宗)竟不窮問,命琬與楚客結為兄弟以和解之,時人謂之‘和事天子’。”

  和事天子基本上就是和事佬的尊貴版,和事佬根據使用場合分褒義貶義。這唐中宗對國家檢察官監察出的裡通國外的叛國大罪,竟然“不窮問”,這個和事天子當得有些不辨是非。最後中宗也不明不白地被韋後與安樂公主合謀毒死,成了“了事天子”。對於“和事天子”這個綽號,《資治通鑒》牛X地記載為“時人謂之”,當時的人就這麼稱呼了,可見唐中宗皇權的薄弱。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5 20:49:09
  @土火 247樓 2013-06-05 19:11:06
  後來也有“蛤蟆天子”之謂。又,個人認為陛下、殿下、閣下、足下可能是一個系列。

  -----------------------------


  陛下足下之類,是我國特有的 以卑達尊的尊稱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7 08:43:49
  下面說到皇帝的自稱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7 08:52:48
  皇帝的自稱

  皇帝是天上天下的“予一人”,其尊稱、代稱、他稱都有特殊樣式,自稱方面當然也是如此。

  先秦時帝王用的自稱,最早是“予一人”(也做“餘一人”),殷商帝王的自稱都用這個。孔穎達曾對此有過比較詳細的說明:“曰‘予一人’者,予,我也。自‘朝諸侯’以下,皆是內事,故不假以威稱。但自謂‘予一人’者,言我是人中之一人,與物不殊,故自謙損。”但帝王以之自稱,是要表示“與物不殊”,還是要表示“我是特別的那一個”,其實更象後者。“予一人”在先秦多見,秦漢以後就比較少了,見於《書?湯誥》:“王曰:‘嗟!爾萬方有眾,明聽予一人誥。’” 孔 傳:“天子自稱曰‘予一人’。”《禮記?曲禮下》:“君天下,曰‘天子’;朝諸侯、分職、授政、任功,曰‘予一人’。”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7 10:29:41
  秦漢以降,皇帝用得最多的是“朕”。這都是因秦始皇“命為制,令為詔,天子自稱曰朕”的命令而沿襲。朕在先秦本是一個和“我”字沒有太大區別的字,表示自身、本人,有時表示“我的”,如《爾雅?釋詁》說:“朕,身也”;東漢許慎《說文?舟部》釋“朕”為“我也”;屈原在著名的《離騷》中有:“朕皇考曰伯庸。”

  秦始皇開創了“天子自稱曰朕”以後,這個字就尊貴起來,群臣百姓包括諸侯王都不得冒用。但是,朕並非皇帝壟斷,有些垂簾的太后也用,如《後漢書?和殤帝紀》:“皇太后詔曰:‘今皇帝以幼年,煢煢在疚,朕且佐助聽政。’”古裝劇皇帝自稱為朕是沒什麼瑕疵的,但象“寶日啊,你可是強暴了朕”之類的還是太噴飯了。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7 11:07:50
  孤和寡,是古代帝王常用的自稱,本身都不是好的狀態,而帝王們為了顯示自己是“特別的一個”,也用以向臣民表示自己當帝王是代民受天罰,因此用來作為謙虛的自稱,如《老子》就說:“人之所惡,惟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其實,帝王的“孤”和“寡”,大部分都是自己造成的,為了登上皇位、保住皇位,不惜弑父誅子,殺兄滅弟,怎能不“孤”;無德無能,荒淫暴政,窮奢極糜,人心不向,怎能不“寡”。孤和寡人與其說是作為謙虛的自稱,倒不如說是反映古代君主社會昏君暴君居多的冷酷現實。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7 11:44:18
  作為稱謂,孤和寡在先秦都是諸侯的自稱,天子一般不用。如《禮記.玉藻》中有“小國之君曰孤”、《禮記.曲禮下》有“諸侯自稱曰寡人”。這個習慣一直保留到秦漢以後,大一統王朝的皇帝是不稱孤和寡的,只有割據、偏安政權的諸侯王或是事實上的一方霸主才稱孤和寡。到了後漢,沒有當諸侯王的權臣,也可以自稱為孤。曹操統一北方,架空了漢獻帝,但生年最高封爵僅是魏王,他就只能自稱孤而不能稱朕,如其在著名的《讓縣明本志書》中就自豪地說:“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自稱為孤的稱謂,後來也演變為割據一方或當上帝王。如《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魯肅曰:‘如肅等降操,當以肅還鄉黨,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將軍降操,欲安所歸乎?位不過封侯,車不過一乘,騎不過一匹,從不過數人,豈得南面稱孤哉!”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7 12:31:32
  在局勢混亂的分裂年代,不一定有王侯的封爵,只要形成獨立的政治軍事力量了,或大權在握,那都是可以“稱孤”的,如劉備初得諸葛亮時,僅為劉表的外藩,卻說“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見《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而在裴松之《三國志.蜀書.譙周傳》中注引《蜀記》說,“周初見亮,左右皆笑(大約是譙周長相醜得讓人發笑)。既出,有司請推笑者,亮曰:‘孤尚不能忍,況左右乎!’”寡人與孤差不多,在先秦作為諸侯王的自稱,在後來可做割據一方之主或權貴的自稱,如《世說新語》:“晉王衍諸婿大會,郭家與衍婿裴遐談,衍謂諸人曰:‘君輩勿為爾,將受困寡人女婿。’”王衍只是尚書令,後來官至太尉,並非諸侯王。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7 13:32:44
  自稱說完,接下來是不稱皇帝的皇帝

  中國歷史上,想當皇帝的野心家和政治家比比皆是,許多人寧可血流成河也要稱尊,“皇帝”二字是對人雄們最大的誘惑。可是,歷史上卻有位特立獨行的皇帝,偏偏不稱“皇帝”,這就是北魏的太武帝。俞正燮在《癸巳存稿》卷七《魏太武帝改號說》中稱:“魏太武則稱太平真君十一年,是已改去‘皇帝’尊號而以‘真君’為尊號,秦後一見也。”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7 14:03:28
  這個結論在正史上可以找到兩條證據,分別是《北史.崔浩傳》:“天師寇謙之每與浩言,聞其論古興亡之跡,常自夜達旦,竦意斂容,深美之,曰:‘斯人言也惠,皆可底行,亦當今之皋陶也。但人貴遠賤近,不能深察之耳。’因謂浩曰:‘吾當兼攸儒教,輔助太平真君,而學不稽古。為吾撰列王者政典,並論其大要。’”《魏書.志第二十釋老十》有:“世祖將討赫連昌,太尉長孫嵩難之,世祖乃問幽征於謙之。謙之對曰:‘必克。陛下神武應期,天經下治,當以兵定九州,後文先武,以成太平真君。’真君三年,謙之奏曰:‘今陛下以真君禦世,建靜輪天宮之法,開古以來,未之有也。應登受符書,以彰聖德。’世祖從之”。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7 14:39:01
  “太平真君”同時也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的年號(即西元440年6月-451年6月),因此常被忽略,但前面的史料中,一位大臣對另一位大臣說要“輔助太平真君”、另一位大臣對皇上說“今陛下以真君禦世”,都是稱謂,而不是年號,因此,魏太武帝不稱皇帝而稱太平真君的說法,應該是可信的。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7 15:10:58
  接下來是秦朝的皇帝

  秦朝是個短暫的朝代,只有兩任皇帝即秦始皇和秦二世,二世之後的子嬰,雖然名義上還是秦的統治者,但《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卻說:“閻樂歸報趙高,趙高乃悉召諸大臣公子,告以誅二世之狀。曰:‘秦故王國,始皇君天下,故稱帝。今六國複自立,秦地益小,乃以空名為帝,不可。宜為王如故,便。’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嬰為秦王。”

  也就是說,趙高主動退掉了秦的帝號,子嬰只是秦王,而未稱皇帝,因此也就不是秦三世皇帝。子嬰後來投降劉邦,《史記.高祖本紀》如下記之:“漢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諸侯至霸上。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系頸以組,封皇帝璽符節,降軹道旁。”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7 15:57:45
  有些皇帝,的確當過皇帝,也有皇帝稱號,但因為歷史原因而不稱其為皇帝,這一般是偏安之君或亡國之君。比如劉備于成都北武擔山即皇帝位,死後諡為昭烈皇帝,但由於西晉陳壽所撰《三國志》以晉承魏統,尊魏為正統,因此沒有把劉備的傳記寫為“皇帝紀”,而是寫成“先主傳”,後來著名的《華陽國志》也寫為“劉先主志”,因此歷史上稱劉備多不稱“漢昭烈皇帝”,而是稱“先主”或“劉先主”。蜀漢政權的第二位皇帝是劉禪,史上多稱後主,降司馬後被封為安樂公,留下過樂不思蜀的典故。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8 10:57:46
  南北朝時代的陳後主,名陳叔寶,是南朝陳的末代皇帝,亡國被俘,後在洛陽城病死,追贈大將軍、長城縣公,諡曰煬。因為他死時僅是個“公”,因此沒有皇帝的廟號,也就不稱為帝,而習慣上稱為“陳後主”。陳後主寫豔詞筆墨華麗,在政治上卻是沒心沒肝。《資治通鑒》記載,當陳叔寶做了隋文帝的俘虜後,被軟禁起來,“後監守者奏言:叔寶雲,‘既無秩位,每預朝集,願得一官號。’帝曰:‘叔寶全無心肝!’”即陳叔寶被廢去帝位後,因為沒有合適的官職稱謂,不便與人交談,求隋文帝給他一個稱謂,這與樂不思蜀的蜀後主劉禪可有一拼了。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8 11:22:59
  漢朝的末代皇帝,是漢獻帝。曹丕篡位,廢獻帝劉協為山陽公,但魏明帝青龍二年(西元234年)三月,劉協壽終正寢,魏明帝以素服為他發喪,八月,以漢天子禮儀葬于禪陵,諡號為孝獻皇帝,所以仍舊稱其為“漢獻帝”。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8 11:45:54
  呵呵,樓上的朋友很認真,其實我少打了一段,就是尊號和諡號連起來稱為尊諡。


  尊號有幾個特點,一是可以與諡號連用,“尊諡”也就是皇帝最後一次加尊號並與諡號相聯的稱呼。同時尊號不是皇帝專有的,皇后就可以有獨立的尊號,如慈禧的尊號就是“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這個尊號是慈禧死後最終定下的,本身已包含了尊號和諡號)。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8 12:40:53
  下面是其他皇室成員的稱謂,包括皇帝的父母、叔伯、姑姑姨媽、兒子女兒、媳婦女婿、老婆小妾等等~~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8 13:33:21
  1、皇帝的父母
  這區分兩種情況,一種是開國皇帝的,一種是非開國皇帝的。古代大部分皇帝的即位都是父死子繼,又特重嫡長,非開國皇帝的父母一般都是先代的皇帝皇后,再不濟也是皇族寵妃,其稱謂都在皇家圈子裡轉。比如嘉慶的爹乾隆退了位,稱太上皇帝,《清史稿.朱珪傳》記有:“凡有繕奏事件,俱書太上皇帝”。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08 13:48:02
  不過乾隆這位太上皇是實權在握,與那些年老體衰或被逼退位的太上皇不一樣。大部分太上皇都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在得了這個稱號之後,不是被軟禁就是被監視,成為皇朝無用的商標 —— 在巨大的權利磁場中,皇帝的爹也不是好當的。還有幾位太上皇,生年沒當過皇帝,是出息的兒子得了天下以後追贈的,秦始皇的父親秦莊襄王異人,是死後追封,漢高祖劉邦的父親劉太公,則是生年所封。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13 09:09:32
  接著說太上皇~~


  在眾多標籤木偶般的太上皇中,比較特別的是明英宗朱祁鎮。西元1449年瓦剌入犯,明英宗聽從王振之言親征,抵土木堡兵敗被俘。英宗的弟弟成王朱祁鈺被擁立為帝,是為代宗,改元景泰。景泰元年(1451年),英宗被釋回京,被尊為太上皇,軟禁于南宮。

  雖然名為太上皇,但英宗的軟禁生活很是艱辛。代宗為防止生變,將南宮的大門上鎖並灌鉛,加派錦衣衛看守,食物由一個小洞遞入,就是這點食物有時還被克扣,英宗的原配錢皇后不得不自己做一些女紅,派人帶出去變賣了以補家用。這位太上皇在驚恐與饑餓中度過了7年的軟禁生活。

  景泰八年,武清侯石亨等乘景帝病重發動兵變,迎英宗復位,改元天順,朱祁鎮又重新從太上皇當上了皇帝。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13 09:39:28
  經過這樣的大起大落以後,英宗的表現比第一次當皇帝要好了許多。首先他對已去世的弟弟代宗,以親王禮葬西山,給武成中衛軍二百戶守護。接下來任用李賢、王翱等賢臣,又先後平定了石、曹之亂,還釋放了從永樂朝就開始被囚禁的“建庶人”(建文帝的幼子文圭,靖難後被幽禁宮中逾五十年,生在皇家也不一定是福氣啊,有誰能想像無期徒刑轉五十年的有期徒刑)。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13 10:22:07
  274樓的朋友:

  袁紹的家族是幾世幾公的問題:

  通鑒漢記六十一:“洪據地瞋目曰:‘諸袁事洪,四世五公,可謂受恩。今王室衰弱,無扶翼之意,欲因際會,希冀非望,多殺忠良以立奸威。’”

  具體的:袁安為司徒,兒子袁敞為司空,孫子袁湯為太尉,曾孫袁逢為司空,袁隗為太傅。

  四世三公和四世五公都是V5的說法,前面一個是四世都有人做到了三公的位置;後面說的是四世有五個人做到了三公的位置。

  窮極認真,是為無聊也,嘿嘿。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13 10:44:51
  本帖大可求同存異,細水長流,不必為了否定而否定,多謝支持~~

  多謝支持~~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13 11:35:08
  太上皇之後是 先帝

  前代皇帝死了,新皇帝和群僚則一般可稱先帝,如出師表中著名的:“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這就是諸葛亮給劉禪的表中對其父親劉備的稱呼。開國皇帝的父親,由於沒有真正當過皇帝,死後不能這麼稱呼。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13 12:08:48
  同時,古代也有皇帝並非先帝的親身兒子,而以其他身份即位,這種時候,對先帝和生父的稱謂,就有可能發生衝突。在宋朝,發生了轟動朝野的濮議之爭。宋英宗以先帝仁宗之兄子的身份即位,欲追隆其已故生父即仁宗之兄濮王,命群臣議定典禮,引發群臣論爭。司馬光等認為英宗既然以仁宗之後嗣其皇位,就不能再念私親生父,而應該稱生父為皇伯,不宜再行追尊。歐陽修等則認為自古無稱生父為伯之理,仍應以生父待之,生父過世,則稱皇考。中書門下建議稱為皇考,曹太后大怒不允。治平三年,太后手書,尊濮王為皇,尊英宗生母為後。韓琦建議英宗不受尊號,只稱親,以表示尊崇濮王並非英宗私意,但令臣民為濮王避諱,以曲線的方式追尊生父,一場爭議才算平息。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13 13:30:39
  皇帝的母親,最常用的就是太后。後初為天子之稱,夏商以降逐漸變成帝王嫡妻,“太后”與“太上皇”一樣,也就用以表示帝王的母親。如《戰國策.趙策四》:“趙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史記?秦本紀》:“昭襄母,楚人,號宣太后”。《史記.呂太后本紀》:“使者三反,趙相建平侯周昌謂太后使者曰:‘高帝屬臣趙王,趙王年少。竊聞太后怨戚夫人,欲召趙王並誅之,臣不敢遣王。’”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13 14:25:51
  不過,古代的太后之稱,遠比太上皇要來的複雜。因為古中國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一個成功男士可以有老婆及很多小老婆,而這些老婆和小老婆所生的兒子,雖然有嫡庶之分,但有時也有小老婆生的孩子更能幹更狡猾或運氣更好而繼承父業的,也就是非嫡長子繼承皇位,這種情況即可能出現一朝多個太后的情況。明代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宮闈.聖母並尊》:“唐宋人主妃為嬪所出者,禦極以後,尊後為太后,而進所生母為皇太妃。雖恩禮無異,而嫡庶尚分也。至後唐莊宗,以嫡母為太妃,而以生母為太后,冠履倒置......我朝列帝非後出者,比臨禦時,多不並尊。唯景帝初登極,尊皇太后孫氏為上聖皇太后,生母賢妃吳氏為皇太后。”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13 15:20:42
  歸納一下,古代太后的稱謂制度大致如下:

  皇帝以嫡子身份繼位的,生母就是先帝的皇后,則直接稱皇太后。

  如嫡長子的生母元配皇后已死,則以先帝的繼任皇后為皇太后。特殊情況下,以撫育皇帝的先帝嬪妃為皇太妃,有時也加封為皇太后。

  皇帝以庶子繼位的,則以生母為皇太后,如果嫡母也在,則並為皇太后,且嫡母皇太后通常位在生母皇太后之上。為人熟知的清代“東宮太后”、“西宮太后”就是如此,咸豐的正宮娘娘即皇后是慈安,咸豐死後,因為慈禧的兒子同治帝即位,所以慈禧的地位提高,但仍舊比慈安低,因此慈安稱東宮皇太后,慈禧為西宮皇太后,後來也稱西太后。

  但如果新君生母身份過於低微,還是不能稱太后,最多只能被尊為皇太妃。比如前面說到的朱祁鈺的生母吳氏,她本是漢王府邸的一位侍女,在明宣宗宣德年間,宣宗皇帝對叔父漢王朱高煦用兵,禦架親征生擒朱高煦父子,並將漢王宮的女眷充入後宮為奴,其後寵倖吳氏。明宣德八年,宣宗病重,派人將朱祁鈺母子召進宮,並託付自己的母后張太后善待朱祁鈺母子,張太后冊封朱祁鈺為成王,後來朱祁鈺竟陰錯陽差當了皇帝。不過即使這樣,他的母親仍舊只能被稱為“賢妃”,而不能叫吳皇后或吳太后。

  皇帝以旁支入繼的,以繼母(先帝皇后)為皇太后,且須認繼母為嫡母。古代這個制度是很嚴格的,就是一般人家也是這樣,庶出的子女稱父親的正室為母,稱生母為姨。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13 15:56:31
  太后群在中國歷史上是不可忽視的政治力量,往往兒子皇帝幼弱的時候,她們垂簾聽政,並扶持本族,稱為外戚。東漢是我國歷史上外戚之禍最烈的朝代,竟然有六位太后臨朝稱制,他們分別是:漢章帝皇后即竇太后、漢殤帝朝鄧太后、漢安帝閻後、漢順帝梁後、漢桓帝竇後妙、漢少帝朝何太后。其中竇、梁的外戚之亂,竟至把持朝政、隨意廢殺皇帝。而何後與何進更是三國紛亂的發端。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14 10:38:07
  @70後一包渣 286樓 2013-06-14 00:13:14
  圖片分享
  
  -----------------------------


  是的,袁庭棟先生的這本書寫的很有意思,一點不枯燥。除了這本之外,專門的稱謂讀物還看過:

  《古人稱謂》 袁庭棟 著 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4
  《唐人稱謂》 牛志平 姚兆女 著 三勤書社 1987
  《歧路燈稱謂研究》 謝燕林 著 甘肅人民出版社 2008
  《紅樓夢稱呼語研究》 陳毅平 著 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5
  《中西人際稱謂系統》 田惠剛 著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1998
  《中國親屬稱謂指南》 馮漢驥 著 上海文藝出版社 1989
  《稱謂語》 馬宏基 常慶豐 著 新華出版社 1998
  《漢語親屬稱謂研究》 胡士雲 著 商務印書館 2007
  《她字的文化史》 黃興濤 著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9
  《人際稱謂與秦漢社會變遷》 白芳 著 人民出版社 2010
  《姓名與中國文化》 趙瑞民 著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9
  《上古漢語稱謂研究》 王琪 著 中華書局 2008
  《姓名的故事》 斯維至 著 三秦出版社 2001
  《中國人名研究》 蕭遙天 著 新世界出版社 2007
  《姓氏.名字.稱謂》 籍秀琴 著 大象出版社 2009
  《三國志稱謂詞研究》 馬麗 著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0
  《祖堂集佛教稱謂語研究》 徐琳 魏豔伶 袁莉蓉 著 四川大學出版社 2010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14 10:41:51
  專門章節的參考


  (民族融合中的稱謂)《我者與他者》 許倬雲 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社 2010
  (元雜劇稱謂)《命定與抗爭》 王宏維 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社 1996
  (外交稱謂)《東亞三國古代關係史》 汪高鑫 程仁桃 著 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2006
  (姓氏)《祠堂.靈牌.家譜》 劉黎明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
  (競合稱謂)《公主之死》 李貞德 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社 2008
  (髒話稱謂)《漢語詈詞研究》 劉福根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8
  (民族稱謂)《中國歷代民族宗教政策》 張踐 齊經軒 著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7
  (民族稱謂)《中國少數民族職官制度》 張曉松 著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6
  (婦女稱謂)《古史性別研究叢稿》 王子今 著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中心 2004
  (日本稱謂)《新編日本每日談》 李宗惠 著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8
  (流變稱謂)《詞彙》 郭良夫 著 商務印書館 1985
  (民族稱謂)《天下一家》 邢義田 著 中華書局 2011
  (關羽稱謂)《關羽、關公和關聖》 盧曉衡 編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2
  (印章稱謂)《中國古代印章史》 王廷洽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影視稱謂)《古代小說與歷史》 歐陽健 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5
  (影視稱謂)《古代小說與方言》 顏景常 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5
  (影視稱謂)《啟功給你講紅樓》 啟功 著 中華書局 2006
  (避諱稱謂)《史諱舉例》 陳垣 著 中華書局 2004
  (職官稱謂)《古代軍制》 曲永恆 著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0
  (皇家稱謂)《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孫福善 著 陝西人民出版社 2004

  (職業稱謂)《中國俠文化:積澱與傳承》 韓雲波 著 重慶出版社 2005
  (職業稱謂)《張家山漢律研究》 曹旅寧 著 中華書局 2005
  (墓碑稱謂)《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周蘇平 著 陝西人民出版社 2004
  (戲曲稱謂)《中國文學名著講話》 徐調孚 著 中華書局 1984
  (姓氏)《中國民間命名習俗》 王澤樹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9
  (職官稱謂)《中國古代官職》 謝俊美 田玉洪 著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2010
  (姓氏)《漢代學術史略》 顧頡剛 著 人民出版社 2008
  (東西稱謂比較)《語文常談》 呂叔湘 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社 1998
  (皇帝稱謂)《文章修養》 唐弢 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社 1998
  (東西稱謂比較)《紫禁城》 吉萊斯.比古因 多明尼克.莫雷爾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髒話稱謂)《冒犯稱謂語研究》 胡劍波 著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2009
  《中國通史》 陳佩雄 編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5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14 11:20:25
  接著說太后~~


  為了杜絕太后與外戚之禍,三國之後的北魏有點矯枉過正。北魏實施“母死子貴”制度,後宮女性只要生下皇子,一律被賜死,不論是宮女、嬪妃,甚至是皇后。但幼齡皇子仍然需要旁人的呵護,因而出現所謂的保太后,即在新帝登基之後,以新帝之保姆為皇太后。不過母死子貴的制度太過殘忍,造成後宮嬪妃人人自危,沒有嬪妃願意生下皇子,因此在北魏中晚期以後不再被嚴格實施,如北魏晚期,孝明帝的生母胡太后就在作為新帝元詡登基時,賴宦官劉騰保全性命,後來步步為營,竟得臨朝稱制。在中期以前的北魏宮廷,有三種皇太后:皇帝生母(一般來說成為太后都已冰涼);皇帝的保姆即稱“保太后”;未生下皇子的先帝皇后。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14 11:45:08
  到了隋唐,外戚參政在制度上被嚴格限制,外戚之禍以一種比較進步的方式得到了遏制。但是太后臨朝稱制或垂簾聽政的仍舊不少,這主要是太后人主的身份所致。太后是皇帝的母親或名義上的母親,古代中國百善孝為先,因此即使皇帝對太后也要行大禮。外戚則要簡單一些,畢竟是人臣,制度上的約束就足夠了。隋唐以後垂簾聽政的太后如下(武則天那種直接自己當皇帝的不算):遼太祖皇后、遼太宗朝太后述律平;宋真宗皇后劉娥(史書贊其為:“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宋英宗皇后、宋神宗朝太后、宋哲宗朝太皇太后高滔滔(被後世讚譽為“女中堯舜”);北魏文成帝皇后馮皇后;清太宗皇后、順治帝朝太后、康熙帝朝太皇太后孝莊文皇后;以及後來同治光緒朝的慈禧太后。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14 12:07:11
  太后專政幾乎是不可避免的,而女性到了一定年齡有可能會出現更年期綜合症,這在一個家庭也就罷了,但是對掌控天下的領導人來說,焦慮、心慌、多疑就可能給整個帝國帶來災難。變態的老女人是災難,以至於很多電視劇裡的太后都以冷血、猜忌、狂妄、外強中乾為標籤。這個形象公式應該有一個例外,那就是漢昭帝皇后的上官皇后。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14 12:27:31
  上官氏的祖父是上官桀,外祖父是權傾朝野的大將軍霍光,祖父和外祖父就占了漢武帝遺詔中的四位輔政大臣中的兩席,可謂家大業大。漢昭帝早逝,上官皇后時年僅十五歲,之後繼位的劉賀在位僅二十七天就被朝臣奏請廢位,但上官皇后仍然被尊為皇太后(十五歲的花季太后),在劉賀之後繼位的漢宣帝,又將她尊為“上官太皇太后”,使得上官氏成為中國歷朝以來最年輕的皇太后和太皇太后。上官太后一直活到了漢元帝即位,這時她已經是皇帝的法定曾祖母了。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14 13:08:29
  另外一位太皇太后,唐憲宗郭貴妃,在唐穆宗朝成為皇太后,唐敬宗朝為太皇太后,後唐文宗、唐武宗、唐宣宗等三朝仍為太皇太后,一生跨越七代皇朝,其中五代為太后,可謂“七朝五尊”。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17 09:17:48
  皇帝的父母稱兒子皇帝,比較正式的場合可尊稱稱“皇上”、“陛下”,有時尊稱“君”,表示親昵則可稱“兒”和“皇兒”。自稱時候,皇帝的母親也就是太后,由於獨處一宮,可稱呼本宮(皇后與之相同),但不常見,太后皇后自稱使用謙稱的情況比較多,在謙稱條就已經說過,《宋史.陸秀夫傳》裡記載,“楊太妃垂簾,與群臣語,猶自稱奴”。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17 10:09:58
  另外應影視作品附會的“哀家”之稱,純屬宋元明清市井文化產生的文學創作,史傳裡是不用的,疑似古代文人以王侯稱“孤、寡”之類而比附生出“哀家”,通廿五史,是沒有一個皇后太后自稱“哀家”的。臺灣《大辭典》(1985年三民書局)關於哀家的詞條解釋:國劇中,孀居的太后或皇后自稱,例:《三俠五義》第十五回:“娘娘不覺失聲道:‘噯喲!包卿!苦煞哀家了’”;又《漢語大辭典》(1989年漢語大辭典出版社)關於哀家的詞條解釋:戲曲中孀居的太后的自稱,例:評劇《秦香蓮》第十場:“忽聽皇兒稟一聲,不由哀家怒滿胸”。
舉報 | 回復
更多
• .週末男上司要我陪他去旅遊,我該答應嗎?
• .我情人40歲,比我30歲的老婆皮膚還好,太厲害了
• .玩轉泰國,曼芭普五星酒店8日親子品質團
• .富貴大叔帶上嫵媚小情人偷偷過暑假(有露臉)
• .跟第一次相親的物件約會吃團購,這樣好嗎?
• .中國首屆最屌炸天沐浴乳高峰論壇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17 10:28:56
  皇帝的子女
  接下來是皇帝的子女

  皇帝的兒子,一般稱為皇子,在兩漢至明清都可以用。如《史記?孝文本紀》:“三月,有司請立皇子為諸侯王。”唐代元稹《李逢吉等加階》:“某官李逢吉,是朕皇子時侍讀也。”清代昭連《嘯亭雜錄?內務府定制》:“成婚先一日,皇子于皇上、皇后前行禮。”張伯駒《續洪憲紀事詩》之十四:“雙雙寳馬駕雲鑾,皇子金衣繪影看。”在嬰幼兒和胎兒期則可以爹地為真龍天子而代稱為“龍種”,如《北史.隋宗室諸王傳》有:“初,儼誕,帝聞之曰:‘此乃皇太孫,何乃生不得地!’雲定興奏曰:‘天生龍種,所以因雲而出。’時人以為敏對。”清代皇子又可按滿俗稱稱阿哥。

  皇帝的兒子到了一定年齡,一般都會封諸侯王,也就是《史記?孝文本紀》說的“有司請立皇子為諸侯王”。成為諸侯王,一般就用王號稱呼,正式場合不再使用皇子。如果前面說到的明宣宗的兒子代宗,就被封為成王;唐朝李淵開國後,封李世民為秦王。當然,有些時候皇子並非一定要等到成年才封王,三國後期的名將陸抗給吳主孫皓上的表中就有:“臣愚以為諸王幼沖,未統國事,可且立傅相,輔導賢姿”,幼沖即年齡幼小。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17 10:53:46
  皇帝的兒子為王,差不多從魏晉開始,分為親王(也就是皇親為王)、郡王兩等,親王專封皇子及皇帝兄弟(其實也多半是前代皇帝的兒子);郡王初為皇太子之子的封號,後多用於分封節度使等武臣,文官也有受封郡王者。見鄭樵《通志.職官略》:“北齊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等之爵,王位列大司馬上,非親王則在三公下。”又:“至隋煬帝唯留王公侯三等,餘並廢之。皇伯叔昆弟皇子,是為親王。”至唐“定制皇兄弟皇子為王,皆封國之親王”,《新唐書.百官志》有:“皇兄弟、皇子,皆封為親王。”唐玄宗即位後,對靺鞨部大祚榮進行招撫,於先天二年(713)二月封其為左驍衛大將軍、渤海郡王,以其部所在地為忽汗州,任命大祚榮兼都督之職。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17 11:29:46
  作為皇帝嫡長繼承人的兒子,一般稱為太子、儲君(跟儲備幹部一樣,儲備君主)、皇太子。確定太子的事情也常被稱為“立儲”。本來按照嫡長子繼承的家法原則,長子理應為太子,但政治是個無盡的黑洞,有些皇帝的長子早死,有的長子是庶出,有的被讒言獲罪,有的無德無能,因此廢長立幼是古代常見的事,也經常引起宮廷朝野的軒然大波,立儲的鬧劇幾乎每代都有。三國之中,曹操立曹丕還是曹植、孫權立孫和還是孫霸、劉備借故殺假子劉封,都是這樣。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17 13:37:25
  太子的稱謂,在先秦漢魏晉並非天子的兒子專用,諸侯王的儲君也可稱為“太子”,如著名的燕太子丹,是燕王喜的兒子,漢王充《論衡?感虛》有:“燕太子丹朝于秦,不得去,從秦王求歸。”而曹操為魏王時立的儲,《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有:“冬十月,天子(漢獻)命王(曹操)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以五官中郎將丕為魏太子。”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17 14:23:15
  後代的少數民族政權,金和元,太子則非儲君之意,皇帝的兒子都可以稱為太子,以至出土文物中有“四太子府行元帥之印”(1987年河北涿鹿縣出土)。宋元的話本是市井文化的重要部分,帝王諸子皆稱太子的規則也影響了話本及後代的戲曲小說,這也是為什麼哪吒是托塔李天王的第三子,被稱為“哪吒三太子”,而他對抗的龍王也有“龍王三太子”。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17 15:33:21
  帝王繼承人,也叫儲君,見《後漢書?鄭眾傳》:“太子儲君,無外交之義。”《晉書?成都王穎傳》說:“皇太子,國之儲君”。儲君亦稱“儲元”、“儲後”、“儲嗣”、“儲兩”、“儲貳”、“元良”、“皇嗣”、“帝儲”,如:《清史稿。世祖紀》:“元良儲嗣,不可久虛,朕子玄燁,佟氏所生,岐嶷聰慧,克承宗祧,茲立為皇太子。”《大唐新語》卷九:“則天稱尊號,以睿宗為皇嗣,居東宮。”《晉書。天文志上》:“五帝坐北一星曰太子,帝儲也。”《後漢書。安帝紀》:“降奪儲嗣,開萌邪蠹。”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17 16:29:42
  另外,太子有常用的代稱“東宮”,這個詞在先秦就已見用。《詩?衛風?碩人》中有:“東宮之妹,邢侯之姨。”毛亨傳:“東宮,齊太子也。”孔穎達疏:“太子居東宮,因以東宮表太子。”唐賈島《送董正字常州覲省》詩:“春來歡侍阻,正字在東宮。”清李漁《玉搔頭?收奸》:“朱彬冒姓稱兒,有窺伺東宮之想。”《曶(音hù)鼎銘》:“以匡季告東宮,東宮乃曰:求乃人。” 但在兩漢,因太后居住的長樂宮在未央宮東,故又用東宮稱太后,見《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及建元二年,御史大夫趙綰請無奏事東宮。竇太后大怒,乃罷逐趙綰、王臧等。”《漢書?劉向傳》:“依東宮之尊,假甥舅之親,以為威重。”顏師古注:“東宮,太后所居也。”“依東宮之尊”是依太后之尊而非太子。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17 17:02:31
  太子死而未能登基,一般稱諡號,如著名的昭明太子和章懷太子。昭明太子即蕭統,是梁武帝蕭衍的長子,死後諡號“昭明”,故後世通稱“昭明太子”。他除了太子身份之外,又是是著名的文學家,其主持編撰的《文選》又稱《昭明文選》,具有很高的文學史料價值。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17 17:30:45
  章懷太子李賢是唐高宗李治第六子,也是武則天第二子,李賢在其兄李弘死後,一度被封為太子,高宗曾兩次命他監國,他處理政事明白公允,得到大臣的擁戴,具有比較良好的政治管理水準。此外,李賢的文史造詣也很深厚,曾詔集眾多學者如張大安、劉訥言、格希元等人為範曄的《後漢書》作注釋,而他的親筆點評更被史家稱為“章懷注”,有很高的歷史文獻價值。西元680年,武后寵臣明崇儼為盜所殺,懷疑是太子李賢所為,隨後派人搜查太子府第,得皂甲三百余副,太子遂以謀逆罪被捕下獄。高宗下令三司會審太子謀逆案,太子最終未能洗脫罪名,被廢為庶人,流放巴州。武則天得到政權以後,為避免生異,派丘神績去巴州監視他。但丘神績卻自作主張將他囚於別處,逼他自殺,李賢遂死。武則天得知此事,於顯福門為李賢舉哀,回復他的王位,貶丘神績為疊州刺史。唐睿宗景雲二年(711年),追贈皇太子地位,諡章懷太子。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17 18:10:02
  太子生年,由於地位高於其他皇子,因此群臣需稱殿下或陛下。唐代以降,太子基本專稱殿下。清朝雍正之後,為避免爭儲結黨,而改以“密封建儲”,不再設立太子。在這之前,太子的廢立、爭儲的鬧劇,各朝各代都屢見不鮮。一朝取寵于父親皇帝,就能繼承大統,為天下至尊,這個誘惑,使兄弟鬩牆的鬧劇成為幾乎每個王朝的必演橋段。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18 13:14:56
  三國時候的曹魏和東吳、康熙的幾位知名阿哥、甚至唐中宗的女兒安樂公主都編制過爭儲的大戲。在巨大的權利誘惑之下,太子與藩王,成為兩千年封建史上一對爭奪最為激烈的冤家。一旦失敗,萬劫不復,一旦成功,君臨天下。曹丕即位後,很不放心他勇猛的弟弟曹彰和文采非凡的弟弟曹植。曹彰于朝覲時暴斃,野史多記為曹丕毒殺。事後卞太后向曹丕哀求:“汝已殺我任城,不得複殺我東阿。”任城王即曹彰,東阿王即曹植。曹丕難違母命,於大殿上逼迫曹植立時成詩,不成則行大法,曹植對出舉世聞名的七步詩。實則曹丕未下殺手,因為曹植本以文思敏捷聞名,如安心殺戮,則當命其於殿前舉大鼎。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18 13:39:47
  相比于曹魏,同時間東吳孫權的繼承人之爭就慘烈多了,不僅株連了大批忠臣良將,連上大將軍陸遜都未能倖免,皇室也威信掃地,可以說是幾敗俱傷。西晉八王之亂間的殺戮,已經到了血流成河、國破家亡的境地。有鑑於此,一代明君唐太宗在目睹了自己兒子的爭儲杯具後,感歎道:“自今太子不道,藩王窺嗣者,兩棄之。傳之子孫,以為永制。”此語載于《舊唐書》,然後世歷朝,太子與藩王仍舊是一派你爭我奪,毫無偃旗息鼓之象。康熙的幾個兒子,因為近幾年宮鬥大戲的華麗湧現,已經成為歷史上知名度最高的爭儲戰鬥參與者。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18 14:21:11
  太子、皇子對皇帝,可自稱皇兒(正史無兒臣之自稱),尊稱皇帝為皇上、陛下,非祭祀朝儀等場合,明清稱父皇。比較特殊的有唐朝稱哥(前文已述)、宋朝稱爹爹皇帝陛下(見陳世崇《隨隱漫錄》)。清宮影視劇中常用的皇阿瑪,是子虛烏有的,清朝沒有這個稱謂,只有沿襲元明制用父皇,《清史稿.聖祖本紀》有:“聖祖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諱玄燁,世祖第三子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順治十一年三月戊申誕上于景仁宮。天表英俊,岳立聲洪。六齡,偕兄弟問安。世祖問所欲。皇二子福全言:‘原為賢王。’帝言:‘原效法父皇。’世祖異焉。”這是清聖祖康熙帝登基前與父親順治帝的對話,康熙稱父親為父皇。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18 15:01:43
  明朝將皇子稱皇帝為父皇的稱謂,用典章的形式固定下來,見於《明史.禮十.進表箋儀》:“凡進賀表箋,皇子封王者,于天子前自稱曰‘第幾子某王某’,稱天子曰‘父皇陛下’,皇后曰‘母后殿下’。若孫,則自稱曰‘第幾孫某王某’,稱天子曰‘祖父皇帝陛下,’皇后曰‘祖母皇后殿下’。若弟,則自稱曰‘第幾弟某封某’,稱天子曰‘大兄皇帝陛下’,皇后曰‘尊嫂皇后殿下’。侄則自稱曰‘第幾侄某封某’,稱天子曰‘伯父皇帝陛下’,‘叔父皇帝陛下’,皇后曰‘伯母皇后殿下’,‘叔母皇后殿下’。若尊屬,則自稱曰‘某封臣某’,稱天子曰‘皇帝陛下’,皇后曰‘皇后殿下’。若從孫以下,則稱‘從孫、再從孫、三從孫某封某’,皆稱皇帝皇后曰‘伯祖、叔祖皇帝陛下’,‘伯祖母、叔祖母皇后殿下’。至世宗時,始令各王府表箋,俱用聖號,不得用家人禮。”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18 15:26:42
  皇帝的兒媳,皇子親王的正妻一般稱王妃,太子的稱太子妃。皇子的小妾,在漢代有良娣、孺人,皇孫的妻稱夫人,妾無位號,皆稱家人子。唐代太子的妾按制可為良娣二人,正三品;良媛六人,正五品;承徽十人,正六品;昭訓十六人,正七品;奉儀二十四人,正九品。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18 16:14:34
  皇帝的女兒,最常用的稱謂是公主。在先秦,天子諸侯的女兒都可稱公主。《史記?吳起列傳》:“田文既死,公叔為相,尚(娶妻公主稱尚)魏公主 ,而害吳起。”宋代高承 《事物紀原?天地生植?公主》:“《春秋公羊傳》曰:天子嫁女于諸侯,至尊不自主婚,必使同姓者主之,謂之公主。蓋周事也。《史記》曰:公叔相魏 ,尚魏公主,文侯時也,蓋僭天子之女也。《春秋指掌碎玉》曰:天子嫁女,秦漢以來,使三公主之,故呼公主也。”到了漢代,諸侯王的女兒不再被稱為公主,而改為翁主。如顏師古在《漢書?高帝紀下》“女子公主”條下解釋說:“天子不親主婚,或謂公主;諸侯王即自主婚,故其主曰翁主,翁者,父也,言父自主其婚也。亦曰王主,言王為其主婚也。”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18 16:44:36
  東漢以後,太子和諸侯王的女兒又改稱“縣公主”或“郡主”,如《新唐書.百官志》有:“皇太子女為郡主,從一品;親王女為縣主,從二品。”宋代王辟之的《澠水燕談錄?官制》有:“趙普以元勳諸女封郡主,高懷德二女特封縣主。”《宋史.公主傳》載:“孝宗二女:長嘉國公主,紹光二十四年,封碩人,進永嘉郡主,三十三年卒。詔以醫官李師克等屬吏,孝宗是居東宮,奏:‘臣女幼而多疾,不宜罪醫。’遂寢。幹道二年,贈嘉國公主。”

  宋代歐陽修《歸田錄》卷二有:“宗室女封郡主者,謂其夫為郡馬。”《明史.公主傳》有:“親王女曰郡主,郡王女曰縣主,孫女曰郡君,曾孫女曰縣君,玄孫女曰鄉君,婿皆儀賓。郡主祿八百石,餘遞減有差。”明代胡侍《真珠船?公主翁主》:“今制:親王女曰郡主,郡王女曰縣主。”

  清阮葵生《茶餘客話》卷一:“郡王女為多羅格格,漢文稱縣主。”清代阮葵生《茶餘客話》卷一:“親王女為和碩格格,漢文稱郡主。”《清稗類鈔.稱謂.皇室皇族之女稱謂》:“親王之女稱郡主,郡主及貝子、貝勒、輔國公之女稱縣主。然除公主外,雖有郡主、縣主資格,如未奉有正式封號者,皆統稱格格。”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18 17:00:45
  公主的封地一般被稱做“湯沐邑”或“湯邑”,稱呼公主基本上都是在公主前加湯邑地名,這也造成了不同朝代封地相同的公主具有相同的稱謂,歷史上就有七位“平陽公主”。加封地的稱謂方式,東漢一般加縣名,如光武帝的女兒為舞陽公主、涅陽公主等等,舞陽和涅陽都是縣名;漢末魏晉代起公主則是加郡名,如晉武帝的女兒有平陽公主。漢獻帝女劉曼,于曹魏黃初四年被封為長樂郡公主。由縣而郡的稱謂並非公主的權利增加,關鍵還得看食邑的戶數,如《三國志.魏書》記載:“十二月丙寅,賜山陽公夫人湯沐邑,公女曼為長樂郡公主,食邑各五百戶”。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19 09:44:10
  公主真正強勢的還是唐代,不讓鬚眉的唐高祖女平陽公主、毒死父親的唐中宗安樂公主都是狠角色。清代的公主稱謂稍顯複雜。清朝皇帝、親王、貝勒的女兒未出嫁前都統稱“格格”(皇帝的格格,地位要比親王的格格高)。“公主”是皇帝的女兒出嫁時的封號,分為“固倫公主”(特封皇后所出)和“和碩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養女)“固倫”滿語意為天下、國家;“和碩”,滿語,意為一方,以區分尊卑。公主的稱呼可以省略,如康熙的姑姑“和碩恪純長公主”稱“恪純長公主”;乾隆的愛女“和孝固倫公主”稱“和孝公主”。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19 10:19:50
  需要注意的是,公主並非帝女的專用稱謂,以下三種都是公主不做帝女之稱的例子:

  第一個,用於稱皇帝的姐妹和姑姑,即包含公主兩字的“長公主”和“大長公主”。如五代馮鑒《續事始》卷十:“漢制天子女為公主,姊妹曰長公主,帝姑為大長公主。”《明史?公主傳》:“明制:皇姑曰大長公主,皇姊妹曰長公主,皇女曰公主。”皇帝的姐妹稱長公主,姑媽稱大長公主,基本上自漢代都如此。著名的長公主有:漢景帝劉啟之姐館陶長公主劉嫖、漢武帝劉徹之姐平陽長公主、漢光武帝劉秀之姐湖陽長公主劉黃、其妹甯平長公主劉伯姬、唐高宗李治姐妹高陽長公主、明太祖朱元璋之姐曹國長公主朱佛女、明神宗朱翊鈞之妹永甯長公主。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19 10:41:23
  第二個,用於對婦女的尊稱,比較少見,如晉幹寶《搜神記》卷十四:“漢禮,皇后採桑,祀蠶神,曰:‘菀窳婦人,寓氏公主。’公主者,女之尊稱也。”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19 11:03:19
  第三個,用於虛封和親的女子,如著名的文成公主,她並非帝女,而僅僅是唐朝宗室之女,但為了讓和親物件松贊干布有面子,所以封其為公主。之後和親的金城公主也不是正宗的帝女,其生父為嗣雍王李守禮,養父為中宗皇帝。上面兩位還是李姓皇族,交河公主就徹頭徹尾的是外姓了。她是十姓可汗阿史那懷道女,唐玄宗開元五年十二月,交河公主出嫁突騎施可汗蘇祿,成為唐玄宗時代眾多的外姓和親公主的一員。見《冊交河公主文》:“維開元二十一年,歲次癸酉,四月丁酉朔十五日辛亥,皇帝若曰:於戲!大邦為好,蕃服維寧,豈獨元夫,亦資良偶。諮爾十姓可汗開府儀同三司池都護阿史那斤妻涼國夫人李氏,柔懿成性,幽閒表儀。能修《關雎》之德,克奉蘩之禮。自祗率輔佐,肅恭言容,載茂彤箴,允諧內則。是以崇寵蕃,懷柔遠人,將適遐荒,更榮封邑。是用冊爾為交河公主,爾其葉化蕃邦,竭誠婦道,膺茲寵命,可不慎歟?”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19 11:37:29
  和親是一項政治任務,唐朝對外和親頻繁,真正以帝女身份擔當此重任的,僅有三位:唐肅宗的甯國公主、唐德宗的咸安公主、唐憲宗的太和公主,並且都在唐朝後期國力衰退時。帝國強盛的時候,皇帝皇后一般都捨不得骨肉分離,武則天就明確拒絕吐蕃的和親,見《新唐書.卷八十三》:“儀鳳中,吐蕃請主下嫁,後不欲棄之夷,乃真築宮,如方士熏戒,以拒和親事。”這叫婚姻中的話語權。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19 12:46:20
  公主對皇帝的稱呼,同于太子及諸皇子,對太子應該尊稱陛下或殿下,對其他皇子可稱皇兄。皇帝子女間稱皇兄,並沒有什麼典制,宋代王鞏《聞見近錄》:“太宗即位,以太祖諸子並稱皇子。嘗曰:‘猶我子也,何有分別。’其後皇族遂不以疏密尊卑,皆加皇字,故有皇兄之類,非典故也。”只不過皇弟則很少用於公主稱弟弟,而多見於稱呼皇帝的弟弟(對公主來說就是叔叔),如《晉書?武帝紀》:“封皇叔祖父孚為安平王,皇叔父幹為平原王,亮為扶風王,伷為東莞王,駿為汝陰王,肜為梁王,倫為琅邪王,皇弟攸為齊王,鑒為樂安王,幾為燕王,皇從伯父望為義陽王,皇從叔父輔為渤海王。”《晉書?武帝紀》:“十一月,追封諡皇弟兆為城陽哀王 ,以皇子景度嗣。”公主的自稱,參見女性謙稱部分,目前電視劇流行的“本公主”之類的刁蠻標籤其實用得很少,刁蠻公主在電視劇裡耍點小性子,那是不必認真的。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19 13:35:37
  公主還有個別稱,“帝姬”。北宋徽宗時,曾改“公主”為“帝姬”,事見《宋史.禮志十八》:“徽宗改公主為姬,下詔曰:‘在熙甯初,有詔厘改公主、郡主、縣主名稱,當時群臣不克奉承。近命有司稽考前世,周稱‘王姬’,見於《詩》《雅》。‘姬’雖周姓,考古立制,宜莫如周。可改公主為帝姬、郡主為宗姬、縣主為族姬。其稱大長者,為大長帝姬,仍以美名二字易其國號,內兩國者以四字。”又《公主傳》:“秦國大長公主,太祖同母妹也......太祖同母妹也......太祖即位,建隆元年,封燕國長公主......真宗追封大長公主。元符三年,改秦國。政和四年,改封恭懿大長帝姬。”又“順淑帝姬,初封順慶公主。薨,追封益國。及改帝姬號,追封順淑。”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19 13:57:16
  接下來就是這位柔福帝姬的故事啦~~


  宋徽宗不是位稱職的皇帝,北宋被金滅亡,帝姬之稱也就沒有沿用,並且還曝出了“帝國之恥”柔福帝姬。柔福帝姬是宋徽宗的第二十女,生母是極受徽宗寵愛的懿肅貴妃。北宋亡國後,柔福為金軍略至上京浣衣院為奴。“浣衣院”是金的官妓院。宋朝宗室的很多在此飽受折磨。趙構的髮妻邢秉懿、趙構的生母韋氏亦在浣衣院中為奴,《呻吟語》記載說:“妃嬪王妃帝姬宗室婦女均露上體,披羊裘。”柔福帝姬在浣衣院受盡淩辱,很早就去世了,《宋史?公主列傳》中記載:“柔福在五國城,適徐還而薨。柔福薨在紹興十一年,從梓宮來者以其骨至,葬之,追封和國長公主。”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19 14:31:51
  本來帝國的恥辱隨著柔福之死可以暫時平靜了,但南宋朝廷裡卻冒出另一位柔福。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有個落難的女子自稱是柔福帝姬,被執送朝廷。《三朝北盟會編》中說:“(韓)世清破劉忠,奪得一婦人,自稱是柔福帝姬,小名瑗瑗。”此時南宋朝廷的皇帝宋高宗,是柔福的哥哥,高宗與柔福帝姬闊別多年,早已經記不清楚她的樣貌,只能命年老的太監和宮女查驗,太監和宮女以宮中舊事盤問,皆能對答。後來,南宋與金簽訂“紹興和議”,高宗生母韋貴妃被放歸南宋,宋高宗尊封為“顯仁太后”。韋太后回國之後,聽到柔福帝姬回宮的事情,非常詫異,對高宗說柔福早已病死于金國。宋高宗聽了,立即拘捕柔福帝姬,交大理寺嚴刑拷問,刑訊之下,回宮的這位柔福承認自己是冒名頂替,因為曾在落難時結識了北宋宮中逃出的宮女,才瞭解到朝廷的一些舊事。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19 14:50:05
  但是,《四朝聞見錄》記載了另一種說法:“柔福帝姬,先自金閑道奔歸,自言於上,上泣而具記其事,遂命高士榮尚主。一時寵渥,莫之前比。蓋徽宗僅有一女存,上待之故不忍薄也。及韋太后歸自北方,持高宗袂泣未已,遽曰:‘哥被番人笑說,錯買了顏子帝姬。柔福死已久,生與吾共臥起,吾視其殮,且審骨。’上乙太母之命,審姬於理。獄具,誅之於市。或謂太后與柔福俱處北方,恐其訐己之故,文之以偽,上奉母命,則固不得與之辯也。”原來,韋後與柔福曾同在浣衣院為奴,不願柔福將自己當年的屈辱之狀說出來,所以欲置之死地。宋高宗為了維護母親和朝廷的顏面,也就只能嚴刑將柔福帝姬逼供為假了。一個柔福帝姬的故事,竟然包含了亡國受辱、宮牆秘事、皇朝顏面等多重悲劇元素,這使得“帝姬”稱謂顯得異常沉重,後代也就沒有再使用過了。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0 09:39:42
  除了追古立異的帝姬,還有個皇太女,也是很特殊的帝女稱呼。唐中宗時,安樂公主恃寵嬌縱,請廢太子,立為皇太女。中宗無主,問大臣魏元忠,元忠對曰:“皇太子乃國之儲君,生民之本。今既無罪,豈得動搖?況以公主為皇太女,來日駙馬將擁何號?”於是不成。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0 10:42:03
  接下來是皇帝的女婿~~~

  皇帝的女婿,稱帝婿、主婿(郡主、縣主的丈夫稱郡縣主婿)、國婿、駙馬等,駙馬使用最多,其來歷是因駙馬都尉的官職。漢武帝時始置駙(副)馬都尉,駙,即副,見杜佑《通典》:“奉車、駙馬、騎三都尉,並漢武帝元鼎二年初置。”駙馬都尉,掌副車之馬。到三國時期,魏國的何晏,以帝婿的身份授官駙馬都尉,以後又有晉代杜預娶晉宣帝之女安陸公主,王濟娶司馬昭(文帝)之女常山公主,都授駙馬都尉。魏晉以後,帝婿照例都加駙馬都尉稱號,簡稱駙馬,非實官。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0 11:08:40
  以後駙馬即用以稱帝婿。這也在《通典》記著:“晉武帝亦以皇室、外戚為三都尉而奉朝請焉。元帝為晉王,以參軍為奉車都尉,掾屬為駙馬都尉,行參軍舍人為騎都尉,皆奉朝請。後罷奉車、騎二都尉,唯留駙馬都尉奉朝請而已。諸尚公主者,若劉惔、桓溫等皆為之。宋武帝永初以來,以奉朝請選雜,其尚主者唯拜駙馬都尉。齊奉朝請駙馬都尉及散騎給事中等官,並集書省職。齊職儀曰:‘凡尚公主拜駙馬都尉。’梁三都尉並無員秩,其奉車駙馬,皆武冠絳朝服,銀章青綬。梁陳駙馬皆尚公主者為之。後魏駙馬都尉亦為尚公主官,雖位高卿尹,而此職不去。奉車二十人,騎都尉六十人。北齊駙馬與後魏同。隋開皇六年,罷奉朝請。煬帝時,奉車、駙馬並廢。大唐駙馬都尉從五品,皆尚主者為之。開元三年八月,敕:駙馬都尉從五品階。”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0 13:39:33
  初唐有一位猛將薛萬徹,《舊唐書》評價他“籌深行陣,勇冠戎夷”。但這位猛將為人處世卻很不在行,說難聽點,就是土了吧唧。《新唐書?丹陽公主列傳》記載:“丹陽公主下嫁薛萬徹。萬徹蠢甚,公主羞,不與同席者數月。”《隋唐嘉話》也就添油加醋地說到:“薛萬徹尚丹陽公主,太宗嘗謂人曰:‘薛駙馬村氣。’”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0 14:10:48
  清代駙馬稱額駙,皇后所生封固倫公主,其夫稱固倫額駙,品階相當於固山貝子;妃嬪所生女封和碩公主,其夫稱和碩額駙。品階相當於鎮國公;親王女封郡主,其夫稱郡主額駙;郡王女封縣主,其夫稱縣主額駙;貝勒女封郡君,其夫稱郡君額駙;貝子女封縣君,其夫稱縣君額駙;鎮國公、輔國公女封鄉君,其夫稱鄉君額駙。宗室女嫁蒙古貴族亦如此。
  皇帝的女婿另可稱為帝婿、主婿、國婿等,構詞都是皇親國戚加上婿,很簡單,不一一贅述。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0 16:59:35
  接下來就是皇帝妻妾的稱謂,這就是後宮從皇后到妃嬪等等

  皇帝的妻妾簡單說就是後妃,正後側妃,但古代森嚴的宮廷和等級造就了遠比後妃複雜的稱謂。《禮記.昏義》規定最初的天子後妃為:“古者天子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禦妻,以聽天下之內治,以明章婦順,故天下內和而家理。天子立六官、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聽天下之外治,以明章天下之男教,故外和而國理。...”

  這是先秦天子王侯的妻妾稱謂:一後、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禦妻,凡一百二十一人。不過世婦、禦妻之類後代很少用了,僅有一些復古的皇帝例外(北齊武成帝曾頒佈河清新令:內命婦依古制有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禦女。隋煬帝亦有類似詔令)。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0 17:45:04
  秦代,皇帝正妻稱皇后,妾皆稱夫人。並立八品: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西漢初立,因秦之稱號:皇帝之妻稱皇后,妾皆稱夫人。漢武帝時增加婕妤、娙(音xíng)娥、容華、充依,各有爵位。漢元帝時又創昭儀,僅次於皇后;時後宮已達三千人,除皇后外,以下定制十四等: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0 18:29:03
  1、昭儀,視丞相,爵比諸侯王;
  2、婕妤,視上卿,爵比列侯;
  3、經娥,視中二千石,爵比關內侯;
  4、容華:視真二千石,爵比大上造;
  5、美人,視二千石,爵比少上造;
  6、八子,視千石,爵比中更;
  7、充依,視千石,爵比左更;
  8、七子,視八百石,爵比右庶長;
  9、良人,視八百石,爵比左庶長;
  10、長使,視六百石,爵比五大夫;
  11、少使,視四百石,爵比公乘;
  12、五官,視三百石;
  13、順常,視二百石;
  14、無涓、共和、娛靈、保林、良使、夜者,均視百石。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0 19:08:49
  十四等之外,還有上家人子、中家人子,皆視鬥食。魏晉時昭儀和婕妤的地位下降;另外,三國時期君主的配偶多稱夫人,如曹操的丁夫人、劉備的甘夫人、糜夫人,曹劉各自建國後,才有追封為皇后的舉動。唐代一統天下後,對妃嬪稱謂有較大的改變。高祖李淵武德初年,于皇后下設有:貴妃、淑妃、德妃、賢妃為夫人,秩正一品;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為九嬪,秩正二品;婕妤(秩正三品)、美人(秩正四品)、才人(秩正五品)各九人為二十七世婦;寶林(秩正六品)、禦女(秩正七品)、采女(秩正八品)各二十七人為八十一禦妻。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0 20:34:52
  唐高宗龍朔二年(662年)曾改制,設置有:贊德二人以代夫人,秩正一品;宣儀四人以代九嬪,秩正二品;承閨五人以代美人,秩正四品;承旨五人以代才人,秩正五品;衛仙六人以代寶林,秩正六品;供奉八人以代禦女,秩正七品;侍櫛二十人以代采女,秩正八品;添置侍巾二十人,秩正九品。

  唐玄宗開元年間又易制,于皇后之下立惠妃、麗妃、華妃,以為三夫人,正一品;又置淑儀、德儀、賢儀、順儀、婉儀、芳儀,以為六儀,正二品;美人四人,為正三品;才人七人,為正四品;尚宮、尚儀、尚服各二人,為正五品;自六品至九品,即諸司諸典職員品第而序之,後亦參用前號。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0 21:23:44
  清朝的後妃稱謂分關外和入關兩個階段,努爾哈赤時期還沒有後妃制度,妻妾沒有名號,稱“福晉”或“格格”。努爾哈赤的16個妻子都叫“福晉”,大福晉相當於正妻皇后。皇太極時期,有了後妃之別,建立了五宮:中宮清甯宮、東宮關雎宮、西宮麟趾宮、次東宮衍慶宮、次西宮永福宮。康熙以後,典制大備。皇后居中宮;皇貴妃一,貴妃二,妃四,嬪六,貴人、常在、答應無定數,分居東、西十二宮。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0 22:09:25
  下面說說常見的後妃稱謂,如皇后、妃嬪、婕妤等幾個。

  皇后是皇帝的原配,統領後宮,母儀天下,自古定制為一人。但有些無道昏君,壞亂禮數,或將皇后的稱謂身份視為兒戲,寵誰就封誰為皇后。《廿二史劄記卷十五》中有一帝數後條:“一帝一後,禮也。至荒亂之朝則漫無法紀,有同時立數後者。孫皓(三國東吳的亡國之君)之夫人滕氏無寵,長秋宮僚備員而已。而內諸姬佩皇后璽綬者甚多。劉聰(十六國時漢國國君)僭位,立其妻呼延氏為皇后。後死,納劉殷女為皇后。後死,又納靳准女為皇后,未幾,進為上皇后,而立貴妃劉氏為左皇后,貴嬪劉氏為右皇后,又立樊氏為上皇后。四後之外,佩皇后璽綬者又七人。後以宦者王沈養女為左皇后,宣懷養女為中皇后。後周宣帝初即位,立妃楊氏為皇后,其後自稱天元皇帝,又立妃朱氏為天元帝后,妃元氏為天右皇后,陳氏為天左皇后。尋進楊氏為天元大皇后,朱氏為天大皇后,元氏為天后大皇后,陳氏為天左大皇后,陳氏又改為天中大皇后,而以妃尉遲氏為天左大皇后。”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1 09:05:32
  皇后死,稱為薨,一般與先帝丈夫合葬,包括武則天,她死後經群臣爭議,還是與唐高宗李治合葬幹陵;曹操的卞皇后,晚于曹操十年身故,《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記載其與曹操“合葬高陵”。皇后死後都有諡號,後代一般都用諡號相稱,清太宗的皇后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死後諡為孝莊文皇后,稱“孝莊皇后”,孝莊只能在她死後相稱。另一位皇后慈禧則與之不同,慈禧在丈夫咸豐帝時只是妃而不是皇后,因為其子當了同治皇帝,才被稱為太后或西太后,其生年有尊號(徽號)“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死後諡號為“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因此生年、死後都可被稱為“慈禧”。而按照清朝以孝稱呼先皇后的習慣,則可將“慈禧”稱為“孝欽皇后”。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1 09:46:04
  歷史上的皇帝很多,皇后也很多,其中最特別的一位當然是武則天。她先當皇后,又自己當皇帝,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雙重身份”。但中國畢竟是男權社會,強如武則天,她也不敢在當了皇帝以後“冊立皇后”,立個“男皇后”,頂多只是寵倖幾個男寵罷了。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1 10:28:43
  妃:本義為配偶,如《商君書?畫策》:“故黃帝作君臣上下之義,父子兄弟之禮,夫婦妃匹之合。”但由於已有“後”表示皇帝的元配,妃就成為次一級的配偶,也就是妾,並從先秦至清,一直沿用。如《左傳?哀西元年》中有:“宿有妃,嬙嬪禦焉。”與“後”只表示皇帝原配正妻稍有不同的是,太子、親王之妻都可稱妃。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1 11:12:48
  與妃相關的詞,有“貴妃”、“皇妃”、“太妃”、“妃子”、“妃嬪”等。貴妃為南北朝宋武帝始置,見《宋書?後妃傳序》:“ 世祖孝建三年,省夫人、修華、修容,置貴妃,位比相國,進貴嬪,位比丞相,貴人,位比三司,以為三夫人。”後世貴妃的級別很高,一般都是僅次於皇后的後宮女二號。《新唐書?百官志二》:“內官:貴妃、惠妃、麗妃、華妃,各一人,正一品。掌佐皇后論婦禮於內,無所不統。”

  唐代最著名的貴妃當然是楊玉環。一般皇后僅有一人,貴妃的數量就視皇帝的寵倖而定,如果出現多個貴妃,就可以在之前增加美稱以示區別,如慈禧太后就曾被封為懿貴妃。皇后可以簡稱為後,但皇貴妃與貴妃卻不能通用,皇貴妃這一名號是明朝成化年間才開始使用,之前是沒有的,明憲宗追封寵妃萬貴妃為皇貴妃,明神宗封鄭貴妃為皇貴妃,清朝沿用“皇貴妃”,在皇后之下設一人,相當於副皇后,皇帝喪妻時作為皇后的第一替補,如清道光年間的靜皇貴妃,“今朕登基,授以皇貴妃位,賜以‘靜’字為號,入住咸福宮為一宮主位。”這位靜皇貴妃也就是董鄂妃。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1 11:50:40
  “太妃”則與“太后”相對,表示先帝的遺孀。《晉書.武帝紀》:“(泰始元年)尊太妃王氏曰皇太后,宮曰崇化。”前蜀花蕊夫人《宮詞》之七三:“宮娥小小豔紅妝,唱得歌聲繞畫梁,緣是太妃新進入,座前頒賜小羅箱。”明代談遷的《國榷?卷八十五》有:“登萊巡撫袁可立奏朝鮮廢立:三月十三日,奉太妃命以李倧權國事。夫李倧弑逆,長此安窮,當極為申討。”《紅樓夢》第五十八回有:“誰知上回所表的那位老太妃已薨,凡誥命等皆入朝,隨班按爵守制。敕諭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內不許筵宴音樂,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嫁。”由於先帝的妃子是不可能改嫁的,年紀輕輕就不得不守寡的太妃為數不少,其政治地位又遠不如太后,一般都被畫地為牢地軟禁早宮牆內,空耗青春,所以“太妃”之稱顯示出的封建帝制有悖人倫天性的殘忍一面。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1 13:56:11
  “妃子”一詞相比之下則要歡快些,著名的“一騎紅塵妃子笑”雖然有勞民傷財的隱喻,但至少刻畫了妃子與皇帝相伴而歡的場面。另常有“妃嬪”合稱,歷代嬪地位都稍低於妃。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1 14:25:03
  比妃嬪地位更低的,是婕妤,但漢代的婕妤封皇后的卻很多,這是因為婕妤在漢代初置時地位很高,漢代以後才逐漸下降。其名之意,據《漢書?外戚傳》顏師古注,“倢,言接幸於上也。伃,美稱也。”《漢書?外戚傳序》:“至武帝制倢伃、傛華、充依,各有爵位……倢伃視上卿,比列侯。”又《外戚傳上?孝宣許皇后》:“時許廣漢有女平君,年十四五……廣漢重令為介,遂與曾孫,一歲生元帝。數月,曾孫立為帝,平君為倢伃。是時,霍將軍有小女,與皇太后有親。公卿議更立皇后,皆心儀霍將軍女,亦未有言。上乃詔求微時故劍,大臣知指,白立許倢伃為皇后。”另一著名的婕妤,班婕妤,封婕妤後以此為稱呼,竟至本名不傳,她是著有《漢書》的班固、投筆從戎的班超兩位大人物的姑媽。

  東漢以後婕妤地位逐漸下降,在三國曹魏,“婕妤”為後宮十二等中的第九。兩晉時尚在九嬪之內。南朝宋以下,降至九嬪以下,至清廢。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1 15:02:21
  昭儀與婕妤相似,開始時很尊貴,為漢元帝始置,“昭儀位視丞相,爵比王侯”,如《漢書》有:“孝元傅昭儀,哀帝祖母也。父河內人。少為上官太后才人,元帝進幸有寵。為人有才略,善事人,下至宮人左右,飲酒酹地,皆祝延之。產一男一女,女為平都公主,男為定陶恭王。”又《漢書》:“孝元馮昭儀,平帝祖母也。父奉世,為執金吾。上幸虎圈鬥獸,後宮皆坐。熊佚出圈,攀檻欲上殿。左右貴人、昭儀等皆驚走,馮婕妤直前當熊而立,左右殺熊。上問:‘人情驚懼,何故前當?’婕妤曰:‘猛獸得人而止,妾恐熊至禦坐,故身當之。’元帝嗟歎,以此倍敬重焉。男立為信都王,尊婕妤為昭儀。元帝崩,為信都太后,與王俱居儲元宮。”昭儀在漢代宮中地位僅次於皇后,後代也慢慢下降了,至清廢。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1 15:33:06
  美人,也是皇帝小妾中的一級。《漢書?外戚傳序》記載:“美人視二千石,比少上造。”《後漢書?皇后紀序》:“(光武中興)又置美人、宮人、采女三等,並無爵秩,歲時賞賜充給而已。”宋代高承的《事物紀原?嬪禦命婦?美人》:“光武又置美人,歷代多有之,國初亦置之,正四品也。”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1 16:21:19
  但美人在古代稱謂使用太多,並不專指責帝妾,常用的是指美女,例如《六韜?文伐》:“厚賂珠玉,娛以美人。”唐代顧況的《悲歌》有:“美人二八顏如花,泣向春風畏花落。”清代袁枚《隨園詩話》卷三:“女寵雖為患,過終在男子。范同叔雲:‘吳國若教丞相在,越王空送美人來!’”

  與今天迥異、但古代很常見的,就是用美人指代君主或有德之人,如楚國屈原在著名的《離騷》中有:“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恐美人之遲暮”中的美人就是楚君。又《詩?邶風?簡兮》:“雲誰之思,西方美人。”鄭玄箋:“思周室之賢者。”又《孟子?盡心下》“充實之謂美”漢代趙岐注為:“充實善信,使之不虛,是為美人。”唐代柳宗元《初秋夜坐贈吳武陵》詩:“美人隔湘浦,一夕生秋風。”潘緯注為:“謂吳武陵。”宋代王安石《答韓求仁書》:“顏子具聖人之體而微,所謂美人也。”這幾個美人都是德行美好的男人。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1 17:11:01
  妃嬪如果有自己居住的宮,向臣下自稱時可稱本宮,但用得很少。沒有宮殿的美人才人之類則不能這樣自稱。妃嬪在皇帝前一般稱妾、妾身和臣妾。

  現今電視劇通用的“臣妾”自稱,並非不可,但是用不太多。《宋史.陸秀夫傳》中記載:“楊太妃垂簾,與群臣語,猶自稱奴”,應該說,古代是男權主導的社會,並且中國人以自謙為禮儀,所以後妃用得最多的自稱,還是“奴”和“妾”兩個。

  “臣妾”作為自稱,大部分情況是用於合併稱男性的臣和女性的妾,在宮廷內的使用,主要是為了突出後妃們臣屬的地位。《宋史.禮志十三》的“上皇太后皇太妃冊寶儀條”有:“司請應宮中並依稱臣妾,外命婦入內准此。”《宋史.理宗本紀》:“甲寅,皇太子擇配,帝詔其母族全昭孫之女擇日入見。寶佑中,昭孫沒于王事,全氏見上,上曰:‘爾父死可念。’對曰:‘臣妾父固可念,淮、湖百姓尤可念。’”《明史.禮志八》亦有“冊皇后儀冊妃嬪儀附條:“皇后北面稱臣妾,跪受。”

  由於臣妾濃厚的等級和男尊意味,後代的戲曲家、小說家常以臣妾作為宮廷中女性對皇帝的自稱,如清代周壽昌編撰的《宮閨文選》中有一篇《王嬙報漢元帝書》,“臣妾幸得備身禁臠,謂身依日月,死有餘芳。”元雜劇中也有不少稱臣妾的唱詞。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1 17:32:10
  臣下對妃嬪的尊稱,很多電視劇都用“娘娘”,實際上娘娘之稱,在古代多用於稱呼母親或祖母,如宋洪皓《使金上母書》:“皓遠違膝下......日夜憂愁娘娘年高。”清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爺爺》:“末雲:‘亡爺爺王安,娘娘劉氏。’是稱其大父大母也。”前者是稱呼母親,後者是稱呼祖母。而以娘娘尊稱後妃,多見於戲文,如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一折:“兀那彈琵琶的是那位娘娘,聖駕到來,急忙迎接者。”清洪升《長生殿.複召》:“娘娘說道:自恨愚昧,上忤聖心,罪應萬死。”《紅樓夢》第八十三回:“前日這裡貴妃娘娘有些欠安,昨日奉過旨意,宣召親丁四人,進裡頭探問。”著名的神仙人物西王母,在元明之際的戲文才被稱為“王母娘娘”,之前只稱西王母。其實後妃已經是明白的稱謂了,再于其後加娘娘稱呼皇后娘娘之類是很臃腫的,即使要表示尊敬,古代人一般也是用以卑達尊的方式,稱呼皇后殿下。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2 10:35:54
  接下來是皇帝的妻族和母族



  皇帝的妻族和母族(其實也是前代皇帝妻族)在歷史上名聲不佳,被稱為“外戚”,包括了皇帝的岳父岳母、皇后的兄弟姐妹、皇帝的侄兒侄女叔伯之類。這些人憑女取貴,往往沒什麼真本事又貪婪無道,很明白,使屠雞殺狗之徒居於廟堂,怎麼能掌好帝國之舵。《漢書?外戚傳贊》:“夫女寵之興,由至微而體尊,窮富貴而不以功,此固道家所畏,禍福之宗也。序自漢興,終於孝平,外戚後庭色寵著聞二十有餘人。然其保位、全家者,唯文、景、武帝太后及邛成後四人而已……其餘大者夷滅,小者放流,烏噱!鑒茲行事,亦已備矣。”唐劉知幾《史通?題目》:“如馬遷撰皇后傳以外戚命章,按外戚憑皇后以得名,猶宗室因天子而顯稱也。”清吳偉業《永和宮詞》:“外家官拜金吾尉,平生遊俠多輕利,縛客因催博進錢,當筵便殺彈箏伎。班姬才調左姬賢,霍氏驕奢竇氏專。涕泣唯聞椒殿詔,笑談豪奪灞陵田。”

  兩漢的外戚之禍最烈,凡小皇帝即位均不免外戚專權,漢質帝當面稱梁冀為“跋扈將軍”,次年即被他所毒殺;王莽出於王氏外戚,更是篡國滅亡西漢。對他們的稱謂,一個外戚盡含褒貶。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2 11:09:34
  但古代人總是經過無數慘烈的教訓才能換取一點點歷史進步,對於外戚,古代人一直是按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家天下觀念,以國稱之,皇帝的妻族都稱國,皇帝的舅舅稱國舅,皇帝的岳父稱國丈。只不過在唐宋,外戚干政逐漸被限制,只剩下了這些稱謂保留下來。國舅之稱,漢代以後表示指太后或皇后的弟兄,即皇帝的母舅或妻舅。如唐代《因話錄》有:“及太和以來,文宗欲崇樹外戚,而詐稱國舅者數輩,竟不得其真。”唐代裴庭裕的《東觀奏記》有:“韋澳為京兆尹,豪右斂手,國舅鄭光莊不納租,澳擊其主者。”《舊五代史?蕭翰傳》:“蕭翰者,契丹諸部之酋長也。父曰阿缽……其妹為阿保機妻,則德光之母也。翰有妹,亦嫁於德光,故國人謂翰為國舅。”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2 11:58:25
  但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漢代之前,丈夫稱呼妻子的父親,是稱舅,丈人之稱始於兩晉。如《三國演義》第二十回的標題“曹阿瞞許田打圍 董國舅內閣受詔”,這個董國舅不是皇后太后的兄弟,而漢獻帝的丈人。《三國志.蜀書.先主傳》有:“劉備之十三先主未出時,獻帝舅車騎將軍董承”,裴松之對此注為:“董承,漢靈帝母董太后之侄,于獻帝為丈人。蓋古無丈人之名,故謂之舅。”裴松之的這段注釋很重要,一來說明瞭稱岳父為舅是漢代即之前的稱謂方式;又說明了在其所處的南北朝時期,丈人已經取代舅,成為岳父很常用的稱呼。後代國舅專指皇后的兄弟或帝母的兄弟,沒有什麼疑問了(需要指出的是皇后、寵妃以下的普通妃子的親戚不在其列)。比較有名的國舅是八仙故事中的曹國舅,其人原型在《宋史》中有記載,據說是仁宗曹皇后之弟,而在八仙繪畫中,他冠袍、玉帶、朝靴,持朝玉笏,一派皇親國戚的富貴相。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2 12:20:31
  國丈之稱,多用於小說戲曲中,如《三俠五義》第四回:“龐吉為國丈加封太師。”京劇《二進宮》:“太師爺娘娘的父,他本是皇親國丈。”史傳中用得比較少,如《太平天國?太平禮制》:“朕岳丈天下人大同稱國丈。”

  其他再遠的皇后親戚,能在皇帝跟前混個臉熟就不錯了,他們的稱呼是不能加“國”的,在皇帝前只能稱臣,沒官職的只能稱草民。就算國舅國丈,在皇帝太子面前也是要稱臣的 —— 很明白,畢竟是外姓。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3 14:26:38
  皇帝的兄弟叔伯

  這些親戚的稱謂比較簡單,因為都是皇族,所以在表示親屬的稱謂前直接加“皇”字就可以,皇帝的叔叔即為皇叔,如宋代歐陽修《歸田錄》卷二:“燕王,太宗幼子也……至仁宗即位,以皇叔之親,特見尊禮。”宋代王辟之《澠水燕談錄?雜錄》:“慶曆中,皇叔燕王元儼薨,仁宗追悼尤深。”另一個著名的皇叔就是劉備劉皇叔,如《三國演義》第四十二回:“皇叔今將止於此乎?”皇帝的兄弟稱皇兄皇弟等不贅述,只不過這些皇親國戚,也是人臣之屬,即使輩分比皇帝高,在皇帝前也必須稱臣,同時不能以親戚關係稱皇帝,只能尊稱“皇上”、“陛下”。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3 15:07:23
  另外,皇親國戚一般都會封一官半職,這樣他們的身份就出現兩重性,一方面是皇帝的親戚,一方面是管理軍政的官員,其稱謂需要加以區別。曹操就曾對他的猛將兒子曹彰說過:“居家為父子,受事為君臣,動以王法從事,爾其戒之!”(見《三國志.魏書.任城王傳》)這對後世管理和稱呼皇室將軍大員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受事,多以將軍等官職稱呼;表明身份或居家,則以家庭關係或小名兒稱呼。一般臣僚屬下,則以爵位相稱表示尊敬。如前面說到的曹彰,身為魏王之子,又是將軍,後爵位封王,在《三國志》本傳中,分析他的稱謂就有: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3 15:54:03
  建安二十一年,封鄢陵侯。其屬下及為人尊稱可為“君侯”。
  建安二十三年,代郡烏丸反,以彰為北中郎將,行驍騎將軍。臨發,太祖戒彰曰:“居家為父子,受事為君臣,動以王法從事,爾其戒之。”這時可被稱為“將軍”或按爵位稱“君侯”。
  出征烏丸凱旋會見在鄴的哥哥曹丕,魏太子曹丕尊稱其為卿,見本傳:“彰自代過,鄴太子謂彰曰:‘卿新有功,今西見上,宜勿自伐,應對常若不足者。’”
  出征烏丸建功歸來,軍務已畢,曹操喜出望外,稱“黃須兒竟大奇也!”曹彰須黃,“黃須兒”是父親對兒子的昵稱,其他人是不得隨便稱呼的。
  曹操去世前,以彰行越騎將軍,留長安。這時也可稱為將軍。
  魏文帝黃初二年,進爵為公。三年,立為任城王。這時其臣僚屬下可按爵位稱其為公或王。
  黃初四年,朝京都,疾薨于邸,諡曰威。《三國志.魏書.任城王傳》開篇第一句為:“任城威王彰,字子文”,是稱呼爵位和諡號,並交代名、字。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3 17:16:03
  皇帝的叔伯兄弟,多被封王爵,但與皇子封王存在一些區別,即宗室王與皇子王的區別。我國除了殷商有傳弟的禮制,其他各朝一般是傳位於嫡長子,因此宗室王與皇子王最大的差異就是沒有皇位繼承權。偶爾的例外如養子繼承(後周太祖郭威傳位與柴榮)、弟繼承(宋太祖趙匡胤與宋太宗趙匡義),以及為政治服務的廢立,如兩漢和兩晉,除這些之外的大多數情況,宗室王是沒有繼承權的。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3 17:51:10
  比較特殊的,是皇太弟和皇太叔的稱謂,這是在皇帝無後或權臣操縱廢立時的特殊的皇弟和皇叔,是作為儲君準備繼承皇位的,如《晉書?成都王穎傳》:“河間王顒表穎宜為儲副,遂廢太子覃立穎為皇太弟。”《魏書?徒何慕容廆傳》:“高蓋等乃殺泓,立沖為皇太弟,承制行事,置百官。”《舊唐書.武宗紀有》:“是月二十三日,宣遺詔,以皇太叔光王柩前即們”,後光王即位,為唐宣宗。另《遼史.道宗紀》有:“壬辰,以皇太弟重元為皇太叔,免漢拜,不名。”作為儲君的,還有一個皇太孫,一般是在太子死後,立太子的長子為儲君,如《明史.太祖紀》有:“九月庚寅,立皇孫允炆為皇太孫。”當然,皇帝的長孫稱皇太孫,並不需要太子先亡,如《新唐書.高宗紀》有:“八月乙丑,皇太子朝于東都,皇太孫留守京師。”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3 19:15:58
  另外囉嗦一下的是,上一代的皇子王,如果沒有繼承皇位,也就變成下一代皇帝身邊的宗室王了。如西晉的司馬穎,是晉武帝的第十六子,于太康十年受封為成都王,為皇子王。晉惠帝以武帝太子的身份繼位皇帝後,司馬穎是惠帝的兄弟,便轉而成為宗室王。明成祖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被立為燕王。朱元璋長子懿文太子朱標先逝,立嫡孫朱允炆為繼承人,後即位為建文帝。朱棣是朱允炆的叔叔,因不滿建文帝削藩的政策,起兵造反,最後奪取江山。綜合皇子王變為宗室王而產生的變亂,簡而言之,即皇子王本有可能的繼承權,但轉為宗室王后失去這一期待,成為出鎮一方的藩王,隨即心理不平衡;並且他們由皇子而為宗室,與中央的關係也因父皇的去世而疏遠,因此藩王出鎮地方,大多擁兵自重,伺機反叛。西晉的八王之亂、明朝的靖難之役皆出於此。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3 20:16:11
  下面是皇家特勤人員的稱謂,包括太監、宮女、女官、禦廚、御醫、帝王師等等~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4 09:26:42
  @總長 381樓 2013-06-24 09:00:46
  宗世王的自稱是孤嗎
  -----------------------------


  自稱孤、寡人都可以,但是在皇帝面前要自稱臣,只有在特別親昵的家庭場合,才能對太后、皇帝以家人身份或者昵稱稱呼。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4 10:54:31
  接著說皇家特勤人員的稱謂

  1、太監
  太監是古中國的皇家奴僕,高級太監相當於管家,低級太監相當於僕役。太監之稱,始于唐代。唐高宗時,改殿中省為中禦府,以宦官充任太監,少監。但後代太監並非皇家閹人奴僕的專稱,《遼史?百官志》載,遼代南面官諸“監”職名 中,就都有“太監”之官職。元代的太府和各監,多有“太監”一官(如儀文監、典牧監、典室監、太府監等均設太監)。明中葉以後,閹黨的權力擴大,擁有出使、監軍、鎮守、偵察臣民等大權,所有的宦官都被尊稱為“太監”,這個詞也就成為專稱,其他官職即使要設“監”,也不再稱太監(如國子監)。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4 11:32:17
  在唐代之前,太監稱宦官。但宦官不等於閹人。《後漢書.宦者列傳序》記載,東漢自桓靈以後,才“宦官悉用閹人,不複雜調它士”。也就是說之前的宦官不一定都是閹人。但皇宮內廷,上自皇太后、太妃,本朝後、妃以及宮女等,女眷較多,得不到寵倖的怨婦也很多,如果允許男侍出入,難免會發生穢亂宮帷的事。因此東漢以後,宦官悉用閹人的制度固定下來,即使再開明的皇帝也沒有改變。實則宦官之稱,本義是中國古代專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員,宦和官兩個字都表示管理,並非閹人,至今還有“官宦之家”的習語保留。在先秦和西漢,宦官都是管理內事的官員;另外,皇宮的學徒和僕役則稱“宦皇帝”,這已為出土文物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所證實。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4 12:24:29
  古代的皇帝,認為去勢的太監無後,不會有私心,又或者皇帝年幼無知,被善於獻媚的宦官玩弄,這就造成了宦官專權。秦朝的趙高,東漢的侯覽、張讓,蜀漢的黃皓,唐代的高力士、仇士良、田令孜,宋朝的童貫,明朝的王振、汪直、劉瑾、魏忠賢,以及清代末年的李蓮英,都是歷史上臭名昭著的宦官。基本上每個朝代都有太監禍害,因此其專權成為古代重要的政治毒瘤,歷代撻伐,給了他們很多稱謂,其中大部分是貶義。如閹人、內豎、中貴人、刑余之人等。閹人結私,士人鄙視為“閹黨”,與古代另一個輕慢之稱“豎子”結合為“閹豎”,都是用肢體不全不孝無後來罵太監的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4 13:38:23
  如《後漢書?張衡傳》:“閹豎恐終為其患,遂共讒之。”《新唐書?魏元忠傳》:“閹豎者,給宮掖掃除事,古以奴隸畜之。”清代昭連《嘯亭雜錄?巴延三》:“以節鉞宗臣,其才反不若閹豎,亦可醜也。”有些與宦官沾親帶故的人物,被辱駡時也多與太監之去勢相聯繫,如陳琳《為袁紹檄豫州》中有“贅閹遺醜,本無懿德。”這是用中常侍曹騰來罵其孫曹操。中貴人則專稱顯貴的侍從宦官,有諷刺其去勢不孝去充求富貴之意。另刑餘之人,如《舊唐書.宦官傳》:“帝王之為治也,內有宰輔卿士,外有藩漢大臣,豈可令刑餘之人參預大政?”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4 14:17:36
  僅以內事管理的稱謂,有中涓、宦者、內侍、內宦,沒什麼貶義,如《漢書?曹參傳》載:“高祖為沛公也,參以中涓從”,顏師古注:“中涓,親近之臣,若謁者、舍人之類。涓,潔也,言其在內主知潔清灑掃之事,蓋親近左右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有:“藺相如者,趙人也,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即藺相如曾經是趙國宦官頭目繆賢的門客);《漢書?金日磾傳贊》:“世名忠孝,七世內侍。”南朝梁沉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蓋同王子洛濱之歲,實惟辟強內侍之年”;《後漢書?樂成靖王黨傳》:“事發覺,黨乃縊殺內侍三人,以絕口語。”東漢的中常侍也以宦官充之,因此有著名的“十常侍之亂”。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4 14:56:41
  另一方面,太監以近于皇帝,只要善於迎合,多能封侯顯貴,明朝的東西廠太監權如今日的國家司法部門,韋小寶封爵為公的情節也並非小說家完全杜撰,這些都使很多太監又了正式的官爵稱謂甚至其他高貴的尊稱。唐史記載,高力士得勢時,皇太子李亨尊稱其為二哥,公主駙馬們更是尊稱為老太爺。同時,古代太監在一般官員面前,雖然品級比較低,但由於特殊身份,往往得到極高的尊重。在尊稱一章中已經說過,爺是古代常用的尊稱,但第一例享用的卻是太監高力士。另外,有些權力欲膨脹的太監,還有很牛叉的尊稱,如魏忠賢就被阿諛官吏稱為“九千歲”,距離皇帝的“萬歲”僅一步之遙。明代八虎之首劉瑾更被稱為“立皇帝”,已經毫無掩飾了。這些依附在皇權上的蛀蟲,下場一般都不怎麼樣。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4 15:42:02
  當然,太監之中,也不是沒有英雄人物,後代對其稱謂也就揀好的說,而不糾結於去勢。著名的古代發明家蔡倫封漢龍亭侯,其所造的紙被稱為“蔡侯紙”。另一位古代航海家鄭和,原名馬三寶,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軍隊進攻雲南,是年馬三保10歲,被擄入明營,後來閹割成太監,之後進入朱棣的燕王府。在靖難之變中,馬三保在河北鄭州(在今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鄭州)為燕王朱棣立下戰功。永樂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認為馬姓不能登三寶殿,因此在南京禦書“鄭”字賜馬三保鄭姓,改名為和,宣德六年(1431年)欽封鄭和為三保太監,其航海壯舉被稱為“鄭和下西洋”或“三保太監下西洋”。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4 15:54:44
  @字形檔塔 75樓 2012-12-12 18:33:07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孔子後代的字輩,他們的字輩很有來頭。孔、孟、曾、顏古稱“聖裔”,即聖人的後裔。他們的字輩,自明開始,是皇帝御賜的。
  以孔子為例,明開國,明太祖朱元璋賜孔氏八個輩字:公、彥、承、弘、聞、貞、尚、胤。洪武年間略改。崇禎年間,朱元璋定的字輩已不夠用,由六十五代衍聖公孔胤植奏請,續十字即:“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
  到了清代,乾隆九年(1744年),禮部調查孔......
  -----------------------------
  @lukyshen 393樓 2013-06-24 15:25:27
  發學術貼要嚴謹,乾隆之後是嘉慶不是嘉靖,嘉靖那是朱明的時代,雖知是筆誤,不過善加提醒。
  -----------------------------


  多謝多謝!!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4 16:04:13
  @總長 392樓 2013-06-24 15:14:57
  電視劇裡面的王自稱為本王,這樣的稱法是否正確
  -----------------------------


  正確說不上,肯定不準確。有兩點:

  1、二十五史裡面沒有一位王爺自稱為本王,至於山大王有沒有這樣稱呼,由於他們基本不入史,所以沒有史料記載。

  2、宋元明清的戲曲多用大白話,很多戲曲就是給下層人看的,這樣的稱謂有可能。

  3、正式的稱謂,王爺也需要尊尊卑卑,對尊貴的用謙稱(比如在皇帝面前自稱臣,在同僚重臣面前用某或自稱名,對同輩王爺用哥哥弟弟的親稱、行輩或家庭小名兒),對下級用倨傲之稱(古中國人自稱吾、我,口氣就已經很大了,因為一般場合自稱都要用謙稱)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4 16:13:42
  太監說完了,記下來是女官和宮女

  宮女,又稱宮婢,是被征選在宮廷裡服役的女子。《管子?君臣》:“是故國君聘妻于異姓,設為侄娣命婦宮女,盡有法制,所以治其內也。”《漢書?貢禹傳》:“古者宮室有制,宮女不過九人。”唐杜牧《郡齋獨酌》詩:“三千宮女側頭看,相排踏碎雙明璫。”《紅樓夢》第八十三回:“鳳姐正要站起來回奏,只見一個宮女傳進許多職名,請娘娘龍目。”清昭連《嘯亭雜錄.內務府定制》:“選宮女,于內府三旗佐領內管領下女子年十三以上者,造冊送府。”宮女也可被稱為宮婢,如摧殘宮女的嘉靖皇帝就差點被幾個不堪苦難的宮女縊殺,史稱“宮婢之變”。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4 16:28:22
  宮女的身份不盡相同,上層的為宮中女官;下層的為普通奴僕。也有也有極少的宮女,由於美貌非凡或善於迎奉,被皇帝看中而升為答應、常在以至嬪妃的,身份稱謂也就升格為主子了。清代梁章钜的《稱謂錄?列宮》就說:“《明史》御前近侍太監有答應、長隨諸稱,今以為宮女之稱耳。”同條又說:“本朝貴人位妃嬪之下;而貴人之下,即是常在、答應。”答應即一種介於極小可能被臨幸的皇帝小妾和宮中雜役的身份。鄭少秋主演的《戲說乾隆》中,南下江南帶著一個叫春喜的答應,即是如此。又近年諸清宮大戲,皇帝懲戒後妃,凡口諭“降為答應”,實則為打入冷宮。被主子寵倖而飛升的答應,首推明憲宗的萬貴妃,《勝朝彤史拾遺記》記載:“萬妃,青州諸城人。父貴,為本縣椽史,以坐法謫居霸州。妃生四歲,選入掖廷,為聖烈孫太后宮人。及笄而妍,充小答應給事仁壽宮。憲宗為太子時,見而悅之。因竊侍太子,旋命司秩,改侍太子宮有日矣。”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4 17:18:53
  宮女之後是女官

  女官,又稱宮官,是指高級的宮女,有一定的品秩,並且領有俸祿,與外朝的男性官員相若,其職事主要是管理較普通宮女、訓練新入宮的宮女、照顧公主和皇子、教授宮廷禮法等等。女官制度起源很早,《周禮?天官》就已有女官的記載。延至兩漢,宮內都設有女官,並且配印。北魏的女官制度比較有特點,基本上參照了九品中正制來排定級別稱謂。隋代參照北朝的制度對女官等級進行了進一步的明確,女官的首領內司,官比尚書令,其下是作司、大監、女侍中;官比二品;再下是是監、女尚書、美人、女史、女賢人、女書史、書女、小書女等,官比三品;再次是中才人、供人、中使、女生才人、恭使宮人,官比四品;最低級的女官是青衣、女酒、女餉、女食、奚官女奴,但也是官比五品。隋文帝時,置六尚、六司、六典,遞相統攝,以掌後宮掖廷事務,使宮內的女官各司其職;隋煬帝進一步改革,女官與外廷尚書省相類,分設六尚局管二十四司,六尚局即隋唐劇中已熱播知名的幾個機關,分別為尚官局(掌傳達人事)、尚衣局(掌文教禮樂)、尚服局(掌符璽衣飾)、尚食局(掌膳食進藥)、尚寢局(管器具燈火等)、尚工局(管珠寶縫製)。

  唐承隋制,其六尚二十四司的職事和品級與隋基本相同。唐代是個開放的王朝,女性比其他朝代更多的參與了社會活動,產生了很多著名的女官。上官婉兒雖然被封為昭容,也沒有任職于六尚二十四司,但新唐書說她“年十四,武后召見,有所製作,若素構。自通天以來,內掌詔命,掞麗可觀。”其實執行的是女秘書官的職務,後代的人常視她為史上最著名的女官。另外,德宗朝的女尚宮宋若昭文采非凡,深受皇帝賞識,不以宮妾待之,而尊稱為學士先生,使執掌官籍。五代時後蜀的花蕊夫人有詩雲:“六宮宮職總新除,宮女安排入畫圖。二十四司分六局,御前頻見錯相呼。”明代後宮有與唐宋相似的女宮,但永樂之後,原屬六尚的職事大多歸於宦者,女官趨散。清代宮廷仍有女官,如果《清史稿.世祖紀》有:“庚子,定宮中女官員額品級。”
舉報 | 回復
更多
• .週末男上司要我陪他去旅遊,我該答應嗎?
• .求助:老婆說國內不安全看病也得去國外!!!
• .女裝大牌秋季新品發佈,全場滿減,後會無期
• .跟第一次相親的物件約會吃團購,這樣好嗎?
• .第一次會疼嗎?其實這個很好玩
• .表哥不在,和表姐看球打賭,誰輸了誰就脫光衣服打屁股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4 17:33:33
  不過女官雖有品位,相比于普通宮女能夠得到上層皇族一定的尊重,但從根本上說,她們仍只是皇帝的女婢。唐高祖退居大安宮,李世民即位為帝,晨夕派尚宮去大安宮侍問起居。當時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名才十歲,在大安宮見到尚宮,保姆要他向尚宮行禮,說:“尚宮有品位當拜。”但元名卻答道:“她不過是皇帝的侍婢而已,拜什麼?”太宗非常欣賞元名的尊卑觀念,稱他“真吾弟也!”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5 09:13:44
  3、皇家的私人專家
  古中國是皇帝的家天下,家和國是不分的。比如治病救人的醫生,在皇帝來說就是私人的,早稱太醫,後稱御醫。稱太醫的,秦漢有太醫令、太醫令史,亦直接稱太醫;隋改為太醫署令。宋的醫官院,金的太醫院,置提點為長官。元、明、清三代,太醫院長官稱為院使,其下有太醫院同知、僉院、同僉、院判。太醫稱謂的使用例,見《後漢書?東海恭王強傳》:“永平元年,強病,顯宗遣中常侍鉤盾令將太醫乘驛視疾。”《宋史.食貨志》有:“嘗因京師大疫,命太醫和藥,內出犀角二本,析而視之。”元代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請個好太醫,看他證候咱。”《警世通言?金明池吳清逢愛愛》:“許多太醫下藥,病只有增無減。”唐宋起,又有御醫的稱謂,如《舊唐書.蘇世長傳》:“良嗣謝恩拜伏,便不能複起,輿歸其家,詔御醫張文仲、韋慈藏往視疾。”《宋史.王綸傳》:“已而綸病肺暍,告請祠,上遣御醫診視,且賜白金五百兩。”在《清史稿?職官志》的記載中,太醫院的皇家大夫分四個等級,第一等才叫“御醫”,僅有員十三人,雍乾時官七品,相當於縣令;最末一等稱“醫生”,無品,實際上就是御醫的助理,其“生”字意為學生。太醫和御醫除了給皇家看病,也時常作為皇帝的特殊獎賞,診治病危的重臣。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5 09:59:17
  此外還有禦廚,宋和宋代以前,禦膳房的主管多稱為庖長,一般廚子稱為庖人,如對遼穆宗遇刺的記載《遼史.本紀第六》:“如懷州,獵獲熊,歡飲方醉,馳還行宮。是夜,近侍小哥、盥人花哥、庖人辛古等六人反,帝遇弑”。五代到宋,有了禦廚的稱呼,不過多用於表示機構,而不做人稱,如《宋史.志第十六五行二上》:“嘉定元年三月戊寅,行都大火,至於四月辛巳,燔禦史台、司農寺、將作軍器監、進奏文思禦輦院、太史局、軍頭皇城司、法物庫、禦廚、班直諸軍壘,延燒五萬八千九十七家。”其中與禦廚相對的,都是機構有司的名稱,而不是人物稱謂。作為官職的,有禦廚使和禦膳房總管等,見《舊五代史.世宗紀》有:“丁醜,斬內供奉官孫延希于都市,禦廚使董延勳、副使張皓、武德副使盧繼升並停職。”《清史稿.職官五內務府》則有:“禦膳房,執守侍總管三人。”總之,在古代,禦廚其實是禦廚房的意思,而不表示廚師,一些以皇家口味做招牌的餐館或調味品公司臆造了禦廚與大廚相似的含義。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5 11:05:17
  下面是皇帝的私人專家 三公九卿

  為人熟知的三公九卿,其中大部分實際上是專為皇家服務的私人專家。
  三公在先秦古禮為太傅、太師、太保,是輔弼國政的高官,後來變為太子的私人教師,合稱“東宮三師”,見《百官志四上》:“太子太師、太傅、太保,各一人,從一品。掌輔導皇太子。每見,迎拜殿門,三師答拜,每門必讓,三師坐,太子乃坐。與三師書,前名惶恐,後名惶恐再拜。太子出,則乘路備鹵簿以從。”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5 11:39:48
  九卿在夏代商就已出現,沿革如下:
  秦九卿為:奉常、郎中令、衛尉、宗正、太僕、廷尉、典客、治粟內史、少府。其中奉常掌宗廟禮儀。郎中令掌守衛宮殿門戶。衛尉掌宮禁。宗正掌管皇帝親族或外戚勳貴等有關事務。太僕掌皇帝的輿馬和馬政。廷尉掌刑獄,相當於現在的法院和司法部長;典客掌管王朝對少數民族之接待、交往等事務,相當於現在的統戰部和外交部。治粟內史掌管谷食錢貨的官吏,相當於農業部和經貿部。掌山海地澤收入和皇室手工業製造,相當於現在的工業部。秦代九卿中有一半都是為皇帝的安全或家族事務服務的,官居九卿的太僕更是皇帝的私人馬車夫。西漢初年擔當太僕的是名將夏侯嬰,即作為劉邦的心腹為其駕車。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5 12:07:51
  漢乙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謂之九寺大卿,東漢時九卿分屬三司(太常、光祿勳、衛尉三卿並太尉所部;太僕、廷尉、大鴻臚三卿並司徒所部;宗正、大司農、少府三卿並司空所部),多進為三公,各有署曹掾史,隨事為員。
  南朝梁武帝天監七年,乙太常為太常卿,加置宗正卿,以大司農為司農卿,三卿是為春卿。加置太府卿,以少府為少府卿,加置太僕卿,三卿是為夏卿。以衛尉為衛尉卿,廷尉為廷尉卿,將作大匠為大匠卿,三卿是為秋卿。以光祿勳為光祿卿,大鴻臚為鴻臚卿,都水使者為大舟卿,三卿是為冬卿。凡十二卿,皆置丞及功曹、主簿。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5 14:09:33
  北朝北齊則改廷尉為大理,少府為太府,合太常、光祿、衛尉、宗正、太僕、鴻臚、司農,稱之為九寺。置卿、少卿、丞各一人,各有功曹、五官、主簿、錄事等員。古“九卿”同“九寺”,但正式將“九寺”與官職連用則始于北齊。
  隋唐九寺與北齊同,即太常寺、光祿寺、衛尉寺、宗正寺、太僕寺、大理寺、鴻臚寺、司農寺、太府寺。宋九寺與唐同,惟光祿寺因避宋太宗趙光義諱,改為崇祿寺。長官和副官分別稱卿和少卿。
  明清有大小九卿之別。明之大九卿為六部尚書及都察院都禦史、通政司使、大理寺卿;小九卿為太常寺卿、太僕寺卿、光祿寺卿、詹事、翰林學士、鴻臚寺卿、國子監祭酒、苑馬寺卿、尚寶司卿。清代皇帝的諭旨中常以六部九卿並提,可見不把六部計算在九卿之內。九卿究竟指哪些官,說法不一致。其小九卿則指宗人府丞、詹事、太常寺卿、太僕寺卿、光祿寺卿、鴻臚寺卿、國子祭酒、順天府尹、左右春坊庶子。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5 14:52:25
  從九卿的沿革可以看出,最早的九卿,大部分是負責宮廷事務,屬於內官和私官,就是負責專門行政事務的,也是皇帝的左右手和私人顧問,先皇帝而後天下。到了後代才逐漸演變為司法、刑事、禮儀、外交、農林等行政職官。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5 15:37:22
  4、帝王的老師

  皇帝是古代的最高首腦,皇帝的素質直接關係著國家的存亡安危,因此皇帝的老師,相比于其他普通的官員,顯得尤為貴重,如《漢書.元帝紀》有:“冬,詔曰:‘國之將興,尊師而重傅。故前將軍望之傅朕八年,道以經書,厥功茂焉。其賜爵關內侯,食邑八百戶,朝朔、望。’”對皇帝老師的稱謂,最常見的是帝王師(或寫作帝者師),如《漢書.張良傳》有:“學此則為帝者師矣”。李白的《贈錢征君少陽》詩有:“如逢渭水獵,猶可帝王師。”帝王師的專門職位,則是三師三保,合稱師保,如《宋史?彭龜年傳》有:“彭龜年、黃裳、羅點以青宮師保之舊,盡言無隱。”但由於皇帝畢竟不是普通的學生,因此皇帝的老師,在官職描述時,一般都說是“輔弼”,而不說是“教育”,並且不常授人。如《明史.官職志》記載:“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正一品。掌佐天子,理陰陽,經邦弘化,其職至重。無定員,無專授。”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5 15:59:53
  作為未來國君的太子,則有名正言順的老師,稱東宮三師,分別是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新唐書.志第三十九上》有:“太子太師、太傅、太保,各一人,從一品。掌輔導皇太子。每見,迎拜殿門,三師答拜,每門必讓,三師坐,太子乃坐。與三師書,前名惶恐,後名惶恐再拜。太子出,則乘路備鹵簿以從。”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6 10:56:31
  @正則靈鈞 413樓 2013-06-26 00:37:04
  寫起來很辛苦吧!
  再加點壓力,能不能在講官職時舉一些朝代的人物對照例子啊
  -----------------------------


  是這個意思,謝~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6 16:25:05
  @dingzhaobo 415樓 2013-06-26 03:40:08
  避諱劉莊而改姓莊?到底避還是不避?

  -----------------------------
  避了,避莊改為嚴,莊光就是嚴光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7 09:58:37
  接著說太子的老師~~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7 10:42:10
  東宮三師以少傅、少師、少保為副,再下為太子洗馬、太子中庶子、太子舍人等屬官,如《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太子太傅、少傅,古官。屬官有太子門大夫、庶子、先馬。”顏師古對“先馬”注為:“如淳曰:‘前驅也。《國語》曰:‘句踐親為夫差先馬。先或作洗也。’”又《後漢書?百官志四》:“太子洗馬,比六百石。本注曰:《舊注》雲,員十六人,職如謁者。太子出,則當直者在前導威儀。”晉代陸機的《答賈謐》詩序有:“余昔為太子洗馬,魯公賈長淵以散騎常侍侍東宮積年。”太子舍人,又稱太子通事舍人,負責通傳報告和文書之事,漢代起設;太子中庶子為太子侍從,也是漢代起設置。負責太子安全和出行的武職,各朝不一,有太子禦驂乘、護太子家、旅賁中郎將等。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7 11:01:07
  可以說,由於未來皇帝是王朝傳承的關鍵因素,因此教育和藩衛儲君的職責極重,通常都由皇帝直接安排老師和屬員,這幾乎集中了國家的所有精英,很多著名的文人重臣都曾擔任過太子太傅、太子洗馬、太子舍人等官職,並在太子登基之後隨從左右,治理國家。但東宮三師因為位尊,在唐代以後常用于加封對朝廷有功的大臣,而不一定真的師事太子,三師漸漸成為加官的虛銜,南宋的嶽飛、明代的於謙,都因功加太子少保銜;清代洪承疇加太子太師銜、劉墉加太子太保銜。明代的張居正,虛銜最多,《明史.張居正傳》記載說:“尋充《世宗實錄》總裁,進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去學士五品僅歲餘”;後又“加柱國、太子太傅。六年滿,加少傅、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以遼東戰功,加太子太師”,一身掛齊三師之銜。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7 12:04:44
  在東宮三師被虛銜化的情況下,真正陪伴太子身邊、成為心腹的,多是洗馬和舍人。太子洗馬品秩雖一直很低,但常在太子左右,特見親重,新皇即位時,往往立刻平步青雲。漢朝的汲黯,以忠言直諫聞名,曾擔任太子洗馬(見《史記?汲黯列傳》雲:“黯以父任,孝景時為太子洗馬”)。西晉的李密也曾被司馬炎挑選為太子洗馬,其《陳情表》有:“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唐初名臣魏征曾擔任李建成的太子洗馬,見《新唐書?魏征傳》:“初為太子洗馬,太宗即位,拜諫議大夫、秘書監,尋晉檢校侍中,封鄭國公。”擔任過太子舍人的名人也有很多,如漢代的晁錯,在文帝時,“詔以為太子舍人,門大夫,遷博士”(《漢書.晁錯傳》);哀帝為太子時,董賢任太子舍人,哀帝登基後,董賢攀援而上,貴重無比;三國一統時,陸遜之孫陸雲,以文意深長,入晉為太子舍人;唐初名臣李百藥,在隋文帝時為太子舍人。不過,太子舍人的除授,並不完全考核文采功名,有時候皇帝會任命名臣大將的遺孤為太子舍人,一方面是善養遺孤,另一方面也讓忠良之後與太子一起成長,如唐朝平定安史之亂的大將馬燧,其孫馬繼祖,“以祖蔭,四歲為太子舍人,累遷至殿中少監,年三十七卒。”(見《舊唐書.馬燧傳》)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7 13:33:13
  5、其他皇家服務員
  其他專為皇帝服務的人員,如果沒有專門的官職,就用禦、大內、禁等作為區別於同行業者的標誌。如同樣是保安,皇宮裡的稱為禁衛,見《宋史?李剛傳》:“複決意南狩,綱趨朝,則禁衛擐(音huàn)甲,乘輿已駕矣。”也做羽林軍,取義“為國羽翼,如林之盛”,見《漢書》:“武帝太初元年,初置建章營騎,後更名羽林騎,屬光祿勳。又取從軍死事之子孫,養羽林官,教以五兵,號羽林孤兒。”又《後漢書?百官志》:“羽林郎,掌宿衛侍從,常選漢陽、隴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六郡良家補之”。而改禁軍部隊和人員,稱御前侍衛,則是清朝才有的,是清太祖時期所建侍衛制度中的稱呼,之前是沒有的。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7 14:20:11
  另外,大內本指宮殿,也用為其中供職人員的稱謂定語。其本義如《漢書?嚴助傳》:“越人名為蕃臣,貢酎之奉,不輸大內,一卒之用不給上事。”顏師古注引應劭曰:“大內,都內也。”唐代韓愈《論佛骨表》:“今聞陛下令羣(音qún,同群)臣迎佛骨於鳳翔,禦樓以觀,舁(因yú,意抬)入大內。”《明史?輿服志四》:“洪武八年改建大內宮殿,十年告成。”不過其作為稱謂定語,古代是很少用的,什麼大內高手、大內總管、大內密探之類的是藝術創作。大內用作官職名稱,倒是有一些,如《隋書.王誼傳》有:“未幾,複征為大內史。”唐代的硃宏昭在明宗皇帝親祀南郊,為大內留守。《宋史.李重進傳》:“二年,改大內都點檢、權侍衛馬步軍都軍頭,領恩州團練使,遷殿前都指揮使。”《宋史.劉知信傳》有:“車駕出郊,又充大內留守。”《遼史.太祖紀》有:“三年春正月丙申,以皇弟安端為大內惕隱,命攻雲州及西南諸部。”大內惕隱是遼代官職,掌皇族四帳之政教。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7 14:41:04
  6、寵倖
  古代的文武百官,都是皇帝獨資企業中的職員;宮女太監則充當了皇帝家裡的保姆奴僕;後妃佳麗是皇帝的私儲,除開他們,皇帝還可能寵倖一些巧于迎合的人,那就是特別善於嬉笑奉承的“幸臣”。《韓非子.奸劫弑臣》:“夫奸臣得乘信幸之勢以毀譽進退羣臣者……必將以曩(音nǎng,意從前)之合己,信今之言,此幸臣之所以得欺主成私者也。”《史記?滑稽列傳》:“朝奏入,有詔使幸臣 馬遊卿以帛五十匹賜乳母。”《後漢書?蓋勳傳》:“靈帝召見,問:‘天下何苦而反亂如此?’勳曰:‘幸臣子弟擾之。’”唐代韓愈的《唐故河南令張君墓誌銘》:“為幸臣所讒,與同輩韓愈、李方叔三人俱為縣令南方。”白居易的《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中有:“未為明主識,已被幸臣疑。”明代沉德符的《野獲編?工部?趙尚書薦賢》中有:“少保幸臣,強顏薦賢,亦何異于石亨之薦吳康齋 。”《楊家將》第十九回:“是汝本官對頭,乃當朝第一幸臣,最有威勢。”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7 16:24:32
  這類人又被稱為“弄臣”,如《史記?張丞相列傳》:“文帝度丞相已困通(鄧通),使使者持節召通,而謝丞相曰:‘此吾弄臣,君釋之。’”《北齊書?徐之才傳》:“又戲謔滑稽,言無不至,於是大被狎昵……求出,除趙州刺史,竟不獲述職,猶為弄臣。”《明史?佞幸傳序》 “漢史所載佞幸,如籍孺、閎孺、鄧通、韓嫣、李延年、董賢、張放之屬,皆以宦寺弄臣貽譏千古。”明代黃道周《節寰袁公傳》有:“或語公:‘此弄臣,奈何窘之’?公奮曰:‘吾知有三尺,何知弄臣’!”弄臣在歷史上是名聲很壞、又沒有實權的小人,大為世人鄙薄,有識之士也多不願屈志取寵,不願意當皇帝前耍寶的皇家小丑,在他們看來,以戲謔博君一笑的弄臣,與地位低下的戲子倡優無疑。漢朝的東方朔自負高才,卻始終被漢武帝視為弄臣,於是寫《答客難》、《非有先生論》,以陳志向和抒發不滿。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7 17:13:12
  在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裡,紀昀和乾隆嘻嘻哈哈,還參與了許多國家大事,似乎君臣相得。但乾隆皇帝對待紀曉嵐,與漢武帝對待東方朔是一樣的,只不過視為倡優弄臣。清末文人天嘏的一本《清代外史》,就記錄有一次紀昀對政事發表意見,稍忤帝意,乾隆訓斥道:“朕以汝文學尚優,故使領四庫書館,實不過倡優畜之,汝何敢妄談國事!”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6-27 18:01:46
  在著名的《報任安書》中,司馬遷也發牢騷說:“僕之先非有剖符丹書之功,文史星曆,近乎卜祝之間,固主上所戲弄,倡優畜之,流俗之所輕也。”倡優又做俳優,如《韓非子?難三》有:“而俳優侏儒固人主之所與燕也。”陳奇猷先生解釋為:“燕,謂燕處,言相近也。”
  這種種能人之為弄臣,魯迅先生在《漢文學史綱要》評論說:“文學之士中漢武帝左右者甚重,先有嚴助……又有吾丘壽王、司馬相如、主父偃、徐樂、嚴安、東方朔、枚皋、膠倉、終軍、嚴蔥奇等,而東方朔、枚皋、吾丘壽王、司馬相如尤見親幸。相如文最高,然常稱疾避事,朔、皋持論不根,見遇如同俳優。”在《且介亭雜文二集?從幫忙到扯談》中,魯迅先生更是說得明白:“中國的開國雄主,是把‘幫忙’和‘幫閒’分開的,前者參與國家大事,作為重臣。後者卻不過叫他獻詩作賦,‘俳優蓄之’,只在弄臣之列。”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08 09:21:18
  繼續更新~~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08 09:35:54
  接著說弄臣~~

  說穿了,弄臣也就是皇家小丑,但一旦小丑得勢,往往是國家的災難。歷史上弄臣誤國的很多,例如安祿山。安祿山雖然身體肥胖,但是在玄宗面前跳起胡舞來,卻旋轉自如,“其疾如風”;他比楊貴妃大十八歲,但竟然甘心做她的養兒。安祿山仗著皇帝的寵愛,連太子都不放在眼裡。一次玄宗命太子會見安祿山,他見了太子卻不肯下拜,左右感到奇怪,問他為何不拜,他說:“臣蕃人,不識朝儀,不知太子是何官?”玄宗解釋說,太子是儲君,朕百歲後要傳位於太子。祿山說,“臣愚,比者只知陛下,不知太子,臣今當萬死。”左右令他下拜,他這才下拜。這一齣戲讓玄宗龍顏大悅,更加寵信安祿山,也為安史之亂埋下了伏筆。弄臣是古中國的一塊瘤子,皇帝英明的時候,弄臣還不能造次,最多也就是一塊膿包;到了皇帝昏暗的時候,這瘤子就可能癌變導致帝國滅亡。古往今來,弄臣雖名噪一時,但大多都“貽譏千古”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08 11:31:39
  嘿嘿,一般騷氣~~繼續皇帝私寵,接下來是男寵

  古代皇帝還多蓄“男寵”,以下都是史書記載的著名男寵故事。褻玩男寵畢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在古代更是有悖人倫自然的醜行,因此對男寵也沒有什麼好的稱謂,只能以一些著名的同性戀者或桃色事件來做代稱。春秋衛靈公與彌子瑕,產生了著名的“分桃”典故。初,君臣二人共遊果園,彌子食桃而甘,未盡,遂以其半遺君。靈公食而甘之,曰:“愛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後來彌子色衰愛弛,靈公便拿此說事,責怪道:“是曾啖我以餘桃!”衛靈公還喜歡宋國公子朝。宋朝相貌俊美,他既受靈公寵倖,又與靈公夫人南子有私。姦情路人皆知,一次衛太子過宋,宋人歌之曰:“既定爾婁豬,盍歸吾艾豭?”意思是說:你們求子的母豬(南子)已經得到了滿足,怎麼還不歸還我們漂亮的公豬(宋朝)。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08 13:34:07
  戰國的龍陽君,更是大名鼎鼎。《戰國策?魏策》載:“魏王與龍陽君共船而釣。龍陽君得十餘魚而泣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對曰,臣無敢不安也。王曰,然則何為涕出?曰,臣為王之所得魚也。王曰,何謂也?對曰,臣之始得魚也,臣甚喜;後得又益大,臣直欲棄臣前之所得矣;今以臣之兇惡,而為王拂枕席;今臣爵志人君,專人於庭,避人於途;四海之內,美人亦甚多矣,聞臣之得幸王也,必親上而趨大王,臣亦猶恐臣之前所得魚也,臣亦將棄矣;臣安能無涕出乎?魏王曰,誤,有是心也,何不相告也?於是布令四境之內,曰有敢言美人者族。”魏王為了取悅龍陽君,禁止國內說“美人”兩字,這種荒唐已經不足為道了。
  漢代皇帝亦有狎儲男寵的風氣。漢哀帝與董賢,產生了歷史上最著名的同性戀典故,即斷袖故事:董賢美麗自喜,哀帝悅其儀貌而幸之。《漢書?董賢傳》記載:“嘗晝寢,偏藉上袖,上欲起,賢未覺,不欲動賢,乃斷袖而起。其恩愛至此。”古代沒有“同性戀”之稱謂,“斷袖”成為同性戀普遍代稱。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08 14:24:11
  說完了皇帝的稱謂、皇帝周圍各色人的稱謂,下面到了皇帝如何稱呼其他人的稱謂了~~


  皇帝是一國之尊,無人可淩駕其上,因此皇帝稱呼他人,很多時候是直接使用代詞,即你。在《史記?吳王濞列傳》中,劉封劉濞為吳王,“已拜受印,高帝召濞相之,謂曰:‘若狀有反相。’心獨悔,業已拜,因拊其背,告曰:‘漢後五十年東南有亂者,豈若邪?然天下同姓為一家也,慎無反!’濞頓首曰:‘不敢。’”若,即你。《北齊書.趙郡王琛子叡傳有:“睿對曰:‘兒無患苦,但聞有所生,欲得暫見。’高祖驚曰:‘誰向汝道耶?’睿具陳本末。”汝,亦你。此外皇帝直接稱呼臣子的名字,也是非常普遍,不用舉例。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08 14:52:19
  在籠絡人心的場合,皇帝也會略微屈尊,對臣子使用尊稱,表示誇獎、抬愛,比如《漢書.高帝紀》中劉邦就說:“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項羽有一範增而不能用,此所以為我禽也。”

  戰國和秦代時,尚只有貴族和讀書人取字,普通人無字,張良是韓國貴族之後,因此有字子房,劉邦用字稱呼張良,就是表示尊重。蕭何韓信出身低微,沒有字,所以直呼其名。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08 15:36:15
  另外一個皇帝對臣子常用的尊稱,是卿。卿在先秦是國君的重臣,在後代演變為普通的尊稱,這個字既表示臣屬又是尊稱,因此皇帝們很喜歡使用,如《魏書.刁雍傳》有:“太宗笑曰:‘劉裕父子當應憚卿。’”《舊唐書.魏抃傳》有:“三年,轉起居舍人。紫宸中謝,帝謂之曰:‘以卿論事忠切,有文貞之風,故不循月限,授卿此官。’”《金史.列傳第二.後妃下》:“世宗喜謂之曰:‘卿雖廢主腹心臣,然未嘗助彼為虐,況卿家法可尚,其以卿女為朕子妃。’”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08 16:19:26
  @新ID呀新ID 438樓 2013-07-08 16:01:19
  1、我國先秦古代人的稱謂習慣:男子稱氏不稱姓,女子稱姓不稱氏。先
  秦男子是有姓的,只不過不用來做稱呼罷了。
  2、先秦男子不稱姓只稱氏,王侯則不稱姓稱國
  3、劉邦起於底層,不是貴族,並無氏可稱,又是漢初,只能稱姓。
  上面三句話都是從你的文章中找出的。
  你有沒有覺得第3點‘劉邦只能稱姓’違反了前面的兩點的‘男子稱氏不
  稱姓’?
  如果沒有違反......
  -----------------------------


  您注意一下,先秦男子城市不稱姓的規則只有貴族才講究,貧民連氏都沒有,怎麼用氏稱呼。在文章裡已經說過了,可能您沒看到:

  與今天人人都有平等的姓名權不一樣,古代的氏是貴族才有的,普通下層百姓沒有氏,這也就是《通志?氏族略》所說的:“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



  先秦的底層男子,沒有氏,不用氏稱呼,所以一般稱姓或者名,或者以職業身份出身代稱了事,比如庖丁、伯樂、盜蹠等等,這個也在文中舉過例子了。
  那麼,為什麼史上有“先秦男子稱氏不稱姓”這個說法呢?
  原因在於先秦的歷史,還是極大不公平的貴族政治史,普通人不僅很難入史留名,甚至接受教育都很少,出現在先秦史籍重的名字,絕大多數都是貴族或貴族的後代,所以才有先秦史料男子都稱氏的痕跡。
  下層百姓稱名稱姓,如果沒有突出事蹟,根本沒有辦法在歷史上留一筆。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08 16:46:11
  接著說卿,以下是卿的複數形式,古裝劇愛用眾卿,其實正式一點應該是卿等:



  卿的複數,一般是“卿等”或“諸卿”,而不是通行於電視劇的“眾卿”,通二十五史(二十四史加上清史稿),一共有三百多處皇帝稱呼百官為“卿等”和“諸卿”的,而沒有一處稱為“眾卿”,例如:
  《後漢書.樊宏附子鰷傳》:“引見宣明殿,帝怒曰:‘諸卿以我弟故,欲誅之,即我子,卿等敢爾邪!’”
  《後漢書.李忠傳》:“世祖曰:‘我欲特賜李忠,諸卿得無望乎?’即以所乘大驪馬及繡被衣物賜之。”
  《金史.張通古傳》有:“會磁州僧法寶欲去,張浩、張暉欲留之不可得,朝官又有欲留之者。海陵聞其事,詔三品以上官上殿,責之曰:‘聞卿等每到寺,僧法寶正坐,卿等皆坐其側,朕甚不取。佛者本一小國王子,能輕舍富貴,自苦修行,由是成佛,今人崇敬。以希福利,皆妄也。況僧者,往往不第秀才,市井游食,生計不足,乃去為僧,較其貴賤,未可與簿尉抗禮。閭閻老婦,迫於死期,多歸信之。卿等位為宰輔,乃複效此,失大臣體。’”
  《元史.明宗紀》有:“帝命之曰:‘朕弟曩嘗覽觀書史,邇者得無廢乎?聽政之暇,宜親賢士大夫,講論史籍,以知古今治亂得失。卿等至京師,當以朕意諭之。’”
  《明史.仁宗紀》有:“是月,諭蹇義、楊士奇、夏原吉、楊榮、金幼孜曰:‘前世人主,或自尊大,惡聞直言,臣下相與阿附,以至於敗。聯與卿等當用為戒。’”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08 17:36:32
  另外通行於電視劇中的愛卿,見於二十五史的一個沒有;卿家倒是有一些,但多用於說卿的家,而少用為人稱,如《晉書.王湛傳》有:“武帝亦以湛為癡,每見濟,輒調之曰:‘卿家癡叔死未?’濟常無以答。”《北史.蘇綽傳》有:“從兄讓為汾州刺史,周帝餞於都門外。臨別,謂曰:‘卿家子弟之中,誰可任用者?’讓因薦綽。”《宋史. 丘崈(音chóng)傳》有:“孝宗不樂,曰:‘卿家墳墓為人所據,亦須理索否?’”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08 17:42:17
  嘿嘿,多謝支持!



  稍後更新~~~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09 09:16:11
  接著皇帝稱呼他人~~

  皇帝對臣下使用尊稱,也不一定都表示厚愛,有時也包含著危險。例如西漢武帝時的田蚡,因善於獻媚和外戚的身份,一時貴重。但他得意忘形,擅薦官吏,使閑賦的人轉眼就成了兩千石的高官,這種行為已經侵損了皇權,惹得漢武帝大怒,在警告他的時候就使用了尊稱,見《漢書. 田蚡傳》:“(蚡)薦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權移主上。上乃曰:‘君除吏盡未?吾亦欲除吏。’”這裡尊稱的君,就已經是漢武帝最後的底線了。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09 10:00:11
  皇帝直接表示憤怒,會使用貶稱來稱呼臣子,例如唐太宗怒魏征直諫,退朝後罵道:“會須殺此田舍翁”。長孫皇后問其故,太宗曰:“魏征每廷辱我。”長孫皇后易朝服祝賀。太宗問其故,對曰:“妾聞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之明故也,妾敢不賀。”太宗轉怒為喜(語在《資治通鑒》中)。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09 10:12:07
  田舍翁,與曹操罵諸葛亮的村夫差不多,是古代一種身份罵,之後將在古代髒話稱謂裡詳細說~~古代稱謂,很黃很暴力滴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09 11:02:28
  為了表示朝堂公議的正式,皇帝有時也以官職稱呼官員,如《漢書.韓信傳》有:“信已拜,上坐。王(劉邦)曰:‘丞相數言將軍,將軍何以教寡人計策?’”《北齊書.崔暹傳》有:“帝曰:‘崔中尉為法,道俗齊整。’”《周書.蘇綽傳》有:“太祖痛惜之,哀動左右。及將葬,乃謂公卿等曰:‘蘇尚書平生謙退,敦尚儉約。吾欲全其素志,便恐悠悠之徒,有所未達;如其厚加贈諡,又乖宿昔相知之道。進退惟穀,孤有疑焉。’”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09 12:33:05
  對於特別貴重的臣子,君權被壓抑,稱謂上也體現出來,這就是“尚父”一詞,專用為權臣的威風之稱,如《三國志?魏志?董卓傳》:“卓至西京,為太師,號曰尚父。”《新唐書?郭子儀傳》:“德宗嗣位,詔還朝,攝塚宰,充山陵使,賜號‘尚父’。”《新唐書?宦者傳下?李輔國》:“帝矍然欲翦除,而憚其握兵,因尊為尚父。”《舊唐書.昭宗紀》有:“邠州節度使王行瑜賜號‘尚父’,賜鐵券。”《舊五代史.武帝紀》有:“武皇報曰:‘王尚父何恭之甚耶!僕受命討三賊臣,公其一也。如能束身歸闕,老夫未敢專命,為公奏取進止。’”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09 13:38:09
  皇帝直接稱呼臣子為“大臣”的也有,最有名的就是“打金枝”。唐代趙璘的《因話錄》記載:“有郭曖嘗與升平公主琴瑟不調,曖罵公主:‘倚乃父為天子耶?我父嫌天子不作。’公主恚啼,奔車奏之。上曰:‘汝不知,他父實嫌天子不作。使不嫌,社稷豈汝家有也?’因泣下,但命公主還。尚父拘曖,自詣朝堂待罪。上招而慰之曰:‘諺雲不癡不聾,不做阿家阿翁,小兒女子閨幃之言,大臣安用聽。’錫賚以遣之。尚父杖曖數十而已。”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09 15:37:59
  郭子儀討平叛賊,平復天下,居功至偉,封汾陽王。他的兒子郭曖尚升平公主,有一次夫妻吵架,公主端起架子,郭曖血氣沖頭,怒說,你爹是天子有什麼了不起,我爹只不過不想做罷了。這話雖然是一時氣急,但絕對非同小可,是大逆不道的大罪。郭子儀知道事情時,非常驚恐,綁上兒子就去朝堂謝罪。唐代宗知道郭子儀忠心耿耿,又為國棟樑,反過來寬慰他,兒女家床頭吵床尾和,你一個大臣這麼認真做啥。末了還賜郭家禮物,消弭了猜忌,成為君臣相得的佳話。晉劇《打金枝》是經久不衰的名戲,其中的唱詞也是一絕,皇家的天威在唱詞裡頗為市井,妙趣橫生: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10 09:13:07
  [勸宮]後:萬歲莫要動真氣,妾妃有本對君提。汾陽王今辰壽誕期,八婿七子在宴席,一個個成雙又配對,只有咱駙馬獨自己。哥嫂們一定會閒言碎語,難道說駙馬就無有面皮。駙馬難堪回宮去,皇兒也不肯把頭低。招惹的駙馬火性起,才引起這場閑是非。為君的應有容人義,念只念老親翁年邁蒼蒼白了須。消消火壓壓氣,哪有個岳父大人斬女婿。


  [金殿勸郭子儀]王:[導板]上前來將皇兄急忙攙起,[慢板]聽孤王有話對卿提(呀)。從今後上殿來你再莫下跪,老皇兄與孤王並肩的齊。(郭子儀白)臣不敢,論國法 (白)皇兄哪,也應該免除大禮,論家規咱本是兒女親戚。在金殿穩把金交椅,君臣對坐把朝事提。為王我打坐在龍位裡,(郭璦白)冤枉,是誰在殿角喊冤屈?   


  [勸婿] 後:[二性]在宮院我領了萬歲的旨意,上前去勸一勸駙馬愛婿。勸駙馬你休發少年的脾氣,國母我愛女兒更疼女婿。我女兒不拜夀是她無有理,你不該吃酒帶醉怒氣衝衝進的宮去招惹是非。公主自幼長宮裡,從小與我不分離。嬌慣成性不明理,我與你父皇說重了她還不依。我養的女兒不成器,駙馬你擔待這一回。常言道當面教訓子,背地裡無人再教妻。你讓她來她讓你,免了多少閑是非。國母我講話都為你,願你們相親相愛和和氣氣到白眉。勸把男來再勸女,不肖的蠢才聽仔細。假如你父皇壽誕期,駙馬不來你依不依?手壓胸想情理,你何不將人比你自己?你雖然是個帝王的女,嫁到民間是民妻。從今向後要留意,賠情認錯不為低。國母我囑咐你牢牢謹記,從今後夫妻二人和和美美。數說閨女勸女婿,塵世上家家戶戶一樣的。讓他們施個和睦禮,哪有個國母不愛女婿。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10 10:13:23
  在上面的唱詞裡,代宗皇后用女兒女婿的稱謂消弭矛盾,實際上在帝王的稱謂裡,對家裡也是多用親稱,如《漢書?外戚傳》:“孝景王皇后,武帝母也。……武帝即位,為皇太后。……初,皇太后微時所為金王孫生女俗,在民間,蓋諱之也。武帝始立,韓嫣白之。帝曰:‘何為不蚤言?’乃車駕自往迎之。其家在長陵小市,直至其門,使左右入求之。家人驚恐,女逃匿。扶將出拜,帝下車立曰:‘大姊,何藏之深也?’載至長樂宮,與俱謁太后,太后垂涕,女亦悲泣。”但是,帝王的親稱,往往是在非正式的場合,魏王曹操曾經就對受命出征的兒子曹彰說:“居家為父子,受事為君臣。”公私分明,是明君對待皇親國戚的必備措施,也是國事家事不至混亂的必要條件。如果是昏庸的帝王,不僅不理國政,在稱謂上也亂得一塌糊塗,漢靈帝就是如此,《後漢書.張讓傳》有:“(靈帝)常雲:‘張常侍是我公,趙常侍是我母。’”張讓等十常侍,竊國亂政,本就疲敝的東漢王朝終於走上了覆水難收的滅亡之路。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10 14:11:03
  當然,皇帝發起混亂用稱謂的,也不一定都會危害社稷。皇帝也是凡人,有著七情六欲,發怒的時候說髒話,為了打趣取綽號,這也都是人之常情,只不過髒話、綽號出現在聖旨御批裡面,與天威赫赫一對比,倒也是有趣得緊。雍正皇帝就是這麼一位。雍正在歷史上的評價並不高,人們總認為他是位冷酷、殘暴的皇帝,實際上從他的御批朱筆裡,卻透著一股真性情。在《清代檔案史料叢編》中收有《雍正朝朱筆引見單》,是雍正皇帝接見官員後留下的評語,這些評語隨性而做,只記要點,以為今後任用的依據,而沒有任何堂皇之筆,讀來讓人忍俊不禁,現舉幾條: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10 15:02:22
  雍正評白映棠:少年清秀人,甚明白聰明。鄂爾泰亦折奏現好,但未定,查弼納亦說好。用看。目下中上,將來如好,可中上之材料。(白映棠,鑲白旗漢軍王殿元佐領下監生,接見時年三十九歲,後奉特旨補授山西汾州府知府。)

  評王凝:身長瘦,像張太夫人。著實老成忠厚,感恩人。問本人成都府任,言能。此人若有才,可以大用。上中。問岳鐘琪。(王凝,山西平定州人,接見時年四十三歲。康熙五十二年進士,雍正授四川成都府知府。)

  評潘體豐:好的,厲害,有本領人。濁胖子,甚明白,去得。乃疑年羹堯用人,查明無原故,用此任者。是一大材。上上。(潘體豐,山東武定州樂陵縣捐貢,接見時年三十七歲,廣東巡撫楊文幹帶領引見,後用為知府。)

  評倪象愷:初看著實好,陛辭請訓旨,人甚是不及。不然,大詐之人。發旨,總肉著不聽,似自立主宰之像。胖大方正,像似不妥。中中。(倪象愷,四川嘉定州榮縣人,接見時年四十三歲,吏部帶領引見,奉旨補授江西南安府知府。)

  評王廷琬:丫頭是的(似的)一個人,怡親王盡言甚好,人老成和平,謹慎人。亦非大材。中上。(王廷琬,順天府宛平縣人,接見時年三十四歲,吏部帶領引見,奉旨特授貴西道。)

  評傅逵:紅胖子,平常,蠢人。因該部大人言好,用去試看。中中。(傅逵,正紅旗漢軍榮建弘佐領下人,接見時年四十三歲。由生員捐貢,兵部尚書誇岱等保舉,吏部帶來引見,奉旨補授雲南順甯府知府。)

  評劉永錫:劉永鍠之弟,聰明乖巧人。乾清宮引見,嚇著了,甚不及。養心殿再看,甚可取。然亦雖好,不過府道才,欠誠實人也。中上。(劉永錫:鑲紅旗漢軍王佐佐領下人,接見時年三十三歲,吏部帶領引見,奉旨:著照該督所請,署理開封府知府。)

  評楊廷翼:少年大胖漢子,將來可大望成人的。有旨出公景順包衣,在簡親旗下的,甚感恩。人甚明白曉事,去得的人。只恐壽限差些。府道皆可,綽然勝任。上中。(楊廷翼,鑲藍旗漢軍佛保佐領嚇人,接見時年三十一歲,吏部帶來引見,奉旨補授江西瑞州府知府。)

  評蔣國祥:田文鏡的姐夫。中上(蔣國祥,鑲藍旗漢軍白慈佐領下人,接見時年六十七歲。由監生於康熙十九年十月內,在福建為泉郡米價騰貴事例捐通判,雍正十年七月內,換回引見,奉旨以原銜在內閣侍讀行走試看。十一月十四日,奉旨特授河南汝甯府知府。)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10 15:47:39
  除了引見單,雍正皇帝的御批也很有意思,中國華僑出版社曾編輯出版了《雍正御批》一書,收錄了三百多條雍正在奏摺上的批語,有些也是隨性而書,稱謂上笑煞讀者,摘錄如下:
  湖南巡撫王朝思奏恭奉聖訓實心勉力折(雍正二年十一月初四日):“臣自十月初一抵任以來,辦理公事與相待屬員悉遵聖訓,誠實為先,不欲自欺欺人,贄儀節禮概不收受,所以到任彌月,虛張文告不肯套行一紙,考察官方不敢混劾一人,必期事事訪實察確然後施行。至湖南火耗業經督臣楊宗仁厘定加一,酌派州縣以至司道養廉分數奏明飭遵。臣無庸再為置議,倘各屬員中仍有陽奉陰違,容臣密察另行糾參。”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10 15:59:04
  雍正御批:“知道了。只不走聲氣,不迎合權要,一己之費能幾何,自然就容易了。怡親王實心為國惜人材的賢王,朕實信得及,王再無苛索你的理。你果此心不負國家,私下事王盡可照看你一生。其餘私腸貪婪之輩,何苦將自己功名身家性命為他人填無厭之壑也!即隆科多年羹堯亦不能為汝致禍福也。二人就著實在朕前奏汝不可用也。只要你掙挫,全朕獨用你之顏面,不要令人笑了。勉為之。邀朕恩為己力的無恥人盡有,不要被人愚了,只信此數行朱諭好。”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10 16:55:13
  說完雍正,再說說另一位性情中人,那就是明朝的永樂皇帝朱棣。朱棣奪取侄子的皇位,後來為政嚴酷,殘暴不仁,在歷史上評價也不高,但不得不說他還是一位勤于視事的皇帝。他的聖旨,為了方便下民理解,經常使用白話文,讀起來就像明清小說,別開生面,這裡也摘兩條:

  永樂二年詔:“奉天承運,皇帝制曰:俺漢人地面西邊,西手裡草地西番各族頭目,與俺每好生磨道。自我太祖高皇帝得了西邊時,爾必裡阿蔔束便來入貢。及俺即了大位子,阿卜束的兒子結束,能知天道,便差人來京進貢。俺見這意思十分至誠,就將必裡千戶升起作衛,著他做明衛將軍本衛指揮僉事。阿哈巴差人來謝恩進貢。告稱他兄弟結束病故了,欲要襲他職事。恁中書舍人便將俺的言語誥裡寫得仔細回去,教他阿哈巴仍做明威將軍、必裡衛指揮僉事,世世子孫做勾當者,本族西番聽管領著。若有不聽管屬的,將大法度治他,爾兵曹如敕毋怠。”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10 17:28:45
  永樂四年詔:“奉天承運皇帝敕曰:俺漢人地面西邊,西手裡草地西番各族頭目,與俺每好生近磨道,我皇考太祖高皇帝統一了天下,那漢每好意思,多曾到有。自我即了大位,恁籠班不忘俺太祖皇帝恩德,知天道,向慕朝庭,俺見這好意思,與了名分。中書舍人便將俺的言語敕裡寫得仔細回去,著他做昭信校尉、必裡衛指揮司百戶,世世子孫做勾當者。本族西番聽管領著。若有不聽管屬的,將大法度治他,爾兵曹如敕毋怠。”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10 17:53:40
  怎麼樣,是不是通俗易懂,雅俗共賞?比這更俗的還有,《南京司法記》曾記載:“永樂二年十二月教坊司題:卓敬女、楊奴牛、景劉氏合無照,依謝升妻韓氏例,送洪國公轉營奸宿。又永樂十一年正月十一日教坊司於右順門口奏:齊泰婦及外甥媳婦又黃子澄妹四個婦人每一日夜二十余條漢子看守著,年少的都有身孕,除生子令作小龜子,又有三歲女子,奏請聖旨。奉欽:依由他,不的到長大便是個淫賤材兒。”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10 18:24:43
  當然,這個粗口還算不得史上最粗的金口。比朱棣更粗俗的,還有一位大西皇帝張獻忠。他脾氣暴躁,一身匪氣,下的聖旨髒話連篇。順治三年,張獻忠轉戰四川,其部將劉進忠駐兵四川遂寧,屢次想進攻清兵佔據的漢中。張獻忠告誡其不要輕易發兵,劉進忠執意出兵,結果大敗。張獻忠聞訊大怒,下旨痛駡:“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咱老子叫你不要往漢中去,你強要往漢中去,如今果然折了許多兵馬。驢球子,入你媽媽的毛!’欽哉。”聖旨一宣,可謂滿堂皆驚,劉進忠被罵得狗血淋頭,加上之前對張獻忠的不滿,於是叛投清軍。後張獻忠愈窘,轉戰川北,遭遇豪格率領的清軍,劉進忠為清將指點說:“此八大王也。”清將急發暗箭射之,張獻忠中箭身亡,死年四十二歲。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11 09:44:19
  第二部分,古代皇家的稱謂就全部說完了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11 11:08:44
  下面說到的是古代百姓的稱謂,就是古代各行各業,士農工商、娼妓僧道、兵丁匪盜等等~~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11 14:34:45
  昭穆倫次是古代總要的宗法制度,將在親屬稱謂一部分詳細說。簡單說就是三七九世祖稱昭,二四六八世祖稱穆,合起來並稱祖宗,昭穆分別擺在祖廟的左列右列(一世祖高祖在正中);單個稱宗法,有時昭穆也直接稱親戚。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11 16:03:27
  繼續ING~~

  包括職業稱謂在內的古代群體稱謂


  一、古代的各行各業

  古裝片經常表現古代繁華的街市,販夫走卒引車賣漿,掌櫃小二輪番登場,這些都是古代的職業。前面說到的皇帝、官僚的稱謂,其實都是一種“職業身份”之稱,與普通百姓的職業稱呼是一個類型,只不過帝王官僚的工作要富貴一些罷了。

  職業稱謂等群體性稱謂,可以描述一群人,也可以專稱一個人,是靈活多樣的稱謂方式。古代與今天的區別在於,由於古代很晚才出現“們”字,所以現在需要用“們”表示複數的職業稱謂(如同學們、經理們),在古代無“們”亦單複通用。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11 16:26:00
  在今天,職業作為日常稱謂大量使用,如“警官”、“老師”、“啤酒妹”、“賣煙的”等面稱,以及“列車員”、“搓澡工”、“售樓小姐”等用於描述的稱謂。古代的職業稱謂比今天更加常用,主要是因為古代的下級勞動人民,由於等級身份的限制,很少參與見於史傳的歷史活動,一套二十五史,就是為帝王將相量身定做的合併傳記,因此,史事要記載普通人的活動,大多是以這個普通人的職業和在史實中參與的活動,作為旁白一筆帶過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11 16:52:10
  例如《明史.列傳第三十一》就有如下文字:“河西傭,不知何許人。建文四年冬,披葛衣行乞金城市中。已,至河西為傭于莊浪魯氏。取直買羊裘,而以故葛衣覆其上,破縷縷不肯棄。力作倦,輒自吟哦,或夜聞其哭聲。久之,有京朝官至,識傭,欲與語,走南山避之。或問京朝官:‘傭何人?’官亦不答。在莊浪數年,病且死,呼主人屬曰:‘我死勿殮。西北風起,火我,勿埋我骨。’魯家從其言。”同傳又:“補鍋匠者,常往來夔州、重慶間。業補鍋,凡數年,川中人多識之。一日,於夔州市遇一人,相顧愕然。已,相持哭,共入山岩中,坐語竟日。複相持哭,別去。其人即馮翁也。翁在夔以章句授童子,給衣食,能為古詩。詩後題‘馬二子’,或‘馬公’,或‘塞馬先生’。後二人皆不知所終。”又:“時又有玉山樵者,居金華之東山,麻衣戴笠,終身不易。嘗為王姓者題詩曰‘宗人’,故疑其王姓雲。雪庵和尚,人疑其為葉希賢,見《練子寧傳》。”

  《明史》提到的這三個人物,由於沒有參加科舉,也非仕宦大家或皇親國戚,因此雖然行為怪異,足以入史,但沒有名字稱呼他們,只能根據職業,稱呼為“西河傭”、“補鍋匠者”、“樵者”,除了行跡傳說,幾乎都是“不知何許人也”。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12 09:36:35
  這種等級尊卑帶來的稱謂缺失,是古代勞動者居不能得其屋、食不能得其糧的被壓迫角度造成的不公平現象。但是,勞動者們行不能留其名,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也產生了大量的職業稱謂。

  清代人李清,曾編著了一本《歷代不知姓名錄》,裡面對歷代史料中有行跡而無名字的人,進行了分門別類的記載,其中很多都是以職業來稱呼,如相城丐兒、潭州三學生、萬安僧、淨德寺尼、江中漁父、劉平義賊、梨園諸工、趙軍士、盧昭美酒嫗、匠師慶、道中儒生、作炭人、南唐商人、叩馬書生、漂母、治篾者、開元制衣女、廚人濮、吳王使者、綠衣樂公、孟珙漁翁、鄭賈人、梁王刺客、搏雞者、魯山盜、秦望山道士、汝州筆仙、桓溫比丘尼、王徽之術士、晉獻公卜人、寧士相宅者、相墓者、魏巫、譏秦檜伶人、優人莫、太樂伎、楚偷、終南山隱者、陸氏醫、楊不花二僕、鄭玄二婢。

  現在語文課本中的《捕蛇者說》、《賣炭翁》、《賣油翁》等,也都是用職業稱謂來稱呼人。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12 10:12:04
  此外,古代的職業沒有今天豐富,社會是在不斷進步的,有些身份職業是很晚才產生的,編劇創作就不能隨便使用,漢朝打官司沒法找一個訟師寫狀紙,是因為漢朝根本沒有這個職業,就像清朝沒有程式師是一個道理。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12 10:45:19
  說到訟師,這個職業在古代,一直沒有得到過官方承認。古代法律極重刑名,也就是刑法,劉邦入關中以後,宣佈了著名的“約法三章”,即“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見《史記?高祖本紀》),這三條全是刑法,對應的是當代刑法中故意殺人、故意傷害、搶劫和盜竊罪。古代刑法是由國家公權力直接管理的,不允許律師存在,民眾只有守法者和犯法者之分,沒有找代理人的必要。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12 11:20:49
  但是,法律畢竟是專業的知識,除了刑事案件之外,民事糾紛也大量存在,隨著社會的發展,律法日漸完備,帶來了程式上的繁瑣複雜,案件的審理中必然有法律技術問題的發生,這都需要律師為當事人解決,因此,不管封建統治者是否承認,律師是司法程式客觀需要的。律師在古代被稱為狀師、訟師,但這些稱謂都是明清之際才見到的,如清代黃六鴻《福惠全書?刑名立狀式》:“被告抄入手,乃請刀筆訟師,又照原詞多方破調,騁應敵之虛情,壓先功之勁勢。”《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一:“他本是儒家之女,精通文墨,不必假借訟師,就自己寫了一紙訴狀。”清代魏源的《次韻前出塞》有:“飲食繼訟師,嗜欲興干戈。”


  在唐宋及以前的朝代,訟師連自己的職業名稱都沒有,有關他們的稱呼是“諸為人作辭蝶(者)”,白話就是“為別人寫狀紙的(傢伙)”(見《唐律.鬥訟》:“諸為人作辭蝶,加增其狀,不如所告者,笞五十。若加增罪重,減誣告一等”)。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12 11:44:48
  訟師又可做狀師,但古代稱“師”是尊稱,官府為了打壓這個職業,加上訟師中有些無良之人“挑詞架訟”、狡詐貪婪,壞了行業的名聲,因此人們又蔑稱這個職業為“訟棍”,如清代張集馨《道鹹宦海見聞錄?戊戌三十九歲》:“平定州訟棍已革生員郭嗣宗,借其出嫁女自刎案,京控三次,省控四次,欽差行轅控二次。”又《儒林外史》第四十回:“沉大年又補了一張呈子。知縣大怒,說他是個刁健訟棍,一張批,兩個差人,押解他回常州去了。”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12 12:16:15
  訟師、狀師發展到今天,最通用的職業稱謂是律師,但在清代之前的所有朝代,律師不作案件代理人意,而是一個佛教用語,在南北朝和隋唐時期,指代佛道二教通道法、明經律的高僧和大師,如《唐六典》卷四《祠部》雲:“道士修行有三號:其一曰法師,其二曰威儀師,其三曰律師。其德高思精,謂之煉師。”又如《大盤涅盤經》有:“如是能知佛法所作,善能解說,是名律師。”中國首次出現律師做訴訟代理人稱謂的,已經是1910年清朝垮臺前夕起草的《大清刑事民事訴訟法》之中。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12 13:06:19
  從訟師律師說開了去,三百六十行,各個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把我國職業劃分為8個類,分別是:第一類:國家機關、黨群組織、企業、事業單位負責人;第二大類:專業技術人員;第三大類: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第四大類:商業、服務業人員;第五大類:農、林、牧、漁、水利業生產人員;第六大類:生產、運輸設備操作人員及有關人員;第七大類:軍人;第八大類:其他從業人員。套用到古代,各種職業可以歸納為士農工商,不同的職業有著不同的稱呼。士農工商本身,即是一種統稱,如《國語?齊語》有:“公曰:‘處士、農、工、商若何?’管子對曰:‘昔聖王之處士也,使就閑燕;處工,就官府;處商,就市井;處農,就田野。’”

  下面就對古代的各色人等、職業稱謂簡要說說。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12 19:11:08
  接著~~

  二、士

  1、各種各樣的士
  士已在尊稱一章說過,是有可能擔任官僚或專業技術人員的人物,這種技術人才,在古代表現為策士、謀士、辯士,也可能是作為刺客和保鏢的死士、猛士、勇士、甲士,還可能以技能類型劃分為文士、武士、智士,以道德修養歸類則有處士、賢士、高士。士從先秦的一個特定社會階層,逐漸演變為後代的職業名稱,進入官僚階層有的學士、博士,作為游方人物的有術士、方士,作為僧道修行或隱逸者之稱的有修士、居士、隱士等,非常豐富。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12 19:59:36
  其中有幾個帶士的稱謂相對比較複雜,需要鋪陳一下。首先是方士和術士。方士的本義是“有方之士”,即有偏方、秘方的人,“術士”則是“有秘術之士”,他們最遲在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活躍在歷史舞臺上了,登臺入室,游于諸侯間,是歷代皇帝諸侯們求取長生不老藥的主要銷售商,藥死的皇帝多達十幾位,藥死的達官顯貴諸侯不計其數。方士的稱謂,幾乎貫通各個朝代,無論什麼歷史時期都有他們的蹤影,如《史記?始皇本紀》中有:“吾悉召文學、方術士甚眾。方士欲煉以求奇藥。”《新唐書.李德裕傳》:“帝方惑佛老,禱福祈年,浮屠方士,出入禁中。”《元史.釋老志》:“元興,崇尚釋氏,而帝師之盛,尤不可與古昔同語,維道家方士之流,假禱祠之說,乘時以起,曾不及其什一焉。”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12 20:40:21
  術士亦通見於秦漢至清的史料,如《漢書?夏侯勝傳》:“曩(音nǎng)者地震北海 、琅邪 ,壞祖宗廟,朕甚懼焉。其與列侯、中二千石博問術士,有以應變,補朕之闕,毋有所諱。”漢代牟融的《理惑論》:“牟子常以五經難之,道家術士,莫敢對焉。”《宋史?太宗紀二》:“司門員外郎王延范與秘書丞陸坦、戎城縣主簿田辯、術士劉昂,坐謀不軌,棄市。”《資治通鑒?晉武帝泰始八年》:“吳主即克西陵,自謂得天助,志益張大,使術士尚廣筮取天下,對曰:‘吉。庚子歲,青蓋當入洛陽 。’”清代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二》:“睡中或妮妮囈語,夫覺之,密延術士,鎮以符籙,夢語止而病漸作。”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12 20:58:49
  在兩漢的時候,道、方、術基本是一體的,因此那個時期的方士與術士、道士基本是一個意思,道士也就是有道術的士。到了東漢,道教作為本土宗教逐漸成型,道士才逐漸成為修習道法之人的稱謂,如道家的《太霄琅書經》說:“人行大道,號曰道士。士者何?理也,事也。身心順理,唯道是從,從道為事,故曰道士。”道士成為宗教稱謂之後,術士和方士仍舊打著道教各路神仙的名號,招搖撞騙,但人們逐漸認識到各種各樣的騙局,於是明清之際有了江湖術士這樣的貶稱,如《老殘遊記續集遺稿》第一回:“但有一事,我不甚懂,以他們這種高人,何以取名又同江湖術士一樣呢?”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12 23:54:01
  接下來說一個居士,居士本是高潔居家、不慕名利的意思,經常作為文人雅士或隱者的自稱,如《禮記?玉藻》:“居士錦帶。”鄭玄注:“居士,道藝處士也。”《韓非子?外儲說右上》:“齊東海上有居士曰狂矞、華士昆弟二人者立議曰:‘吾不臣天子,不友諸侯,耕作而食之,掘井而飲之,吾無求於人也。’”《魏書?儒林傳?盧景裕》:“其叔父同職居顯要,而景裕止於園舍,情均郊野,謙恭守道,貞素自得,由是世號居士。”《北史?韋夐(此處音xiòng)傳》:“夐對翫(音wán)琴書,蕭然自逸,時人號為居士焉。”有居士稱謂的文人,歷代不勝枚舉,如李白自稱青蓮居士、歐陽修自稱六一居士、蘇軾自稱東坡居士。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13 13:31:36
  但是,隨著南北朝時期佛教的興起,以及後來唐朝道教的興起,居士從隱逸修養之人,逐漸變成了宗教人士的稱謂,後來泛稱不出家而在家修行的人,如《南史?虞寄傳》:“寄因寶應不可諫,慮禍及己,乃為居士服以拒絕之。常居東山寺,偽稱腳疾,不復起。”唐代元稹的《度門寺》詩有:“舍利開層塔,香爐占小峯。道場居士置,經藏大師封。”《儒林外史》第二十回有:“(老和尚)說道:‘居士,你但放心,說凶得吉;你若果有些山高水低,這事都在我老僧身上。’”這幾個說的是佛門的居士。又宋代蔡絛的《鐵圍山叢談》有:“政和以後,道家者流始盛,羽士因援江南故事,林靈素等多賜號金門羽客、道士、居士者,必錫以塗金銀牌,上有天篆,鹹使佩之。”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道士》篇有:“徐嘲之曰:‘道長日為客,寧不一作主?’道士笑曰:‘道士與居士等,惟雙肩承一喙耳。’”這兩個則是道家的居士。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13 14:48:50
  2、士與俠
  回到士這個階層上。士由於忠誠、專業的素質,是古代很多人心目中的理想形象,因此備受推崇,無論是足智多謀、能言善辯的謀士辯士,還是“為知之者死”的勇士死士,都為人津津樂道。士的技術與熱忱,逐漸發展出一類非常有能量的人物,這就是俠。俠是從士的群體中分離出來的,在稱謂上有一個“俠士”,可以映照兩者的關係,見於史傳的使用例有《魏書.房法壽傳附從弟崇吉傳》:“住歲余,清河張略之亦豪俠士也,崇吉遺其金帛,得以自遣。”《宋史.李全傳》:“惠號‘賽張飛’,燕俠士也。”《金史.馮素弗傳》:“當世俠士莫不歸之。”《清史稿.劉繼寧傳》:“繼寧,字兌庵。少負義氣,有古俠士風。”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13 16:51:03
  俠是古中國特有的社會階層,與西方世界的騎士相似而不相同,他們的特徵是身懷絕技、肩負道義、重守然諾、懲凶除惡、不惜性命、敢抗權貴等等。打抱不平的大俠曾經奔走于天下,深得百姓的喜愛。西漢前期是遊俠刺客的黃金時代,司馬遷曾讚賞俠士為:“所謂言必行,行必果,己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阨困,千里誦義者也。”荀悅對此注為:“立氣齊,作威福,結私交,以立強於世者,謂之遊俠。”太史公專辟《遊俠列傳》,對秦漢任俠仗義的人物,大多持歌頌態度。遊俠的游字,正說明了古代大俠的基本生存狀態,即由於殺富濟貧或為人報仇雪恨,大俠一般都身背命案,不能定居安家,必須隨時處於雲遊狀態。遊俠的另一個稱謂也是如此,這就是俠客,客有奔走他鄉之意,與遊字的含義相似,其使用例有《史記?遊俠列傳》中的:“要以功見言信,俠客之義又曷可少哉!”唐代元稹的《俠客行》詩有:“俠客不怕死,怕死事不成。”清代許秋垞的《聞見異詞?俠客》亦有:“有一俠客,神劍術。”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14 11:18:48
  從根本上分析,俠的行為和理念,與建立在剝削和等級上的統治秩序是相衝突的,因此,國家對於俠的行為,大多是持貶抑打擊的態度。遊俠和刺客是士最常擔當的職業,他們仗義行事,率性而為,所贏得的聲譽甚至超過了朝廷,這已經嚴重地危害了朝廷的統治。西漢遊俠的盛況,學者如淳在注解《史記?季布欒布列傳》時說:“相與信為任,同是非為俠。所謂權行州裡,力折公侯者也。”《漢書?遊俠傳?萬章》則記載說:“長安熾盛,街閭各有豪俠。”漢朝皇帝沒有坐視這種情況,先後任用一大批酷吏加以整治,動輒收殺,如晉代袁宏的《後漢紀?順帝紀二》:“(蘇章)為冀州刺史,勤恤百姓,摧破豪俠。”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14 12:35:16
  到了西漢中後期,世間再無大俠。過了幾百年,魏晉南北朝時,由於時局的混亂,俠客才重新登上歷史舞臺,但是,中國的歷史舞臺上,再也沒有與國家權力相抗衡的大俠出現,正史之中也沒有了《遊俠列傳》。只有在唐宋傳奇和明清小說中,還記述著俠客們的故事傳說。但是唐宋之後的俠,大多已經經過了朝廷的改造,雖然保留了路見不平、重守然諾的特質,但大多需要折節讀書或侍奉清官,成為官方之劍。《水滸傳》中的好漢招安、《七俠五義》中的禦貓展昭,莫不如此。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14 13:27:16
  三、農

  1、農人的普通稱謂
  農在古代是國家的根本,對於農人的稱呼也有很多。常用的有農人、農夫、田夫、田公、田家、田舍子、田舍漢、田舍翁、田夫、村夫,不一而足,舉例如下:
  農人:《聊齋志異.農人》:“有農人耕於山下,婦以陶器為餉,食以置壟畔,向暮視之,器中餘粥盡空。如是者屢。心疑之,因睨注已覘之,有狐來,探首器中。農人荷鋤潛住,力擊之,狐驚竄走。器囊頭,苦不得脫,狐顛蹶觸器碎落,出首,見農人,竄益急,越山而去。”
  農夫:《詩?豳(音bīn)風?七月》:“嗟我農夫,我稼既同,上入執宮功。”《荀子?儒效》:“人積耨耕而為農夫,積斵削而為工匠。”漢代桓寬的《鹽鐵論?救匱》:“農夫有所施其功,女工有所粥其業。”唐代歐陽詹的《唐天志》:“農夫在畦,蠶婦在林。”明代徐光啟的《農政全書》卷三:“衣帛當思織婦之勞,食粟當念農夫之苦。”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14 14:17:32
  田公:唐代《朝野僉載》:“臘月見三白,田公笑赫赫。”
  田家: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媼家》:“田家秋作苦,鄰女夜春寒。”
  田舍子:《新唐書.許敬宗傳》:“帝將立武昭儀,大臣切諫,敬宗陰揣帝私,即妄言曰:‘田舍子剩獲十斛麥,尚欲更故婦。天子富有四海,立一後,謂之不可,何哉?’帝意遂定。” 《新唐書?婁師德傳》:“(師德)嘗與李昭德偕行。師德素豐碩,不能遽步,昭德遲之,恚曰:‘為田舍子所留!’”宋代姚寬的《西溪叢語》卷上有:“可憐田舍子,理亂不曾知。”
  田舍翁:唐代白居易的《買花》有:“有以田舍翁,偶來買花處。”金代元好問的《族祖處士墓銘》有:“人言田舍翁不通曉,果然!”清代趙翼的《歸田即事》詩有:“憐他未慣蓬茅宅,笑我原來田舍翁。” 鄉巴佬(含貶義)。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14 14:53:22
  耕者:李白《題寶圌山》有句:“樵夫與耕者,出入畫屏中。”孫中山先生曾說:“耕者有其田。”
  野人:野人在周代本指居住於郊外的人,這些人大多以務農為生,因此後代用以稱呼農人,如曹魏魏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有:“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欲獻之至尊,雖有區區之意,亦已疏矣。”清代錢泳的《履園叢話?雜記下?牛次原》有:“幾樹垂楊官道斜,不成村落野人家。”

  在目前出土的很多商周特別是西周時代的銅器上,子姓是帶有女字旁的,實際上就是“好”姓,到了東周時期才逐漸因為父權的確立而去掉女字旁。子姓(實際上就是好姓)也是中國最古的一批姓氏之一。

  由於氏族的分支,即使到了東周及之後沒有去掉女字旁的子姓(好姓)仍舊存在,比如《後漢書•種皓傳》:“時,南陽郡吏好因休沐,遊戲市里,為百姓所患。”這位郡吏就仍保留著上古的“好”這個原始寫法的姓氏。

  只不過到了後代,由於漢文字的豐富,子和好作為漢字各自獨立,作為姓氏也不再相通。現在子和好姓都仍舊存在,雖然都是較冷的姓,但是子姓的人要多一些,特別在川渝一帶。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15 11:31:02
  接下來先集中回答一下前面各位朋友提出的問題(已經自行得出結論的就不回復了,感謝支持~~)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15 12:23:25
  回復第10樓, @字形檔塔
  說到先秦的稱謂習慣,女子與男子恰恰完全相反,只稱姓不稱氏。姓之後,只跟個氏字了事,這在近代還很常見,如“張氏”、“李氏”。女子出嫁之後,前面加夫姓仍舊不稱氏,這也是常見的,如“孫留氏”、“張王氏”。文化一脈相承,這是可以溯源的。區別於後來的日本群島、朝鮮半島的文化,他們學習我們的禮儀制度,甚至把孔子或屈原叫成正牌祖先,可是在溯源這個決定性的環節上,誰先誰後這還是可以分清楚的。日本女子隨夫姓,名字多是草率的直子綠子之類的,實際上都是先發生在文化宗主國的。
  --------------------------
  @zhizifish0808 101樓 2013-05-02 18:25:00
  想求問樓主,為何女子會在姓後加氏,稱某氏?此氏當非彼氏,是什麼來歷呢?謝謝

  -----------------------------


  因為女子不稱氏,不像男子那樣用氏來稱呼,只稱呼姓,因此在姓後面直接跟氏字,具體是什麼氏字就不稱呼了,比如叫王氏,我們只知道她姓王,而不知道她的氏是え什麼。

  換到男子,稱氏不稱姓,比如屈原,屈是氏,屈原兩字的稱謂帶給我們的,就只知道他的氏,而不知道他的姓(屈原姓羋,但不用來稱呼)。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15 12:33:19
  回復第81樓, @字形檔塔
  古代女名,與男子取名頗為不同。由於女子大多安守閨閣,爾後相夫教子,沒有機會、也為禮法禁止參加社交活動,因此,中古之前女子的名字,幾乎不為人所知。很多女子都只能以身份作為稱呼為人記住,如漢成帝的妃子班婕妤,她是班固和班超的姑媽,但後人只知其姓,不知其名,僅以婕妤的封號稱呼。兩漢魏晉流傳于史的女子名很少,除非這個女子有非一般的身世和功績,如班超和班固的妹妹班昭,因著有《女誡》,訓導婦女三從四德,大為統治者所讚賞,故得以留名。除了蔡琰、班昭、王薔(《漢書.匈奴傳》:“元帝以後宮良家子王牆字昭君賜單于”)等寥寥數人,絕大多數兩漢女性都無名字記錄,這甚至包含了絕大部分的皇后皇妃。
  --------------------------
  @zhizifish0808 112樓 2013-05-04 00:32:23
  王嬙還是王牆?這名提得太少,我有點模糊了

  -----------------------------

  實際上,不是王嬙還是王牆,而是“王檣”。
  中古的字書《說文》說:“嬙,婦官也,從女牆省聲。”也就是說,後來人認為王昭君是宮裡的女人,就應該從女字旁。有點兒羅貫中把張飛的益徳改為翼德的意思。

  在前面古人名字裡已經說過,其實中古以前儒學未盛的時候,女子起名並不喜歡妖嬈從女旁。漢朝女子名字大多看不出女性柔弱,很多字都是男女通用,就像班昭與司馬昭。

  在原始的史料《漢書》裡,記的是王檣和王牆,到了《後漢書》才寫為王嬙。

  在後代的曲藝故事裡,有一個女性化的名字更能突顯昭君孤弱中的堅強,所以王嬙這個名字才流行開來。

  完畢,OVER,兄台~~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15 13:41:07
  @jghm2010 495樓 2013-07-13 20:36:28
  回復第104樓(作者: @zhizifish0808 於 2013-05-02 23:59)   回復第29樓, @字形檔塔   多謝指正,繼續正文~~   3、別喊錯了:   有些字作姓時,讀…… ==========和粵語十分相似。

  -----------------------------


  粵語應該是保留古音比較多的方言。當然,很多客家話也是如此。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15 14:13:35
  接著說古代農人的稱謂~~


  農家的稱謂,本是稀鬆平常,但有一點值得說說。那就是古代雖然以農為本,但畢竟農業勞動是項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工作,辛勞而低微,因此,農人的稱謂,很多時候被謙虛的人用來作謙稱,被位高者用以罵人。

  前者,如《資治通鑒》中有:“李績曰:‘吾本山東田夫,遭值聖明,致位三公,年將八十,豈非命邪!’”這是名將李績的謙稱。

  罵人是農民的,則屬於一種身份歧視,古往今來用得很多,如《隋唐嘉話》就記載:“太宗罷朝,怒曰:‘會殺此田舍漢!’文德後問:‘誰觸忤陛下?’帝曰:‘豈過魏征,每事廷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又宋代邵博的《聞見後錄》有:“雲龍山人張天驥者,一無知村夫耳。”《三國志平話》有:“張飛素有欺孔明之心,於階下大叫:‘皇叔不可!牧牛村夫豈能為軍令!’”清代昭連的《嘯亭雜錄.稗史》有:“因思委巷瑣談,雖不足與辨,然使村夫野婦聞之,足使顛倒黑白。”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15 14:43:14
  然後是~~

  2、農婦在古代的稱謂
  古代男耕女織,是標準化的小農生活,丈夫一般負責農事,妻子除了幫忙之外,主要從事桑蠶等農副產品的生產,這在稱謂中也體現出來。古代農村婦女的稱謂,常用的有:

  村婦:唐代白居易的《寄內》詩有:“不如村婦知時節,解為田夫秋擣衣。”元代吳西逸的《殿前歡》有:“山鬼放揶揄笑,村婦唱糊塗調。”

  農婦:《聊齋志異.農婦》:“邑西磁窖塢有農人婦,勇健如男子,輒為鄉中排難解紛。”

  村姑:明代袁宏道的《過華清宮浴湯泉》詩有:“童子驅羊去,村姑賽廟還。”

  村女:唐代李端的《送路司諫侍從叔赴洪州》詩:“村女解收魚,津童能用檝(音jí)。”《水滸傳》第九回有:“白髮田翁親滌器,紅顏村女笑當壚。”
  田婦:唐代杜甫的《秋雨歎》詩有:“禾頭生耳黍穗黑,農夫田婦無消息。”唐代杜牧的《杭州新造南亭子記》有:“有罪罪滅,無福福至,生人唯罪福耳,雖田婦稚子,知所趨避。”清 代趙翼的《橫塘曲》有:“紅妝伴客酒杯前,此景也羞田婦見。”

  蠶婦:《大唐新語》:“方今九鳸(音hù)時忙,三農並作,田夫擁耒,蠶婦 持桑。”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15 16:32:40
  與農人的稱謂一樣,古代也以村婦作為鄙薄的罵語,用以指稱不識大體的女子,如明代《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有:“張員外與媽媽聽得,大怒道:‘當初只說娶過良善人家女子,誰想娶這個沒規矩、沒家法、長舌頑皮村婦!’”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18 17:27:26
  求頂~~~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25 11:08:59
  休整一下,繼續更新~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25 14:04:24
  接下來說到古代的流民稱謂了~~


  3、古代的佃農和流民
  特別需要提到一類農人,這就是古代封建經濟所特有的佃農。小農經濟對個體的農戶來說,是一項風險相當大的職業,一遇天災人禍,或重賦重稅,就可能破產,這些面臨破產風險和已經破產的自耕農,一般有兩條路可走:一是離開土地,成為沒有土地的流民,二是成為佃農。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25 14:56:39
  因為天災兵災而成為流民的,古往今來比比皆是,他們經常整村整鄉而動,逃荒到賦稅輕或沒有災禍的地方求生,從古到今比較典型的逃荒路線,有從關中逃到相對平穩的蜀中的;有遭遇北方遊牧族大軍而從中原逃到江南的;有從隴右、漢中、河南宛城一帶逃到荊州的。這些流民不僅極大的改變了中國歷史的進程,他們在流亡之後的不同命運,還產生出了相應的稱謂。流民的結果一般有如下幾個:1、融入當地生活,被當地人同化;2、進入人煙稀少的地方,在新地方開闢家園,成為客家人;3、被當地政府所利用,成為特殊的軍事政治力量;4、被當地人或當地政府驅逐,轉而集結成一股造反勢力。在這各個不同的命運前面,都有特定的稱謂。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25 15:31:32
  4、流民的稱謂
  先從流民這個稱謂說起。古代的封建社會,是個由小農經濟支撐的專制集權社會,歷代統治者,只要不是昏了頭,都是將安定農民作為平天下的第一要務。因此,如果出現流民,就是國家危機的信號,這在春秋戰國時代起,就引起了政治家們的注意,如《管子?四時》:“禁遷徙,止流民,圉分異。”宋代張齊賢的《洛陽縉紳舊聞記?齊王張令公外傳》有:“令招農戶,令自耕種,流民漸歸。”與流民類似的稱呼,還有一個遊民,如《禮記?王制》中有:“無曠土,無遊民,食節事時,民咸安其居。”《新唐書?康承訓傳》:“出金帛募兵,遊民多從之。”宋代蘇轍的《民政策下第一道》有:“故臣欲收遊民之庸調,使天下無僥倖苟免之人,而且以舒農夫之困。”明代盧象升的《屯政疏》有:“務使所屬無遊民曠土,而芻糧賴以充盈。”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25 16:18:17
  上面例子中的曠土與遊民,其實就是說的沒有土地耕作而游離在外的農民。官方的態度驅策著遊民詞義的變化,宋元之後,遊民加入了不務正業的意思,不再限於土地,如清代學者王聘珍對《大戴禮記》解詁說:“遊民,不習士農工商之業者。”流民影響統治基礎,因此在統治階層的眼裡,流民是一個“不好”的群體,反應到稱謂上,意殊不佳。特別是一個氓字,這個字再明白不過了,亡失了土地的民,就是氓。氓字的初意,本指外來的人。

  古代絕大部分人都被束縛在土地上,失去了土地的外來的人,自然是社會的不安定因素,圍繞他們產生的稱謂,大多都是不好的,如群氓、氓庶,表示低微的百姓,見於《文選?七命》:“群氓反素,時文載鬱。”明代高啟的《寓感》詩:“蚩蚩此群氓,幾人出其儔。”南朝梁代沉約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雖春申之大啟封疆,鄧攸之緝熙氓庶,不能尚也。”又有邊氓,已經有了一些貶義,如《南齊書?劉善明傳》:“未應遠勞將士,搖動邊氓。”清代楊芳燦《糧草稅》詩:“我朝覃天澤,深仁被邊氓。”到了氓隸一詞,就完全是賤隸的貶稱了,如漢代賈誼的《過秦論上》有:“然而陳涉,甕牗(此處音yōng)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南朝宋的鮑照有《征北世子誕育上疏》:“凡在氓隸,莫不忭悅。”元代柳貫的《送馬伯庸禦史出使河隴》詩有:“入關先見父老喜,出節始通氓隸逆。”至於頹氓、山氓、貧氓、愚氓等稱謂,其中的貶損之意就更加明顯了。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25 16:55:00
  至明清兩代,封建統治逐漸腐朽,這時的統治者對於人民的流動更加忌憚,視為洪水。章太炎先生曾將流民稱為“蒿萊明堂之間”,其中的“蒿萊”是指順民,“明堂”則是朝廷。“蒿萊明堂之間”是些什麼人物呢?實際上就是流民。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就起事於“蒿萊明堂之間”。朱元璋出身於斯,最終當了皇帝,他最清楚這些人對統治秩序的不滿和所蘊涵的能量,他頒佈嚴酷遠甚於《大明律》的《大誥》法令,中間說流民“村無恆產,市無鋪面”,又“絕無本作行商”,對他們下重手進行處理,多次予以嚴厲打擊,並採取了嚴密的控制手段。在朝廷這種態度下,流氓從一個無太多貶義的稱呼,逐漸添加了負面色彩,從本來的流亡之民的意思,引用農民不耕田而就是無業之意,發展為無業遊民、遊手好閒的代名詞,再後來,這個詞變成了無賴惡霸的代稱,已經與最初的意思相去甚遠了。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26 10:31:14
  多謝各位支持,接著說流民,流民中的一支~~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26 10:51:53
  5、被歧視的流民 —— 贅婿

  流民如果積極勞動,融入了新家園,按照現在的眼光,也就算過上正常生活了。但是在稱謂上還是有明顯的歧視,這就是贅婿。贅婿即入贅的女婿,俗稱上門女婿,這類人多是貧賤的奴隸出身,也有很多是外來無業的遊民。贅婿的身份是十分低微的,《雲夢秦簡釋文一.為吏之道》就有:“自今以來,遐門逆呂,贅婿後父,勿令為戶。勿鼠田宇。三世之後,欲士士之,乃署某籍曰故某慮贅婿某,更之乃孫。”《史記.滑稽列傳》:“淳於髡(音kūn)者,齊之贅婿也。”司馬貞索引對贅婿注為:“女之夫也,比於子,如人疣贅,是餘剩之物也。”《漢書.晁錯傳》亦有:“先發吏有謫及贅婿、賈人,後以嘗有市籍者,又後以大父母、父母嘗有市籍者,後入閭取其左。”贅婿不能當官、沒有繼承權,還經常作為被徵發徭役的下賤之人。這種赤裸裸的歧視,在今天的時代是無法想像的。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26 12:08:02
  6、安定下來的流民 —— 客家人

  流民的第二條出路,是集群到南方開發偏僻之地。這對社會發展是有極大貢獻的,但由於他們語言、風俗與當地不通,經常受到本地社會的排擠,因此從內心中固化思鄉之情,堅持保留自己的方言和風俗,這種得到新家園的流民,就是客家人。歷史上客家遷徙的大潮至少有六次,如東晉南渡、南宋偏安、清朝湖廣填四川等等,另外一時一地的宗族遷徙,更是數不勝數。客家人大規模或小範圍的遷徙,產生了很多專屬的稱謂,如閩南語中現今仍存的“河佬人”,就是指從河洛一帶遷徙而來的客家人,清代的黃遵憲在《梅水詩傳序》中考證說:“嘉應一州,占籍者十之九為客家。此客人者,來自河洛,由閩入粵,傳世三十,歷年七百。”西晉末年,匈奴攻陷洛陽、擄走懷帝,史稱永嘉之亂,頻繁的戰事使中原漢人大量南遷,進入江西、廣東、福建,與當地土著居民雜處,互通婚姻,後來又經歷五代之亂、金人南下等動亂和遷徙,經過千年演化最終形成相對穩定的客家民系。“客家人”是這一群體最主要的稱謂,作為他稱大致是在明末清初,用為自稱的時間則大約是清中葉。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26 13:32:21
  東晉的時候,政府為安置南遷而來的北人,專門設立僑郡編戶管理,這在南北朝時代更加常見,如《北史?寇贊傳》:“進贊爵河南公,加安南將軍,領南蠻校尉,仍刺史,分洛、豫二州之僑郡以益之。”居住在僑郡的人,脫離原籍而有了新家園,他們被稱為僑人、僑民,見《隋書?食貨志》載:“晉自中原喪亂,元帝寓居江左,百姓之自拔南奔者,並謂之僑人。”《宋書?孝武帝紀》:“是歲,始課南徐州僑民租。”《陳書?高祖紀上》:“七月,廣陵僑民朱盛、張象潛結兵襲齊刺史溫仲邕。”到了唐代,天下複歸一統,僑民不再指稱南渡的北人,而有了指稱旅居外地的人,如《新唐書?崔光遠傳》:“肅宗嘉之,擢拜御史大夫,複為京兆尹,遣到渭北募僑民。”宋代程大昌的《演繁露續集?以兵代民役》有:“建隆二年以前代傳置悉用民夫,至是詔募軍卒代之。至三年正月,詔不得以逆旅僑民充遞夫。”絲路貿易和海上貿易的興盛,使得宋元以後到西方、南洋做生意的中國人越來越多,僑民逐漸演變為旅居海外的中國人的統稱,一直沿用至今,並衍生出歸僑、華僑、僑眷等很多詞彙,這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中有明確的規定:“歸僑是指回國定居的華僑。華僑是指定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僑眷是指華僑、歸僑在國內的眷屬。”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26 14:40:15
  7、拿起武器的流民
  沒有得到官府安置或融入本地的流民,則有可能成為一股巨大的顛覆力量。由於流民大多都是亡失土地、背井離鄉的人,加上本地人害怕他們搶奪自己的飯碗,總是給予歧視,因此流民是一個蘊含著極大不滿的群體。這個群體被政客利用,就可能是野心家手中的一把利器;如果被官軍強行鎮壓,又可能成為反政府武裝。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26 15:04:57
  前面一條路,東漢末年的劉焉劉璋父子、西晉末年的李特,都曾經走過。漢末,關中、三輔和南陽一帶多戰亂,民不聊生,很多流民逃亡至戰事較少的益州。時任益州牧的劉焉趁機收編,組成了東州軍,戰鬥力很強。劉璋任益州牧的時候,趙韙叛亂,東州軍害怕作為四川地主代表的趙韙,在消滅劉璋後會剿殺東州人,於是為劉璋死戰,最後擊敗趙韙。流民的本身是因“流”而來,但是中國人沒有願意一直流浪的基因,因此,東州軍和東州人在益州安定下來之後,逐漸消除了生存的危機感,軍事上的戰鬥力也逐漸下降。劉備進攻劉璋以及整個蜀漢時期,東州軍都再沒有出彩的戰鬥記錄了。在《三國志.蜀書.劉二牧傳》中,裴松之注引《英雄記》有:“先是,南陽、三輔人流入益州數萬家,收以為兵,名曰東州兵。璋性寬柔,無威略,東州人侵暴舊民,璋不能禁,政令多闕,益州頗怨。趙韙素得人心,璋委任之。韙因民怨謀叛,乃厚賂荊州請和,陰結州中大姓,與俱起兵,還擊璋。蜀郡、廣漢、犍為皆應韙。璋馳入成都城守,東州人畏韙,咸同心並力助璋,皆殊死戰,遂破反者,進攻韙于江州。韙將龐樂、李異反殺韙軍,斬韙。”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26 15:53:10
  晉末李特組流民大營,則更是利用流民,攀升帝位。《晉書.李特傳》記載:“特少仕州郡,見異當時,身長八尺,雄武善騎射,沈毅有大度。元康中,氐齊萬年反,關西擾亂,頻歲大饑,百姓乃流移就穀,相與入漢川者數萬家。特隨流人將入於蜀,至劍閣,箕踞太息,顧眄險阻曰:‘劉禪有如此之地而面縛於人,豈非庸才邪!’同移者閻式、趙肅、李遠、任回等鹹歎異之。初,流人既至漢中,上書求寄食巴、蜀,朝議不許,遣侍御史李苾持節慰勞,且監察之,不令入劍閣。苾至漢中,受流人貨賂,反為表曰:‘流人十萬餘口,非漢中一郡所能振贍,東下荊州,水湍迅險,又無舟船。蜀有倉儲,人複豐稔,宜令就食。’朝廷從之,由是散在益、梁,不可禁止。”後來這股流民被李特利用,組建成一支頗有戰鬥力的大軍,先是粉碎西晉朝廷小規模的剿殺,又擊敗政府的代表益州刺史羅尚,佔據四川大部分地區。李特之子李雄在304年于成都建立成漢政權,後自稱皇帝,追李特為景帝。成漢割據巴蜀,長達四十餘年。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29 09:37:39
  繼續,破產農民的另一種出路和他們的稱謂


  8、佃農


  說了這麼多流民的故事,回到農者身上。其實,並不是每個面臨破產風險或已經破產的農民都會選擇流亡之路。相當一部分人,用另一種方式求取生存,這就是佃農。由於古代封建稅負的沉重,加上毫無保障機制的經濟體系,一旦遭受天災,那麼農民就只能典田賣地,從自耕農淪為失地農民。這時候,兼併土地的豪強地主趁機收攬,失去土地的農民依附在豪強地主之家,租種他們的土地,作為他們的附庸,以此規避戶籍賦稅,地主們蔭蔽門下的佃農,向政府少報戶口,逃脫徭役賦稅。政府以地主可將農民固定在土地上不至成為流民,也對這種蔭蔽睜隻眼閉隻眼。作為回報,佃農租種地主的土地,繳納高額的租稅;並承擔地主莊園的勞役和保衛等義務。地主的剝削雖然依舊殘酷,但尚不至使人背井離鄉或直接餓死,因此在古代中國,在西周之後,佃農就成為農村經濟的主要形式。由此產生的佃農,各朝稱謂多樣,例如: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29 10:04:39
  田客:《晉書.王恂傳》有:“魏氏給公卿已下租牛客戶數各有差,自後小人憚役,多樂為之,貴勢之門動有百數。又太原諸部亦以匈奴胡人為田客,多者數千。”《宋史.王珪傳附王罕傳》:“罕擇父老可語者問以策,曰:‘吾屬皆有田客,欲給以兵,使相保聚。’”

  佃客:《晉書.食貨志》:“其應有佃客者,官品第一第二者佃客無過五十戶,第三品十戶,第四品七戶,第五品五戶,第六品三戶,第七品二戶,第八品第九品一戶。”《宋史.劉師道傳》:“川峽豪民多旁戶,以小民役屬者為佃客,使之如奴隸,家或數十戶,凡租調庸斂,悉佃客承之。”清成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福建三》:“大凡天下土田,民得租而輸賦稅於官者謂租主,而又收其餘以自贍給,為佃戶。所在皆然,不獨漳一郡而已。”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29 11:27:00
  地客:《宋史.食貨志》有:“乞將皇佑官莊客戶逃移之法校定:凡為客戶者,許役其身,毋及其家屬;凡典賣田宅,聽其離業,毋就租以充客戶;凡貸錢,止憑文約交還,毋抑勒以為地客;凡客戶身故、其妻改嫁者,聽其自便,女聽其自嫁。”
  莊戶:《資治通鑒?後周太祖廣順元年》:“於是帥莊戶及鄉人悉為兵。”胡三省對此注為:“佃豪家之田而納其租,謂之莊戶。”《明史.商輅傳》:“仁壽太后莊戶與民爭田,帝欲徙民塞外。”《明史.李敏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何必皇莊。請盡革莊戶,賦民耕。”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29 12:30:28
  佃戶:《宋史.食貨志》有:“淳熙五年,詔:‘湖北佃戶開墾荒田,止輸舊稅。’”《金史.曹望之傳》有:“或編近縣以為客戶,或留為佃戶者,亦籍其姓名。”《元史.成宗紀》有:“禁福建民冒稱權豪佃戶,規免門役。”《明史.李善長傳》有:“四年以疾致仕,賜臨濠地若干頃,置守塚戶百五十,給佃戶千五百家,儀仗士二十家。”清代顧炎武的《天下郡國利病書.福建三》有:“大凡天下土田,民得租而輸賦稅於官者謂租主,而又收其餘以自贍給,為佃戶。所在皆然,不獨漳一郡而已。”


  佃農種種稱謂的背後,是古中國赤裸裸的不平等關係,這些稱謂史料所反映的土地依附、經濟依附、人身依附等關係,就是是古代農村的基本面貌。


  另外,在特定的時期,地主莊園因為戰爭等因素被破壞,這個時候,政府往往會站出來扮演官方地主的角色,這就是民屯。比較有代表性的是三國時期的曹魏。建安元年,曹操在許下募民屯田,當年大見成效,得谷百萬斛,既解決了軍需,也安撫了流民。這種措施馬上被曹操在所統各州郡推廣,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史載“後遂因此大田,豐足國用,摧滅群逆,克定天下”。這種國家興辦的屯田,有效地招徠了流民和逃戶,將他們穩定在土地上,政府將這些國家佃農編制為“屯田客”, 國家保護他們不被豪族兼併,同時從他們的收成中徵收一半或稍高作為賦稅。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29 14:42:38
  9、農副產業中的稱謂

  說完了農民的稱謂,接下來說說小農經濟衍生的副業,如漁、牧、樵、獵等。

  漁業工作者,有漁人、漁翁、漁者等,見杜甫《秋興》其三 :“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其七:“關塞極天惟鳥道江湖滿地一漁翁。”《列仙傳》:“唐高宗時,漁者得青石。”

  樵采工作者,有樵客、樵叟、樵童、樵者、樵夫等,如王維《桃源行》:“樵客初傳漢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杜甫的《義鶻》有:“近經潏水湄,此事樵夫傳。”

  畜牧工作者,有牧人、牧童、牧兒等,如唐代王績的《野望》詩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呂氏春秋?疑似》:“入於澤,而問牧童;入于水,而問漁師。”唐代杜牧的《清明》詩有:“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柳宗元的《童區寄傳》有:“童寄者,郴州蕘牧兒。”同時,牧作為管理的意思,還衍生出官職稱謂,即州牧,是漢代一州的最高長官。秦漢時代對下民視為牲畜,詔令文書經常使用牧表述管理百姓之意。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29 15:48:11
  打獵為生的,則有獵戶、獵人等稱呼,如宋代黃庭堅的《戲詠江南土風》:“飯香獵戶分熊白,酒熟漁家擘蟹黃。”金代元好問的《薛明府去思口號》有:“只從明府到,獵戶得安眠。”《三國演義》第五十二回有:“原來二人都是桂陽嶺山鄉獵戶出身。”宋代范成大的《戲題索橋》詩有:“染人高曬帛,獵戶遠張罿。”《水滸傳》第四十三回有:“只見五七個獵戶都在那裡收窩弓弩箭。”《宋書?武帝紀上》:“孟昶勸弘其日出獵,未明開門出獵人。”唐代陸龜蒙的《頭陀僧》詩有:“自掃雪中歸鹿跡,天明恐被獵人尋。”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趙城虎》有:“隸集獵人,日夜伏山谷,冀得一虎,庶可塞責。”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29 17:28:39
  以上這些農副產業的從業人員,也可以合稱,如杜甫《閣夜》有:“野哭千家聞戰伐,夷歌幾處起漁樵”;又蘇軾《表忠觀碑記》有:“帝謂守臣,治其祠墳,墓俾樵牧,愧我後昆。”知名度比較高的農副合稱,是金庸小說中的“漁樵耕讀”,但實際上這是金庸先生的創制,“讀”是讀書人,不在第一產業的職業內,“漁樵耕”後面的,多是一個“牧”字,如《西遊記》第五十四回說女兒國就是:“聖僧拜佛到西梁,國內衠陰世少陽。農士工商皆女輩,漁樵耕牧盡紅妝。”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30 14:08:59
  @哈老怪123 546樓 2013-07-30 13:47:12
  說說看,為什麼秦二世叫胡亥?
  -----------------------------

  您好!

  秦二世皇帝,胡亥,嬴姓,但是當時姓氏未完全合一,因此不稱嬴胡亥,他的哥哥扶蘇也一樣,不稱姓,通常稱公子扶蘇。沙丘政變時,趙高矯詔立胡亥為太子,後繼位皇帝。胡亥的胡,有可能與其母親具有胡族血統有關;亥是古代計時的字,有可能是胡亥的出生時間,但是沒有專門的考證,這些只能是推測。

  秦二世皇帝,接續的是始皇帝,但是由於胡亥暴政不仁,又很快亡國,在歷史上評價很差,所以很多時候,史家都只稱“秦二世”,而不稱“秦二世皇帝”,皇帝在秦朝創制專門用來稱呼帝王,是最高的尊稱。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31 11:41:54
  農人的稱謂全部說完,接下來是士農工商中的工

  四、工

  接下來是百工的職業稱謂。古代的社會分工沒有今天細密,但“工”字在古代,內涵比今天更廣,在今天很多作為專業技術人員尊稱為師的,在古代也多是被劃為工一檔。如醫生醫師,在古代是醫工;工程師,在古代是匠人;畫師在古代稱畫工等等。具體來說,古代的工,包含了設計、工程、建造、冶煉、烹飪、醫療、水利、出版、印刷、陶瓷、裝飾、水利、郵驛、雕刻等等行業的所有參與者。

  在這些行業中,除了發佈命令的老闆和監工的國家官員,其他的從業者一律稱為工,百工就是他們的統稱,春秋時期的《考工記?總序》有:“國有六職,百工與居一焉。”《論語?子張》也有:“百工居肆,以成其事”。韓愈《師說》:“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漢代的作坊大多是官方工廠,裡面的工匠以罪犯和官家奴隸充任。到了魏晉,國家徵用專門的手工業者為國家服役,稱為匠戶,並一直沿用到明清,如《明史食貨志》有:“凡軍、匠、灶戶,役皆永充。軍戶死若逃者,于原籍勾補。匠戶二等:曰住坐,曰輪班。”但是,隨著城市文化的發展,國家工匠的組織形式不能滿足日益蓬勃發展的社會需要,因此,隋唐以降,各種各樣的手工業都有了自己的工廠作坊,匠人終於成為一個獨立的社會階層。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31 15:20:18
  接著工匠的稱謂

  工匠的稱謂,沒有太特別的方式,多是工種加上匠、人、者、夫等文字加以表述,小舉如下:
  畫工:《太平廣記》:“君能終恩,請命畫工,便賜粉黛。”
  匠:《太平廣記》:“龍朔年中,高麗諜者盜二獅子去,後複募匠修之,莫能相類者。”
  船工:《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有:“船工為流矢所中死,褚右手並溯船,僅乃得渡。”《新唐書.突厥傳》有:“帝使桑顯和塹邊大道,召江南船工大發卒治戰艦。”
  匠人:《因話錄》:“先是匠人得此石異之,虔心鐫刻,殆忘餐寢。”
  巧匠:(傳明熹宗擅長木工)《先撥志》載:“斧斤之屬,(熹宗)皆躬自操之。雖巧匠,不能過焉。”
  舟人:即船工,如《太平廣記》:“忽覺有物觸舟,然舟人已寢,德璘遂秉燭照之,見衣服彩繡似是人物。”
  染人:即染工,如《唐國史補》:“陳諫者,市人,強記。忽遇染人歲籍所染綾帛尋丈尺寸,為簿合圍,諫泛覽悉記之。州縣籍帳,凡所一閱,終身不忘。”
  庖人:即廚工,如《太平廣記》:“(顏)師古方宴僚屬將吏,忽有庖人,自廚徑詣師古。”
  裁縫:《水滸傳》第二回:“次日,叫莊客尋個裁縫,自去縣裡買了三匹紅錦,裁成三領錦襖子。”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31 16:14:26
  工匠在古代雖然也是勞動者的地位,但相對來說有獨立的階層和手藝,因此社會地位還算過得去,有關工匠的稱謂,基本上沒有作為罵詈語的,匠這個字,甚至因手藝精專,而成為尊稱大家的文字,衍生出史匠、文匠、詩匠等詞彙,如《論衡?量知》有:“能剒削柱梁謂之木匠;能穴鑿穴埳謂之土匠;能雕琢文書謂之史匠。”唐代吳兢的《貞觀政要?論求諫》有:“若名工文匠,商略詆訶,蕪詞拙跡,於是乃見。”唐代苑咸《酬王維》詩序:“然王兄當代詩匠,又精禪理。”宋張耒《看花》詩:“經營美景還詩匠,傾掃頑愁賴酒軍。”至今漢語仍有巨匠、匠心等褒義詞。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31 17:32:33
  匠人的身份稱謂,特別說一個我家鄉的故事。四川成都武侯祠裡的雙絕碑,是唐朝宰相裴度撰文、書法家柳公綽書寫,號稱文書雙絕,歷代稱為雙絕碑。到了文革年代,憤青們見這碑滿是歌頌封建官僚之詞,以破四舊的標準來看,應該立刻打碎大卸八塊。在這千鈞一髮之際,有位老文物工作者不忍見到文物被破壞,於是附會明朝著名石匠刻工魯建,說這個碑在明朝由魯建重刻,是勞動人民的勞動成果,勞動者魯建的雕刻,也是“一絕”,雙絕碑因此賴以保存,到今天,瞭解了文物保護艱辛歷程的成都人,已經不介意稱呼它是雙絕碑還是三絕碑了。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7-31 22:09:11
  樓上朋友這兩條增補太有用了,謝謝,謝謝!!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8-01 09:28:51
  @yueliang876 587樓 2013-08-01 08:09:20
  樓主能說說客家話是哪段歷史的語言.?潮汕方言跟現在的普通話有極大差別.,但跟客家話大概有50%相通.雖在潮汕工作多年,對當地語言卻入不了門,發音更為困難.肯請樓主詳解,特別感興趣.

  -----------------------------


  客家話嚴格來說不屬於稱謂的問題範圍。相對來說,從魏晉時期開始南遷的北方河洛人,由於固化內心的思鄉之情,從家鄉帶來的語言與當地語言混雜而又獨立,保留了很多古音,最終形成今天的客家方言(有些學者認為客家話已經形成一門語言)。客家話在歷史演變和南方地區,不可能不受到當地方言的印象,潮汕話作為閩南方言的一種,與客家話存在聯繫是必然的。
  瞭解比較淺薄,希望對您有幫助。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8-01 10:29:56
  接著更新,士農工商的稱謂說完了前面三個,接下來就是古代的末流 —— 商人的稱謂了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8-01 10:56:34
  五、商

  1、商人的常見稱謂

  工匠過後,到了商一層。古代社會重農抑商,各朝都限制商品自由流通,以最大限度地將農民束縛于土地上。統治者的態度,決定了商人在中國一直是末流階層,在稱謂上,有關商人的稱呼也大多是平淡無味的,而且很多中性詞彙甚至逐漸發展出了貶義。明清的時候,閉關鎖國的政策逐漸嚴格,商業經濟也跌至歷史最低谷,這個時候,甚至出現了奸商一詞,明清史料中比比皆是,如《明史.食貨志》有:“金複言:‘宣、大俱重鎮,不宜令奸商自擇便利,但中宣府。’帝可之。”又同書:“明初,東有馬市,西有茶市,皆以馭邊省戍守費。海外諸國入貢,許附載方物與中國貿易。因設市舶司,置提舉官以領之,所以通夷情,抑奸商,俾法禁有所施,因以消其釁隙也。”《明史.趙參魯傳》有:“十七年,以右副都禦史巡撫福建。申嚴海禁,戮奸商通倭者。遷大理卿。”《明史.琉球列傳》有:“時貢使所攜土物,與閩人互市者,為奸商抑勒,有司又從而侵削之。”《清史稿.食貨志》有:“運官利其饋獻,奸商竄入糧船,藉免國課。”同書又:“九年,嚴蒙古來京漏稅,及為奸商私運貨物之禁。”《清史稿.錢楷傳》有:“十六年,疏言:‘外洋鴉片煙入中國,奸商巧為夾帶。’”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8-01 11:20:40
  回到商人的普通稱謂,歷代比較常見的有:

  商賈:一般而言,商是指流動的行商,賈則指坐商,見於《周禮?天官?大宰》之職曰:“以九職任萬民……六曰商賈,阜通貨賄”。孫詒讓對此注為:“行曰商,處曰賈者。” 商賈統稱經商者在古代很常見,如《資治通鑒》有:“自行幹封泉寶錢,穀帛踴貴,商賈不行。癸未,詔罷之。”

  商人:如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離別。”

  賈人:如《唐語林》:“江淮賈人,有積米以待踴貴。”

  商販:《酉陽雜俎》:“不尚商販,自稱孝億人。”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8-01 12:17:57
  女性商人稱女商,如《北夢瑣言》:“有一女商荊十三娘,為亡夫設大祥齋,因慕趙,遂同載歸揚州。”

  行商:唐代韓愈的《祭湘君夫人文》有:“居民、行商不來祭享,輒敢以私錢十萬修而作之。”宋代范成大的《題南塘客舍》詩有:“君看坐賈行商輩,誰複從容唱《渭城》?”清代顧炎武的《錢糧論上》有:“今若於通都大邑行商麕集之地,雖盡征之以銀,而民不告病。”

  坐商:與行商相對的坐商出現的比較晚(因為商字在古代本就指流動經商者),見於史料的有《清史稿.王慶雲傳》:“從前鹽價每石三五十兩,自坐商囤積居奇,畦地錠票,租典靡常,一業數主,人人牟利。”明清之前坐商多稱為坐賈,如《宋史.食貨志》有:“其已入京未貨者,都鹽院全袋拘買鬻之,許坐賈請買碎賣。”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8-01 14:06:16
  此外,雖然各朝都打壓商業,但是頭腦靈活、善於經營者,歷代都有。他們在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後,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社會力量,財富為他們贏得了更高的社會地位,這一點在稱謂中也體現出來,即商人的尊稱。這樣的尊稱,如富翁、富家翁、富商、鉅賈、大賈等,見於史料的使用例有《史記?貨殖列傳》:“漢興,海內為一,開關梁,弛山澤之禁,是以富商大賈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徒豪傑諸侯于京師。”晉代孫盛的《魏氏春秋》有:“曹爽既罷兵,曰:‘我不失作富家翁。’”《宋史?食貨志下五》:“由是虛估之利皆入豪商巨賈。”《明史.魏元傳》:“鉅賈以重寶賂,元怒叱出之。”《聊齋志異.富翁》:“富翁某,商賈多貸其資。”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8-01 15:11:46
  接下來就是電視劇常錯的BUG來源之一了。
  簡單說,就是什麼店鋪在什麼時代才有,這裡面人的稱謂也就只可能在時代的卡尺之後。
  下面就來說說古代的各種店鋪。

  2、店鋪之中
  店鋪的負責人,老闆和掌櫃都是很晚才出現的稱呼,在漢魏南北朝到唐宋,多稱主人,如《宋書.志第九》:“過逆旅,逆旅人辱之,韓娥因曼聲哀哭,一裡老幼,悲愁垂涕相對,三日不食。”《舊唐書.馬周傳》:“宿于新豐逆旅,主人唯供諸商販而不顧待周,遂命酒一鬥八升,悠然獨酌,主人深異之。”《金史.楊伯雄傳》:“有二盜詐稱賈販,逆旅主人見欺,至州署陳訴,實欲劫取伯雄。”逆旅,就是古代的旅店。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8-01 16:14:07
  到了宋元市井經濟興起,仍舊多叫主人和主人家,如《水滸傳》第三回:“(魯達)下樓來叫道:‘主人家,酒錢洒家明日送來還你。’主人家連聲應道;‘提轄只顧自去,但吃不妨。’”《水滸傳》第二十三回:“武松敲著桌子叫道:‘主人家,怎的不來篩酒?’”宋元之後的老闆,大多可以稱“家”,如酒店的老闆,稱酒家,見《後漢書?李固傳》:“(李固之子)燮從受學,酒家異之,意非恒人,以女妻燮。”船老闆稱船家,如前蜀花蕊夫人的《宮詞》:“近侍婕妤先過水,遙聞隔岸喚船家。”

  商店的老闆稱掌櫃,使用很晚,如清代《老殘遊記》第六回:“這事我已明白,自然是捕快做的圈套,你們掌櫃的自然應該替他收屍去的。”

  老闆一詞,作為人稱也比較晚,而且是由方俗字慢慢普及。五代時王審知建立閩國(十國之一),鑄造大鐵錢,稱銠鈑,是為老闆音始,但第二字為“左反右力”,不是官書漢字,而是閩中俗字,今日輸入法也打不出來。後有以之作為閩人船老闆之稱呼,但是用範圍很窄,在清代還未中原的士大夫所不解,清代施鴻保的《閩雜記》說:“市肆主人及船中長年等,閩俗多稱老闆(第二字即“左邊反右邊力”),義不可解”。
舉報 | 回復
更多
• .週末男上司要我陪他去旅遊,我該答應嗎?
• .去泰國不得不吃喝玩樂的幾大項目(超強攻略)
• .冒死開扒某女星被包養地點!有圖有真相!
• .在環遊世界中見到的奇聞奇事(膽小慎入)
• .富貴大叔帶上嫵媚小情人偷偷過暑假(有露臉)
• .玩轉泰國,曼芭普五星酒店8日親子品質團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8-02 11:05:19
  實際上,大人之稱,普遍行走官場,是自雍正開始
  -----------------------------
  @淡泊明志風 603樓 2013-08-01 17:21:25
  《易經》第一卦 乾乾為天乾下乾上 乾,元亨利貞[7]初九:潛龍勿用。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九四:或躍在淵,無咎。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上九:亢龍有悔。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禦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象曰:天行健......
  -----------------------------

  大人之普遍稱呼官員,是在清代。之前的大人,通常指的是有德高人或父母,不用再官場。所以才有爺爺被張居正叫了聲大人而孫子作為奇事寫進文集的事情。這個意思,這在之後尊稱一章會集中說到。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8-02 17:31:10
  多少馬克,盡在風雨中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8-03 20:58:44
  接著說店鋪商人的稱謂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8-03 21:11:17
  古代中國的商業店鋪,當鋪大約起於南北朝;錢莊大約起於明中葉;鏢局大約起於清前期;青樓妓院的歷史很早,官辦妓院春秋時代就已經出現,漢魏的時候則有經營性質的妓院;肉鋪起源也很早,在戰國秦漢就已有了;武館則比較晚,因為為了維護統治,歷代大都禁止民眾習武,更不用說聚眾習武了,如《元典章》就有:“二十人之上不許聚眾圍獵”,到了清朝都沒有正式公開的武館,而大多以秘密結社或家庭直傳的方式修習;布匹店由於事關衣食住行之首,起源很早,在唐宋之後,又因染布的需求,而出現了染坊;裁縫在宋元之後,從一種技藝,變為縫紉師傅的稱謂;賭場的開設大約在春秋戰國時代,後代雖然時有禁止,但從未禁絕;珠寶作為商品流通的歷史也很早,春秋戰國時候就已有了“買櫝還珠”的故事;至於茶馬貿易、牧鐵貿易,更是以絲綢之路、茶馬古道、邊關市集、海上貿易的形式,一直持續了兩千多年。

  這些行業的起源,大體上也就決定了鏢師、武師、老鴇、屠戶、染人等商人稱謂的出現時間。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8-03 21:27:47
  商的最後,說一個小販


  小販
  小本經營的商人,既是手工業者,又是自主經營者,他們在古代被稱為販,衍生有販夫、販子、小販等稱謂,如《周禮?地官?司市》:“夕市,夕時而市,販夫販婦為主。”鄭玄對此注為:“販夫販婦,朝資夕賣。”宋代孫升的《孫公談圃》有:“丁崖州多智數,在海外有一販夫,輒與數百緡,任其貨易。”宋代周密的《癸辛雜識別集?魚苗》有:“江州等處水濱產魚苗,地主至於夏,皆取之出售,以此為利,販子輳集。”《醒世恒言?徐老僕義憤成家》則有:“我是個小販子,本錢短少,守日子不起的。”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8-03 22:22:13
  可以說,小販的歷史,比城市管理者長多了,自古以來,販夫走卒引車賣漿,就是很多人賴以謀生的行當。毛主席曾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中說道:“小販不論肩挑叫賣,或街畔攤售,總之本小利微,吃著不夠。其地位和貧農不相上下。”既然他們是人,是艱難謀生的人,就應該獲得基本的生存權利和尊嚴,就連兩千年前的文獻《禮記?曲禮》都說:“雖負販者,必有尊也。”如今某些地方因為小販們造成的髒亂差,採取一刀切的方式禁止、罰款、驅趕、沒收,實在是過於粗暴,須知大禹治水,堵不如疏啊。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8-04 00:10:43
  @焚琴煮鶴清泉濯足 637樓 2013-08-03 22:16:39
  我剛編輯完中華高姓大通譜。很有意思。
  -----------------------------


  大通譜恐怕很難吧,因為那麼多變姓、改姓的,比如鮮卑的高姓。您的作品在哪裡可以看到呢?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8-05 09:25:41
  樓上說的應該是一種譜牒學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8-05 10:06:43
  譜牒學對考證、書物證的要求極高,希望今後能看到您的大作。

  休整一下繼續本帖的主題,士農工商的稱謂說完了,接下來是古代其他職業的稱謂了,包括兵、匪、僧、道、倡優、伶人等等~~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8-06 16:12:56
  六、古代的其他職業稱謂

  除了士農工商一層,古代的社會還有很多職業,這些職業如讀書人、僧道、術士、戲子、娼妓,這些職業或貧或富,或貴或賤,不太好歸在士農工商類,當然也不盡屬苦役奴僕,只能單獨分析。

  1、讀書人
  讀書人在古代是一個職業,但之所以不歸入士,是因為這個職業成功率實在太低。自從唐代有了科舉制,讀書以求入仕就成為學子們的不二法門,可是要通過層層的鄉試、會試、殿試,最終踏入官場,決不是件容易的事。據學者們統計,古往今來考中科舉做官的人,與參加科舉的總人數相比,只占不到1%。因此,從概率上來說,選擇了讀書這個職業,實際上就已經選擇了失敗。這些沒有進入官場的讀書人,除了其中鳳毛麟角的高士可以詩畫怡情遊戲人間,其他的大多數都窮困潦倒,並且無技傍身,很難歸納到“士”這個階層。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8-06 17:05:52
  未中舉的讀書人,大部分只能廁身私塾,以教授蒙學糊口,這就是教書先生,又稱塾師,如明代孔貞運《明兵部尚書節寰袁公墓誌銘》:“公(袁可立)七歲從塾師受毛詩禮記。”除了教書之途,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們幾乎沒有辦法從事其他行業,很多人科舉一直從少年考到白頭,這是封建社會很殘酷的一面。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8-06 17:17:10
  當然,也有另類書生,科舉不成,轉而起身革命,洪秀全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屢試科舉不中,在廣州最後一次參加鄉試時,收到基督徒梁發散發的《勸世良言》小冊子,在科舉失利、落地窮困和宗教迷信的共同作用下,洪秀全走上革命之路,發起了太平天國運動。
  由於考取率低、而讀書人又自負文才,有一定自主思想,加上落地之後前途渺茫,很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因此歷代統治者都不約而同地將這個階層視為危險因素,不僅嚴加管控,而且從稱謂上進行污蔑。劉邦一直很討厭儒生,甚至以儒生的頭冠做溺器,後來名儒叔孫通為漢高祖制訂朝儀,使劉邦終於體會到了帝王的威嚴和尊貴,儒生的地位才有所提高。漢武帝獨尊儒術,使得儒學成為國家宣導的學術,修習儒學往往可以獲得高官,一時間太學滿員。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8-06 17:26:10
  但是總的來說,國家並不能為每一個儒生都提供官職,明清的太學生,雖然已經是最高級的生員,但如果中不了科舉,還是只能以國子監生的身份出任秩低俸薄、權輕勢單的教諭、訓導等學官,聊以糊口。元代在職業等級的分類中,將儒生列入第九等,甚至連娼妓都不如,而與乞丐同流,被人認為是三教九流中最低一檔,謝枋得在其所著《疊山集》卷六《送方伯載歸三山序》一文中說:“滑稽之雄,以儒為戲者曰:我大元制典,人有十等:一官耳吏,先之者,貴也。貴之者,謂其有益於目也。七匠八娼,九儒十丐,賤之也。賤之者,謂無益于國也。嗟乎卑哉!介乎娼之下,丐之上,今之儒也。”鄭所南在他所著《鐵函心史》卷下《鞭法》的記載中,曰:“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獵八民,九儒十丐。”趙翼《陔余叢考》亦有:“元制,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這是古代讀書人沒有生活保障、沒有經濟基礎、沒有謀生能力、科舉採取率低下的真實寫照。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8-06 18:22:58
  蔑稱讀書人的稱謂,如腐儒、酸儒、豎儒,使用例有唐代杜甫的《江漢》詩:“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明代高攀龍《答袁節寰中丞》:“腐儒之談無當也,而涓埃可佐高深,故不敢以膚言而以衷語。”《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有:“玄德與關、張上馬而行。張飛曰:‘孔明又訪不著,卻遇此腐儒,閒談許久!’玄德曰:‘此亦隱者之言也。’”明代袁宏道的《與龔惟長先生書》有:“遠文唐宋酸儒之陋,近完一代未竟之篇。”《史記.酈生陸賈列傳》有:“沛公罵曰:‘豎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諸侯相率而攻秦,何謂助秦攻諸侯乎?’”司馬貞索隱:“豎者,僮僕之稱,沛公輕之,以比奴豎,故曰‘豎儒’也。”唐代權徹的《題沉黎城》詩亦有:“不學豎儒輩,談經空白頭。”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8-06 18:40:22
  讀書人的平常稱謂,有儒生、書生、生等。漢代罷黜百家之後,原來諸子百家的諸生,也成了儒生的專門稱呼,如《三國志.管輅傳》有:“輅蔔,教使明日于南陌上伺,當有一角巾諸生,駕黑牛故車,必引留,為設賓主,此能消之。”此例中生僅一人,亦稱諸生。另外的書生例,如《東觀漢記.趙孝傳》:“(孝)常白衣步擔,嘗從 長安 來過直,上郵亭,但稱書生,寄止於亭門塾。”唐代王勃《秋日登洪州滕王閣餞別序》:“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唐代韓愈的《與鄂州柳中丞書》有:“合下,書生也。《詩》、《書》、《禮》、《樂》是習,仁、義是修、法度是束。”宋代何薳的《春渚紀聞.楊文公鶴誕》有:“屬對用事,如老書生,而筆跡則童稚也。”明代孔貞運的《明兵部尚書節寰袁公墓誌銘》有:“後會鞫(音jú),果不得實。而書生之得免於赤誅者,皆公(袁可立)再造也。”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8-07 09:09:02
  接著讀書人的稱謂~~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8-07 09:12:38
  前面說到書生的平常稱謂,但是,即使這些平常的稱謂,也經常含有貶義,表示手無縛雞之力、只有一條三寸不爛之舌或只會讀死書的軟弱者,如《北史.柳虯傳》中,段達勸隋煬帝不要接受劉臻提出的意見,說的就是:“劉臻書生,鼓搖唇舌,適足以相詿誤。願勿納之。”《三國演義》第八十三回的標題則是“戰猇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書生拜大將”,說陸遜初拜大將,眾人不服,後來大破劉備,方才服眾的故事。在後代各種文藝作品中,陸遜都因此被描繪為白面書生的文弱形象。清朝詩人黃景仁的《雜感》,更感歎到:“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8-07 10:16:18
  下面說到古代妓女的稱謂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8-07 10:56:08
  古代的娼妓,從稱謂和工作內容,都與今天人們想像的不太一樣。古代的大部分妓女,除了皮肉賣笑,還要學習歌舞、詩詞,很多都具有比較高的文化素養,可以說是從精神和肉體兩個方面來取悅顧客。有一個比較容易誤讀的理解,即娼為皮肉妓為聲樂,其實古代的娼和妓都是指包含但不限於皮肉生意的。娼字在上古文獻中沒有,《說文解字》這樣的古代權威字書也沒有,中古的時候娼出現,常與倡相通,既有演藝也有賣身之意;妓則更加清楚,不僅使用常通於伎,而且很多妓女都精通音樂和詩詞。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8-07 11:20:52
  由於妓女可以不受約束或較少約束地參與社交活動,而不像宮廷貴婦那樣鎖閉深幽,所以古代女性的文學作品,大部分是賴妓女之職業以保存至今,如唐朝魚玄機、薛濤的詩歌;此外,古代妓女的風流韻事,也遠比深宮怨婦和良家婦女的閨閣來得更加生動,像李師師、柳如是、杜麗娘這樣的妓女形象,早已作為古代最有魅力的女性被大街小巷所傳誦。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8-07 12:08:41
  古代的妓,有十分複雜的分類,大體上分為宮妓、官妓、營妓、家妓、私妓,還有一部分偽裝修行的女道士和女尼。宮妓,是宮廷中的妓女,與宮女、樂工有相似的職能但不完全相同,他們除了肩負一定的日常工作,還需要負責宮廷特別是皇帝的娛樂,得幸者亦可能飛升為妃嬪。宮妓之稱,如《南齊書.張敬兒傳》:“卿大收宮妓,劫奪天藏。”唐代李賀的《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三月》詩有:“軍裝宮妓掃蛾淺,搖搖錦旗夾城暖。”宋代鄭文寶的《南唐近事》有:“公為學士日,常視草金鑾內殿,深夜入還翰苑,當時皆宮妓秉燭以送。”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8-07 13:34:56
  官妓是官方訓練和培養,用於官方宴會聲色之時的妓女,如《舊五代史.馬鬱傳》就有:“聘王鎔於鎮州,官妓有轉轉者,美麗善歌舞,因宴席,鬱累挑之。”這就是聲色于官僚宴會的官妓身影。古代戰爭掠奪、政治傾軋和貪官倒臺,不僅家財罰沒,連家中的女性也一併收入官妓機構,這是官妓的主要來源。金朝滅亡北宋,就將北宋宮廷上至皇后皇妃,下至宮女,都掠往其首都官方妓院浣衣院,供金朝王公貴族發洩獸欲。宋朝的官妓,尚訓練詩詞以娛來客,金朝的浣衣院,由於金人不太講究文化素質,所以是純粹的肉體蹂躪。宋高宗趙構的生母、宋徽宗的愛女柔福帝姬,都在浣衣院被糟踐過。趙構的生母韋後在北方曾生有一子,趙構為了掩蓋這件恥辱,還將韋後的出生日期向前改了十年,以示無法生育。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8-07 14:42:56
  此外,官妓還要服從政府調配,服務大型歌舞筵席或輸納嫖資,《戰國策?東周策》曾記載:“齊桓公宮中七市,女閭七百,國人非之。”清代周亮工的《書影》說:“女閭七百,齊桓征夜合之資,以佐軍興,皆寡婦也。”輔佐齊桓公的管仲開設女閭,可以說是官方開辦妓院之始,後代妓女甚至有將管仲奉為行業保護神供奉的。官妓的全盛時期是唐朝,宋代由於勾欄瓦子等私營性質娛樂場所的迅速發展,官妓的規模不如唐朝,明朝時候官妓隸屬教坊司,不再專門伺候官僚,清朝則廢除了官妓。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8-07 15:34:53
  營妓即軍妓,是隨軍“慰勞”將士的妓女。相傳始于春秋之越國,如《越絕書》:“獨婦山者,勾踐將伐吳,徒寡婦致獨山上,以為死士,示得專一也。”這裡的“徒寡婦致獨山”,就是為即將出征的死士鼓氣泄欲的營妓。營妓各朝都有,但一般禁止官僚與之接觸,如《宋史.李渙傳》有:“會河東走馬承受奏,渙頃官並州,與營妓遊,黜通判磁州,尋知遼州。”當然,也有無所顧忌的,如篡唐的朱溫,《舊五代史.宗室傳》記載:“(朱溫子)友珪,小字遙喜,母失其姓,本亳州營妓也。唐光啟中,帝(朱溫)徇地亳州,召而侍寢。”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8-07 16:59:30
  家妓是官僚家中的妓女,與小妾、舞女、婢女有相似處但不相同,是處於娛樂主人、賓客,並有可能作為禮物贈送的存在,使用例有《資治通鑒.後樑均王貞明四年》:“威武節度使、知撫州李德誠有家妓數十。”宋代薑夔的《鶯聲繞紅樓》詞序亦有:“甲寅春,平甫與予自越 來吳,攜家妓觀梅於孤山之西村 。”唐傳奇故事《虯髯客傳》中的紅拂,本是隋朝大臣楊素的家妓,她向李靖自述時就說:“妾,楊家之紅拂伎也”,爾後評價楊素:“彼屍居餘氣,不足畏也。諸妓知其無成,去者甚眾矣。彼亦不甚逐也,計之詳矣。幸元疑焉。”隨後紅拂追隨李靖,成為有名的俠女。西晉時,石崇富可敵國,廣納家妓,綠珠是最得其寵愛者。後來石崇失勢,政敵孫秀上門索要其家妓,石崇不得已,讓他隨意挑選。孫秀指明只要綠珠,石崇大怒不許,後來被孫秀讒言處死,綠珠墜樓以示不渝。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8-09 10:08:07
  休息一下 ORZ~~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8-21 14:06:12
  多謝各位支援,文字還要整理一下更新~~先發幾張趣圖~~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8-21 14:08:52
  據說都是真實的案例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8-21 14:52:32
  外國的長名字

  不知道米蘭和國米球迷是不是記得98到01賽季飛馳在意甲的一位阿根廷邊前衛:古利

  他球衣上的Guly是簡寫,因為他的名字是在太長了,全名能從左邊袖子打到右邊袖子:Andres Guglielminpietro
  安德雷斯.古格裡埃爾明皮耶特羅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8-21 15:07:04
  面稱在後面講到,嘿嘿~~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8-21 15:11:50
  職業稱謂大多數不是面稱,而是描述稱謂。

  例如妓女執業時,客人不會稱呼他妓女,而是稱呼她的各種藝名、雅稱,甚至字型大小,甚至她的鴇母會叫她女兒。如果這個妓女參加了其他社交活動,那麼就按照社交活動的一般尊稱謙稱,別人稱呼她是姑娘、小姐(小姐有時是賤稱有時是尊稱)、娘子,她自己謙稱奴家、奴、妾。

  有些職業稱謂作為描述稱也可以作為面稱,比如酒保。

  而且在商人的介紹中,實際上說到了面稱,只是您沒有注意到,比如如《水滸傳》第三回:“(魯達)下樓來叫道:‘主人家,酒錢洒家明日送來還你。’主人家連聲應道;‘提轄只顧自去,但吃不妨。’”《水滸傳》第二十三回:“武松敲著桌子叫道:‘主人家,怎的不來篩酒?’”

  這兩個稱呼酒家店主的主人家都是面稱。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8-21 15:16:31

  在這個使用例裡面

  (《水滸傳》第三回:“(魯達)下樓來叫道:‘主人家,酒錢洒家明日送來還你。’主人家連聲應道;‘提轄只顧自去,但吃不妨。’”)

  主人家這個稱呼出現了兩次,第一次是魯達對他當面的稱呼,第二次是行文描述的描述稱謂。

  但是,大多數職業稱謂並不是面稱,而大多用作描述稱謂,比如最開始就說到的《歷代不知姓錄》,如其中的 相城丐兒、潭州三學生、萬安僧、淨德寺尼、江中漁父、劉平義賊、梨園諸工、趙軍士、盧昭美酒嫗、匠師慶、道中儒生、作炭人、南唐商人、叩馬書生、漂母、治篾者、開元制衣女、廚人濮、吳王使者、綠衣樂公、孟珙漁翁、鄭賈人、梁王刺客、搏雞者、魯山盜、秦望山道士、汝州筆仙、桓溫比丘尼、王徽之術士、晉獻公卜人、寧士相宅者、相墓者、魏巫、譏秦檜伶人、優人莫、太樂伎、楚偷、終南山隱者、陸氏醫、楊不花二僕、鄭玄二婢等等


  當然,稱謂的使用場合,是在不斷流變的。比如古代,老師絕大多數情況只做描述稱,但是今天既可以面稱(學生、學生家長、同事甚至路人都可以使用),也可以作為描述稱謂(即說明此人的職業),甚至老師還進入社交領域,尊稱有些老先生為老師是絕不止差池的,但是稱他們為先生有時候就有點生硬。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8-21 15:26:44
  總的來說,不同職業的人參與社會,大多數職業是身份稱謂,用於書面和描述,而不是面稱。

  面稱屬於社交行為,古代大部分社交都是用特定的尊稱和謙稱,這些都在後面講到。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8-26 10:40:25
  先來回答最新的提問~

  小姐

  這個稱謂從宋代一直使用到今天,其尊卑時起時落。宋代錢惟演在《玉堂逢辰錄》中,記有“掌茶酒宮人韓小姐”,這裡的“小姐”是指一位宮女;南宋洪邁的《夷堅志》有:“傅九者,好使游,常與散樂林小姐綢繆”,這“林小姐”是個藝妓;《成伯席上贈妓人楊小姐》詩,則是贈給妓女楊小姐的。這些“小姐”都不是什麼上得大雅的尊稱。宋、元時姬妾也常被稱為“小姐”。

  元代中後期至明清時代,“小姐”一詞搖身而變,成了大家閨秀、名媛佳麗喜歡使用的稱謂。據清代趙翼《陔余叢考》有:“今年方縉紳家女多稱小姐,宋時閨閣女稱小娘子,而小姐乃賤者之稱”。元代王實甫的《西廂記》有:“只生得小姐,小字鶯鶯。”這裡的小姐並非妓女等低賤之稱,而是名門閨秀。從元代起,小姐成了有身份人家女兒的尊稱,並一直使用到新中國成立之前。比如民國年間著名的“趙四小姐”,她本名趙一荻,出身于一個頗有名望的官宦之家,其父趙慶華(字燧山)是浙江蘭溪人,在北洋政府時代,歷任津浦、滬寧、廣九等鐵路局局長,又曾任東三省外交顧問,並官至交通次長,“趙四小姐”是對大家閨秀的尊稱。

  新中國成立後,小姐作為一個有階級色彩的稱謂被廢除了。到了上世紀90年代,小姐開始作為一個比較新潮的稱謂重新進入社交場合,並開始有將餐廳年輕的女服務員稱為小姐的現象。如今,小姐一詞在普遍作為社交稱謂的同時,又重新被用做對妓女的稱呼,使這個稱謂在不正式的場合使用起來多少顯得彆扭。
 《花木蘭傳奇》中對柔然國丞相女兒一直以赫紅小姐相稱不符合歷史背景,南北朝時期小姐根本沒有進入社交稱謂,當時女子參加社交不多,常用的描述稱謂(背稱)是:
  1、千金(兩漢魏晉起用,隋唐之後專稱女性,之前主要稱男性)
  2、女士(女而有士行者,是尊稱)
  3、女郎(謂女中之郎)
  4、姝、媛(例如《陌上桑》使君調戲羅敷:“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家姝”)
  5、婦、婦人(這個最常用、最通用)

  面稱是:
  1、卿(兩晉開始進入社交領域,但是是比較親昵的尊稱)
  2、汝、你(即現代漢語的你,比較陌生的稱謂,古代社交大多用尊稱,直接用你有倨傲的口吻)
  3、娘子(南北朝開始大量進入社交領域,是最常用的面稱)
  4、注:沒有夫人(明清起用)、小姐(元代中後期才開始做尊稱)、姑娘(明清才開始作為社交稱年輕女子的尊稱,之前一直表示姑媽或者老年婦女)
舉報 | 回復
更多
• .週末男上司要我陪他去旅遊,我該答應嗎?
• .夏日水潤盛宴由此誕生,千萬不要錯過哦
• .男人心理:公認的美女應該每天必做的一件事
• .在巴西看球喊加油被老外嘲笑,難道是我英語發音太爛
• .在環遊世界中見到的奇聞奇事(膽小慎入)
• .昨晚占了點便宜,老婆開心我也爽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8-26 11:14:15
  但是,《花木蘭傳奇》選用稱謂有一個很大的前提,那就是古裝劇是給現代人看的,如果面稱用卿、君,或者你、汝,太過古質,而且不便呼叫,因為這個傳奇劇本來就不是正劇,有很大戲說成分。小姐和姑娘兩個,現在基本被古裝劇統一用作古代年輕女子的稱呼了,再改顯得很彆扭,因此《花木蘭傳奇》用小姐之稱,意無大差,可以用得走。

  中古專門用在官場稱呼官員女兒的,面稱是千金和令愛之類的尊稱,描述則多用“某女”表示,如《漢書.司馬相如傳》有:“時,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繆與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舊唐書.潘孟陽傳》:“孟陽母,劉晏女也。”《金史.張汝弼傳》:“世宗納玄征女為次室,是為元妃。”《明史.文苑列傳》:“子婦沈氏,修撰懋學女,與隆女瑤瑟並能詩。”又《晉書.張輔傳》:“梁州刺史楊欣有姊喪,未經旬,車騎長史韓預強聘其女為妻。”《北史.周威傳》:“威字無畏。少有至性,五歲喪父,哀毀有若成人。周文帝時,襲爵美陽縣公,仕郡功曹。大塚宰宇文護見而禮之,以其女新興公主妻焉。”

  這幾個王公官員的女兒,都稱某女或其女,是古代稱呼人女最常見的方式。總的來說,官員的女兒,由於總會成為另一個官宦之家或皇家的媳婦,總會變成別家的人,閨秀們又不會經常進入社交場合,因此沒有專用的稱呼。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8-26 11:26:50
  今天男女平等,女孩子可以隨意活動。但是古代根本不可能,稍微有點身份的人家,女子大多被限制在閨閣之中,非極其正式的場合(比如祭祀、出家)不能出門,更不可能隨便參加社交。因此古代女子的尊稱、社交稱謂,少之又少。古裝劇是用今天的眼光敷衍古代的故事,所以當然不能說男主四五十集見不到女主,這戲誰看。所以古裝劇大多用宋元市井文化興起後的戲曲唱詞、白話小說的稱謂,帶入漢魏、隋唐,這是沒有辦法的事,只是正劇需要加以甄別。

  古代情人節根本不是什麼七夕節,七夕只不過是民間傳說,真要說搞得到事的只有元宵一天。只有這一天,不宵禁,女兒家可以出來看燈,跟公子偶遇,就這麼一天。但是完全按照這個背景來拍戲,我擦,觀眾能受得了嗎。

  不過,如果按照稱謂選用比較精良準確的,就是現在暑假聯排放的《白娘子傳奇》最準確,最生動,也最古典優雅。不過白娘子已經有點趨向戲曲了,類似百老匯的歌舞劇,一集裡面咿咿呀呀唱西湖美景三月天好幾回。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8-26 14:55:28
  @夢影shadow 692樓 2013-08-24 09:02:44
  @字形檔塔
  對中國古代常識一知半解,雖有興趣,儲備實在不夠,特來請教樓主。
  1、比如“先生、小姐” 稱謂具體是從何時開始有的?先生和現在通用含義有什麼區別?一直都是對部分讀書人的尊稱?看大秦帝國有“先生教我”之說,也就是先生在戰國時就有了。一些雜劇、戲曲中好像就有小姐之稱了。之前看《花木蘭傳奇》中對柔然國丞相女兒一直以赫紅小姐相稱,不知有沒有道理。
  2、稱自己有吾、我......
  -----------------------------


  第二個回復先生~~



  “先生”。這個詞彙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而且一直延續使用為敬語,絕非舶來。最早出現“先生”一詞的是《論語》:“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意思是:“子夏問什麼是孝道,孔子說:‘什麼是孝,態度就很難。假如有事情,年輕人去幫著做;有了酒飯,讓長輩吃,難道僅僅這樣就算完成了孝嗎?’”先生在這裡的意思很明白,就是“先出生的人”,引申為“長輩”,作為尊老之稱。東漢高誘對《戰國策》注釋中也說:“先生,長老先己以生者”。

  也就是說,先生是一個以尊老敬老而發展為尊稱的例子。到戰國及秦漢以後,尊稱別人為先生,也就不再區分年齡上是否真的比自己大了,《戰國策》:“先生坐,何至於此”,是稱呼有德行的長輩。清代陸以湉在《冷廬雜識》中說:“凡當尊稱之者亦曰‘先生’。”先生做尊稱,在古代比比皆是,尊者、官長、方士、道人、老人、學者,都可以之尊稱,如《唐國史補》:“羅浮王先生,人或問為政難易。先生曰:‘簡則易’。”又《因話錄》:“嘗有村姥,持一碧絹襦來奉先生,先生對眾便著之,在坐者竊笑,先生不以介意。”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8-26 15:43:11
  繼續說先生:

  先生是尊稱~

  但是,在唐宋以後,由於使用範圍太廣泛,先生尊貴的意義有所下降,《清稗類鈔.稱謂類.老師先生》甚至記載:“光緒中,上海高等妓女…亦稱先生而不稱小姐。”這也需提一提,先生在清末民初就已經作為普遍的稱謂了,男女都可使用,如魯迅尊稱夫人為“許廣平先生”。到今天,我們稱別人為先生,似乎已屬於普通的稱謂,但細說起來,其實還是尊稱。因為“先生”絕無貶義,而且是對不便直呼其名所用的代稱,使用場合一般都比較正式,很少在日常生活或市井坊間用它。

  先生一詞也用於尊稱文化人,比如老師(第一個用“先生”稱呼老師的,始見於戰國初年成書的《曲禮》:“從于先生,不越禮而與人言”)。後代對文化類工匠也稱先生,如帳房先生。我國是一個非常重視文化知識的國家,對老師的崇敬也是非比尋常,在祭祀的牌位上,“師”是跟隨“天地君親”一起享受跪拜香火的。因此,老師的稱謂從古到今都是神聖尊崇的。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8-26 15:53:22
  1911年辛亥革命後,武昌軍政府即推行平等之風,禁止稱呼老爺、大人。1912 年,南京臨時政府又頒佈法令,正式革除大人老爺的稱呼,見1912年3月的《令內務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廳稱呼文》,內稱:“官廳為治事之機關,職員乃人民之公僕,本非特殊之階級,何取非分之名稱?查前清官廳視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爺等名稱,受之者,增慚;施之者,失體,義無取焉。光復以後,聞中央地方各官廳,漫不加察,仍沿舊稱,殊為共和政體之玷。嗣後各官廳人員,相稱咸以官職。民間普通稱呼則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廳惡稱。”

  從民國開始,先生開始逐漸替代了社交裡的老爺和大哥。解放後,由於先生具有一定的“階級色彩”,讓位于同志。直到改革開放之後才逐漸回到中國人的社交稱謂裡。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9-02 12:37:19
  @夢影shadow 711樓 2013-09-01 14:54:10
  @字形檔塔 感謝lz的詳細解答!另外,還想問下,這個四爺等數字加爺的稱呼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感覺比較確定的是清朝已經有這個稱呼了。但最近看到一個講北齊的片子也這樣稱呼,覺得特別彆扭。
  -----------------------------


  爺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由北地方言轉音進入漢語的,最初是親屬稱謂,稱呼父親(上古漢語爺爺稱祖),隋唐時候開始作為祖輩稱謂,疊字爺爺是宋元時期出現的。

  爺字作為社交稱謂,是由親屬稱謂轉借而來(尊長),最早一例享用爺字尊稱的是唐朝的宦官高力士。大約在明清時期,特別是清朝,爺字作為尊稱開始普通通行。但是,老爺之稱,大約起於明代;少爺之稱,最多只能追溯到清朝中葉。

  因此,蘭陵王裡面稱四爺肯定不準確,而且彆扭。這個我也看到了,只是無力吐槽。這樣的片子不太值得認真,因為他本身戲說的痕跡太明顯了,從頭到尾都沒有追求嚴謹。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9-02 15:53:40
  @夢影shadow 713樓 2013-09-01 15:23:15
  作者:夢影shadow 時間:2013-09-01 15:01:45
  @字形檔塔 不知lz前面有沒有提過,皇帝的(小)老婆能對他自稱“本宮”嗎?
  ------感覺應該是對比自己地位低的姬妾、大臣提的,而不應是面對皇帝的自稱。不知是不是這樣
  -----------------------------



  後妃獨處一宮,可以自稱本宮,但是這是比較倨傲的自稱,確實不能對皇帝使用(當然特別強勢的後妃特別是太后不在此限,有些太后甚至自稱朕)。


  不過,古代自稱的基本語言習慣是謙遜,《宋史.陸秀夫傳》有這麼一段記載:“楊太妃垂簾,與群臣語,猶自稱奴”,作為後妃的女性,即使與臣下對話,大多數情況下還是選擇謙遜的自稱奴和妾。

  當然,沒有獨處一宮的低級妃嬪答應,自然更不可能自稱為本宮。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09-11 20:20:34
  沉了嗎?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0-01 21:06:12
  頂一下~~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1-27 10:33:53
  先回答讀者提問,嘿嘿~~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1-27 10:35:21
  前面夫人的回復打錯了,實際上說的是太太。

  太太這個詞,明清才有,前朝沒有。

  夫人是三代國君的妾,後來變成高官貴族的妻稱,在西漢開始有進入社交稱謂的例子,到了東漢開始普遍使用。

  特此糾正,後附詳述。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1-27 10:43:05
  先說太太~~


  太太很雅,但使用卻很晚,明代開始逐漸從官宦之家普及于普通社交。明末史可法有一封著名的家書,其中稱母親和母親輩的親屬為太太,其文:“恭候太太、楊太太、夫人萬安:北兵於十八日圍揚城,至今尚未攻打。然人心已去,收拾不來。法早晚必死,不知夫人肯隨我去否,如此世界,生亦無益,不如早早決斷也。太太苦惱,須托四太爺、大爺、三哥大家照管,照兒好歹隨他罷了。書至此,肝腸寸斷矣。四月二十一日法寄。”
  也就是說,明代以太太稱妻,雖然有使用,但畢竟還不是全民接受的稱謂,太太也因尊老之意而還可以稱呼母輩親屬。到了清代,太太稱妻才開始普及,並產生了姨太太等衍生稱謂。
  太太之稱,按照清代人梁紹壬在《兩般秋雨庵隨筆》中的解釋:“漢哀帝尊祖母定陶恭王太后傅氏為帝太太後,後又尊她為皇太太後,此婦人稱太太之始也。”這種說法不太準確,因為古代皇帝的祖母加太稱太皇太后,漢哀帝出自旁支,為了追尊自己的生母,他先尊漢成帝的母親為太皇太后,後尊自己的生母為皇太太後,是禮數上的變通,而不是太太稱謂的開始。
  事實上,在漢代到明代之間上千年的時間,並沒有什麼太太稱妻或進入社交領域的例子。明清風氣好古,士人們搜求到漢代太太含有尊貴的意思,才借用之作為社交稱謂,之後再轉為親屬稱謂。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1-27 11:03:50
  然後是夫人稱家中妻子和作為社交尊稱:



  夫人:夫人稱妻子和做社交稱謂,經歷了從上至下的緩慢普及。
  在先秦的周代,夫人主要用於稱呼諸侯的妻子。延至漢代,夫人的外延擴大,皇帝的妾可以稱夫人,如漢高帝的戚夫人、漢武帝的王夫人、李夫人;列侯、丞相、將軍之妻亦稱夫人,這是兩漢夫人的主要用途。
  但此時,夫人亦逐漸進入社交領域,雖然使用不多,但是向民間和普通尊稱發展的趨勢卻很清楚,如《史記.遊俠列傳》:“游公母即祁太伯母也,諸客見之皆拜,傳曰‘無驚祁夫人’。遂殺游公父及子,斷兩頭去。”這裡的祁夫人,只是縣門下掾之母,從官階上來說絕非高位,夫人是明白無誤的社交尊稱。又《後漢書.李善傳》有:“未至一裡,乃脫朝服,持鋤去草,及拜墓,哭泣甚悲,身自炊爂,執鼎俎以修祭祀。垂泣曰:‘君夫人,善在此’盡哀,數日乃去。”此處之夫人只是稱民人之妻,亦屬於普通的尊稱。後代雖然仍有制度以夫人作為大官之妻的正式稱謂(如唐代一品官與國公之母及妻為國夫人,三品以上官之母及妻為郡夫人),但夫人借由社交尊稱,而逐漸進入普通夫妻的稱謂領域,已經是普遍的現象。士紳官宦之家、讀書人夫妻,都使用夫人作為敬稱。
  夫人稱妻一直使用到很晚近,直到租界的出現,夫人才開始對應翻譯英語中的LADY,逐漸轉為洋味較重的純粹的社交稱謂,而不再于中國人的家庭內使用了。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1-27 12:16:56
  @晉陽堂 730樓 2013-11-23 14:01:45
  鹵煮,給咱們說說,黃毛丫頭,黃口小兒,這些詞怎麼來的
  -----------------------------


  回復兩個稱謂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1-27 12:51:16
  先說黃口小兒,黃口和小兒本義都是孩子,但是引申作為幼稚的罵語。

  詳證:

  由於孩童處於人生之初,各方面都比較幼稚、思維也不成熟,所以古今都以幼小不懂事作為諷刺他人,將孩童的稱呼轉義為罵詈語,如豎子、小兒、黃口、孺子。
  豎子,本義是站立在主人身側的僮僕,引申為孩子,用豎子中奴僕和小孩雙重含義來罵人的,充盈于古史,除了範增罵項羽“豎子不足與謀”,二十五史裡還有將近一百條的使用例。
  黃口,本義是雛鳥發黃的嘴,引申稱未成年的小孩子,單獨使用和與小兒組合,都很常見。
  小兒由小孩子做罵語的,如《新唐書.康日知傳》:“中丞奈何負天子,從小兒跳樑哉?”
  孺子,按照《釋名》之解:“兒始能行曰孺子”,即學步之童,《三國演義》第八十三回有:“先主曰:‘朕用兵老矣,豈反不如一黃口孺子耶!’”結果這位被劉備不屑的黃口孺子在猇亭取得大勝,史載劉先主“僅以身免”,不日病死白帝城。劉備口中的孺子就是陸遜。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1-27 12:57:27
  又黃毛丫頭,又黃毛和丫頭組成,但不怎麼用作罵語(因為古代年輕女子進入社交領域的機會很少,不像現在影視劇演出的那樣,隨便親昵的都叫丫頭)

  詳述:
  古代以幼兒發軟且黃,以黃毛代稱小孩。
  丫頭則是古代女孩在及笄之前(15歲前),頭上梳兩髻,左右分開,形似樹丫,因名之丫頭,區別于男孩。
  組合起來,黃毛丫頭就是小女孩的意思。另外古代婢女(特別是宋元之後),多將髮辮梳成兩個圓環,左右各一,形似樹丫,因此也稱婢女為丫鬟、丫環,如宋代洪邁的《夷堅三志己.徐五秀才》有:“一青衣丫鬟,音韻楚楚。”作丫環例,如宋代王明清的《摭青雜說》:“聞有一物觸船, 項起視之,有似一人。遂令梢子急救之,乃一丫環女子也。”丫環的固定髮型,也稱丫鬟頭。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1-28 15:10:12
  樓上兩位朋友指摘得有一定道理,我再斟酌一下,呵呵。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0 15:51:22
  除了回答問題~有幾個月沒更新了,還是接著說妓女的稱謂~~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0 16:28:05
  前面說了,古代的妓女分為 宮妓、官妓、營妓、家妓、私妓等等,有時候,史書並不明白地用妓女的分類稱呼,但仍可以分辨其類型,如《晉書.武帝紀》有:“詔選孫皓妓妾五千人入宮。”這是吳主孫皓後宮的宮妓。《北齊書.安德王傳》有:“安德王延宗,文襄第五子也。母陳氏,廣陽王妓也。”安德王的母親是廣陽王王府中的宮妓。《北史.後妃傳》:“琅邪公主名玉儀,魏高陽王斌庶生妹也。初不見齒,為孫騰妓,騰又放棄。文襄遇諸途,悅而納之,遂被殊寵,奏魏帝封焉。”這個琅邪公主,起先則是官僚孫騰的家妓。此外,北魏開始,到雍正廢除官妓之前,官妓屬樂部,樂戶之籍即樂籍,就是官妓之代稱,如元代無名氏的《雲窗夢》第一折:“兩京詩酒客,煙花杖子頭。老身姓鄭,是這汴梁樂籍。”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0 16:53:06
  私妓即私下營業不在官宦之家也不受官方管束的妓女,大多在妓院執業,也有自己以家為業的。宋朝的勾欄瓦子等市井娛樂十分發達,《東京夢華錄》中甚至渲染道:“凡京師酒店,門首皆縛采樓歡門。唯任店入其門,一直主廊約百余步,南北天井兩廊皆小閣子。向晚燈燭螢煌,上下映照,濃妝妓女數百,聚於主廊木兼面上,以待酒客召喚,望之宛若神仙。”私妓的煙花繁榮,盛于唐宋元明四代。宋朝的李師師、明末的柳如是和陳圓圓、清初的董小宛、唐傳奇故事中的李娃、明代小說中的杜麗娘,都是為人熟知的妓女,李師師與宋徽宗和燕青、陳圓圓與吳三桂、柳如是與錢謙益、董小宛與冒辟疆的煙花愛情故事,更流傳閭巷,是各種藝術創作常用不衰的題材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0 17:27:55
  偽裝為尼姑或女道士的妓女,是古代頗為特殊的一個群體。在上古時候,巫與妓本身是相通的,東西方皆然。希臘神廟前與祈禱者交合的女子,被稱為神女,就是一種巫妓,這在古中國也一樣存在。到了佛教和道教興盛起的時候,原始巫術失勢,但借助宗教行娼的痕跡,卻還點點滴滴地留存在國史之中。在國家管束不嚴的時候,很多尼姑庵都搖身一變,成為妓院。《隋書.酷吏傳》有:“求沙門相聚講論,及長老共為佛會者數百人,文同以為聚結惑眾,盡斬之。又悉裸僧尼,驗有淫狀非童男女者數千人,複將殺之。”這說的是隋煬帝命王文同巡察河北諸郡,王嚴查寺廟僧尼,結果有淫狀者竟達數千人。


  宋代周密的《癸辛雜識》更記載了臨平明因寺:“往來僧官每至,必呼尼之少艾者供寢,寺中苦之。於是專作一寮,貯尼之嘗有違濫者,以供不時之需,名曰‘尼站’。”明因寺眾為了應付淫欲僧官,竟在寺廟中設置交際花專門款待。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0 17:40:19
  清朝女尼賣淫之行,幾乎冠絕歷朝,有好事者專門寫了一本《梵門綺語錄》(梵門綺語,何曾相對),記錄各地“豔尼”的行狀,如“(洞庭東山湘公庵)是處尼庵之規則,與他處絕不同。他處女尼,或為鄉里雛鶯,因貧而賴以育養;或為人家別鵠,因寡而藉以清修;或為貞潔不字之閨娃;或為伉儷不睦之怨耦以故不守清規者,雖容,或有究未有公然賣笑。如洞庭東山之尼,既曰尼矣,何嘗祝發?霧鬢雲鬟如故也;何嘗弛足?蓮鉤羅蔑如故也。濃妝淡抹,各擅勝場,征歌而侑酒也。纏頭擲到,姍姍其來,亦聽客之所為耳”;又“(無錫真如庵理貞)無錫燈舫,尤為著名,而弦管喧呶,多塵俗氣,鬧紅一舸,當與吳娘鴨嘴無稍異。曩聞無錫多尼庵,庵舍精雅,類依山麓而居,是為名山點綴。庵中多豔尼,講究妝飾,蛾眉蟬鬢,一似俗家裝束。清歌侑酒,送客留髡,勾蘭不啻焉,惟必有熟人導之耳。”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1 10:14:24
  除了披著外衣佛教而淫行的女尼之外,道教也有如此為妓女利用者。

  道教本有房中術一支的修行,以修道之名義進行的娼妓活動亦很常見,《唐語林》即有:“宣宗微行至德觀,有女道士盛服濃妝者,赫怒歸宮,立召左街功德使末叔康,令盡逐去,別選男子二人,住持其觀。”晚唐著名女詩人魚玄機,本是長安倡家女,她於“破瓜之歲,志慕清虛。咸通初,遂從冠帔於鹹宜”,當起了女冠,但“風流之士爭修飾以求狎,或載酒詣之者,必鳴琴賦詩,間以謔浪,懵學輩自視缺然”,幹的無疑是妓女的買賣。後來魚玄機與自己的婢女為一個客人爭風吃醋,一怒之下殺死了婢女,自己也被官府處死(事見唐人皇甫枚的《三水小牘》)。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1 10:54:36
  因此,在史料中看到女冠、女尼的稱謂,並不都是超凡無塵的女子,實際上,裡面的晦暗多得很哩。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1 13:34:43
  接下來是暗娼這個稱謂

  暗娼是很晚才有的稱謂,表示暗地裡行娼的妓女。清代之前,娼妓雖然低微,但卻是合法的職業,無所謂明暗。但清朝自順治帝就開始禁止女樂娼妓,這個行業雖然仍舊存在,但畢竟是大清律法所不允許的非法活動,因此才有暗娼之稱。清中葉之前,由於國家機器嚴密,所以娼妓之禁較嚴,甚至大有男娼超越妓女之勢,但到了清朝晚期,各方面都弛懈崩壞,娼妓也就死灰復燃,又廣而存在於全國。晚清周旋於八國聯軍的賽金花、與蔡鍔將軍有一段傳奇故事的小鳳仙,都是一時名妓。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1 14:04:01
  接下來就要說到兩類特殊的娼妓了,其一是男色,其二是孌童。這兩類都是統治階層窮極無聊的反自然行為,在古代就屬於非正常狎妓,自然不會有多少生存空間。在皇帝的私屬一節已經說過,古代帝王將相狎昵的同性戀,大多以代稱呼之,而只有為數不多的專門稱謂,如男色、面首和相公。男色,見《萬曆野獲編?補遺卷三?契兄弟》:“閩人酷重男色,無論貴賤,各以其類相結,長者為契兄,少者為契弟。其兄入弟家,弟之父母撫愛如婿,弟日後生計及娶妻諸費,俱取辦于契兄,其相愛者,年過而立者,尚寢處如伉儷。”這裡的男色雖不是稱呼男妓,但也是古往今來第一特立獨行的婚俗,可資一笑。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1 15:23:29
  接著男色的稱謂~~~

  面首之稱,本義為美男子,稱男色始自性行為異常開放的南北朝,《宋書.前廢帝紀》記載:“山陰公主淫恣過度,謂帝曰:‘妾與陛下,雖男女有殊,俱托體先帝。陛下六宮萬數,而妾唯駙馬一人。事不均平,一何至此!’帝乃為主置面首左右三。”清朝律禁娼妓女樂,不僅戲曲又男唱女角,而且很多清秀的男優被貴胄所狎,清朝時他們的稱謂有相公、明僮、像姑等等。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1 16:01:36
  男色的特殊例子,是孌童。

  孌童在今日就是猥褻兒童罪,孌童之初意本是美少年,被引用比較多的使用例是《北史.齊本紀.廢帝紀》中國子助教許散愁的自述:“散愁自少以來,不登孌童之床,不入季女之室,服膺簡策,不知老之將至。”這位許散愁以“不登孌童之床”作為清明的自述,想必當時官宦之中孌童之風頗盛。這種無恥之行,清朝禁娼沒有禁絕,反而助焰大盛。清人紀曉嵐在其《閱微草堂筆記》中有:“凡女子淫佚,發乎情欲之自然,孌童則本無是心,皆幼而受給,或勢劫利餌耳。”又“相傳某巨室喜押狡童,而患其或愧拒,乃多買瑞麗小兒,未過十歲者,與諸童戲,時使執燭侍側,種種淫狀,久而見慣,視若當然,過三四年,稍長可禦,皆順流之舟矣。”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1 16:12:18
  《閱》書中還記有一則已被訓練有素的孌童故事,可見荒淫之態:“嘗於舟次買一童,年十三四,甚秀雅,亦粗知字義。雲父歿,家中落,與母兄投親不遇,附舟南還,行李典賣盡,故鬻身為道路費。與之語,羞澀如新婦,固已怪之。比就寢,竟馳服橫陳。王本買供使令,無他念;然宛轉相就,亦意不自持。已而童伏枕暗泣。問:‘汝不願乎?’曰:‘不願。’問:‘不願何以先就我?’曰:‘吾父在時,所畜小奴數人,無不薦枕席。有初來愧拒者,輒加鞭笞曰:思買汝何為?憒憒乃爾!知奴事主人,分當如是;不知是則當捶楚。故不敢不自獻也。’王蹶起推枕曰:‘可畏哉!’急呼舟人鼓楫,一夜追及其母兄,以童還之,且贈以五十金。意不自安,複於憫忠寺禮佛懺悔。”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1 16:16:48
  所以古書筆記上看到 童 這個稱謂,也不一定就是童僕小孩兒,也有一層髒意思在裡頭呢。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2 11:07:02
  接著更新,妓女的職業稱謂說完,接下來是俳優戲子~~


  俳優即古代的演藝從業人員。與今天一樣,古代成名成家、得到皇帝貴族青睞的演藝者,與今天成為明星的藝人一樣鳳毛麟角。由於演藝的工作在古代屬於聲色享受和雕蟲小技,其從業者歷來為人所輕賤。廣義上來說,古代的演藝,包含唱、舞、戲等,他們的稱呼有樂人、歌者、倡優、優伶、女優、俳優、戲子、歌舞伎(妓)、歌舞人、舞人等等,這些稱謂大多名聲不佳,最多只是平淡的描述稱。對於古代的戲子們來說,梨園弟子可以說是他們僅有的一個尊稱了(這與今天天王天后、天皇巨星、國際巨星滿天飛倒不一樣)。《舊唐書.音樂志》記載:“玄宗又於聽政之暇,教太常樂工子弟三百人為絲竹之戲,音響齊發,有一聲誤,玄宗必覺而正之。號為皇帝弟子,又雲梨園弟子,以置院近于禁苑之梨園。”《新唐書.禮樂志》亦有:“玄宗既知音律,又酷愛法曲,選坐部伎子弟三百教於梨園,聲有誤者,帝必覺而正之,號‘皇帝梨園弟子’。宮女數百,亦為梨園弟子,居宜春北院。”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2 11:47:08
  在唐玄宗之前,對戲子樂人的寵愛,大多都是皇帝單寵,如漢武帝時的樂人李延年,因精通聲律,又進獻其妹李夫人,被封為協律都尉,作為外戚一時富貴,但很快就因兄弟之罪下獄被滅族。唐玄宗對聲樂的愛好,使得梨園弟子這個集體,在當時具有前代所沒有的較高地位,玄宗甚至徇私包庇犯法的梨園弟子,見《新唐書.崔隱甫傳》有:“玄宗立,擢汾州長史,兼河東道支度營田使,遷洛陽令。梨園弟子胡雛善笛,有寵,嘗負罪匿禁中。帝以他事召隱甫,從容指曰:‘就卿丐此人。’對曰:‘陛下輕臣而重樂工,請解官。’再拜出,帝遽謝,與胡雛,隱甫殺之,有詔貰死,不及矣。賜隱甫百縑。”後代的戲曲從業者,不僅將唐玄宗李隆基視為行業保護神,還將“梨園弟子”視為自己的尊稱。梨園弟子又作梨園子弟,如清代吳敬梓的《儒林外史》第三十回有:“通省梨園子弟各班願與者,書名畫知,屆時齊集湖亭,各演雜劇。”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2 12:41:53
  古代演藝者的常見稱謂,簡述如下:

  俳優:《荀子.正論》:“今俳優、侏儒、狎徒,詈侮而不鬥(音dòu,同鬥)者,是豈巨知見侮之為不辱者!”《北夢瑣言》:“洎僖宗皇帝好蹴球、 鬥雞為樂, 自以能于步打, 謂俳優石野豬曰: ‘朕若作步打進士, 亦合得一狀元。’”

  樂人:《史記?呂太后本紀》:“王有所愛姬,王后使人酖殺之。王乃為歌詩四章,令樂人歌之。”

  優人:《唐語林》:“優人住漢貞者,累朝供奉,滑稽善伺人意,出口為七字語。”明代馮夢龍的《東周列國志》亦有:“又有優人名施者,少年美姿,伶俐多智,能言快語,獻公尤嬖之,出入宮禁,不知防範。”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2 13:30:02
  優子:《新唐書.郝處俊傳》:“俳兒優子,言辭無度,爭負勝相譏誚。”
  優伶:《北夢瑣言》:“又孔昭緯拜官,教坊優伶繼至,各求利市。”
  倡優:漢代司馬遷的《報任安書》:“僕之先,非有剖符丹書之功,文史星曆,近乎卜祝之間,固主上所戲弄,倡優所蓄,流俗之所輕也。”《漢書.灌夫傳》:“所好音樂狗馬田宅,所愛倡優巧匠之屬。”《大唐新語》:“利貞諫曰:‘臣以前殿正寢,非命婦宴會之地;象闕路門,非倡優進禦之所。’”倡字在古代既可以表示歌舞者,又與娼妓之娼相通。原因是中古之前,對賣唱和賣身這兩個行業並沒有太嚴格的區分,都是士大夫眼中的下作職業;同時,古代的許多妓女並非僅僅經營皮肉生意,她們還受到歌舞詩詞方面的教育,亦以舞蹈演唱和填詞作曲取悅顧客。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2 14:14:17
  女優:古代優意為諧戲演員,女優即女性演員,見《因話錄》:“政和公主,肅宗第三女也,降柳潭,肅宗宴于宮中,女優有弄假官戲,其綠衣秉簡者,謂之參軍樁。”今天這個詞在漢語中已經不用了,只在俗語中表示島國動作片演員。其實日語中女優的假名是じょゆう,意思就是女演員,加上AV才特指動作片。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2 14:57:47
  另外,古代的職業,多以內容加上人、者之類,如歌人、歌者、舞人、舞者、歌舞人等等,使用例見《梁書.羊侃傳》:“敕賚歌人王娥兒,東宮亦賚歌者屈偶之,並妙盡奇曲,一時無對。”《唐語林》:“韋皋鎮西川,進奉聖樂曲,兼樂工舞人。”《史記.孝文本紀》:“聞歌者,所以發德也;舞者,所以明功也。”《北史.齊本紀》:“諸官奴婢、閹人、商人、胡戶、雜戶、歌舞人、見鬼人濫得富貴者,將以萬數。”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2 16:02:27
  一個古中國流傳日本、而現代漢語不用的稱謂,還有一個歌舞妓,如《舊唐書.德宗本紀》:“二月壬子朔。戊午,上禦麟德殿,宴文武百僚,初奏《破陳樂》,遍奏《九部樂》,及宮中歌舞妓十數人列於庭。先是上制《中和樂舞曲》,是日奏之,日晏方罷。”

  歌舞妓又作歌舞伎,這個詞在現代漢語也已經不用,而常見於日本。其實,這是一個標準的古漢語詞彙,《隋書.音樂志》就有:“設寺子導安息孔雀、鳳凰、文鹿胡舞登連《上雲樂》歌舞伎”;《新唐書.宗室傳》有:“(河間元王李孝恭)性奢豪,後房歌舞伎百餘,然寬恕退讓,無矜伐色,太宗用是親重之,宗室莫比也”;白居易《鸚鵡》詩亦有:“應似朱門歌舞妓,深藏牢閉後庭中。”

  歌舞伎通過隋唐史時期的中日文化交流進入日本,從江戶時期開始,逐漸發展成為日本獨具民族特色的戲曲形式。在歌舞伎之初,在日本與中國一樣,是“遊女”(也就是中國的妓女)的表演專案,1629年,日本頒佈法律禁止女性演戲,歌舞伎成為只限男性出演的藝術形式。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3 11:00:03
  特殊的優伶,也就是古代的特型演員,有侏儒,使用例如《管子.小匡》:“倡優侏儒在前,而賢大夫在後。”《史記.滑稽列傳》:“優旃者,秦倡侏儒也。”《漢書.司馬相如傳上》:“俳優侏儒,狄鞮之倡,所以娛耳目樂心意者。”在《新唐書.高祖本紀》中,唐高祖甚至專門發佈命令:“戊申,禁獻侏儒短節、小馬庳牛、異獸奇禽者”,以禁止使用侏儒取樂的奢靡腐敗行為,不過這個禁令並非出於人格權平等之類,而是警示統治階層不能耽于玩樂。

  侏儒之外,還有小丑。這個詞在唐宋之前是一個罵詈語,意思是無足重輕的小人物,如《北史.趙剛傳》:“將發,魏文帝引見內寢,舉觴屬剛曰:‘昔侯景在東,為卿所困。黠羌小丑,豈足勞卿謀慮也?’”有時亦以之作為自謙之詞,如《三國志.魏書.公孫淵傳》裴松之注引《魏書》有:“昕等伏自惟省,螻蟻小丑,器非時用,遭值千載。”後世才漸漸成為一種戲曲演員,多是戲謔的丑角。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3 11:37:12
  士農工商學、倡優妓女,都說完,接下來是一些古代特殊職業的稱謂了~~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3 12:07:21
  盜賊無論以何種眼光都不算是正當的職業。但由於古代戰禍頻繁、社會分配不公,無法生存下去的人不乏以盜為業者,也就值得說一說。古代的盜賊類稱謂,最大的特點是古今言殊,即詞義和字意的流變。例如盜和賊兩個,盜在今日漢語多指搶劫罪,如大盜,但在古代多指偷竊;以殺掠和搶劫為主的海上盜賊,在古代多稱海賊,而很少稱為海盜。又賊字,在今天僅指偷盜,但在古代,卻主要指武裝搶劫或反政府的犯罪分子。以下對古代盜賊的主要稱謂進行簡述: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3 12:57:52
  盜賊:盜賊這個詞,在古代至少有三種含義,最常用的是犯盜竊或搶劫罪的人,如楊倞對《荀子.君道》:“禁盜賊,除奸邪”一句的注釋為:“盜賊通名,分而言之,則私竊謂之盜,劫殺謂之賊。”

  此外亦指反政府武裝,如《史記.秦始皇本紀》:“其後公卿希得朝見,盜賊益多,而關中卒發東擊盜者毋已。”《周書.李延孫傳》:“永安之後,盜賊蜂起,長壽乃招集叛亡,徒侶日盛。”宋代陸游《董逃行.讀古樂府擬作》:“漢末盜賊如牛毛,千戈萬槊更相鏖。”

  另外,盜賊還用於稱呼外族入侵者,如唐代陳子昂的《上蜀川軍事》:“臣伏惟松潘諸軍自屯鎮以來,於今相繼百十餘年,竟未聞盜賊大侵而有尺寸之效。”唐代四川面臨的大侵盜賊,主要就是指青藏高原上的吐蕃。《明史.楊繼盛傳》則有:“盜賊伏莽,徒懾國威不敢肆耳,今知朝廷畏怯,睥睨之漸必開。”明代北方的主要敵人是蒙古,這裡的盜賊,指的是蒙古土默特部首領俺答汗及其軍隊。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3 13:49:12
  盜:單獨的盜雖然主要表示相對較輕的盜竊犯罪,但亦有兇殘意之使用。如大盜、強盜,都是橫暴的犯罪,這些犯罪不僅包括今日刑法中的殺人、傷害和搶劫罪,在古代還包含有掠奪人口、奴役被掠奪者等殘忍的行為。《金史.刑法志》就有:“十三年,詔立春後、立秋前,及大祭祀,月朔、望,上、下弦,二十四氣,雨未晴,夜未明,休暇並禁屠宰日,皆不聽決死刑,惟強盜則不待秋後。”古代以秋冬肅殺,是處決囚犯的專門時間,但是由於強盜的社會危害太大,所以只有強盜不用等到秋後,而是即行問斬。春秋時期的著名大盜盜蹠,《莊子》說他“從卒九千人,橫行天下,侵暴諸侯。”盜蹠在想要教化他的孔子面前大啖人肉,是一個頗為強橫的犯罪集團首領。


  賊:賊字在古代多指罪行比較嚴重的罪犯,《荀子》直接解釋為“害良為賊”,用於表示搶劫罪罪犯、敵對勢力(多用在上表上疏和檄文中)、反政府武裝(衍生如逆賊、反賊)和篡權不軌之徒(如漢人罵曹操的“其實漢賊也”)。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3 14:32:21
  匪:匪字也是一個常用于表示犯罪分子的文字,衍生有盜匪、匪徒、匪類等詞彙,需要注意的是,匪字衍生之匪幫、土匪,產生的時間都很晚。古代雖然有幫會結社的行為,但明確稱為幫派,最早只能追溯到明清時代,之前是沒有結社稱幫的,所以匪幫產生的時間也只限定於明清。土匪亦如此,是在明清強制推行改土歸流之際,對不服而聚眾為匪的邊地土人的蔑稱,其使用例在二十五史中只見于《清史稿》。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3 15:10:46
  歹:歹字是宋元時期,受蒙古文字影響才造出的比較晚近的漢字,因此其衍生的歹徒、歹人都只會出現在宋元之後。並且,因為這個字是一個俗字,在宋元明清的正史資料中,只用來翻譯蒙藏人名,只在戲曲小說中,才用歹徒等來表示不良分子。有些學者認為歹字早見於唐代的敦煌變文之中,但其含義和書寫至今存在較大爭議,在此不能贅述。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3 15:40:14
  逆:單獨的逆字,在今天只用於做定語,但是在古代可以直接用於表示逆賊,漢末孫策曾居討逆將軍,即是如此。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3 16:16:31
  偷:這個字古今言一,表示盜竊罪的罪犯。下面兩段史料,差不多包含了古代小偷的各種稱謂,其一為《晉書.王獻之傳》:“(獻之)嘗與徽之共在一室,忽然火發,徽之遽走,不遑取履。獻之神色恬然,徐呼左右扶出。夜臥齋中而有偷人入其室,盜物都盡。獻之徐曰:‘偷兒,氈青我家舊物,可特置之。’群偷驚走。”

  其二為《漢書.張敞傳》:“是時,潁川太守黃霸以治行第一入守京兆尹。霸視事數月,不稱,罷歸穎川。於是制詔禦史:‘其以膠東相敞守京兆尹。’自趙廣漢誅後,比更守尹,如霸等數人,皆不稱職。京師浸廢,長安市偷盜尤多,百賈苦之。上以問敞,敞以為可禁。敞既視事,求問長安父老,偷盜酋長數人,居皆溫厚,出從童騎,閭裡以為長者。敞皆召見責問,因貰其罪,把其宿負,令致諸偷以自贖。偷長曰:‘今一旦召詣府,恐諸偷驚駭,願一切受署。’敞皆以為吏,遣歸休。置酒,小偷悉來賀,且飲醉,偷長以赭汙其衣裾。吏坐裡閭閱出者,汙赭輒收縛之,一日捕得數百人。窮治所犯,或一人百餘發,盡行法罰。由是枹鼓稀鳴,市無偷盜,天子嘉之。”

  在第二段史料中,與今天所謂的團夥小偷公司一樣,在漢代,小偷們即已聚眾成夥,甚至有頭目“偷長”、“偷盜酋長”指揮管理。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3 17:18:32
  盜賊之外,就是乞丐了

  乞丐以今天的眼光也不是一個正當行業。但由於古代社會分配和天災人禍的頻繁,得不到生活保障的貧民以乞討為生,在古代大量可見。乞丐的稱謂,常見的有乞兒、乞者、丐者等等,今日最常用的乞丐一詞,則是在唐朝之後才作為人稱。在唐朝之前,乞丐是乞和丐兩種乞求動作的複合詞,常用於表示動作,而不用於人稱,如《後漢書.嚴助傳》有:“待詔公車,糧用乏,上計吏卒更乞丐之。”

  另外一個口語化的叫花子,也是在宋元之際由動作轉化而來。叫化本是討要飯食之動作,此種乞討動作漸漸演變為稱呼乞討之人,亦省做花子,如明代謝肇淛的《五雜俎.人部一》有:“京師謂乞兒為花子,不知何取義。”

  古代場景文藝作品常見的丐幫,並非正式的稱謂。古時候乞丐雖然常有拉幫結夥的事,但由於幫會之稱本身產生較晚,所以沒有丐幫之稱,是文學作品藝術化的處理。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3 22:13:51
  家庭稱謂、官場上下級稱謂、路人社交稱謂,都會講到~接下來職業稱謂中,還有古代軍人、古代員警、古代醫生、古代幕僚、古代僕役、古代宗教等等,多謝各位支持。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4 13:08:09
  踢球前自己頂一個~~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6 11:56:26
  接著更新,古代的員警

  古代沒有公檢法職能的明細劃分,更沒有專門員警,只是在衙門裡設置捕快衙役等,負責現代員警的刑事偵緝和行政執法。在古代衙門裡的捕役和快手,合稱捕快,差不多相當於現在一線的刑警,負責逮捕疑犯、追贓查證。捕快之稱大約起于唐宋,其頭目亦稱捕頭、都頭。與小說四大名捕之類不同的是,古代的捕快屬於賤役之人,並非風光的職業,其後人三代之內是不能參加科舉的,娶妻亦多婢女貧民,而不能與大戶顯貴門當戶對。

  衙門裡的內務,稱衙役、皂隸(亦作皂吏),皂色為黑,在明清都是賤色,故皂隸亦衙門中的低等辦事員,負責站班升堂、警衛官府、護衛開道、行刑押送直至灑掃公堂之類。在唐宋之前,衙門裡供職的多稱吏。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6 13:11:17
  作為特殊員警的獄警,在古代常作獄吏或獄卒。這類人雖然也操賤業,但掌人生死囚禁,是有三分權即當玉璽用的人物。漢初名將周勃,在陳平之後繼任丞相。漢文帝猜疑他名高權重,就封他為絳侯,讓他到縣就封,並借此免去了其丞相職位。後來有人謀誣周勃意圖造反,文帝於是收周勃入獄,《史記.絳侯周勃世家》記載:“廷尉下其事長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辭。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與獄吏,獄吏乃書牘背示之,曰‘以公主為證’。公主者,孝文帝女也,勃太子勝之尚之,故獄吏教引為證。勃之益封受賜,盡以予薄昭。及系急,薄昭為言薄太后,太后亦以為無反事。文帝朝,太后以冒絮提文帝,曰:‘絳侯綰皇帝璽,將兵於北軍,不以此時反,今居一小縣,顧欲反邪!’文帝既見絳侯獄辭,乃謝曰:‘吏方驗而出之。’於是使使持節赦絳侯,複爵邑。絳侯既出,曰:‘吾嘗將百萬軍,然安知獄吏之貴乎!’”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6 13:34:16
  古代也有派出所和街道辦性質的機構,這就是裡和亭。裡本是一裡之意,在後代亦以作為基層鄉里單位,在裡設裡正(又稱裡尹),明起稱裡長,作為基層派出所所長、稅務所所長、街道辦主任的合併職能人員。裡的具體辦事員,有裡胥、裡典、裡吏等。唐制以百戶為裡,五裡為鄉,鄉里之間有三老掌教化、嗇夫負責徵稅、遊檄掌捕盜。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6 14:57:03
  在鄉村,設亭,以十裡置一亭,當道之亭亦置郵驛,作為基層派出所、郵局、接待站、治安巡邏的合併機構,其負責人為亭長,漢高祖劉邦即起身亭長而有天下。亭長之下,就是亭夫、亭卒、亭掾、求盜等具體辦事員了。漢代在邊關“築城障列亭”,以烽燧傳遞軍情,護衛絲路交通和西域,在對抗匈奴的戰事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6 15:25:45
  此外,在古代還有地方性的治安聯防,如將五戶十戶編制一起,類似今日的“十戶聯勤”。在歷史上,漢制以五家為“伍”,十家為“什”,百家為“裡”;唐以四家為“鄰”,五鄰為“保”,百戶為“裡”,北宋王安石變法時又以十戶為一保,五保為一大保,十大保為一都保。這種基層聯繫性在清代產生了地保,如清代惲敬的《新喻東門漕倉記》:“新喻附城為五坊,坊有坊長;鄉為五十七圖,圖有地保。坊長、地保如保正。”保長之職一直延續到民國。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6 16:06:11
  地方治安和應對突發事件,則由郡兵擔當,其性質則類似現在駐紮地方的武裝員警,長官為郡尉(亦稱都尉),在武事方面輔佐郡縣長官。漢制郡兵五百人,是標準的編制。

  郡兵雖然數量不多,但由於熟悉地方情況,再有一位元明白人主事的話,往往可以發揮很強的戰鬥力。《三國志.吳書.黃蓋傳》中記載:“(黃蓋)拜武鋒中郎將。武陵蠻夷反亂,攻守城邑,乃以蓋領太守。時郡兵才五百人,自以不敵,因開城門,賊半入,乃擊之,斬首數百,餘皆奔走,盡歸邑落。誅討魁帥,附從者赦之。”據史家考證,當時來犯的武陵蠻不下數千人,但並非紀律嚴明的軍隊,所以其反叛雖然勢大,戰鬥力和凝聚力卻很低。黃蓋用正確的戰術誘敵深入,而後攻其不備,訓練有素的郡兵得以以少勝多。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6 16:45:45
  古代的特警和憲兵隊,多由皇帝的親衛隊或特務機構擔當。三國時期的校事、明代的錦衣衛,雖然各有名目操持,但其中也負擔很大一部分反貪、刑訊、審問的員警職能。不過,這些披著特警名目的特務,不僅刑訊逼供手段殘忍,而且常常傷害正常的檢察工作,甚至直接判決處決疑犯,這造成了古代大量的冤案、不公和專制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6 17:59:45
  古代員警的稱謂說完,接下來是囚徒

  囚徒不是職業,但犯法者將因戴罪之身而丟掉其他身份,因此放在這裡說一下。古代罪犯的通常稱謂,有囚犯、犯、刑徒、囚徒,表示刑罰嚴重性的有死囚、重犯,明清為欽命逮捕的罪犯稱欽犯,書面語則有罪人或刑余之人(刀鋸餘人)等。《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記載,孫臏為龐涓所害,就自稱刑餘之人:“齊威王欲將孫臏,臏辭謝曰:‘刑餘之人不可。’”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在遭受腐刑之後,也在著名的《報任安書》的悲歎道:“故禍莫憯於欲利,悲莫痛於傷心,行莫醜於辱先,而詬莫大於宮刑。刑餘之人,無所比數,非一世也,所從來遠矣。”
  
除了囚徒的通常稱謂,還有就是以刑罰種類作為稱謂的,有特定的侮辱含義。如古代的在面頰上刺字的刑罰,稱為黥刑(此邏輯即“一日為賊,終身為賊”)。名將英布,在漢朝一統天下後,為朝廷猜忌進而逼反,最後兵敗被殺。漢朝廷對他自然沒有好的評價,談起英布都以其早年受黥刑而蔑稱為黥布。
  另古者以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能隨便剃髮,因此髡作為一種刑罰,就是剃掉犯人的頭髮,以示恥辱。後來,中原部分士大夫,對僧人出家剃髮的教俗很不以為然,將僧人拋家修道與剃髮一併視為不孝之舉,以“髡徒”蔑稱僧人,如清代龔自珍的《支那古德遺書序》:“儒流文士,樂其簡便;不識字髡徒,習其狂猾。”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7 11:31:21
  此外,漢律還有城旦舂、鬼薪白粲等勞役刑,城旦舂是兩種刑罰的刑徒,城旦即男子築城,舂即女子為官家舂米;鬼薪是為宗廟負薪;白粲是為祠祀篩選精米。這幾種刑罰皆可做罪犯之稱,如《漢書.惠帝紀》:“上造以上及內外公孫、耳孫有罪當刑及當為城旦、舂者,皆耐為鬼薪、白粲。”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7 13:09:14
  隋代改革律法,上面幾種刑罰被取消,代之以答杖流徙。流刑及發配邊遠地區做勞役,根據罪行輕重有流三千里到五百里不等,其罪犯稱為流犯,如《清史稿.聖祖紀三》:“五月癸巳,定發配人犯歸籍僉遣,流犯死配所,妻子許還鄉里。”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7 14:14:38
  接下來,是比較詳細的宗教稱謂,這一部分的古代稱謂還很少有人注意。作為宗教史、對外交流史的一部分,以及作為穿越小說、古裝劇本BUG避免器,都可瞭解使用。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7 15:08:43
  宗教中的稱謂

  中國的宗教,首推釋老二教。僧道在古代,是非常搖擺的階層,如果皇帝信教或倡教,那麼僧道往往有很高的地位,有很多種尊稱;如果政府打壓宗教,那麼僧道又處於非常窘迫的境地,與乞丐浪人無異,甚至被要求強行還俗。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7 15:51:28
  佛教在東漢明帝時傳入中國,之後迅速發展,在兩晉南北朝時代達到高峰。南北朝時候,皇家的提倡加上僧尼不納賦稅,一時間南朝北朝的僧侶尼姑高達百萬之眾,這些和尚尼姑頂著高僧、大師的尊稱,不事生產,逐漸成為社會的沉重負擔。後來各朝都有限制措施,北魏武帝滅佛,唐玄宗也沙汰僧尼,強令大量僧尼還俗。唐朝李姓,奉道教之祖李耳,因此唐朝道教特盛。宋朝統治者對佛道都不是特別熱衷,但也沒有過分打壓。元朝的蒙古族統治者非常信奉佛教,佛教的高僧甚至可以頂著帝師的稱號干預朝政。明清則對宗教進行有限度的利用,沒有特別狂熱,而是用以維護統治。僧道的稱呼,大體上分為敘述稱、自稱和尊稱。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7 16:29:31
  1、僧的描述稱

  佛教是東漢由天竺傳入中國的宗教,其敘述稱最大的特點,就是絕大多數由梵文音譯而來。常見的僧的敘述稱有,有如下幾個:

  僧:是梵文Sangha的音譯,也是最常用的僧稱,但在唐朝之前,是一個眾稱,而不做單稱。北宋釋道誠的《釋氏要覽》中說:“僧史略雲:‘凡四人以上名僧,今一人亦稱僧者,蓋從眾名之也。亦如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一人亦稱軍也。’”也就是說,到了宋代,僧才轉為個體的稱呼,而原來眾人稱僧,則改用“僧眾”等複數詞。

  僧的衍生稱謂,如僧人、僧侶,都很常用,此外還有行腳僧、游方僧等稱呼。同時因佛教在亞洲廣為傳播,不同地方所來的僧人,又有高麗僧、胡僧、西天僧、新羅僧等,如《太平廣記》:“簡令呂生伏劍於戶,若胡僧來,可執之求女,慎無傷也。”《祖堂集》有:“志公特至帝所問曰:‘我聞西天僧至,今在何方?’”唐代《故左溪大師碑》:“新羅僧法融理應英純,理應歸國,化行東表,宏左溪之妙願。”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7 17:11:35
  比丘:是梵文Bhiksu的音譯,指出家的成年男性,使用例如北魏楊炫之的《洛陽伽藍記》:“時有三比丘赴火而死。”南朝梁的沉約有《述僧設會論》:“佛率比丘入城乞食,威儀舉止,動目應心。”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7 18:28:04
  比丘尼:是梵文Bhikkhuni的音譯,指出家的成年女性,使用例如《魏書.李彪傳》有:“(李彪女)宣武崩後,為比丘尼,通習經義,法座講說,諸僧歎重之。”《新唐書.則天皇後本紀》有:“後年十四,太宗聞其有色,選為才人。太宗崩,後削髮為比丘尼,居於感業寺。”比丘尼常簡稱為尼,如《洛陽伽藍記》:“人道為尼,遂居此寺。”尼的衍生詞,有尼眾、僧尼等,最為人熟知的則是尼姑。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7 19:23:00
  尼姑不是梵文詞彙,而是尼與漢語尊稱女性的姑組合得來,可說是梵漢混成,也是佛家進入世俗的產物。尼姑之稱出現比較晚,大致是在宋元市井文化興起之後,元代陶宗儀的《輟耕錄》有:“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又《明史.沈迅傳》有:“又請以天下僧人配尼姑,編入裡甲,三丁抽一,可得兵數十萬。”不過由於尼姑並不是佛門規範的稱呼,所以在正式的文書或佛經之中,使用極少,應該說只是一個約定俗成的稱謂。尼姑的尊稱版本,是師姑,梁章钜的《稱謂錄》中有:“師姑,案:今尼姑多稱師姑。”另外,還有尼者之稱,如《唐語林》:“及方宴,席上見血,有尼者聞之,勸其杜門不納賓客。”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7 21:32:07
  明天繼續更新,多謝各位支持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8 10:58:08
  繼續,僧稱~~

  頭陀:是梵文Dhūta的音譯,本是一種苦行,被用以稱修此苦行的僧人,後來成為僧人的泛稱,使用例如《西遊記》第十七回:“話說孫行者一觔鬥跳將起去,諕得那觀音院大小和尚並頭陀、幸童、道人等一個個朝天禮拜。”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8 11:38:36
  沙門:是由西域吐火羅文Shramana轉譯梵文詞彙後的漢字音譯,通稱出家修道者,如《舊唐書.儒學傳》:“高宗時,(李玄植)屢被召見,與道士、沙門在御前講說經義。”歷史上最有名的沙門之稱,就是《沙門不敬王者論》了。東晉成帝咸康六年(西元340年),車騎將軍庾冰指斥佛教徒廢禮忘忠,提出僧人應禮敬王者。高僧慧遠撰寫《沙門不敬王者論》,不僅強調了僧人的出世性,還調和儒釋矛盾,權臣桓玄同意了慧遠的論點,令僧人見王者不必行跪拜禮。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8 12:31:54
  行者:這個稱謂本是漢語固有詞彙,表示行路之人,先秦就有使用。佛家借用表兩意,一為修苦行的行腳僧,二為寺院中服務雜役的未剃度之修行者。前者如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幾個參頭行者,著箭後即時坐化。”後者則如《釋氏要覽》卷上:“《善見律》雲:‘有善男子欲求出家,未得衣缽,欲依寺中住者,名畔頭波羅沙。’今詳,若此方行者也。”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8 13:04:06
  俗家弟子:俗家弟子是佛教傳入中國而產生的特殊稱謂。

  佛教本身是一種脫離塵世的修行和信仰,但在傳入中國的過程中,與政治統治和百姓生活都發生了密切的關係。由於僧人超脫世外,所以不用輸課納稅,因此窮苦人家在走投無路之時,往往會選擇出家逃避兵役賦稅,如果統治階層也崇信佛教,那麼就有可能造成大量丁壯出家在寺的情形。

  南北朝時期,全國僧尼總數甚至超過百萬,這樣巨大的僧人群體,對生產力和國力都是很大的損耗。因此後代雖然時有信佛的皇帝,但總體上一直限制普通民眾大量出家。這個限制的方式,大多就是依靠度牒,即官方發給寺院一定數量的度牒,寺廟不得超數量或私自剃度民人為僧,如《金史.太宗本紀》有:“五月癸卯,禁私度僧尼及繼父繼母之男女無相嫁娶”;又《宋史.蠻夷傳》有:“天聖二年知古州向光普自言,嘗創佛寺,請名報國,歲度僧一人,許之”,此寺一年僅許剃度一人為僧。但由於寺廟一直是一個獨立的經濟體,其內部的雜務總是需要勞力來完成,因此佛教在中國產生了俗家弟子,允許民人帶發在寺修行,持部分法戒,實際上就是寺院庇護下的勞動力。

  這雖然變向違背了政府的命令,但至少可以穩定入寺的貧民不會因走投無路而造反,所以歷朝歷代對俗家弟子並不嚴行禁止。俗家弟子不是正式的佛門稱謂,也不是政府鼓勵的就業方式,因此幾乎沒有出現在佛經或正史之中。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8 14:07:26
  出家人:是漢語佛教詞彙,表示拋卻俗世之家,出世為僧之意,最出名的例句即佛家無戒中的“出家人不打誑語”。

  出家前的家庭,也就是俗家,如《初刻拍案驚奇》有:“和尚道:‘我出家在靈隱寺,今到俗家探親,卻要回去。’”俗家亦是與出家人相對的稱謂,如《醒世恒言.赫大卿遺恨鴛鴦絛》:“空照道:‘相公休得取笑!出家勝俗家數倍哩。’”明代破慳道人的《一文錢》第三折:“師父,你說的都是出家人的話,我俗家與你不同。”

  佛教徒與非佛教徒,亦可合稱為“僧俗”,如宋代蘇軾的《東坡志林.記遊廬山》:“已而見山中僧俗,皆雲:‘蘇子瞻來矣!’”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8 14:44:24
  2、出家人的“姓”、法號和道號

  佛門的出家人,拋家修行,放棄俗世,已經無所謂姓氏。他們只是在法號之上,統一加上“釋”,即佛祖釋迦牟尼之首字,表示自己的道統,古僧釋道成、今僧釋永信,皆是如此。和尚的法號,即出家受戒時所受于師之名,通常同輩出家之僧人有相同的字輩,如《西遊記》裡唐僧招納的弟子分別為悟空、悟能、悟淨。

  道教不匿本名,但亦要取一個表示道人身份的道號。因道教是本土宗教,並尊奉黃老,所以道號多取于《道德經》,亦多用“子”之稱。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9 10:11:52
  繼續更新~~

  3、道的描述稱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其描述稱相對佛教要簡單明瞭一下,常見的有道人、道士、道者:

  道士:《太霄琅書經》有:“人行大道,號曰道士。士者何?理也,事也。身心順理,唯道是從,從道為事,故曰道士。”又《唐語林》:“元和初,南嶽道士田良逸、蔣含宏,有道業,遠近稱之。”道士是與佛家區分最嚴的一個稱謂,如《北史.真臘傳》有:“若婚畢,財物入官。喪葬,兒女皆七日不食,剔發而喪,僧尼、道士、親故皆來聚會,音樂送之。”又同書《百濟傳》有:“有僧尼,多寺塔,而無道士。”其中都用道士對稱僧尼,以示區分。另外,史料中有碧岩張道者、麻衣道者等著書者留名,也是道教徒常用的稱呼。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9 11:09:01
  但是道人和道者的稱呼,情況比道士要複雜些。道人是漢語固有詞彙,本指得道之人,先秦文獻就有使用,如《莊子.秋水》有:“道人不聞,至德不得,大人無己。”道教奉老莊為祖,又名為道教,所以用道人作為稱謂是再自然不過的事,如《太平經》(又名《太平清領書》)中有:“今君乃以道人為師,敢法於道。”又《朝野僉載》:“幹封年中,京西明寺僧曇暢一奴二騾,向岐州棱法師處聽講,道逢一道人,著衲帽弊衣,掐數珠,自雲賢者五戒講。”

  但是東漢佛教傳入之後,借用道者和道人之稱,作為修行佛道之人的稱謂,如《祖堂集.牛頭和尚》:“見數百僧並無道氣,乃顧問僧曰:‘寺中有多少住持?其中有道人不?’”又《祖堂集.南泉和尚》有:“僧拈問龍花:‘只如道者覆卻籃子意旨如何?’龍花雲:‘闍梨舉不圓。’”

  佛門自稱道人的例子太過混淆,宋元之後漸漸減少。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9 12:17:35
  4、僧道的職務稱

  僧道都有比較嚴密的組織,所以亦存在教中職務。佛門的職務稱,常見的有:

  院主:即僧院之主事僧。國內80後最熟悉的院主,應該就是《西遊記》裡勾結黑熊精盜取唐僧袈裟的觀音院院主了。與院主相似的稱呼,還有寺主、庵主等。

  首座:本義為寺院誦經會中的上首之座,代稱寺中主事高僧,位次於方丈,協助方丈統領寺僧,使用例如《水滸傳》第四回:“寺內智真長老得知,引著首座、侍者,出山門外來迎接。”《儒林外史》第三八回:“首座領著一班和尚來稟老和尚。”與首座相似的稱謂有一個座主,在宋元時是科舉之主考官,被佛門借用稱呼佛堂講座的高僧。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9 12:55:08
  住持:本義為住世間護持佛法之意,《敕修百丈清規.住持章》:“佛教入中國四百年而達磨至,又八傳而至百丈 ……未有住持之名。百丈以禪宗寖盛……非崇其位,則師法不嚴,始奉其師為住持,而尊之曰‘長老’。” 明代都穆的《都公譚纂》有:“陳氏既平,上至南京,置顛仙 靈穀寺,顛仙日與住持僧聒惱。”清代阮葵生《茶餘客話》有:“嘗見廟宇寺觀稍有規模者,必慎擇住持,演法蓄眾。”

  道教亦以住持作為主事道士的職務稱。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9 13:47:34
  方丈:寺廟道觀中主事者的稱謂,又是一個佛道通用稱呼。在世界宗教史上,再沒有一個國家,有古中國這樣和諧的兩教關係了。中國的佛教和道教,不僅沒有基督教與伊斯蘭教那樣的千年廝殺,而且連稱謂都是你借我,我借你,一派和氣。

  方丈之稱,也是佛教借自道教。道教以方丈為仙人所居之處,如《史記.封禪書》有:“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者,其傳在渤海中,去人不遠。患且至則船風引而去。蓋嘗有至者,諸仙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本來不是人稱。佛經中有一則故事,說菩薩所居之室,雖僅一丈見方,卻能坐下二千弟子,頌揚佛法玄妙,因此用方丈代指主持高僧的居室。在唐代以前,方丈並非人稱,後來才由專門的居所,變為寺廟主事者的代稱。

  雖然人們大多認為方丈是佛門稱謂,但實際上道家一直在用。2005年6月24日,中國道教協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修訂通過了《關於道教宮觀方丈、住持任職離職的試行辦法》;2009年11月15日,武漢長春觀住持吳誠真大師正式升座為方丈,是中國道教史上首位女方丈。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9 14:23:38
  真人:又是一個僧道通用的稱謂,在道家指修真得道之人,一般是道觀觀主的稱號,使用例如《舊唐書.玄宗紀下》:“莊子號為南華真人,文子號為通玄真人,列子號為沖虛真人,庚桑子號為洞虛真人。”宋代蘇軾的《甲子日雨》詩有:“賴有真人不饑渴,閉門卻埽但焚香。”   《剪燈新話.牡丹燈記》有:“鄰翁曰:‘玄妙觀魏法師,故開府王真人弟子,符籙為當今第一,汝宜急往求焉。’”佛教借用以稱果證真理之人,如唐代玄應的《一切經音義》有:“真人,是阿羅漢也。或言阿羅訶。經中或言應真,或作應儀,亦雲無著果,皆是一也。”此外,法師、經師、律師,也是佛道通用的稱謂,這二教之和睦,別國絕無僅有。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9 17:32:36
  天師:是道教專門的領袖之稱。東漢晚期,張陵率弟子入蜀,創天師道,後來規定“紹吾之位,非吾家宗親子孫不傳”,張陵之後於是自稱天師。丘處機遠赴西域向元世祖忽必烈傳講道法,勸其少開殺戮,忽必烈由此敬重道教,並正式承認了天師之稱,中國官方自此認可天師的尊號。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9 18:49:38
  法王:法王本是對佛的尊稱,如《無量壽經》有:“佛為法王,尊超眾聖,普為一切天人之師,隨心所願皆令得道。”元代之後被用於冊封蒙藏高僧,如忽必烈曾冊封噶舉派首領八思巴為‘大寶法王’;明朝亦冊封薩迦派、格魯派的上首喇嘛為‘大乘法王’、‘大慈法王’等。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9 19:54:52
  國師:在元代之前,國師相當於皇帝的參謀,《漢書.劉歆傳》有:“及王莽篡位,歆為國師。”元代開始,成為皇帝冊封高僧的封號,從世俗官職中脫離出來,為專封高僧之號。在中原王朝,國師據考始于北齊之封法常,但法常並不參政。元明清,固定用來冊封蒙藏高僧,協助政府管理佛教徒和西藏。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9 21:21:34
  元朝于國師之上,另有更加尊崇的帝師,帝師不僅統領天下僧徒,還號令蒙藏,是權利極大的人物。但是,元朝的很多帝師,不僅不能為人師表,反而糾結弟子橫行貪暴,《元史.釋老傳》就有:“帥臣以下,亦必僧俗並用而軍民通攝。於是帝師之命,與詔敕並行於西土。”而“其徒怙勢恣睢,日新月盛,氣焰熏灼,延于四方。”

  元朝的帝師國師,干政太甚,而且浪費了極大的社會資源,因此明朝吸取元朝崇佛過度的教訓,廢除了帝師,僅以懷柔之態冊封高僧為國師。蒙藏的國師,利用其宗教影響,幫助政府治理西藏。但明後期,武宗過度迷信佛教,不僅大封國師法王,還自稱法王,使正確的宗教政策受到傷害。

  清朝沿襲明朝初期的政策,冊封蒙藏高僧為國師,但不過度迷信,乾隆皇帝還專門撰寫《與之喇嘛說》,強調了尊崇西藏高僧為國師,同時要求他們以教職維護祖國統一的根本國策。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9 22:44:26
  今天到此結束,明天繼續,多謝各位支持~~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0 11:45:32
  除了以上的教內專稱,因歷朝都對宗教有比較嚴格的管控,故像唐宋兩朝,還仿造百官官職創制有類似知府、監軍稱謂的知寺、監寺、監院等,如《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這大相國寺裡知寺廝認,留苦行在此間打化香油錢。”

  除了管事者,僧院中還有專司茶水、伙食、文書、栽種的較低職位,這些稱謂大多是某主(主管某事)或某頭,在《水滸傳》中,初出家不懂規矩的魯智深與寺中知客(負責接待)的對話就很有代表性: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0 13:14:13
  “智深道:‘洒家不管菜園,俺只要做都寺、監寺。’知客又道:‘你聽我說與你:僧門中職事人員,各有頭項。且如小僧做個知客,只理會管待往來客官僧眾。至如維那、侍者、書記、首座,這都是清職,不容易得做。都寺、監寺、提點、院主,這個都是掌管常住財物。你才到的方丈,怎便得上等職事?還有那管藏的,喚做藏主;管殿的,喚做殿主;管閣的,喚做閣主;管化緣的,喚做化主;管浴堂的,喚做浴主。這個都是主事人員,中等職事。還有那管塔的塔頭,管飯的飯頭,管茶的茶頭,管東廁的淨頭,與這管菜園的菜頭。這個都是頭事人員,末等職事。假如師兄你管了一年菜園好,便升你做個塔頭;又管了一年好,升你做個浴主;又一年好,才做監寺。’智深道:‘既然如此,也有出身時,洒家明日便去。’”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0 14:10:05
  5、僧道的尊稱
  僧道的尊稱,有大師、大士、高僧、聖僧、長老等,這其中的一個特別現象,就是除了本身由僧、道而產生的尊稱之外,他們還“侵佔”了不少漢語固有的尊稱,大師、大士、長老是比較有代表性的。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0 15:05:46
  長老 本是老年人和宗族族長的尊稱,如《管子.五輔》:“養長老,慈幼孤。”《漢書.外戚傳下.孝成許皇后》:“近世之事,語尚在於長老之耳。” 唐代陳子昂的《諫用刑書》有:“臣聞長老言:隋之末代,天下猶平。”清代袁一相的《睢陽袁氏(袁可立)家譜序》有:“雖長老無存,文獻莫考,而耳聞目見顛未可述,吾之忠賢子弟,其益紹前烈,共思葛蕾之詩。”清代唐甄的《潛書.除黨》有:“清之有天下也,党人之長老猶有存者。”

  但唐宋以後,長老也經常作為僧人的尊稱,如唐代白居易的《閑意》詩有:“北省朋僚音信斷,東林長老往還頻。”宋代善卿的《祖庭事苑.釋名讖辨.長老》:“今禪宗住持之者,必呼長老。”《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逕來靈隱寺投奔印鐵牛長老出家,做了行者。”《水滸傳》第四回:“寺裡有五七百僧人,為頭智真長老,是我弟兄。”《西遊記》第十三回:“長老休怕,我不是歹人。”明代顧元慶的《夷白齋詩話》則有:“長老,言僧也。若獨種必無可得之理,故雲。”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0 15:52:49
  大士 在秦漢本是德高之人的尊稱,如《管子.法法》:“凡論人有要,矜物之人,無大士焉。”尹知章注:“大士不矜,謙以接物。”《韓詩外傳》卷九:“孔子曰:‘大士哉!由來,區區汝何攻?賜來,便便汝何使?願得衣冠為子宰焉。’”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代,逐漸成為對佛和菩薩的尊稱,到了唐宋,衍生尊稱高僧的意思,原來德高之義竟被完全替換,如宋蘇軾《金山長老寶覺師真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是惟寳覺大士之像。”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0 17:09:36
  大師以是秦漢時稱對為師者的尊稱,如《史記.儒林列傳》有:“學者由是頗能言尚書,諸山東大師無不涉尚書以教矣。”《漢書.律曆志》有:“《詩》雲:‘尹氏大師,秉國之鈞,四方是維,天子是毘,俾民不迷。’”

  到了南北朝時代,亦被佛教用為尊稱高僧,如《晉書?鳩摩羅什傳》有:“嘗講經於草堂寺,興及朝臣、大德沙門千有餘人肅容觀聽,羅什忽下高坐,謂興曰:‘有二小兒登吾肩,欲鄣須婦人。’興乃召宮女進之,一交而生二子焉。興嘗謂羅什曰:‘大師聽明超悟,天下莫二,何可使法種少嗣。’”《舊五代史.太祖紀》有:“鄭章宜賜號貞一大師,仍名元章,隱言賜紫衣。”《舊五代史.明宗紀》有:“甲子,幸金真觀,改賜建法大師,賜紫尼智願為圓惠大師,即武皇夫人陳氏也。”《金史.章宗紀》:“丁卯,敕自今長老、大師、大德不限年甲,長老、大師許度弟子三人,大德二人,戒僧年四十以上者度一人。”《金史.後妃傳》:“舊俗,婦女寡居,宗族接續之。後乃祝發為比丘尼,號通慧圓明大師,賜紫衣,歸遼陽,營建清安禪寺,別為尼院居之。”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0 18:00:13
  僧道的其他尊稱,有宗師(開宗立派者)、祖師、師祖、聖德、大德、師尊、明師、聖僧等等,大多是借用漢語固有的聖賢高德字意,如唐代白居易的《遊悟真寺》詩有:“經成號聖僧,弟子名揚難。”金代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有:“只少個圓光,便似聖僧模樣。”又清代汪琬的《題庉村和尚法嗣圖》:“浮屠氏之談禪者皆本達磨以下諸祖,故謂之祖師。”《儒林外史》第七回有:“道兄請仙之法,是何人傳授?還是專請純陽祖師,還是各位仙人都可啟請?”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0 22:57:23
  今天到此為止,多謝各位支持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2 12:27:37
  繼續~

  6、僧道的謙稱
  僧道的謙稱,與其尊稱相對,多取不得道、未參悟、貧簡、低微之類貧道、貧僧、小道、小僧、貧尼之類,在謙稱類已經說過,又可與尊稱頌揚之內容對比理解,故在此不贅。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2 14:17:22
  7、僧道的貶稱
  僧道本超脫世外,理應不問俗事。但中國的釋老兩教都與古代政治和生活結合緊密,這種情況下,僧道之中產生罵詈的貶稱也就不足為奇了。罵和尚的,多指斥光頭如禿驢、禿賊,罵道人的,則以道法之詭異近妖,罵為妖道、妖賊、妖異。

  反過來,精心修行之人雖然應該摒棄情感,但歷史上和尚道士動怒的實際上也不少,他們怒駡世俗人,大多是以無佛性、不能參道、留戀塵世、有惡習等,罵為屎尿袋、破皮囊、墮根漢(愚鈍無慧根的俗人)。貶義不太明顯的,則有一個凡夫俗子比較常用,此詞亦可拆為凡夫和俗子分別使用。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2 19:45:24
  8、信徒

  信教但不出家的信徒,其稱謂在古代最常見的就是善男信女。善,指信佛法、行善業,其組合有善男子、善女子,如《金剛經.善現啟請分》有:“善男子,善女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對於願意向教業施捨的信徒,則尊稱施主,其意來源於佈施之行為,佛道皆用。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3 09:43:59
  9、旁門左道
  僧道在古代常被視為擁有法力的神異人物,而受到盲目的尊崇。因此,有一些耍弄迷信的人,傍依佛道五行,騙人騙財,這樣的人大多是些神婆、大仙、算命先生。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3 11:15:27
  此外,上古佛道沒有傳播的時候,中國也有原始的巫教,即占卜、通神,這類職業在先秦三代甚至具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和政治權利。後來雖然佛道擠壓了巫術的生存空間,但這類職業依舊沒有消亡,算士、看相者、蔔者仍然活躍在社會底層。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3 13:14:18
  總結一下,巫蔔的稱謂,大體上有巫、卜、祝、相、算、術之類,如祝人,見《韓非子.顯學》:“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萬歲。’”

  巫,見唐代韓愈的《師說》:“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巫既可單獨做稱謂,亦衍生有巫師、巫祝、巫卜、巫女、女巫等,組合甚多)。

  卜者,見《唐語林》:“寶應中,員外郎竇庭芝分司東都,敬事蔔者葫蘆生,言吉凶多重,往來甚頻。”卜人,見宋代范仲淹的《送河涉秀才》詩:“賢良詔下先生起,休向成都問卜人。”

  術者,見《唐語林》:“張曇為郭汾陽從事,家嘗有怪,問於術者,對曰:‘大禍將至,唯休退可免。’”術士,見《大唐新語》:“睿宗謂侍臣曰:‘有術士上言,五日內有急兵入宮,卿等位朕備之。’”

  鬼師,見《朝野僉載》:“韋庶人葬其父韋玄貞,號酆(音fēng)王。葬畢,官人路見鬼師雍文智,詐宣酆王教曰:‘常作官人,甚大艱苦,宜與賞,著綠者與緋。’韋庶人悲慟,欲依鬼教與之。”

  師婆,見《朝野僉載》:“浮休子張鷟為德州平昌令,大旱,郡符下令以師婆、師僧祈之,二十餘日無效。”

  相,即根據外部細節特徵判斷吉凶,其從業者有善相者、相者、相人等很多稱謂,如《史記.遊俠列傳》:“解,軹人也,字翁伯,善相人者許負外孫也。”《晉書.羊祜傳》:“有善相墓者,言祜祖墓所有帝王氣,若鑿之則無後,祜遂鑿之。相者見曰:‘猶出折臂三公。’而祜竟墮馬折臂,位至公而無子。”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3 16:29:49
  此外,在一些少數民族中,還保留有薩滿,又稱珊蠻、嚓瑪,是原始巫教薩滿教通神的神職人員。滿清起於關外遊牧,其初期就信仰薩滿教。入關之後,統治者雖然大習漢風,並尊崇佛教,但仍舊沒有廢除薩滿教,以示其不忘根源,所以清代宮廷之中,不乏通神祈禱的薩滿活動,如《清史稿.禮志》中記載的:“乾隆三十六年,定春、秋騸馬致祭,薩滿叩頭。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3 18:05:25
  @chinaie108 855樓 2013-12-23 17:08:36
  有一個疑問,大師可否賜教,比如,某人,其祖父為王時,他被稱做"公孫",當他父親為王時,他是否會稱為"公子".
  -----------------------------


  先回復一下,在先秦。公子、公孫、王孫,都表示王公的後代。但是,這個後代不是一層不變的,如果公的兒子沒有繼續為公,那麼這個爵位就要“減弱”,《禮記》說:“有五世而遷之宗”的說法,意思一個爵位,最多可以傳承五代,五代之後即認為與最初的受封者“親盡”,不能算成祖宗的這一支繼承爵位,必須自己另立一家。

  但是先秦有很多人,把公孫、王孫當做自己的氏,傳之子孫,後來姓氏合一,公孫、王孫又變成普通的姓氏,不再以公爵、王爵為必要條件,姓是傳之子孫無窮盡的。後漢的時候,有公孫瓚公孫淵,水滸裡面有公孫勝,都是以公孫為姓。

  公子和王孫除了作為姓氏,還衍生出社交尊稱的意思,即古代人以先秦時王公之尊貴後代的意思,尊稱較為年輕的男子,在漢代的時候,這種尊稱已經非常普遍了。唐人王維的名句“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亦是以王孫尊稱故友。

  至於王公的兒子稱公子,這在先秦是公子一詞的主要用途。春秋時候,諸侯基本上都是公,像吳王越王那樣稱王的還比較少,公的兒子,自然就稱公子,例如齊桓公,公子小白。到了春秋中後期和戰國時代,諸雄都稱王,這個時候王的兒子稱太子,例如燕太子丹,公子也開始進入社交領域(太子一直作為國之儲君,是皇家專用稱呼,普通人不得僭越)。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3 21:45:54
  今天到此為止,多謝各位看官支持!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4 10:15:43
  繼續更新~~


  10、中國古代的其他宗教

  除了最流行的佛教和道教,古代也有其他宗教流傳的痕跡。開通西域與海上貿易之後,大量中亞、西亞、中東的商人進入中國,這些胡商不僅帶來了異域的商品,也帶來了他們的信仰,如果伊斯蘭教(在中國又稱回教)、景教、襖教。大航海時代的西洋傳教士,還于萬里之外帶來了基督教。這些宗教在中國雖比不上佛道,但亦留下過深刻的歷史痕跡,並影響到中華民族的融合成型及近代史發展等。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4 11:57:07
  這些域外宗教的稱謂,最大特色就是音譯,其主要原因,在於除伊斯蘭教之外,大部分異域宗教在中國仍舊只在外商之中傳播。例如襖教的頭領,《隋書.百官志》記為“薩甫”,而唐代的《通典.職官典》則稱為“薩寶”,此詞為回紇或敘利亞語“首領”的音譯。襖教由於教義和儀式古怪,所以在中國並沒有太強的生命力,唐人張鷟的《朝野僉載》記載其儀式:“河南府立德坊及南市西坊皆有胡祆神廟。每歲商胡祈福,烹豬羊,琵琶鼓笛,酣歌醉舞。酹神之後,募一胡為祆主,看者施錢並與之。其祆主取一橫刀,利同霜雪,吹毛不過,以刀刺腹,刃出於背,仍亂擾腸肚流血。食頃,噴水呪之,平復如故。此蓋西域之幻法也。”顯然,這樣的恐怖幻術,是不大可能在純善的漢族人中流傳開的。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4 14:51:45
  起源于波斯的摩尼教,在產生的過程中受到基督教和佛教的影響,但教義與佛教有衝突,因此在傳入中國不久,即被唐政府作為邪教禁絕,只在西域流行。但回紇救唐時,摩尼教趁機以武功滲透中原,唐政府不得不承認其合法性。摩尼教的信徒教師,乾脆地被音譯為摩尼,如《舊唐書.回紇傳》有:“元和八年十二月二日,宴歸國回紇摩尼八人,令至中書見宰臣。”又同書同傳:“長慶元年五月,回紇宰相、都督、公主、摩尼等五百七十三人入朝迎公主,于鴻臚寺安置。”不過唐後期武宗滅佛,對摩尼教也是嚴加打擊,此教轉入民間秘密傳播,宋元的明教、明清的白蓮教,都源自摩尼教。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4 17:15:15
  伊斯蘭教在唐朝傳入中國,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只限于阿拉伯商人中,其在中國最早的寺廟,是泉州的聖友寺和清淨寺,均建於宋朝。但漢族人對寺內不立神像(伊斯蘭教不拜偶像)和“篆籀文”(即阿拉伯文)感覺非常奇怪,巨大的信仰差異使得伊斯蘭教並沒有太深厚的傳播基礎。唐宋政府只是在胡商聚居地設立“蕃坊”、“蕃長司”,以胡商首領為蕃長,進行商教合一的管理。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4 18:58:35
  相比中原,伊斯蘭教在西北地方的傳播是十分廣泛的,信仰伊斯蘭教的蒙、漢、維族人,漸漸在元朝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回族(全稱為回回民族),其族人稱回民或回人,信奉之伊斯蘭教在中國稱為回教。歷史上雖然有回教和回族的宗教民族差異之爭,但信仰回教的回民自成一個民族,是沒有爭議的,乾隆時期的《重修肅州新志》就有:“哈密夷人于故明時徙居肅州衛東關鄉居住者三族。曰維吾兒族,其人與漢俗微同;曰哈喇布族,其人與夷同;曰白麵回回,則回族也。”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5 10:00:10
  繼續~~

  由於回教與中東、西亞語言文化的緊密關係,其稱謂也體現了最多的音譯性特點,如回教教士,在宋代以波斯語Dānish-mand音譯為“打廝蠻”,元代的音譯為“答失蠻”;其教職稱謂有“阿訇”,是波斯語老師的音譯;其信徒稱木速蠻,即阿拉伯語穆斯林的音譯,《元史?本紀二》有:“己未,括木速蠻,畏吾兒,也裡可溫,答失蠻等戶丁為兵。”

  又《明孝宗實錄》有:“命給肅州回回墳旁空地五畝以葬凡哈密使臣之道死者,從使臣賽因虎仙奏也。”其中的賽因虎,即很可能是今日翻譯為賽義夫的姓氏。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5 11:32:42
  接下來說到猶太教在古中國的稱謂痕跡

  猶太教是西方猶太民族信仰的宗教,在唐朝時,由勇於開拓的猶太族商人從海上帶來中國,但它在中國卻並未得到很大的發展,並隨著在華猶太人融入漢族的歷史過程而消失了。這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歷史痕跡。

  猶太民族信仰的猶太教,是他們區別於其他民族最根本的標誌。這個民族的生命力極其頑強,歷史上無數次的歧視、強迫改變信仰、屠殺、戰爭、流亡都沒能消亡這個民族。德國作家本哈德.施林克在他的小說《切割》中,描繪了這樣一個故事:二戰結束幾十年後,一個德國青年與一個猶太女孩陷入熱戀,雙方彼此深愛,但卻總是心存芥蒂。後來,德國青年為了愛情,不惜傷身執行猶太教的割禮,但雙方仍舊存在巨大的觀念隔閡,最終無奈分手。

  就是這樣一個個性獨立的民族,在中國卻因為唐宋兼收寬容的民族政策和漢族善良溫婉的性格,被完全地同化了。這一歷史現象,在世界各國的猶太發展史上幾乎可說是絕無僅有的,當然也明顯地體現在稱謂之中。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5 13:19:53
  明代弘治二年的《重建清真寺記碑》記載:“教道相傳,授受有自來矣。出自天竺,奉命而來。有李、俺、艾、高、穆、趙、金、周、張、石、黃、李、聶、金、張、左、白七十姓等,進貢西洋布于宋。帝曰:‘歸我中夏,遵守祖風,留遺汴梁。’宋孝隆興元年癸未,列微五思達領掌其教,俺都喇始建寺焉。”碑文顯示,宋朝的猶太人定居於開封,本來也建有“清真寺”,但由於寬和的生活環境,在被壓迫時通過猶太教凝結起來的猶太民族,逐漸喪失了必須獨立於他族的基礎,因此為漢族同化,其姓氏亦改為漢姓,數代通婚後,除了外貌上還有些許遺傳,其他民族特徵幾乎全部消失。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5 18:10:02
  所有職業稱謂,包括士農工商學、宗教、倡優戲子妓女等等全部說完,下麵是

  古代中國的髒話稱謂,古代人怎樣罵人的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6 12:19:32
  繼續更新~~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6 12:25:56
  髒話是憤怒時用於表達情緒和侮辱對方的語言,本身是不雅的,但髒話中有大量直指對方的詞彙,這構成了稱謂中的一部分,就當瞭解一下古代人的憤怒。

  大體上來說,古代的髒話主要分為九類:家門之辱、身份等級、人獸之別、華夷之別、德操品行、缺陷病症、妖魔鬼怪、罵為貨物、詛咒之罵。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6 13:03:14
  總的來說,我們的古代人還是比較文雅的,罵人的髒話很少入史,而且大多數時候顯得不夠黃也不夠暴力,例如,範增給不聽勸的項羽逼急了,才憋了“豎子”兩個字,基本上等於是“孺子”,罵項羽是小破孩,就已經算是非常嚴重了。但他本來就是“亞父”,罵後輩是小孩,似乎根本不能叫駡。

  但是,還有些氣急敗壞的場合,罵得就十分惡毒。以下是古代罵架稱謂TOP N: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6 14:27:52
  一、家門之辱:母婢

  母婢語出《戰國策.趙策》:“周烈王崩,諸侯皆吊,齊後往。周怒,赴于齊曰:‘天崩地坼,天子下席。東藩之臣田嬰齊後至,則斫之!’(齊)威王勃然怒曰:‘叱嗟,而母婢也!’卒為天下笑。”母婢,即母為奴婢,母賤,子當然賤。貶低母親的身份以罵兒子,俗稱罵娘,這種技法是很惡毒的。從母婢開始,以母辱子的家門類的髒話,一直存在於歷史上各種爭鬥場合,是講究門第身份的古代人很樂意使用的罵架招數。漢末袁術總與哥哥袁紹對著幹,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他認為袁紹不是嫡出,只是“婢使之子”,沒有資格代表家族的榮耀和權勢。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6 14:44:04
  同時代的陳琳,在《為袁紹檄豫州文》用“贅閹遺醜”來罵曹操,詆斥及其父祖,使檄文極富煽動力。曹操的祖父曹騰,曾官至中常侍。東漢飽受宦官之禍,宦官的名聲很壞,所以罵人是宦官的後代,是非常容易引起觀者惡感的。

  但是,在歷史上,曹操的祖父曹騰(曹操父親曹嵩是曹騰的養子)並不是個作惡的宦官,史籍說他“在省闥(音tà)三十餘年,曆事四帝,未嘗有過。”陳琳抓住漢末人普遍厭惡宦官的心理,仍以宦官的家世開罵,贏得了很好的輿論效果。

  令人不齒的是,陳琳為袁紹寫了如此狠毒的檄文,將曹操說得體無完膚,但袁紹在官渡被曹操打敗了,陳琳被曹操俘虜之後,又搖身為曹操的征戰做起了檄文。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6 16:51:47
  辱人家門,從先秦一直使用,唐宋元市井文化興起之後,這種罵語大大豐富,出現了如委巷小兒(小巷裡的小人,即賤民子女)、弟子孩兒(娼妓所生之子)、奴胎(奴婢所生之子)、孽種(罵不肖子,實則辱及父母)、狗種(即賤種)等等。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6 17:48:26
  二、身份等級之罵

  前面說的以親人辱駡的方式,有時候顯得不夠直接。在等級化的古代社會裡,用得更多的是直罵本人,侮辱對方身份低微、職業下賤,是位高者最有優越感的一種罵語,這就是身份等級之罵。先秦三代是奴隸制社會,被征服的部族、戰敗者、受奴役者,構成了那時的卑賤階層:奴隸。先秦的奴隸與牲口幾乎無異,生死操縱在主人手中,可以被交換、買賣、贈送,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奴隸成了最早罵人低微的語言物件。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30 09:28:32
  繼續更新~~

  西漢的楊雄在其《方言》中總結說:“臧、甬、侮、獲,奴婢賤稱也。荊淮海岱雜齊之間罵奴曰臧,罵婢曰獲。燕之北鄙凡民男而婿婢謂之臧,女而歸奴謂之獲。亡奴謂之臧,亡婢謂之獲。皆異方罵奴婢之賤稱也。”《左傳.成西元年》中的“呼,役夫!宜君王之欲殺女而立職也”是較早的一例身份罵,役夫即為人奴役者。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30 15:57:34
  之後又出現了俘虜、賤婢、死奴之類,于史傳海見,如《史記.高祖本紀》中有:“項羽大怒,伏弩射中漢王。漢王傷匈,乃捫足曰:‘虜中吾指!’”其中劉邦就罵偷襲的項羽是“虜”。又《宋書.南郡王義宣傳》:“有義宣送止獄戶,坐地歎曰:‘臧質老奴誤我。’”《魏書.僭晉司馬叡賨李雄傳》則有:“(王)敦聞康死,軍不獲濟,怒曰:‘我兄老婢耳!門戶衰微,群從中才兼文武者皆早死,今年事去矣。’”這是王敦罵自己膽怯的哥哥王含。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30 19:34:57
  除了奴隸俘虜,古人特別輕賤體力勞動類的職業,並以之罵人。曹操與劉備爭奪漢中,就曾於陣前罵劉備是“賣履舍兒”,侮辱劉備早年是個草鞋小販。唐太宗給直諫的魏征頂撞了,回了後宮就大罵“會須殺此田舍翁”。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31 16:51:09
  鄉村農事由於歷來為士大夫厚祿者不齒,所以“村夫”之類也被用來罵人見識短淺。如宋代邵博的《聞見後錄》卷十五:“雲龍山人張天驥者,一無知村夫耳。”明代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野夫賤隸”。清代昭連《嘯亭雜錄.稗史》:“因思委巷瑣談,雖不足與辨,然使村夫野婦聞之,足使顛倒黑白。”《水滸傳》第九回:“柴進見了道:‘村夫不知高下,教頭到此,如何恁地輕意?快將進去。’”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31 20:11:35
  與村夫相對,村婦除了表示農村婦女,也被傲慢的古代知識份子當做無知女性之稱,如《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張員外與媽媽聽得,大怒道:‘當初只說娶過良善人家女子,誰想娶這個沒規矩、沒家法、長舌頑皮村婦!’”在古代野人與城市裡的國人含義相對,野人也常指粗鄙之人,如《荀子.大略》:“管仲之為人,力功不力義,力知不力仁,野人也;不可以為天子大夫。”楊倞對此注為:“類郊野之人,未浸漬于仁義,故不可為王者佐。”又《紅樓夢》第五二回:“比如方才說話,雖背地裡,姑娘就直叫他名字;在姑娘們就使得,在我們就成了野人了。”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1-01 12:31:31
  讀死書的人,常被罵為“腐儒”,《荀子.非相》就說:“故《易》曰:‘括囊,無咎無譽。’腐儒之謂也。”

  《漢書.黥布傳》記載過這樣一件事:“項籍死,上置酒對眾折隨何曰:‘腐儒!為天下安用腐儒哉!’隨何跪曰:‘夫陛下引兵攻彭城,楚王未去齊也,陛下發步卒五萬人、騎五千,能以取淮南乎?’曰:‘不能。’隨何曰:‘陛下使何與二十人使淮南,如陛下之意,是何之功賢于步卒數萬、騎五千也。然陛下謂何腐儒,為天下安用腐儒,何也?’上曰:‘吾方圖子之功。’乃以隨何為護軍中尉。”

  這位隨何,是西漢初年的人,他于楚漢相爭時作為劉邦的使者說服英布,英布投向劉邦陣營後,使整個楚漢戰爭的戰局出現了重大變化,劉邦後來終於擊敗項羽取得了天下。這個時候,劉邦貶低隨何的功勞,說他是腐儒,不堪大用,隨何不服,爭辯說我說服英布來投,勝過千軍萬馬,言辭有理有據,漢高祖於是加封他為護軍中尉。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1-01 16:42:27
  不過,總的來說,在漢朝獨尊儒術、宋朝重文輕武的風氣之下,文官的地位總是高於武官。魏晉時期,當兵的有專門的戶籍,即兵戶,世世代代都當兵,相當於現在的高危職業,而且武人大多沒有文化,不懂禮制,於是軍人成為當時的低微行當,士大夫往往不屑與之為伍。三國時期的蜀漢政權,就有幾則罵人為兵的,甚至形成了一個小迴圈。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1-01 21:19:57
  在《三國志.劉巴傳》中,裴松之注引《零陵先賢傳》有:“張飛嘗就巴宿,巴不與語,飛遂忿恚。諸葛亮謂巴曰:‘張飛雖實武人,敬慕足下。主公今方收合文武,以定大事;足下雖天素高亮,宜少降意也。’巴曰:‘大丈夫處世,當交四海英雄,如何與兵子共語乎?’”

  張飛可是劉備手下的第二號武將,民間流傳的桃園結義雖有戲劇成分,但即使正史也說他與劉備“恩尤父子”。這樣一位蜀漢猛將,劉巴只是輕飄飄地說一句“兵子”,滿含藐視,說完劉巴還沒什麼事,後來官至蜀漢的尚書令。諸葛亮勸誡劉巴的時候,也沒有批評劉巴態度不對,甚至肯定“張飛雖實武人”,說劉巴立場沒問題,只是在態度上應該“宜少降意”。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1-02 10:06:42
  關羽在史傳上與張飛同列而先,是蜀漢最好的武將之一,他一生戎馬,陣斬顏良,水淹七軍,說是威震華夏的猛將毫不過為。但就是關羽這樣標準的武將,卻也還是不屑武人的身份。當他得知在黃忠在漢中陣斬夏侯淵,因功拜為後將軍,非常不高興,對劉備派來拜他為前將軍的使者費詩罵道:“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後來經過費詩的勸解才勉強接受。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1-02 13:56:46
  劉備入川之後,原來劉璋的部下彭羕投降,被用為江陽太守。彭羕與劉巴一樣有點恃才自傲,對江陽太守這樣的外任很不滿意,於是對同僚馬超發牢騷,罵劉備“老革荒悖,可複道邪!”這就不是劉巴那樣輕蔑同僚了,而是對上不敬,是君臣之道中大忌。此時的馬超,因為“羈旅歸國,常懷危懼”,早已不是當年意氣風發的西涼之錦,處處只以小心謹慎為上,他聽了彭羕的話,馬上報告劉備。劉備聞言大怒,收殺彭羕。

  裴松之為了說明劉備為什麼大怒,專門加注釋說:“古者以革為兵,故語稱兵革,革猶兵也。羕罵備為老革,猶言老兵也。”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1-02 17:34:26
  文臣輕視武人的風氣,幾乎各朝各代都有,甚至頑固得連皇帝都不能扭轉。齊武帝時的中書舍人紀僧真,雖然是武人出身,但容表頗有士風,又典掌機要,特見親重。他曾對齊武帝提過一個看起來微不足道的要求,說的是:“臣小人,出自本縣武吏,邀逢聖時,階榮至此。為兒昏,得荀昭光女。即時無複所須,唯就陛下乞作士大夫。”齊武帝貴為天子,也沒有隨便答應,只說:“由江敩(音xiào)、謝瀹(音yuè),我不得措此意,可自詣之。”江敩、謝瀹都是當時門閥的代表,紀僧真承旨詣敩,剛剛登榻坐定,江敩便命左右:“移吾床讓客”,表示不與武人同席。紀喪氣而退,告武帝曰:“士大夫故非天子所命。”紀僧真雖然得到皇帝的寵倖,但由於出身武吏,所以仍被士大夫看不起(事見《南史.江斅傳》)。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1-03 11:04:44
  三、人獸之別:獸罵

  前面的罵娘、罵賤,至少還“是個人”,罵成動物,就是“獸罵”,是更大的侮辱。

  人是自然界最高等的動物,是區別於野獸的萬物之靈,但為何人能夠居此地位,以何別於禽獸,在先秦曾是諸子討論的熱門話題,這就是“人獸之別”。孟子曾經說過:“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君無父,是禽獸也。”這句話出自《孟子.離婁上》,即孟子認為忠孝兩全的人,才配成為人。荀子也討論過何以人別於獸,他說:“人之所以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無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獸有父子而無父子之親,有牝牡而無男女之別,故人道莫不由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於禮。”此語出《荀子.非相》,說的是知禮者方成為人,否則與禽獸無異。

  因此,從根本上來說,禽獸罵實際上是對人格精神的非難,是一種精神上的侮辱,從人格上界定了被罵者非人的低等,也就比單純和直接的身份罵要來更有殺傷力。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1-03 16:54:01
  獸罵在古代非常多見,詞彙也十分豐富,有畜生禽獸之類的總稱,也有豺狼死狗式的專門動物,以下就分別說說。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1-03 20:01:01
  1、總稱的罵
  即以獸類的總稱來罵人,但需要說明的是,總稱類的獸罵既可以罵複數物件,也可以罵單一的人。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1-06 09:27:54
  畜生:是最直接的獸罵,在古代使用頻率很高,如《北史.卷十四》有:“帝恚曰:‘畜生何堪付大事,獨孤誠誤我!’”宋代南戲《張協狀元》有:“我搽胭抹粉,著裙系衫,我是大丈夫?怕那老畜生有錢?”《水滸傳》第六回有:“取酒相待,別無他意。師兄休聽那幾個老畜生說。”現在很多影視作品有在使用,場合大多是父親罵行為不經的兒子。

  畜產與畜生基本是同義,也有很多使用例,如《後漢書.劉寬傳》:“寬簡略嗜酒,嘗有客,遣蒼頭市酒,迂久大醉而還,客不堪之,罵曰:‘畜產!’寬須臾遣人視奴,疑必自殺。顧左右曰:‘此人也,罵言畜產,辱熟甚焉!故吾懼其死也。”北齊顏之推的《顏氏家訓.風操》有:“昔劉文饒不忍,罵奴為畜產。”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紅玉》亦有:“(翁)怒,喚生出,罵曰:‘畜產所為何事!’”“畜產”的火力十分強悍,劉寬甚至說“罵言畜產,辱熟甚焉”,認為受罵者很可能受不了打擊而自殺。
  另古者以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能隨便剃髮,因此髡作為一種刑罰,就是剃掉犯人的頭髮,以示恥辱。後來,中原部分士大夫,對僧人出家剃髮的教俗很不以為然,將僧人拋家修道與剃髮一併視為不孝之舉,以“髡徒”蔑稱僧人,如清代龔自珍的《支那古德遺書序》:“儒流文士,樂其簡便;不識字髡徒,習其狂猾。”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7 11:31:21
  此外,漢律還有城旦舂、鬼薪白粲等勞役刑,城旦舂是兩種刑罰的刑徒,城旦即男子築城,舂即女子為官家舂米;鬼薪是為宗廟負薪;白粲是為祠祀篩選精米。這幾種刑罰皆可做罪犯之稱,如《漢書.惠帝紀》:“上造以上及內外公孫、耳孫有罪當刑及當為城旦、舂者,皆耐為鬼薪、白粲。”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7 13:09:14
  隋代改革律法,上面幾種刑罰被取消,代之以答杖流徙。流刑及發配邊遠地區做勞役,根據罪行輕重有流三千里到五百里不等,其罪犯稱為流犯,如《清史稿.聖祖紀三》:“五月癸巳,定發配人犯歸籍僉遣,流犯死配所,妻子許還鄉里。”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7 14:14:38
  接下來,是比較詳細的宗教稱謂,這一部分的古代稱謂還很少有人注意。作為宗教史、對外交流史的一部分,以及作為穿越小說、古裝劇本BUG避免器,都可瞭解使用。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7 15:08:43
  宗教中的稱謂

  中國的宗教,首推釋老二教。僧道在古代,是非常搖擺的階層,如果皇帝信教或倡教,那麼僧道往往有很高的地位,有很多種尊稱;如果政府打壓宗教,那麼僧道又處於非常窘迫的境地,與乞丐浪人無異,甚至被要求強行還俗。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7 15:51:28
  佛教在東漢明帝時傳入中國,之後迅速發展,在兩晉南北朝時代達到高峰。南北朝時候,皇家的提倡加上僧尼不納賦稅,一時間南朝北朝的僧侶尼姑高達百萬之眾,這些和尚尼姑頂著高僧、大師的尊稱,不事生產,逐漸成為社會的沉重負擔。後來各朝都有限制措施,北魏武帝滅佛,唐玄宗也沙汰僧尼,強令大量僧尼還俗。唐朝李姓,奉道教之祖李耳,因此唐朝道教特盛。宋朝統治者對佛道都不是特別熱衷,但也沒有過分打壓。元朝的蒙古族統治者非常信奉佛教,佛教的高僧甚至可以頂著帝師的稱號干預朝政。明清則對宗教進行有限度的利用,沒有特別狂熱,而是用以維護統治。僧道的稱呼,大體上分為敘述稱、自稱和尊稱。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7 16:29:31
  1、僧的描述稱

  佛教是東漢由天竺傳入中國的宗教,其敘述稱最大的特點,就是絕大多數由梵文音譯而來。常見的僧的敘述稱有,有如下幾個:

  僧:是梵文Sangha的音譯,也是最常用的僧稱,但在唐朝之前,是一個眾稱,而不做單稱。北宋釋道誠的《釋氏要覽》中說:“僧史略雲:‘凡四人以上名僧,今一人亦稱僧者,蓋從眾名之也。亦如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一人亦稱軍也。’”也就是說,到了宋代,僧才轉為個體的稱呼,而原來眾人稱僧,則改用“僧眾”等複數詞。

  僧的衍生稱謂,如僧人、僧侶,都很常用,此外還有行腳僧、游方僧等稱呼。同時因佛教在亞洲廣為傳播,不同地方所來的僧人,又有高麗僧、胡僧、西天僧、新羅僧等,如《太平廣記》:“簡令呂生伏劍於戶,若胡僧來,可執之求女,慎無傷也。”《祖堂集》有:“志公特至帝所問曰:‘我聞西天僧至,今在何方?’”唐代《故左溪大師碑》:“新羅僧法融理應英純,理應歸國,化行東表,宏左溪之妙願。”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7 17:11:35
  比丘:是梵文Bhiksu的音譯,指出家的成年男性,使用例如北魏楊炫之的《洛陽伽藍記》:“時有三比丘赴火而死。”南朝梁的沉約有《述僧設會論》:“佛率比丘入城乞食,威儀舉止,動目應心。”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7 18:28:04
  比丘尼:是梵文Bhikkhuni的音譯,指出家的成年女性,使用例如《魏書.李彪傳》有:“(李彪女)宣武崩後,為比丘尼,通習經義,法座講說,諸僧歎重之。”《新唐書.則天皇後本紀》有:“後年十四,太宗聞其有色,選為才人。太宗崩,後削髮為比丘尼,居於感業寺。”比丘尼常簡稱為尼,如《洛陽伽藍記》:“人道為尼,遂居此寺。”尼的衍生詞,有尼眾、僧尼等,最為人熟知的則是尼姑。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7 19:23:00
  尼姑不是梵文詞彙,而是尼與漢語尊稱女性的姑組合得來,可說是梵漢混成,也是佛家進入世俗的產物。尼姑之稱出現比較晚,大致是在宋元市井文化興起之後,元代陶宗儀的《輟耕錄》有:“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又《明史.沈迅傳》有:“又請以天下僧人配尼姑,編入裡甲,三丁抽一,可得兵數十萬。”不過由於尼姑並不是佛門規範的稱呼,所以在正式的文書或佛經之中,使用極少,應該說只是一個約定俗成的稱謂。尼姑的尊稱版本,是師姑,梁章钜的《稱謂錄》中有:“師姑,案:今尼姑多稱師姑。”另外,還有尼者之稱,如《唐語林》:“及方宴,席上見血,有尼者聞之,勸其杜門不納賓客。”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7 21:32:07
  明天繼續更新,多謝各位支持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8 10:58:08
  繼續,僧稱~~

  頭陀:是梵文Dhūta的音譯,本是一種苦行,被用以稱修此苦行的僧人,後來成為僧人的泛稱,使用例如《西遊記》第十七回:“話說孫行者一觔鬥跳將起去,諕得那觀音院大小和尚並頭陀、幸童、道人等一個個朝天禮拜。”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8 11:38:36
  沙門:是由西域吐火羅文Shramana轉譯梵文詞彙後的漢字音譯,通稱出家修道者,如《舊唐書.儒學傳》:“高宗時,(李玄植)屢被召見,與道士、沙門在御前講說經義。”歷史上最有名的沙門之稱,就是《沙門不敬王者論》了。東晉成帝咸康六年(西元340年),車騎將軍庾冰指斥佛教徒廢禮忘忠,提出僧人應禮敬王者。高僧慧遠撰寫《沙門不敬王者論》,不僅強調了僧人的出世性,還調和儒釋矛盾,權臣桓玄同意了慧遠的論點,令僧人見王者不必行跪拜禮。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8 12:31:54
  行者:這個稱謂本是漢語固有詞彙,表示行路之人,先秦就有使用。佛家借用表兩意,一為修苦行的行腳僧,二為寺院中服務雜役的未剃度之修行者。前者如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幾個參頭行者,著箭後即時坐化。”後者則如《釋氏要覽》卷上:“《善見律》雲:‘有善男子欲求出家,未得衣缽,欲依寺中住者,名畔頭波羅沙。’今詳,若此方行者也。”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8 13:04:06
  俗家弟子:俗家弟子是佛教傳入中國而產生的特殊稱謂。

  佛教本身是一種脫離塵世的修行和信仰,但在傳入中國的過程中,與政治統治和百姓生活都發生了密切的關係。由於僧人超脫世外,所以不用輸課納稅,因此窮苦人家在走投無路之時,往往會選擇出家逃避兵役賦稅,如果統治階層也崇信佛教,那麼就有可能造成大量丁壯出家在寺的情形。

  南北朝時期,全國僧尼總數甚至超過百萬,這樣巨大的僧人群體,對生產力和國力都是很大的損耗。因此後代雖然時有信佛的皇帝,但總體上一直限制普通民眾大量出家。這個限制的方式,大多就是依靠度牒,即官方發給寺院一定數量的度牒,寺廟不得超數量或私自剃度民人為僧,如《金史.太宗本紀》有:“五月癸卯,禁私度僧尼及繼父繼母之男女無相嫁娶”;又《宋史.蠻夷傳》有:“天聖二年知古州向光普自言,嘗創佛寺,請名報國,歲度僧一人,許之”,此寺一年僅許剃度一人為僧。但由於寺廟一直是一個獨立的經濟體,其內部的雜務總是需要勞力來完成,因此佛教在中國產生了俗家弟子,允許民人帶發在寺修行,持部分法戒,實際上就是寺院庇護下的勞動力。

  這雖然變向違背了政府的命令,但至少可以穩定入寺的貧民不會因走投無路而造反,所以歷朝歷代對俗家弟子並不嚴行禁止。俗家弟子不是正式的佛門稱謂,也不是政府鼓勵的就業方式,因此幾乎沒有出現在佛經或正史之中。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8 14:07:26
  出家人:是漢語佛教詞彙,表示拋卻俗世之家,出世為僧之意,最出名的例句即佛家無戒中的“出家人不打誑語”。

  出家前的家庭,也就是俗家,如《初刻拍案驚奇》有:“和尚道:‘我出家在靈隱寺,今到俗家探親,卻要回去。’”俗家亦是與出家人相對的稱謂,如《醒世恒言.赫大卿遺恨鴛鴦絛》:“空照道:‘相公休得取笑!出家勝俗家數倍哩。’”明代破慳道人的《一文錢》第三折:“師父,你說的都是出家人的話,我俗家與你不同。”

  佛教徒與非佛教徒,亦可合稱為“僧俗”,如宋代蘇軾的《東坡志林.記遊廬山》:“已而見山中僧俗,皆雲:‘蘇子瞻來矣!’”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8 14:44:24
  2、出家人的“姓”、法號和道號

  佛門的出家人,拋家修行,放棄俗世,已經無所謂姓氏。他們只是在法號之上,統一加上“釋”,即佛祖釋迦牟尼之首字,表示自己的道統,古僧釋道成、今僧釋永信,皆是如此。和尚的法號,即出家受戒時所受于師之名,通常同輩出家之僧人有相同的字輩,如《西遊記》裡唐僧招納的弟子分別為悟空、悟能、悟淨。

  道教不匿本名,但亦要取一個表示道人身份的道號。因道教是本土宗教,並尊奉黃老,所以道號多取于《道德經》,亦多用“子”之稱。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9 10:11:52
  繼續更新~~

  3、道的描述稱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其描述稱相對佛教要簡單明瞭一下,常見的有道人、道士、道者:

  道士:《太霄琅書經》有:“人行大道,號曰道士。士者何?理也,事也。身心順理,唯道是從,從道為事,故曰道士。”又《唐語林》:“元和初,南嶽道士田良逸、蔣含宏,有道業,遠近稱之。”道士是與佛家區分最嚴的一個稱謂,如《北史.真臘傳》有:“若婚畢,財物入官。喪葬,兒女皆七日不食,剔發而喪,僧尼、道士、親故皆來聚會,音樂送之。”又同書《百濟傳》有:“有僧尼,多寺塔,而無道士。”其中都用道士對稱僧尼,以示區分。另外,史料中有碧岩張道者、麻衣道者等著書者留名,也是道教徒常用的稱呼。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9 11:09:01
  但是道人和道者的稱呼,情況比道士要複雜些。道人是漢語固有詞彙,本指得道之人,先秦文獻就有使用,如《莊子.秋水》有:“道人不聞,至德不得,大人無己。”道教奉老莊為祖,又名為道教,所以用道人作為稱謂是再自然不過的事,如《太平經》(又名《太平清領書》)中有:“今君乃以道人為師,敢法於道。”又《朝野僉載》:“幹封年中,京西明寺僧曇暢一奴二騾,向岐州棱法師處聽講,道逢一道人,著衲帽弊衣,掐數珠,自雲賢者五戒講。”

  但是東漢佛教傳入之後,借用道者和道人之稱,作為修行佛道之人的稱謂,如《祖堂集.牛頭和尚》:“見數百僧並無道氣,乃顧問僧曰:‘寺中有多少住持?其中有道人不?’”又《祖堂集.南泉和尚》有:“僧拈問龍花:‘只如道者覆卻籃子意旨如何?’龍花雲:‘闍梨舉不圓。’”

  佛門自稱道人的例子太過混淆,宋元之後漸漸減少。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9 12:17:35
  4、僧道的職務稱

  僧道都有比較嚴密的組織,所以亦存在教中職務。佛門的職務稱,常見的有:

  院主:即僧院之主事僧。國內80後最熟悉的院主,應該就是《西遊記》裡勾結黑熊精盜取唐僧袈裟的觀音院院主了。與院主相似的稱呼,還有寺主、庵主等。

  首座:本義為寺院誦經會中的上首之座,代稱寺中主事高僧,位次於方丈,協助方丈統領寺僧,使用例如《水滸傳》第四回:“寺內智真長老得知,引著首座、侍者,出山門外來迎接。”《儒林外史》第三八回:“首座領著一班和尚來稟老和尚。”與首座相似的稱謂有一個座主,在宋元時是科舉之主考官,被佛門借用稱呼佛堂講座的高僧。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9 12:55:08
  住持:本義為住世間護持佛法之意,《敕修百丈清規.住持章》:“佛教入中國四百年而達磨至,又八傳而至百丈 ……未有住持之名。百丈以禪宗寖盛……非崇其位,則師法不嚴,始奉其師為住持,而尊之曰‘長老’。” 明代都穆的《都公譚纂》有:“陳氏既平,上至南京,置顛仙 靈穀寺,顛仙日與住持僧聒惱。”清代阮葵生《茶餘客話》有:“嘗見廟宇寺觀稍有規模者,必慎擇住持,演法蓄眾。”

  道教亦以住持作為主事道士的職務稱。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9 13:47:34
  方丈:寺廟道觀中主事者的稱謂,又是一個佛道通用稱呼。在世界宗教史上,再沒有一個國家,有古中國這樣和諧的兩教關係了。中國的佛教和道教,不僅沒有基督教與伊斯蘭教那樣的千年廝殺,而且連稱謂都是你借我,我借你,一派和氣。

  方丈之稱,也是佛教借自道教。道教以方丈為仙人所居之處,如《史記.封禪書》有:“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者,其傳在渤海中,去人不遠。患且至則船風引而去。蓋嘗有至者,諸仙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本來不是人稱。佛經中有一則故事,說菩薩所居之室,雖僅一丈見方,卻能坐下二千弟子,頌揚佛法玄妙,因此用方丈代指主持高僧的居室。在唐代以前,方丈並非人稱,後來才由專門的居所,變為寺廟主事者的代稱。

  雖然人們大多認為方丈是佛門稱謂,但實際上道家一直在用。2005年6月24日,中國道教協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修訂通過了《關於道教宮觀方丈、住持任職離職的試行辦法》;2009年11月15日,武漢長春觀住持吳誠真大師正式升座為方丈,是中國道教史上首位女方丈。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9 14:23:38
  真人:又是一個僧道通用的稱謂,在道家指修真得道之人,一般是道觀觀主的稱號,使用例如《舊唐書.玄宗紀下》:“莊子號為南華真人,文子號為通玄真人,列子號為沖虛真人,庚桑子號為洞虛真人。”宋代蘇軾的《甲子日雨》詩有:“賴有真人不饑渴,閉門卻埽但焚香。”   《剪燈新話.牡丹燈記》有:“鄰翁曰:‘玄妙觀魏法師,故開府王真人弟子,符籙為當今第一,汝宜急往求焉。’”佛教借用以稱果證真理之人,如唐代玄應的《一切經音義》有:“真人,是阿羅漢也。或言阿羅訶。經中或言應真,或作應儀,亦雲無著果,皆是一也。”此外,法師、經師、律師,也是佛道通用的稱謂,這二教之和睦,別國絕無僅有。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9 17:32:36
  天師:是道教專門的領袖之稱。東漢晚期,張陵率弟子入蜀,創天師道,後來規定“紹吾之位,非吾家宗親子孫不傳”,張陵之後於是自稱天師。丘處機遠赴西域向元世祖忽必烈傳講道法,勸其少開殺戮,忽必烈由此敬重道教,並正式承認了天師之稱,中國官方自此認可天師的尊號。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9 18:49:38
  法王:法王本是對佛的尊稱,如《無量壽經》有:“佛為法王,尊超眾聖,普為一切天人之師,隨心所願皆令得道。”元代之後被用於冊封蒙藏高僧,如忽必烈曾冊封噶舉派首領八思巴為‘大寶法王’;明朝亦冊封薩迦派、格魯派的上首喇嘛為‘大乘法王’、‘大慈法王’等。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9 19:54:52
  國師:在元代之前,國師相當於皇帝的參謀,《漢書.劉歆傳》有:“及王莽篡位,歆為國師。”元代開始,成為皇帝冊封高僧的封號,從世俗官職中脫離出來,為專封高僧之號。在中原王朝,國師據考始于北齊之封法常,但法常並不參政。元明清,固定用來冊封蒙藏高僧,協助政府管理佛教徒和西藏。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9 21:21:34
  元朝于國師之上,另有更加尊崇的帝師,帝師不僅統領天下僧徒,還號令蒙藏,是權利極大的人物。但是,元朝的很多帝師,不僅不能為人師表,反而糾結弟子橫行貪暴,《元史.釋老傳》就有:“帥臣以下,亦必僧俗並用而軍民通攝。於是帝師之命,與詔敕並行於西土。”而“其徒怙勢恣睢,日新月盛,氣焰熏灼,延于四方。”

  元朝的帝師國師,干政太甚,而且浪費了極大的社會資源,因此明朝吸取元朝崇佛過度的教訓,廢除了帝師,僅以懷柔之態冊封高僧為國師。蒙藏的國師,利用其宗教影響,幫助政府治理西藏。但明後期,武宗過度迷信佛教,不僅大封國師法王,還自稱法王,使正確的宗教政策受到傷害。

  清朝沿襲明朝初期的政策,冊封蒙藏高僧為國師,但不過度迷信,乾隆皇帝還專門撰寫《與之喇嘛說》,強調了尊崇西藏高僧為國師,同時要求他們以教職維護祖國統一的根本國策。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19 22:44:26
  今天到此結束,明天繼續,多謝各位支持~~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0 11:45:32
  除了以上的教內專稱,因歷朝都對宗教有比較嚴格的管控,故像唐宋兩朝,還仿造百官官職創制有類似知府、監軍稱謂的知寺、監寺、監院等,如《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這大相國寺裡知寺廝認,留苦行在此間打化香油錢。”

  除了管事者,僧院中還有專司茶水、伙食、文書、栽種的較低職位,這些稱謂大多是某主(主管某事)或某頭,在《水滸傳》中,初出家不懂規矩的魯智深與寺中知客(負責接待)的對話就很有代表性: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0 13:14:13
  “智深道:‘洒家不管菜園,俺只要做都寺、監寺。’知客又道:‘你聽我說與你:僧門中職事人員,各有頭項。且如小僧做個知客,只理會管待往來客官僧眾。至如維那、侍者、書記、首座,這都是清職,不容易得做。都寺、監寺、提點、院主,這個都是掌管常住財物。你才到的方丈,怎便得上等職事?還有那管藏的,喚做藏主;管殿的,喚做殿主;管閣的,喚做閣主;管化緣的,喚做化主;管浴堂的,喚做浴主。這個都是主事人員,中等職事。還有那管塔的塔頭,管飯的飯頭,管茶的茶頭,管東廁的淨頭,與這管菜園的菜頭。這個都是頭事人員,末等職事。假如師兄你管了一年菜園好,便升你做個塔頭;又管了一年好,升你做個浴主;又一年好,才做監寺。’智深道:‘既然如此,也有出身時,洒家明日便去。’”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0 14:10:05
  5、僧道的尊稱
  僧道的尊稱,有大師、大士、高僧、聖僧、長老等,這其中的一個特別現象,就是除了本身由僧、道而產生的尊稱之外,他們還“侵佔”了不少漢語固有的尊稱,大師、大士、長老是比較有代表性的。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0 15:05:46
  長老 本是老年人和宗族族長的尊稱,如《管子.五輔》:“養長老,慈幼孤。”《漢書.外戚傳下.孝成許皇后》:“近世之事,語尚在於長老之耳。” 唐代陳子昂的《諫用刑書》有:“臣聞長老言:隋之末代,天下猶平。”清代袁一相的《睢陽袁氏(袁可立)家譜序》有:“雖長老無存,文獻莫考,而耳聞目見顛未可述,吾之忠賢子弟,其益紹前烈,共思葛蕾之詩。”清代唐甄的《潛書.除黨》有:“清之有天下也,党人之長老猶有存者。”

  但唐宋以後,長老也經常作為僧人的尊稱,如唐代白居易的《閑意》詩有:“北省朋僚音信斷,東林長老往還頻。”宋代善卿的《祖庭事苑.釋名讖辨.長老》:“今禪宗住持之者,必呼長老。”《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逕來靈隱寺投奔印鐵牛長老出家,做了行者。”《水滸傳》第四回:“寺裡有五七百僧人,為頭智真長老,是我弟兄。”《西遊記》第十三回:“長老休怕,我不是歹人。”明代顧元慶的《夷白齋詩話》則有:“長老,言僧也。若獨種必無可得之理,故雲。”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0 15:52:49
  大士 在秦漢本是德高之人的尊稱,如《管子.法法》:“凡論人有要,矜物之人,無大士焉。”尹知章注:“大士不矜,謙以接物。”《韓詩外傳》卷九:“孔子曰:‘大士哉!由來,區區汝何攻?賜來,便便汝何使?願得衣冠為子宰焉。’”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代,逐漸成為對佛和菩薩的尊稱,到了唐宋,衍生尊稱高僧的意思,原來德高之義竟被完全替換,如宋蘇軾《金山長老寶覺師真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是惟寳覺大士之像。”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0 17:09:36
  大師以是秦漢時稱對為師者的尊稱,如《史記.儒林列傳》有:“學者由是頗能言尚書,諸山東大師無不涉尚書以教矣。”《漢書.律曆志》有:“《詩》雲:‘尹氏大師,秉國之鈞,四方是維,天子是毘,俾民不迷。’”

  到了南北朝時代,亦被佛教用為尊稱高僧,如《晉書?鳩摩羅什傳》有:“嘗講經於草堂寺,興及朝臣、大德沙門千有餘人肅容觀聽,羅什忽下高坐,謂興曰:‘有二小兒登吾肩,欲鄣須婦人。’興乃召宮女進之,一交而生二子焉。興嘗謂羅什曰:‘大師聽明超悟,天下莫二,何可使法種少嗣。’”《舊五代史.太祖紀》有:“鄭章宜賜號貞一大師,仍名元章,隱言賜紫衣。”《舊五代史.明宗紀》有:“甲子,幸金真觀,改賜建法大師,賜紫尼智願為圓惠大師,即武皇夫人陳氏也。”《金史.章宗紀》:“丁卯,敕自今長老、大師、大德不限年甲,長老、大師許度弟子三人,大德二人,戒僧年四十以上者度一人。”《金史.後妃傳》:“舊俗,婦女寡居,宗族接續之。後乃祝發為比丘尼,號通慧圓明大師,賜紫衣,歸遼陽,營建清安禪寺,別為尼院居之。”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0 18:00:13
  僧道的其他尊稱,有宗師(開宗立派者)、祖師、師祖、聖德、大德、師尊、明師、聖僧等等,大多是借用漢語固有的聖賢高德字意,如唐代白居易的《遊悟真寺》詩有:“經成號聖僧,弟子名揚難。”金代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有:“只少個圓光,便似聖僧模樣。”又清代汪琬的《題庉村和尚法嗣圖》:“浮屠氏之談禪者皆本達磨以下諸祖,故謂之祖師。”《儒林外史》第七回有:“道兄請仙之法,是何人傳授?還是專請純陽祖師,還是各位仙人都可啟請?”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0 22:57:23
  今天到此為止,多謝各位支持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2 12:27:37
  繼續~

  6、僧道的謙稱
  僧道的謙稱,與其尊稱相對,多取不得道、未參悟、貧簡、低微之類貧道、貧僧、小道、小僧、貧尼之類,在謙稱類已經說過,又可與尊稱頌揚之內容對比理解,故在此不贅。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2 14:17:22
  7、僧道的貶稱
  僧道本超脫世外,理應不問俗事。但中國的釋老兩教都與古代政治和生活結合緊密,這種情況下,僧道之中產生罵詈的貶稱也就不足為奇了。罵和尚的,多指斥光頭如禿驢、禿賊,罵道人的,則以道法之詭異近妖,罵為妖道、妖賊、妖異。

  反過來,精心修行之人雖然應該摒棄情感,但歷史上和尚道士動怒的實際上也不少,他們怒駡世俗人,大多是以無佛性、不能參道、留戀塵世、有惡習等,罵為屎尿袋、破皮囊、墮根漢(愚鈍無慧根的俗人)。貶義不太明顯的,則有一個凡夫俗子比較常用,此詞亦可拆為凡夫和俗子分別使用。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2 19:45:24
  8、信徒

  信教但不出家的信徒,其稱謂在古代最常見的就是善男信女。善,指信佛法、行善業,其組合有善男子、善女子,如《金剛經.善現啟請分》有:“善男子,善女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對於願意向教業施捨的信徒,則尊稱施主,其意來源於佈施之行為,佛道皆用。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3 09:43:59
  9、旁門左道
  僧道在古代常被視為擁有法力的神異人物,而受到盲目的尊崇。因此,有一些耍弄迷信的人,傍依佛道五行,騙人騙財,這樣的人大多是些神婆、大仙、算命先生。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3 11:15:27
  此外,上古佛道沒有傳播的時候,中國也有原始的巫教,即占卜、通神,這類職業在先秦三代甚至具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和政治權利。後來雖然佛道擠壓了巫術的生存空間,但這類職業依舊沒有消亡,算士、看相者、蔔者仍然活躍在社會底層。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3 13:14:18
  總結一下,巫蔔的稱謂,大體上有巫、卜、祝、相、算、術之類,如祝人,見《韓非子.顯學》:“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萬歲。’”

  巫,見唐代韓愈的《師說》:“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巫既可單獨做稱謂,亦衍生有巫師、巫祝、巫卜、巫女、女巫等,組合甚多)。

  卜者,見《唐語林》:“寶應中,員外郎竇庭芝分司東都,敬事蔔者葫蘆生,言吉凶多重,往來甚頻。”卜人,見宋代范仲淹的《送河涉秀才》詩:“賢良詔下先生起,休向成都問卜人。”

  術者,見《唐語林》:“張曇為郭汾陽從事,家嘗有怪,問於術者,對曰:‘大禍將至,唯休退可免。’”術士,見《大唐新語》:“睿宗謂侍臣曰:‘有術士上言,五日內有急兵入宮,卿等位朕備之。’”

  鬼師,見《朝野僉載》:“韋庶人葬其父韋玄貞,號酆(音fēng)王。葬畢,官人路見鬼師雍文智,詐宣酆王教曰:‘常作官人,甚大艱苦,宜與賞,著綠者與緋。’韋庶人悲慟,欲依鬼教與之。”

  師婆,見《朝野僉載》:“浮休子張鷟為德州平昌令,大旱,郡符下令以師婆、師僧祈之,二十餘日無效。”

  相,即根據外部細節特徵判斷吉凶,其從業者有善相者、相者、相人等很多稱謂,如《史記.遊俠列傳》:“解,軹人也,字翁伯,善相人者許負外孫也。”《晉書.羊祜傳》:“有善相墓者,言祜祖墓所有帝王氣,若鑿之則無後,祜遂鑿之。相者見曰:‘猶出折臂三公。’而祜竟墮馬折臂,位至公而無子。”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3 16:29:49
  此外,在一些少數民族中,還保留有薩滿,又稱珊蠻、嚓瑪,是原始巫教薩滿教通神的神職人員。滿清起於關外遊牧,其初期就信仰薩滿教。入關之後,統治者雖然大習漢風,並尊崇佛教,但仍舊沒有廢除薩滿教,以示其不忘根源,所以清代宮廷之中,不乏通神祈禱的薩滿活動,如《清史稿.禮志》中記載的:“乾隆三十六年,定春、秋騸馬致祭,薩滿叩頭。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3 18:05:25
  @chinaie108 855樓 2013-12-23 17:08:36
  有一個疑問,大師可否賜教,比如,某人,其祖父為王時,他被稱做"公孫",當他父親為王時,他是否會稱為"公子".
  -----------------------------


  先回復一下,在先秦。公子、公孫、王孫,都表示王公的後代。但是,這個後代不是一層不變的,如果公的兒子沒有繼續為公,那麼這個爵位就要“減弱”,《禮記》說:“有五世而遷之宗”的說法,意思一個爵位,最多可以傳承五代,五代之後即認為與最初的受封者“親盡”,不能算成祖宗的這一支繼承爵位,必須自己另立一家。

  但是先秦有很多人,把公孫、王孫當做自己的氏,傳之子孫,後來姓氏合一,公孫、王孫又變成普通的姓氏,不再以公爵、王爵為必要條件,姓是傳之子孫無窮盡的。後漢的時候,有公孫瓚公孫淵,水滸裡面有公孫勝,都是以公孫為姓。

  公子和王孫除了作為姓氏,還衍生出社交尊稱的意思,即古代人以先秦時王公之尊貴後代的意思,尊稱較為年輕的男子,在漢代的時候,這種尊稱已經非常普遍了。唐人王維的名句“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亦是以王孫尊稱故友。

  至於王公的兒子稱公子,這在先秦是公子一詞的主要用途。春秋時候,諸侯基本上都是公,像吳王越王那樣稱王的還比較少,公的兒子,自然就稱公子,例如齊桓公,公子小白。到了春秋中後期和戰國時代,諸雄都稱王,這個時候王的兒子稱太子,例如燕太子丹,公子也開始進入社交領域(太子一直作為國之儲君,是皇家專用稱呼,普通人不得僭越)。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3 21:45:54
  今天到此為止,多謝各位看官支持!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4 10:15:43
  繼續更新~~


  10、中國古代的其他宗教

  除了最流行的佛教和道教,古代也有其他宗教流傳的痕跡。開通西域與海上貿易之後,大量中亞、西亞、中東的商人進入中國,這些胡商不僅帶來了異域的商品,也帶來了他們的信仰,如果伊斯蘭教(在中國又稱回教)、景教、襖教。大航海時代的西洋傳教士,還于萬里之外帶來了基督教。這些宗教在中國雖比不上佛道,但亦留下過深刻的歷史痕跡,並影響到中華民族的融合成型及近代史發展等。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4 11:57:07
  這些域外宗教的稱謂,最大特色就是音譯,其主要原因,在於除伊斯蘭教之外,大部分異域宗教在中國仍舊只在外商之中傳播。例如襖教的頭領,《隋書.百官志》記為“薩甫”,而唐代的《通典.職官典》則稱為“薩寶”,此詞為回紇或敘利亞語“首領”的音譯。襖教由於教義和儀式古怪,所以在中國並沒有太強的生命力,唐人張鷟的《朝野僉載》記載其儀式:“河南府立德坊及南市西坊皆有胡祆神廟。每歲商胡祈福,烹豬羊,琵琶鼓笛,酣歌醉舞。酹神之後,募一胡為祆主,看者施錢並與之。其祆主取一橫刀,利同霜雪,吹毛不過,以刀刺腹,刃出於背,仍亂擾腸肚流血。食頃,噴水呪之,平復如故。此蓋西域之幻法也。”顯然,這樣的恐怖幻術,是不大可能在純善的漢族人中流傳開的。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4 14:51:45
  起源于波斯的摩尼教,在產生的過程中受到基督教和佛教的影響,但教義與佛教有衝突,因此在傳入中國不久,即被唐政府作為邪教禁絕,只在西域流行。但回紇救唐時,摩尼教趁機以武功滲透中原,唐政府不得不承認其合法性。摩尼教的信徒教師,乾脆地被音譯為摩尼,如《舊唐書.回紇傳》有:“元和八年十二月二日,宴歸國回紇摩尼八人,令至中書見宰臣。”又同書同傳:“長慶元年五月,回紇宰相、都督、公主、摩尼等五百七十三人入朝迎公主,于鴻臚寺安置。”不過唐後期武宗滅佛,對摩尼教也是嚴加打擊,此教轉入民間秘密傳播,宋元的明教、明清的白蓮教,都源自摩尼教。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4 17:15:15
  伊斯蘭教在唐朝傳入中國,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只限于阿拉伯商人中,其在中國最早的寺廟,是泉州的聖友寺和清淨寺,均建於宋朝。但漢族人對寺內不立神像(伊斯蘭教不拜偶像)和“篆籀文”(即阿拉伯文)感覺非常奇怪,巨大的信仰差異使得伊斯蘭教並沒有太深厚的傳播基礎。唐宋政府只是在胡商聚居地設立“蕃坊”、“蕃長司”,以胡商首領為蕃長,進行商教合一的管理。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4 18:58:35
  相比中原,伊斯蘭教在西北地方的傳播是十分廣泛的,信仰伊斯蘭教的蒙、漢、維族人,漸漸在元朝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回族(全稱為回回民族),其族人稱回民或回人,信奉之伊斯蘭教在中國稱為回教。歷史上雖然有回教和回族的宗教民族差異之爭,但信仰回教的回民自成一個民族,是沒有爭議的,乾隆時期的《重修肅州新志》就有:“哈密夷人于故明時徙居肅州衛東關鄉居住者三族。曰維吾兒族,其人與漢俗微同;曰哈喇布族,其人與夷同;曰白麵回回,則回族也。”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5 10:00:10
  繼續~~

  由於回教與中東、西亞語言文化的緊密關係,其稱謂也體現了最多的音譯性特點,如回教教士,在宋代以波斯語Dānish-mand音譯為“打廝蠻”,元代的音譯為“答失蠻”;其教職稱謂有“阿訇”,是波斯語老師的音譯;其信徒稱木速蠻,即阿拉伯語穆斯林的音譯,《元史?本紀二》有:“己未,括木速蠻,畏吾兒,也裡可溫,答失蠻等戶丁為兵。”

  又《明孝宗實錄》有:“命給肅州回回墳旁空地五畝以葬凡哈密使臣之道死者,從使臣賽因虎仙奏也。”其中的賽因虎,即很可能是今日翻譯為賽義夫的姓氏。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5 11:32:42
  接下來說到猶太教在古中國的稱謂痕跡

  猶太教是西方猶太民族信仰的宗教,在唐朝時,由勇於開拓的猶太族商人從海上帶來中國,但它在中國卻並未得到很大的發展,並隨著在華猶太人融入漢族的歷史過程而消失了。這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歷史痕跡。

  猶太民族信仰的猶太教,是他們區別於其他民族最根本的標誌。這個民族的生命力極其頑強,歷史上無數次的歧視、強迫改變信仰、屠殺、戰爭、流亡都沒能消亡這個民族。德國作家本哈德.施林克在他的小說《切割》中,描繪了這樣一個故事:二戰結束幾十年後,一個德國青年與一個猶太女孩陷入熱戀,雙方彼此深愛,但卻總是心存芥蒂。後來,德國青年為了愛情,不惜傷身執行猶太教的割禮,但雙方仍舊存在巨大的觀念隔閡,最終無奈分手。

  就是這樣一個個性獨立的民族,在中國卻因為唐宋兼收寬容的民族政策和漢族善良溫婉的性格,被完全地同化了。這一歷史現象,在世界各國的猶太發展史上幾乎可說是絕無僅有的,當然也明顯地體現在稱謂之中。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5 13:19:53
  明代弘治二年的《重建清真寺記碑》記載:“教道相傳,授受有自來矣。出自天竺,奉命而來。有李、俺、艾、高、穆、趙、金、周、張、石、黃、李、聶、金、張、左、白七十姓等,進貢西洋布于宋。帝曰:‘歸我中夏,遵守祖風,留遺汴梁。’宋孝隆興元年癸未,列微五思達領掌其教,俺都喇始建寺焉。”碑文顯示,宋朝的猶太人定居於開封,本來也建有“清真寺”,但由於寬和的生活環境,在被壓迫時通過猶太教凝結起來的猶太民族,逐漸喪失了必須獨立於他族的基礎,因此為漢族同化,其姓氏亦改為漢姓,數代通婚後,除了外貌上還有些許遺傳,其他民族特徵幾乎全部消失。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5 18:10:02
  所有職業稱謂,包括士農工商學、宗教、倡優戲子妓女等等全部說完,下麵是

  古代中國的髒話稱謂,古代人怎樣罵人的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6 12:19:32
  繼續更新~~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6 12:25:56
  髒話是憤怒時用於表達情緒和侮辱對方的語言,本身是不雅的,但髒話中有大量直指對方的詞彙,這構成了稱謂中的一部分,就當瞭解一下古代人的憤怒。

  大體上來說,古代的髒話主要分為九類:家門之辱、身份等級、人獸之別、華夷之別、德操品行、缺陷病症、妖魔鬼怪、罵為貨物、詛咒之罵。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6 13:03:14
  總的來說,我們的古代人還是比較文雅的,罵人的髒話很少入史,而且大多數時候顯得不夠黃也不夠暴力,例如,範增給不聽勸的項羽逼急了,才憋了“豎子”兩個字,基本上等於是“孺子”,罵項羽是小破孩,就已經算是非常嚴重了。但他本來就是“亞父”,罵後輩是小孩,似乎根本不能叫駡。

  但是,還有些氣急敗壞的場合,罵得就十分惡毒。以下是古代罵架稱謂TOP N: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6 14:27:52
  一、家門之辱:母婢

  母婢語出《戰國策.趙策》:“周烈王崩,諸侯皆吊,齊後往。周怒,赴于齊曰:‘天崩地坼,天子下席。東藩之臣田嬰齊後至,則斫之!’(齊)威王勃然怒曰:‘叱嗟,而母婢也!’卒為天下笑。”母婢,即母為奴婢,母賤,子當然賤。貶低母親的身份以罵兒子,俗稱罵娘,這種技法是很惡毒的。從母婢開始,以母辱子的家門類的髒話,一直存在於歷史上各種爭鬥場合,是講究門第身份的古代人很樂意使用的罵架招數。漢末袁術總與哥哥袁紹對著幹,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他認為袁紹不是嫡出,只是“婢使之子”,沒有資格代表家族的榮耀和權勢。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6 14:44:04
  同時代的陳琳,在《為袁紹檄豫州文》用“贅閹遺醜”來罵曹操,詆斥及其父祖,使檄文極富煽動力。曹操的祖父曹騰,曾官至中常侍。東漢飽受宦官之禍,宦官的名聲很壞,所以罵人是宦官的後代,是非常容易引起觀者惡感的。

  但是,在歷史上,曹操的祖父曹騰(曹操父親曹嵩是曹騰的養子)並不是個作惡的宦官,史籍說他“在省闥(音tà)三十餘年,曆事四帝,未嘗有過。”陳琳抓住漢末人普遍厭惡宦官的心理,仍以宦官的家世開罵,贏得了很好的輿論效果。

  令人不齒的是,陳琳為袁紹寫了如此狠毒的檄文,將曹操說得體無完膚,但袁紹在官渡被曹操打敗了,陳琳被曹操俘虜之後,又搖身為曹操的征戰做起了檄文。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6 16:51:47
  辱人家門,從先秦一直使用,唐宋元市井文化興起之後,這種罵語大大豐富,出現了如委巷小兒(小巷裡的小人,即賤民子女)、弟子孩兒(娼妓所生之子)、奴胎(奴婢所生之子)、孽種(罵不肖子,實則辱及父母)、狗種(即賤種)等等。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26 17:48:26
  二、身份等級之罵

  前面說的以親人辱駡的方式,有時候顯得不夠直接。在等級化的古代社會裡,用得更多的是直罵本人,侮辱對方身份低微、職業下賤,是位高者最有優越感的一種罵語,這就是身份等級之罵。先秦三代是奴隸制社會,被征服的部族、戰敗者、受奴役者,構成了那時的卑賤階層:奴隸。先秦的奴隸與牲口幾乎無異,生死操縱在主人手中,可以被交換、買賣、贈送,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奴隸成了最早罵人低微的語言物件。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30 09:28:32
  繼續更新~~

  西漢的楊雄在其《方言》中總結說:“臧、甬、侮、獲,奴婢賤稱也。荊淮海岱雜齊之間罵奴曰臧,罵婢曰獲。燕之北鄙凡民男而婿婢謂之臧,女而歸奴謂之獲。亡奴謂之臧,亡婢謂之獲。皆異方罵奴婢之賤稱也。”《左傳.成西元年》中的“呼,役夫!宜君王之欲殺女而立職也”是較早的一例身份罵,役夫即為人奴役者。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30 15:57:34
  之後又出現了俘虜、賤婢、死奴之類,于史傳海見,如《史記.高祖本紀》中有:“項羽大怒,伏弩射中漢王。漢王傷匈,乃捫足曰:‘虜中吾指!’”其中劉邦就罵偷襲的項羽是“虜”。又《宋書.南郡王義宣傳》:“有義宣送止獄戶,坐地歎曰:‘臧質老奴誤我。’”《魏書.僭晉司馬叡賨李雄傳》則有:“(王)敦聞康死,軍不獲濟,怒曰:‘我兄老婢耳!門戶衰微,群從中才兼文武者皆早死,今年事去矣。’”這是王敦罵自己膽怯的哥哥王含。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30 19:34:57
  除了奴隸俘虜,古人特別輕賤體力勞動類的職業,並以之罵人。曹操與劉備爭奪漢中,就曾於陣前罵劉備是“賣履舍兒”,侮辱劉備早年是個草鞋小販。唐太宗給直諫的魏征頂撞了,回了後宮就大罵“會須殺此田舍翁”。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31 16:51:09
  鄉村農事由於歷來為士大夫厚祿者不齒,所以“村夫”之類也被用來罵人見識短淺。如宋代邵博的《聞見後錄》卷十五:“雲龍山人張天驥者,一無知村夫耳。”明代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野夫賤隸”。清代昭連《嘯亭雜錄.稗史》:“因思委巷瑣談,雖不足與辨,然使村夫野婦聞之,足使顛倒黑白。”《水滸傳》第九回:“柴進見了道:‘村夫不知高下,教頭到此,如何恁地輕意?快將進去。’”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3-12-31 20:11:35
  與村夫相對,村婦除了表示農村婦女,也被傲慢的古代知識份子當做無知女性之稱,如《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張員外與媽媽聽得,大怒道:‘當初只說娶過良善人家女子,誰想娶這個沒規矩、沒家法、長舌頑皮村婦!’”在古代野人與城市裡的國人含義相對,野人也常指粗鄙之人,如《荀子.大略》:“管仲之為人,力功不力義,力知不力仁,野人也;不可以為天子大夫。”楊倞對此注為:“類郊野之人,未浸漬于仁義,故不可為王者佐。”又《紅樓夢》第五二回:“比如方才說話,雖背地裡,姑娘就直叫他名字;在姑娘們就使得,在我們就成了野人了。”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1-01 12:31:31
  讀死書的人,常被罵為“腐儒”,《荀子.非相》就說:“故《易》曰:‘括囊,無咎無譽。’腐儒之謂也。”

  《漢書.黥布傳》記載過這樣一件事:“項籍死,上置酒對眾折隨何曰:‘腐儒!為天下安用腐儒哉!’隨何跪曰:‘夫陛下引兵攻彭城,楚王未去齊也,陛下發步卒五萬人、騎五千,能以取淮南乎?’曰:‘不能。’隨何曰:‘陛下使何與二十人使淮南,如陛下之意,是何之功賢于步卒數萬、騎五千也。然陛下謂何腐儒,為天下安用腐儒,何也?’上曰:‘吾方圖子之功。’乃以隨何為護軍中尉。”

  這位隨何,是西漢初年的人,他于楚漢相爭時作為劉邦的使者說服英布,英布投向劉邦陣營後,使整個楚漢戰爭的戰局出現了重大變化,劉邦後來終於擊敗項羽取得了天下。這個時候,劉邦貶低隨何的功勞,說他是腐儒,不堪大用,隨何不服,爭辯說我說服英布來投,勝過千軍萬馬,言辭有理有據,漢高祖於是加封他為護軍中尉。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1-01 16:42:27
  不過,總的來說,在漢朝獨尊儒術、宋朝重文輕武的風氣之下,文官的地位總是高於武官。魏晉時期,當兵的有專門的戶籍,即兵戶,世世代代都當兵,相當於現在的高危職業,而且武人大多沒有文化,不懂禮制,於是軍人成為當時的低微行當,士大夫往往不屑與之為伍。三國時期的蜀漢政權,就有幾則罵人為兵的,甚至形成了一個小迴圈。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1-01 21:19:57
  在《三國志.劉巴傳》中,裴松之注引《零陵先賢傳》有:“張飛嘗就巴宿,巴不與語,飛遂忿恚。諸葛亮謂巴曰:‘張飛雖實武人,敬慕足下。主公今方收合文武,以定大事;足下雖天素高亮,宜少降意也。’巴曰:‘大丈夫處世,當交四海英雄,如何與兵子共語乎?’”

  張飛可是劉備手下的第二號武將,民間流傳的桃園結義雖有戲劇成分,但即使正史也說他與劉備“恩尤父子”。這樣一位蜀漢猛將,劉巴只是輕飄飄地說一句“兵子”,滿含藐視,說完劉巴還沒什麼事,後來官至蜀漢的尚書令。諸葛亮勸誡劉巴的時候,也沒有批評劉巴態度不對,甚至肯定“張飛雖實武人”,說劉巴立場沒問題,只是在態度上應該“宜少降意”。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1-02 10:06:42
  關羽在史傳上與張飛同列而先,是蜀漢最好的武將之一,他一生戎馬,陣斬顏良,水淹七軍,說是威震華夏的猛將毫不過為。但就是關羽這樣標準的武將,卻也還是不屑武人的身份。當他得知在黃忠在漢中陣斬夏侯淵,因功拜為後將軍,非常不高興,對劉備派來拜他為前將軍的使者費詩罵道:“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後來經過費詩的勸解才勉強接受。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1-02 13:56:46
  劉備入川之後,原來劉璋的部下彭羕投降,被用為江陽太守。彭羕與劉巴一樣有點恃才自傲,對江陽太守這樣的外任很不滿意,於是對同僚馬超發牢騷,罵劉備“老革荒悖,可複道邪!”這就不是劉巴那樣輕蔑同僚了,而是對上不敬,是君臣之道中大忌。此時的馬超,因為“羈旅歸國,常懷危懼”,早已不是當年意氣風發的西涼之錦,處處只以小心謹慎為上,他聽了彭羕的話,馬上報告劉備。劉備聞言大怒,收殺彭羕。

  裴松之為了說明劉備為什麼大怒,專門加注釋說:“古者以革為兵,故語稱兵革,革猶兵也。羕罵備為老革,猶言老兵也。”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1-02 17:34:26
  文臣輕視武人的風氣,幾乎各朝各代都有,甚至頑固得連皇帝都不能扭轉。齊武帝時的中書舍人紀僧真,雖然是武人出身,但容表頗有士風,又典掌機要,特見親重。他曾對齊武帝提過一個看起來微不足道的要求,說的是:“臣小人,出自本縣武吏,邀逢聖時,階榮至此。為兒昏,得荀昭光女。即時無複所須,唯就陛下乞作士大夫。”齊武帝貴為天子,也沒有隨便答應,只說:“由江敩(音xiào)、謝瀹(音yuè),我不得措此意,可自詣之。”江敩、謝瀹都是當時門閥的代表,紀僧真承旨詣敩,剛剛登榻坐定,江敩便命左右:“移吾床讓客”,表示不與武人同席。紀喪氣而退,告武帝曰:“士大夫故非天子所命。”紀僧真雖然得到皇帝的寵倖,但由於出身武吏,所以仍被士大夫看不起(事見《南史.江斅傳》)。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1-03 11:04:44
  三、人獸之別:獸罵

  前面的罵娘、罵賤,至少還“是個人”,罵成動物,就是“獸罵”,是更大的侮辱。

  人是自然界最高等的動物,是區別於野獸的萬物之靈,但為何人能夠居此地位,以何別於禽獸,在先秦曾是諸子討論的熱門話題,這就是“人獸之別”。孟子曾經說過:“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君無父,是禽獸也。”這句話出自《孟子.離婁上》,即孟子認為忠孝兩全的人,才配成為人。荀子也討論過何以人別於獸,他說:“人之所以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無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獸有父子而無父子之親,有牝牡而無男女之別,故人道莫不由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於禮。”此語出《荀子.非相》,說的是知禮者方成為人,否則與禽獸無異。

  因此,從根本上來說,禽獸罵實際上是對人格精神的非難,是一種精神上的侮辱,從人格上界定了被罵者非人的低等,也就比單純和直接的身份罵要來更有殺傷力。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1-03 16:54:01
  獸罵在古代非常多見,詞彙也十分豐富,有畜生禽獸之類的總稱,也有豺狼死狗式的專門動物,以下就分別說說。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1-03 20:01:01
  1、總稱的罵
  即以獸類的總稱來罵人,但需要說明的是,總稱類的獸罵既可以罵複數物件,也可以罵單一的人。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1-06 09:27:54
  畜生:是最直接的獸罵,在古代使用頻率很高,如《北史.卷十四》有:“帝恚曰:‘畜生何堪付大事,獨孤誠誤我!’”宋代南戲《張協狀元》有:“我搽胭抹粉,著裙系衫,我是大丈夫?怕那老畜生有錢?”《水滸傳》第六回有:“取酒相待,別無他意。師兄休聽那幾個老畜生說。”現在很多影視作品有在使用,場合大多是父親罵行為不經的兒子。

  畜產與畜生基本是同義,也有很多使用例,如《後漢書.劉寬傳》:“寬簡略嗜酒,嘗有客,遣蒼頭市酒,迂久大醉而還,客不堪之,罵曰:‘畜產!’寬須臾遣人視奴,疑必自殺。顧左右曰:‘此人也,罵言畜產,辱熟甚焉!故吾懼其死也。”北齊顏之推的《顏氏家訓.風操》有:“昔劉文饒不忍,罵奴為畜產。”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紅玉》亦有:“(翁)怒,喚生出,罵曰:‘畜產所為何事!’”“畜產”的火力十分強悍,劉寬甚至說“罵言畜產,辱熟甚焉”,認為受罵者很可能受不了打擊而自殺。
  禽獸:本義是動物的總稱,取獸性之義與人性相對,如《新唐書.外戚傳》罵楊國忠:“居同第,出駢騎,相調笑,施施若禽獸然,不以為羞,道路為恥駭。”

  又《新唐書.長孫無忌傳》有:“(長孫順德)俄以受賕為有司劾發,帝曰:‘順德元勳外戚,爵隆位厚至矣。若令觀古今自鑒,有以益國家者,朕當與共府庫,何至以貪冒聞乎?’因賜帛數十愧切之。大理少卿胡演曰:‘順德以賂破法,不可赦,奈何又賜之?’帝曰:‘使有恥者,得賜甚於戮;如不能,乃禽獸也,殺之何益?’”長孫順德是長孫無忌的叔叔,這個人犯法當刑,但唐太宗不僅不處罰反而賜給財物。當時的司法官大理少卿很疑惑,唐太宗解釋說,如果順德知道廉恥,那麼因受賄而得到賞賜就會感覺極大的恥辱;如果他已無廉恥之心,那麼就與禽獸無異,殺了他又有什麼用?

  禽獸衍生有衣冠禽獸,衣冠本是貴族有禮者的代稱,與禽獸組合後專指道貌岸然,如清代李汝珍的《鏡花緣》有:“既是不孝,所謂衣冠禽獸,要那才女又有何用?”
舉報 | 回復
更多
• .週末男上司要我陪他去旅遊,我該答應嗎?
• .男人心理:公認的美女應該每天必做的一件事
• .便宜不占白不占,帶妹子出去玩也要留兩手!
• .飛機就要這麼打才舒服實惠
• .在此鄭重道歉!又讓您克制不住的花錢了
• .模特上司說我太帥不讓請假看球,要陪她通宵加班,誰知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1-06 22:09:14
  由於禽獸無禮法、多苟合,所以又以禽獸喻男女間的不齒行為,見於史傳的典型有一個劉定國。此人是漢室宗親,但竟與自己的庶母、女兒亂倫,又強奪弟媳,是個禽獸不如的變態。《史記.荊燕世家》記載:“(燕王劉澤之孫)定國,與父康王姬奸,生子男一人。奪弟妻為姬。與子女三人奸。定國有所欲誅殺臣肥如令郢人,郢人等告定國,定國使謁者以他法劾捕格殺郢人以滅口。至元朔元年,郢人昆弟複上書具言定國陰事,以此發覺。詔下公卿,皆議曰:‘定國禽獸行,亂人倫,逆天,當誅。’上許之。定國自殺,國除為郡。”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1-07 19:22:32
  2、合稱的罵
  這多是用一些下作不堪的動物,合併起來做罵語,比較常見的一個是豬狗,是懶惰和奴性的合罵,如《南史.列傳第二》有:“廬陵威王之生,武帝謂之曰:‘賢女複育一男。’答曰:‘莫道豬狗子。’世人以為笑。”又《舊唐書.列傳第五十九》有:“孝德息馬伺便,因真目曰:‘賊識我乎?’龍仙曰:‘誰耶?’曰:‘我,國之大將白孝德也。’龍仙曰:‘是何豬狗!’孝德發聲寔(音shí)啖,持矛躍馬而搏之。”

  豬在古代又稱豕,狗則稱犬,因此豬狗又可作豕犬。在《三國志.吳書.吳主傳》中,裴松之注引《吳曆》曰:“權行五六裡,回還作鼓吹。公(曹操)見舟船器仗軍伍整肅,謂然歎曰:‘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這就是長輩曹操感歎孫權的英武,而蔑稱劉表的兒子如豬狗一般不堪。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1-08 10:23:37
  豬狗之外,又有雞狗,兩物都是圈養禽畜,罵人以奴性低劣,如《晉書.王墮載記》:“秦司空王墮性剛毅。右僕射董榮,侍中強國皆以佞幸進,墮疾之如仇。每朝見,榮未嘗與之言。或謂墮曰:‘董君貴幸如此,公宜小降意接之。’墮曰:‘董龍是何雞狗?而今國士與之言乎!’”(胡三省注:龍,董榮小字)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1-08 19:24:57
  3、單一動物的獸罵:
  這就比較多了,蛇、鼠、狗、驢、牛、羊、蟲、鴨、猴,都用來罵人,並且隨著語言文字的豐富,不僅單字的動物被用來罵人,而且形成了很多複合詞,比如禿驢、死狗、鼠子、賊獼猴、狼子、犬子,使用例在正史野史戲曲小說中皆有,如《三國志.魏書.三少帝紀》有:“昔諸葛恪圍合肥新城,城中遣士劉整出圍傳消息,為賊所得,考問所傳,語整曰:‘諸葛公欲活汝,汝可具服。’整罵曰:‘死狗,此何言也!我當必死為魏國鬼,不苟求活,逐汝去也。欲殺我者,便速殺之。’終無他辭。”《東觀漢記.城陽恭王祉》有:“敞怒叱太守曰:‘鼠子何敢爾!’”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1-10 09:56:20
  又《水滸傳》第四回:“魯智深道:‘俺不看長老面,洒家直打你那幾個禿驢!’”宋代南戲《張協狀元》有:“(生)各請住,休得要應口。(淨)賊獼猴!(醜)雌獼猴!”

  在《三國志》中裴松之注引晉王隱《蜀記》有:“權欲活羽以敵劉曹,左右曰:‘狼子不可養,後必為害。 曹公不即除之,自取大患,乃議徙都。今豈可生!’乃斬之。”在吳人稱關羽為狼子之前,小說《三國演義》渲染了關羽蔑稱孫權兒子為犬子的事,即第七十三回“玄德進位漢中王 雲長攻拔襄陽郡”中的:“孫權用其謀,先送滿寵回許都;卻遣諸葛瑾為使,投荊州來。入城見雲長,禮畢。雲長曰:‘子瑜此來何意?’瑾曰:‘特來求結兩家之好:吾主吳侯有一子,甚聰明;聞將軍有一女,特來求親。兩家結好,並力破曹。此誠美事,請君侯思之。’雲長勃然大怒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斬汝首。’”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1-10 17:26:44
  4、語言流變中的獸罵

  有些動物,本來吉祥高貴,或者活潑可愛,但是在歷史演變中逐漸下位,淪為罵語,其中比較有代表性是龜和兔。龜在古代本是與龍鳳麒麟並駕齊驅的四靈之一,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徵。但是從元朝開始,民間以烏龜遇事縮頭,來諷刺膽小無能之人。如陶宗儀的《輟耕錄》錄有《廢家子孫詩》:“宅眷皆為撐目兔,舍人總作縮頭龜。”其中的“撐目兔”,即“瞠目兔”,就是瞪著眼的雌兔,民間傳說雌兔望月而孕,因此以“撐目兔”喻指“不夫而孕”的淫蕩女子。其中的“縮頭龜”,也來源於民間傳說,在雌龜與蛇交配時,雄龜在旁縮頭旁觀,後來就以“縮頭龜”比喻膽小怕事的人。從此,烏龜成為罵人的話,並再沒有翻身,而由龜衍生的“龜兒子”、“龜孫子”,則已經完全是罵人的髒話了。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1-14 14:15:10
  與烏龜長相相似的“王八”(甲魚),一直是罵人之語,但它的由來則不是烏龜,而是“忘八”,即“以其孝、弟、忠、信、禮、義、廉、恥八者俱忘也”,清代趙翼的《陔餘叢考》辟有“雜種畜生王八”條,即持此解。五代十國時前蜀王建,即因無賴被鄉里成為“賊王八”,清代阮葵生的《茶餘客話》說:“罵人‘賊王八’,蓋五代王建行八,素盜驢、販私鹽,人罵‘王八賊’也。”王八衍生的罵語,火力都很強,如王八羔子,見清代劉鶚《老殘遊記》第十九回:“吳二浪子那個王八羔子,我們在牢裡的時候,他同賈大妮子天天在一塊兒。”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1-15 11:12:42
  與龜相類的,在歷史上逐漸下位的動物,還有烏鴉、狐狸和兔等。烏鴉和狐狸在先秦兩漢尚屬靈獸,很多墓室的畫像磚還有刻畫,到了市井文化興起之後,逐漸變成不堪的動物,亦被用作罵語。兔本身乖巧,但由古人的生物觀察有誤,誤認為雌兔舔雄兔毛即可懷孕,屬於血統雜亂微賤的動物,因此淪為罵語。狐狸和兔子組合在一起,有一個“狐兔”,專指卑劣下賤的小人,如清代玉瑟齋主人的《血海花.嚼雪》有:“縱橫狐兔擅威權,空叫我嫠緯淒涼痛抱天。”又清末梁啟超的《留別澳洲諸同志》詩有:“狐兔中原惡,干戈舊歲徂。”單獨罵狐的,如野狐精,見《祖堂集.觀和尚》:“雪峰一見,攔胸把住便問:‘是凡是聖?’師驀面與一唾雲:‘野狐精!’”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1-15 18:31:52
  最後說一個驢。這種動物在今天是無疑的貶義動物罵,衍生的禿驢、蠢驢都很常用。驢從普通動物淪為罵語的速度很快。先秦的甲骨鐘鼎文沒有驢字,亦無此動物活動的痕跡,目前很多學者認為驢是秦人自西域引進的物種。東漢時,漢靈帝喜歡養驢,公卿競相效仿,致使驢的價格與馬相等,是比較珍貴的家畜。

  但東漢以桓靈無道,所以靈帝喜驢的事被人們廣為詬病,自此,驢開始有了貶義。加上驢性憨直,不如馬飄逸瀟灑,所以在魏晉之後,驢開始被比喻為愚鈍蠢笨之人,記載南朝歷史的《宋書.始安王休仁傳》就有:“東海王禕凡劣,號為‘驢王’。”這位諸侯王得驢號的原因,正是因為凡劣。到了宋元,驢的天性被人們愈加嘲笑,驢字幾乎成為呆笨的代名詞。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1-16 11:09:04
  四、華夷之別

  古中國的中原地區,是農耕文明,周圍則是遊牧漁獵民族。相對於遊牧和漁獵,農業因為可以更加穩定地獲得糧食,形成了更加穩定的生活環境。在這個環境裡,大家有心思吟唱詩文,也有精力制定禮儀,因此,古代的華夏大地,要比周圍的民族更加文明開化。這種開化的結果,是華夏族表面上文明禮貌,實際上卻在心底瞧不起周邊落後的民族。

  即使周邊民族有他們各自獨特的文化,或者擁有更強的武力,這種藐視也不會改變,比如遊牧族征服北方而建立的北朝和遼金。甚至就連這些遊牧族自身的統治者,在入主中原以後也會產生藐視蠻夷的心理,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強大的心理習慣。近代由於錯誤的鎖國政策,明朝後期和清朝,中國逐漸落後於西方的發展,到了清朝後期,終於在鴉片戰爭中被扯下遮羞布。但到了這時,仍有部分人保持著上國的心理優勢,將紅黃頭髮的歐美人蔑稱為夷,頑固的習慣已墜落成守舊分子無知愚昧的生動寫照。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1-17 15:51:27
  因華夷之別產生的罵詈語很早就有了。先秦三代,夏商只治理現代中國版圖裡很小的一塊,西周的範圍遠也不及後日的一統王朝。這時華夏文明集中在今河南一帶,四周的其他民族,被稱為夷狄蠻戎,到了春秋戰國,進一步根據方位確定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國語.鄭語》中記載周太史史伯,貶斥周邊之國,說:“是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也,則皆蠻、荊、戎、狄也。”春秋時代,周王室衰微,諸侯並起爭雄,四邊的諸侯也加入了爭霸的戰爭。這個時候,中原的諸侯要麼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要麼乾脆地說道:“戎,禽獸也”(語在《左傳.襄公四年》),表示華夏之民與四周的禽獸不能同列。《左傳.閔西元年》則進一步說道:“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昵,不可棄也。”這成了西周中原諸侯的基本觀點,當然也指導著士大夫階層和普通民眾的觀念。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1-20 13:39:12
  西面的秦和南方的楚在春秋戰國時代都躋身強國之列,但因他們處於商周的邊陲之地,所以仍舊被中原各國瞧不起,《左傳.成公四年》記載:“史佚之《志》有之,曰:‘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楚雖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秦楚人則常自稱蠻夷來頂撞中原的歧視。《史記.楚世家》中,春秋時期的楚國國君熊渠說:“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並將自己的三個兒子都封為王,表示與中原分庭抗禮。之後的楚君熊通,見周王室已經衰微力竭,更是公然說:“我蠻夷也。今諸侯皆為叛相侵,或相殺。我有敝甲,欲以觀中國之政,請王室尊吾號。”周王室的架子還在,當然沒有答應尊楚,但是中原長期鄙視秦楚帶來的怨恨已經一觸即發。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1-20 17:25:42
  秦漢一統,秦皇漢武積極開疆擴土,統治的範圍遠遠超過先秦三代,這一時期,東夷基本消失,南方的百越也漸漸漢化,此時的民族矛盾主要集中在中原與匈奴之間。匈奴是北方的遊牧族,具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當他們的習慣不為中原禮法所理解時,就產生出認為他們是禽獸的罵語。比較典型的是匈奴的收繼婚制,這是一種兄死娶嫂、父死娶非生母的婚姻制度,是母系社會的遺留。出塞的王昭君,在丈夫呼韓邪單于死後,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後母”的風俗,嫁給呼韓邪的長子複株累單于雕陶莫皋。這種異于中原的婚俗,被早已進入父系社會、且父權至上的漢人大加撻伐,《史記.匈奴傳》曾有:“孰與冒頓單于身殺其父代立,常妻後母,禽獸行也!”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1-21 12:47:59
  兩漢魏晉,歧視西部和北方少數民族的言行層出不窮。三國時的鄧艾,曾建議將內附的羌胡外遷,避免漢胡雜居,說:“戎狄獸心,不以義親,強則侵暴,弱則內附”(語在《三國志.魏書.鄧艾傳》)。古時少數民族的很多習俗,如被髮左衽、紋身刺青,都被中原人所異,因此無論東南西北,只要沒有儒學教化之處,皆以蠻夷視之。四川、雲南和貴州的很多地方,在漢朝尚未納歸王土,被統稱為西南夷。南北朝時期,川黔鄂交界處還有很多與漢族文化迥異的少數民族,他們被稱為南蠻或五溪蠻,如《後漢書.南蠻傳》:“光武中興,武陵蠻夷特盛。建武二十三年,精夫相單程等據其險隘,大寇郡縣。”《南史.夷貊傳下》:“居武陵者有雄溪、樠溪、辰溪、酉溪、武溪,謂之五溪蠻。”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1-24 10:43:31
  與東晉對立的十六國,以及南北朝中的北朝,多由北方遊牧族建立,偏安南方的氏族每每說起,都是戎狄胡虜一陣痛駡。《宋書.文帝本紀》記載南朝宋文帝曾下詔說:“惡稔(音rěn)身滅,戎醜常數,虐虜窮凶,著於自昔。”

  北方的統治者入主中原,在漢化的過程中不得不任用漢臣,這些漢臣對異族人仍舊心懷鄙夷。南北朝時期相互投降的事例很多,比如裴叔業,他本是南齊名將,後來投降北魏,他的侄子裴植以河東世族自居,對出身光城蠻但戰功赫赫的武將田益宗不屑一顧,說:“華夷異類,不應在百世衣冠之列。”北齊立國,齊顯祖高洋向杜弼諮詢用人方針,問道:“治國當用何人?”杜弼答:“鮮卑車馬客,會須用中國人。”鮮卑族的高洋十分憤怒,“以為譏我”。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1-24 15:17:53
  漢人對胡族的歧視,導致當權掌兵的胡人心中十分憤懣,民族矛盾異常尖銳,蠻夷胡族反過來痛駡漢人的例子在北朝也屢見不鮮。《北齊書?魏蘭根傳》中,高洋罵辭官的魏愷說:“何物漢子,我與官不肯就。”北齊武帝高歡就曾讓丞相張華用鮮卑語向士兵宣旨,說:“漢民是汝奴,夫為汝耕,婦為汝織。”齊後主高緯時,韓鳳“每吒曰:‘恨不得銼漢狗飼馬!’”後來更變本加厲,“恩遇日甚,彌自驕恣,意色嚴厲,未嘗與人相承接。朝士諮事,莫敢仰視,動致呵叱,輒詈雲:‘狗漢大不可耐!唯須殺卻!’”(事見《北史》)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1-26 16:49:50
  在極端的民族仇恨中,五胡亂華時胡漢互相殺伐,動輒滅族屠城,是中國民族矛盾集中爆發的慘烈時期。蠻夷反罵漢人的“漢”字,也逐漸成為與夷狄相對的詈詞,流傳到隋唐,民族矛盾有所減弱,“漢”字的民族針對性減弱,但仍舊是個詈詞,這個含義一直保留到宋元,陶宗儀的《南村輟耕錄》對“漢子”的解釋為“今人謂賤丈夫曰漢子。”同時也是在宋元,漢子等詞也具有了普通的描述含義和褒義,如宋代錢愐的《錢氏私志》:“一生聰明,要做甚麼三世諸佛,則是一個有血性的漢子。”明代李贄的《五死篇》:“夫如此而死既已不可得,如彼而死又非英雄漢子之所為,然則將何以死乎?”清代王應奎《柳南隨筆》卷一:“世俗稱人曰漢子,猶雲大丈夫也。”明清兩代,漢子也在戲曲小說中用於女子稱丈夫,如《儒林外史》第十四回:“那些女人後面都跟著自己的漢子。” 又《聊齋志異.小翠》:“姑不與若爭,汝漢子來矣。”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1-29 12:37:25
  祝願各位新年愉快!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2-08 14:42:39
  年後繼續更新~~

  族類的罵語

  隋唐時期,民族融合中的主流逐漸代替了互相歧視。由於隋朝和唐朝的皇帝都帶有原來被蔑稱為胡族的血統,以及他們奉行相對開明的政策,賤罵蠻夷胡族的情況逐漸減少。但是,唐朝的文化仍是以漢族的儒家文化為主,因此斥駡周邊相對落後民族的事情還是時有發生,如《如新唐書.忠義列傳》中,顏杲(音gǎo)卿就曾痛駡安祿山:“汝營州牧羊羯奴耳。”又高仙芝出身高句麗,是驍勇果敢的名將,只因一次戰鬥勝利報捷未通知四鎮節度使夫蒙靈詧(chá),就被夫蒙靈詧罵為“高麗奴”(事見《舊唐書.高仙芝傳》)。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2-08 17:20:21
  宋代飽受契丹遼、金和西夏的戰事困擾,民族矛盾再度加劇,這也從稱謂上反應出來,最著名的一個使用例自然是嶽飛豪情萬丈的“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虜字作為南人蔑稱北人的詞,在宋代比較常見,如陸遊《老學庵筆記》:“今蜀人謂中原為虜子,東坡詩‘久客厭虜饌(音zhuàn)’是也,因目北人仕蜀者為虜官。”專罵金人的,有一個黃頭奴,如陸遊《僕頃在征四大幕登高望關輔樂之每冀王師拓定》詩有:“遼東黃頭奴,稔惡天震怒。”黃機的滿江紅詞亦有:“綠鬢將軍思下馬,黃頭奴字驚聞鶴。”黃頭奴,因自黃頭女真一部。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2-10 12:05:03
  繼續~~

  元朝是遊牧族蒙古建立的政權,但他們對漢文化不大感興趣,沒有什麼避諱的講究,因此總的來說,雖然元朝民族矛盾比較尖銳,但卻沒有文字獄。元雜劇作家馬致遠的《青衫淚》中有:“老虔婆和那蠻子設計,送到相公一封書,說相公病危死了。”如果這劇本寫在清代,只是蠻子這兩個字,馬致遠很可能就交代了。明朝以驅除蒙古,建立漢人的朝廷,在起事和執政時都蔑稱蒙古人為韃子或韃虜,其他方面,明朝的民族政策相對寬容,沒有增加太多的蠻夷罵語。清朝以滿族得天下,皇帝們特忌被他人稱為蠻夷,連一句“清風不識字”也會帶來滅頂之災,因除了存心造反的,沒有人再敢犯險使用華夷之別的罵語,整個清朝這種罵語幾乎絕跡,只有蔑稱外族洋人的鬼、夷存在。到了清末,孫中山先生為了推翻腐朽的清廷,才重新提起“驅除韃虜”的口號。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2-10 17:36:39
  在華夷之罵的最後,說一個“雜種”。這個詞無論古今都是一個詈詞,但比較特別的是,它經歷了從民族歧視專向一般市井罵語的過程。在兩漢隋唐,它本是蔑稱少數民族之詞,如《後漢書.西羌傳》:“滇零等自稱‘天子’于北地,招集武都、參狼、上郡、西河諸雜種,眾遂大盛。”唐代杜甫的《承聞河北諸道節度入朝歡喜口號絕句》詩亦有:“社稷蒼生計必安,蠻夷雜種錯相干。”

  到了宋元明清,雜種的民族痕跡弱化,轉而成為痛駡私生子、血統不純以及侮辱別人母親不貞潔的意思,火力更加強大,如明代湯顯祖的《牡丹亭.牝賊》:“世擾膻風,家傳雜種。”清代趙翼的《陔餘叢考.雜種畜生王八》說:“俗罵人曰雜種,曰畜生,曰王八。”《紅樓夢》第七回有:“瞎充管家!你也不想想焦大太爺蹺起一隻腿,比你的頭還高些。二十年頭裡的焦大太爺眼裡有誰?別說你們這一把子的雜種們!”現代人嫌雜種仍不夠解氣,創造了狗雜種,這是更加不堪的一個髒詞。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2-11 09:52:29
  華夷之別的罵語說完,接下來是品性之罵

  五、德操品性之罵

  這一類罵語可以根據古代對男女品性要求的不同分為兩類。古代男子的品性要求,即儒家的禮義仁智信,無禮者、不仁不義者、蠢笨無能者、言而無信都有相應的罵語。女子則以三從四德為基本道德要求,休妻一般因女子無德,有專門的“七出”,即不順父母、無後、淫、妒、惡疾、多言、盜竊,這七宗罪也產生了相應辱駡婦女的詞彙。在歷史的發展中,宋元之前的道德罵,多是有理有據,被罵者大多身犯其惡;宋元之後,很多道德類的罵語已經演變為純粹的詈詞,而不再與被罵者是否真的觸犯了相應的道德規則直接掛鉤。以下分別對男女道德罵稱謂簡單舉例: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2-11 11:25:54
  1、男子道德要求產生的罵語
  無禮,在今天只是不講禮貌的意思,但古代禮同法,無禮幾乎就是不法的同義詞。古代藐視禮法,等同於破壞統治秩序,這類人往往糾結成奸,聚眾滋事,反應在罵語上,就是無賴、潑皮、流氓等等,如《晉書.卞壼傳》:“峻擁強兵,多藏無賴。”《隋書.誠節傳.陳孝意》:“前郡丞楊長仁,雁門令王確等,並桀黠,為無賴所歸。”《儒林外史》第二十四回:“這人叫做石老鼠,是個有名的無賴。”《水滸傳》第六回:“且說菜園左近有二三十個賭博不成材破落戶潑皮,泛常在園內偷盜菜蔬,靠著養身。”《紅樓夢》中有:“這倪二是個潑皮,專放重利債。”流氓,《清稗類鈔》記有:“上海之流氓,即地棍也…此類隨地皆有,京師謂之混混,杭州謂之光棍,揚州謂之青皮,名雖各異,其實一也。”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2-11 14:00:43
  表達無禮者含義的,古時候有個稱呼語今天很不相同,這就是“少年”。少年在今天表示未成年,有時也表示青春,如“恰同學少年”。但是在漢代,史籍裡的“少年”就是當地的惡霸、無業者、不守禮法者、仗勢欺人者、流竄行市者的稱呼,是官府大力打擊的對象。因此,少年在古代史料中的形象並不好,如《韓非子.內儲說上》:“鄭少年相率為盜,處於雚澤。”又《漢書.酷吏傳.尹賞》:“長安中奸猾浸多,閭裡少年群輩殺吏,受賕報仇,相與探丸為彈,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喪。”《宋書.自序傳.沉璞》:“其閭裡少年,博徒酒客,或財利爭鬥,妄相誣引,前後不能判者,璞皆知其名姓,及巧詐緣由。”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2-11 17:46:03
  無能,即不智,反應在現實生活中,就是頭腦不靈光、辦事不利或自作聰明的人,常使人氣不打一處來,古代用愚笨呆蠢和草包之類來招呼,如呆子,見宋代張仲文的《白獺髓》:“石湖范參政,初官參州,在客位,其同參者聞為吳郡人,即雲‘呆子’,石湖先生聞之在懷。”《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燒寶蓮寺》:“不知這佳人姓名居止,我卻在此癡想,可不是個呆子!”《說岳全傳》第十四回:“你這呆子!大哥既不要你去,說也徒然。”《紅樓夢》第三十五回:“他自己燙了手,倒問人疼不疼,這可不是個呆子?”

  又蠢貨,如《紅樓夢》第一百○三回:“無奈他這個幹兄弟又是個蠢貨,雖也有些知覺,只是尚未入港。”

  草包,如明沈德符《野獲編.勳戚.魏公徐鵬舉》:“其為守備時,值振武營兵變,為亂卒呼為草包,狼狽而走。”清代李漁《意中緣.返棹》:“草包飯包,忽然榮耀,時高運高,說來堪笑。”

  廢物,如《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不能報仇,畢為廢物。”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2-12 15:21:52
  此外,專罵有勇無謀或無知者,還有一個匹夫,指罵有勇無謀者,如宋代蘇軾的《留侯論》:“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又清代昭連的《嘯亭雜錄.書光顯寺戰事》:“余素以豪傑待王,今乃知王直匹夫耳!”指罵短淺不智者,如元代劉時中的套曲《端正好.上高監司》:“堪笑這沒見識街市匹夫,好打那好頑劣江湖伴侶。”又《古今小說.臨安裡錢婆留發跡》:“匹夫,造言欺我,合當斬首!”《說唐》第十六回亦有:“這老匹夫,合當要死,待我出去斬了他。”

  當然,傻瓜、傻鳥、蠢物、癡物、蠢漢、呆鳥之類罵蠢笨人的,也是古已有之,相對而言,宋元以來市井文化的興起大大豐富了這一類的罵語。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2-12 17:43:23
  仁義在古代是比較抽象的概念,在民間常被簡單地理解為殘暴刻薄而沒有慈悲心,或者為非作歹,對這一類人的罵語,最常用的就是奸。奸在現代漢語大多指骯髒的兩性關係,但在古代,更多的是表示奸猾、奸邪,中國最早的詞典《廣雅》,就曾說:“奸,盜也”,直刺品性不端。與奸有關的罵語,史料中海見,如奸人、奸臣等,這些詞都不髒,大多出自正義之士痛駡小人之語。另有奸商,專罵牟取暴利、沒有信用的商人,如明代謝肇淛(音zhè,同浙)《五雜俎.地部二》:“今之茶,什五為奸商駔獪私通貿易,而所得之馬又多尫(音wāng)病殘疾,不堪騎乘者。”清代林則徐的《錢票無甚關礙宜重禁吃煙以杜弊源片》亦有:“蓋兌銀之人本恐錢重難攜,每以用票為便,而奸商即因以為利。遇有不取錢而開票者,彼即啖以高價,希圖以紙易銀。”沒有信用,不僅是商人挨駡,就是普通人有這樣的習氣,也是為人不齒,對這類人的罵語,有謊賊、謊漢等,如《水滸傳》第十四回:“辱門敗戶的謊賊,怎敢無禮!”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2-13 10:01:36
  除了禮義仁智信,儒家還有兩項基本的道德要求,那就是忠和孝。在《三國演義》中,張飛痛駡呂布的“三姓家奴”,就集中了忠孝兩個道德要求。呂布于丁原董卓,先是君臣之義,以臣弑君,首先就是不忠;認人為父,匿卻本親,是為不孝,後手刃義父,更是不孝加一級。專罵不孝的詞彙,有不孝子、逆子等,姜敘的母親為了激怒馬超,就曾痛駡:“汝背父之逆子,殺君之桀賊,天地豈久容辱,而不早死,敢以面目視人乎!”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2-13 17:12:36
  此外,男子自古都是社會的樑柱,需要勇猛剛強的膽氣,如果怯懦畏縮,就會被人譏諷為婦人。《舊唐書.高仙芝傳》記載,名將高仙芝曾責駡背後讒言的程千里:“公面似男兒,心如婦人,何也?”程千里羞慚萬分,俯首不能做答。後來,程千里改過前非,在安史之亂中為大唐死守上黨,以身殉國。又《宋史.虞允文傳》:“(完顏)亮操小紅旗麾數百艘絕江而來,瞬息,抵南岸者七十艘,直薄宋軍,軍小卻。允文入陣中,撫時俊之背曰:‘汝膽略聞四方,立陣後則兒女子爾。’俊即揮雙刀出,士殊死戰。”這個武將時俊,因被虞允文激將兒女子,馬上意氣忿怒,出陣死戰,可見被罵為婦人對將領的打擊之甚。明朝的著名的清官海瑞, 也曾痛駡不敢直諫的朝臣,說:“舉朝之士,皆婦人也!”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2-14 09:27:06
  2、女子道德要求產生的罵語
  由秦至清,中國都是個男權色彩的社會,女子除了服從就是服從,稍不承順,就是天大的惡事,要受到社會的譴責。因此對女性不守禮法,古代不僅有專門的罵語,而且大多都很刻薄。古禮,休妻有“七出”,也就是妻子犯了這七個過錯就可以休掉,這七條妻子的過錯分別是“不順父母”、“無子”、“淫”、“妒”、“有惡疾”、“口多言”、“竊盜”,而古代專罵婦女的,也多與這幾條相關。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2-14 20:58:09
  第一條不順父母的罵語,即女兒須從父母之命,在婚姻上沒有自主權,如果稍有抗爭,就可能被罵為“賠錢貨”。出嫁,父母需為女兒備妝奩(音lián),如果父母命嫁有錢子弟,這自然不成問題,如果女兒執意嫁給窮人,那麼就是父母口中的“賠錢貨”了。這個罵語是在宋元起用,如《黃粱夢》第四折:“如將小妮子抬舉的成人大,也則是害爹娘不爭氣的賠錢貨。”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2-15 11:40:59
  第二條無子,古人以“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沒有子嗣即不能傳繼血脈,是嚴重的不孝。兩漢即有無後的罵語,但並不針對婦女,歷史上專罵婦女沒有生養的詞也不多見,這在男權至上的古中國社會倒是比較奇怪。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2-16 09:55:10
  “淫”這一項,專罵女人,十分不堪,如淫婦、蕩婦、賤人,都是非常惡劣的詞彙。辱婦女淫蕩,大至是從漢代開始的。先秦和西漢前期,從一而終的思想並沒有貫徹到整個社會中,那時婦女改嫁、再嫁是常有之事,如漢初名相陳平,就曾娶了一位結過五次婚的妻子。到了西漢中葉,婦女的貞潔問題成為首要之德,甚至開始禁錮寡婦不得再嫁,這個時候才出現了侮辱婦女不潔的詈詞。南北朝是我國歷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民族大融合,北方遊牧族帶來了近古的風氣,對女子的貞潔並不十分在意,那個時候婦女挨駡的主要缺點是悍和妒。唐朝比較開放,皇室都有娶子媳、改嫁者,貞潔仍舊不是最要緊的婦女道德。到了宋元,一則市井文化中娼妓業發展很快,各地都有很多賣身賣笑的婦女;另外儒學進入了理學時代,貞潔成了婦女最需要恪守的道德底線。這個時候,辱駡婦女不潔,就成了火力最強的一種罵語,表示婦女不潔的詞彙也空前地發展,有了破罐子、浪包婁、養漢精、娼根、小奴胎、婊子、咬蟲、潑賤娼優、潑煙花等多達數十個,賤人也從男女通罵,到宋元時專罵女人。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2-17 09:18:35
  再說妒忌,這是女人很刻薄的天性,妒婦、怨婦、悍婦、潑婦都是這個天性衍生的詞彙,悍妒在中國南北朝和隋唐時代達到高峰,當時上層社會怕老婆者層出不窮。妒婦的使用例,如《後漢書.東夷傳.夫餘》:“男女淫皆殺之,尤治惡妒婦。”悍婦,如唐代劉知幾的《史通.品藻》:“乃兇險之頑人,強梁之悍婦,輒與貞烈為伍,有乖其實者焉。”明代劉基的《擬連珠》有:“是故士有悍婦,則良友不至。”潑婦,如元代楊顯之《瀟湘雨》第四折:“左右,還有一個潑婦,也與我去拿出來。”怨婦,如清代趙翼的《甌北詩話.李菁蓮詩》:“青蓮深於樂府,故亦多征夫怨婦惜別傷離之作。”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2-18 13:37:58
  有惡疾,一般是婦女不夠健康,比如“癭(音yǐng)老嫗”,癭意為頸部腫大,詞見《舊唐書.忠義傳》:“士政伺隙以其徒劫達,擁城中二千人而叛,牽達以見於舉。達詞色抗厲,不為之屈。舉指其妻謂達曰:‘識皇后否?’達曰:‘正是癭老嫗,何足可識!’竟釋之。”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2-18 16:57:29
  口多言,就是嚼舌根,這可以說是女人的天性,嚼舌根太多,就會被罵成“長舌婦”,早在詩經中,就有“婦有長舌,維厲之階”的句子(見《詩.大雅.瞻卬》)。《紅樓夢》第二十五回亦有:“爛了舌頭的混帳老婆,誰叫你來多嘴多舌的!”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2-19 10:15:22
  六、病症缺陷
  這是用肢體殘缺(而且是重要器官殘缺)來罵人,從先秦一直使用。身體缺陷的罵語,如盲、黥。盲就是瞎,《三國志》裴松之注引《魏略》說夏侯惇:“時夏侯淵與惇俱為將軍,軍中號惇為盲夏侯。惇惡之,照鏡恚怒,輒撲鏡於地。”“盲夏侯”的戲稱雖然不是罵人的髒話,但還是讓伏波將軍夏侯惇很惱火。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2-19 15:37:11
  黥是古代的刑法,就是對犯法的人刺面標示。一旦犯了罪,就沒有改過的機會,終生帶著記號,因此,黥也常用來稱賊盜(這個邏輯似乎就是“一日為賊,終生為賊”),如《新五代史》有:“自唐失其政,天下乘時,黥髡盜賊。”漢初名將英布,因早年受過黥刑,被人蔑稱為黥布。後來漢朝建立,手握兵權的英布被朝廷逼反,身敗而死,漢朝給他的評價不高,也就用其受過黥刑,稱呼為黥布,英布在史記中的本傳也是《黥布列傳》。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2-20 18:43:59
  太監自東漢桓靈之後,悉用閹人,閹人是嚴重的肢體缺陷,不僅喪失生殖能力不能繼血脈,而且連標準的男性都算不上,士大夫對之十分不齒;加上閹人多恃寵媚主,專權誤國,歷代對太監都直罵其身體缺陷,即閹人、閹党、閹豎等等。同時,男根即生殖,被處以腐刑不能人事者,被稱為廢人,如《明史.薛祥傳》:“八年授工部尚書。時造鳳陽宮殿。帝坐殿中,若有人持兵鬥殿脊者。太師李善長奏諸工匠用厭鎮法,帝將盡殺之。祥為分別交替不在工者,並鐵石匠皆不預,活者千數。營謹身殿,有司列中匠為上匠,帝怒其罔,命棄市。祥在側,爭曰:‘奏對不實,竟殺人,恐非法。’得旨用腐刑。祥複徐奏曰:‘腐,廢人矣,莫若杖而使工。’帝可之。”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2-21 14:21:35
  繼續~~

  其他以病症缺陷呼人的,從古到今都含有不尊重的意味,像駝子、瞎子、跛子、瘸子、矮子、麻子(出天花或水痘者)之類,使用例有《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兩個駝子相逢著,世上如今無直人。”又宋代劉克莊《最高樓》:“補還瞎子重開卷,放教跛子出看花。”《水滸傳》第二十四回:“大官人家裡取些砒霜來,卻教大娘子自去贖一帖心疼的藥來,把這砒霜下在裡面,把這矮子結果了。”孔尚任《桃花扇.聽稗》:“不待曲終,拂衣散盡。這柳麻子也在其內,豈不可敬!”

  這部分病症缺陷加“子”字的罵語,大部分是在唐宋之後才有的。在之前的漢語中,子大部分用作尊稱,其貶義在市井文化興起後得到放大。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2-21 17:45:34
  七、鬼怪罵
  中國的鬼怪罵,比前面幾種罵語產生的時間要晚得多。在先秦,人們重信巫鬼,充滿敬畏,因此不敢以之作為罵詈語。春秋時代是中華文化迅速發展的一個階段,人們的認識水準從完全蒙昧和迷信向前進了一大步,《論語》記下了孔子的一句至理名言:“子不語怪力亂神”。此後的中國人,雖然偶有狂熱迷信之徒,但大部分人並不信仰鬼怪,雖然仍舊存在一點畏懼之心,但已遠不如先秦那麼強烈了。東漢時期,佛教傳入中國,帶來了另外一種想像世界,那就是轉生,轉生的空間裡有好的神佛,也有壞的惡鬼。道教術士也逐漸在民間流傳開來,以懲妖除魔在廟堂和百姓之間混飯吃。因此,到了東漢,中國社會逐漸出現了罵人為妖魔的鬼怪罵。鬼怪罵出現時間雖然稍晚,但十分豐富,並且從宗教上的善惡,引申到世俗的大奸大惡,進而變成普通的市井對罵。妖怪類的罵人話或用在打情罵俏和市井撒潑的場合,或用於正義之士取用妖怪害人之意罵奸。以下簡單舉例: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2-21 22:18:28
  鬼子:本義是作惡的鬼怪,古代用來代稱作惡的人,如《世說新語.方正》記載的:“盧志於眾坐,問陸士衡:‘陸遜、陸抗,是君何物?’答曰:‘如君于盧毓、盧廷。’士龍失色,既出戶,謂兄曰:‘何至如此,彼容不相知也。’士衡正色曰:‘我父祖名播海內,寧有不知,鬼子敢耳!’”這是受到了侮辱的陸機罵盧志的話。宋代陸遊也有《北窗病起》詩:“更事天公終賞識,欺人鬼子漫縱橫。”

  到了近代,外國人覬覦神州,國人以其外貌大異又心有鬼胎,稱外國人為鬼子,這個稱呼一直在用。清代陳康祺 《燕下鄉脞(音cuǒ,意小)錄》卷九有記載:“若鬼使,則出使外洋之員;以西人初入中國 ,人皆呼為鬼子也。”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2-22 13:17:56
  魑魅魍魎:這幾個字幾乎不會單獨使用,組合起來除了指鬼怪,就是概括各種各樣的的壞人,如《左傳.宣公三年》:“魑魅魍魎,莫能逢之。”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2-23 17:33:56
  孽障:也做業障,本指佛教中的罪業、妖物,在宋元之後宗教色彩逐漸減弱,而多用在世俗對話中罵人,如《紅樓夢》第六十一回:“也須得把彩雲和玉釧兒兩個孽障叫了來。”《金瓶梅詞話》第二十四回:“婆子道:‘奶奶,你看丟下這兩個業障在屋裡,誰看他?’”《儒林外史》第三十八回:“自心裡想:‘這業障雖然去了,必定是還要回來吃我,如何了得?’”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2-23 23:27:18
  利物浦驚險地4:3戰勝斯旺西,臥槽,太懸了!繼續更新!

  妖孽:古代比較常用,如陳琳《為袁紹檄豫州文》寫道:“司空曹操,祖父騰,故中常侍,與左悺、徐璜並作妖孽,饕餮放橫,傷化虐民。”《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一.西顥》:“奸偽不萌,妖孽伏息。”《晉書.慕容俊傳》:“且妖孽之徒,欲假奇眩眾,或改作萬端,以神其事。”又唐元稹《鶯鶯傳》:“予之德不足以勝妖孽,是用忍情。”《舊唐書.昭宗本紀》:“或西避于戎狄,或載殲於妖孽。朕遭家不造,布德不明,十載已來,三罹播越。”

  KOP滿意滴睡了,明天繼續,多謝支持!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2-24 14:22:40
  @桃花枝上 972樓 2014-02-23 23:51:41
  寫的真好啊,剛開始講姓和氏之類的還屬於比較常識一些的知識,看得有些興趣缺缺,但後來就越來越精彩了,讓我想起了《夜航船》。可惜用電腦看好累,要是樓主出書了就好啦。記號一下,明天繼續看。
  -----------------------------


  以後出了一定送您一本,留個位址啊~呵呵,繼續更新~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2-24 14:46:23
  妖精:唐代皎然的《酬烏程楊明府華將赴渭北對月見懷》詩有:“聞說武安君,萬里驅妖精。” 元代張可久的《醉太平.失題》有:“小妖精怕不道心兒裡愛,老妖精拘管的人來煞。”清代李漁的《奈何天.隱妒》有:“他近來娶了兩個妖精,十分礙眼。”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2-24 17:53:05
  唐宋以降,佛道傳播、漢語言、市井生活都向前邁進了一步,從這個時候開始,鬼怪罵更加生活化,除了直接罵為鬼,還出現了許多加修飾表達特定含義的詞彙,如窮寒鬼、癆病鬼、短命鬼、死鬼、母夜叉、夜叉婆、煙鬼、酒鬼等。

  其實鬼已越生死,並無生病和短命之說,夜叉亦無性別之分,由此可見宋元以後的很多鬼怪罵已經充分市井化,從宗教和善惡中完全脫離出來。

  這些罵語的使用例有:唐代張祜《雜感》詩有:“鄉人笑我窮寒鬼,還似襄陽孟浩然。”《西遊記》第六十七回:“(老者)用藜杖指定道:‘你這廝,骨撾臉,磕額頭,塌鼻子,凹頡腮,毛眼毛睛,癆病鬼,不知高低,尖著個嘴,敢來衝撞我老人家!’”《紅樓夢》六十三回:“短命鬼兒,你一般有老婆丫頭,只和我們鬧。”《儒林外史》第二十七回:“況且他那死鬼老子也不知是累了我家多少。”元代馬鈺的《滿庭芳.夜叉婆》:“撲粉施朱,畫眉補鬢,巧言令色柔和。暗藏機狡,名喚夜叉婆。”酒鬼,如《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報仇》:“平昔別無所好,偏愛的是杯中之物,若一見了酒,連性命也不相顧,人都叫他蔡酒鬼 。”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2-24 20:45:58
  呵呵,希望與君共勉。

  接著說兩句鬼怪~宋元市井文化興起和佛道二教的世俗化,是這類稱謂濫觴的兩大原因。因此,在古代中國的鬼怪稱謂,實際上是借鬼稱人,具有極接地氣的街巷味兒。直到今天,床榻之上,帷帳之內,如果聽到的一聲“死鬼”,那定是一隻嬌媚酥柔的女妖精。。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2-25 12:10:48
  繼續~~

  八、罵人為貨物
  貨物罵,是一種非人罵,並且取下賤低俗噁心之物,不僅罵人無人性,而且有明顯的貶低意。這類罵語的使用例,古往今來也是海量可見,從另外一個角度展示了古代人的想像力到底有多豐富: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2-25 12:28:30
  狗屎:《新五代史.死事傳》:“(孫晟)與馮延巳並未升相。晟輕延巳為人,常曰:‘金碗玉杯而盛狗屎可乎?’”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2-25 19:18:15
  屎尿袋:這是佛教稱呼人的身體,即不潔淨的俗人之軀。唐初詩僧王梵志曾有句:“本是屎尿袋,強將脂粉塗”。類似的佛教罵語,還有膿血袋、飯袋子等等。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2-25 22:33:25
  酒囊飯袋:含義與飯桶相同,如宋代陶岳《荊湘近事》有:“唐末馬殷據湖南,稱楚王,奢侈僭傲,諸院王子僕從烜赫,文武之道,未嘗留意,時謂之酒囊飯袋。”明代吳炳的《西園記.冥拒》有:“這酒囊飯袋,真是草包哩!”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2-26 10:20:29
  鳥:字面意思雖然是動物,但用以罵人實際上指的是男性生殖器,所以不是獸罵,而是淫汙之物罵,使用例在宋元小說中大量可見,如《水滸傳》第九回:“這鳥是個公人,不知甚麼鳥事。” 同書第二十二回:“那漢氣將起來,把宋江劈胸揪住,大喝道:‘你是甚麼鳥人,敢來消遣我!’”《二刻拍案驚奇》:“大夫大吼一聲道:‘這是個什麼鳥人?躲在這底下。’”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2-26 12:26:41
  爪子:唐人鄭綮在其《開天傳信記》中記了一則笑談,說唐朝著名詩人賀知章,“涕泣辭上,上曰:‘何所欲?’知章曰:‘臣有男未有定名,幸陛下賜之,歸為鄉里榮。’上曰:‘為道之要,莫若信。孚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卿子必信順之人也,宜名之曰孚。’知章再拜而受命。知章久而謂人曰:‘上何謔我耶吳人孚乃爪下為子。豈非呼我兒為爪子耶!’”以唐玄宗的才識,不至於不知道吳人之蔑稱,而且聖命難違,賀知章要改名是不可能的,這個玩笑開得稍微有點大。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2-26 16:58:02
  才料:即俗話說的“是塊什麼料”,作為罵語可見《金瓶梅》第八十二回:“你這賊才料,說來的牙疼誓,虧你口內不害磣!”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2-26 17:32:45
  東西:在隋唐時開始指物,到了宋元開始指人,是明白無誤的貶義,如元代馬致遠的《青衫淚》第三折:“但犯著吃黃虀者,不是好東西。”《紅樓夢》第一百零三回有:“王夫人哼道:‘糊塗東西!有緊要的事,你到底說呀!’”《金瓶梅》第二回:“呸!濁東西!你是個男子漢,自不做主,卻聽別人調遣?”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2-26 20:35:07
  廢物:《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不能報仇,畢為廢物。汝懷文武,勇於策謀,父兄之讎(音chóu),汝可複也 。”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2-27 10:09:22
  第1000樓,多謝各位看官支持~~

  繼續貨物罵~~

  行貨:與今日正品的意思不同,在古代行貨表示的是次品,如清代平步青的《霞外攟(音jùn,同捃)屑.釋諺.行貨》:“越俗以貨之次者為行貨;其上者曰門貨。”清末章炳麟亦在《新方言.釋言》中解釋道:“行者,粗惡之義,今吳越謂器物楛窳(音yǔ,意劣)為行貨。”行貨作為罵語的例子,如清褚人獲《堅瓠三集.老蛇皮》:“介甫(王介甫,即王安石)尋舉進士,以詩寄之曰:‘世人莫笑老蛇皮,已化龍鱗衣錦歸,傳語進賢饒八舅,如今行貨正當時。’”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3-10 16:22:08
  繼續更新~~

  九、詛咒類的罵人稱謂

  即包含有詛咒意味的罵詈語,如天殺的、短命鬼、吃劍才、殺材、老不死等等。這類罵語淺顯易懂,沒有必要詳細敘述。只有一點,詛咒類的罵語絕大多數都是在宋元之後出現的,之前詛咒和咒駡幾乎沒有產生具體的稱謂。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3-11 12:12:11
  繼續走著~~


  十一、那些個古典名著

  《水滸傳》是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四部書裡最市井、最生活化的,其中記載了最多的市井俚語和罵人話。

  前人曾經統計,《水滸傳》中出現過如下的髒字:浮浪破落戶、幹隔澇漢子、打脊餓不死凍不殺的乞丐、沒信行的人、不成才的破落戶、老豬狗、禿廝、狂寇、賊道、禿驢、直娘的禿驢、驢頭、賊配軍、賤人、畜生、醃臢潑才、醃臢打脊潑才、醃臢廝、醃臢畜生、醃臢婆娘、直娘賊、潑皮、刁徒、刁徒潑皮、野貓、鳥人、村鳥、蠢物、蠢蟲、頑囚、奸頑、潑賊、賊男女、潑男女、老咬蟲、混沌魍魎、濁物、混沌濁物、糊突桶、賊禽獸、小猻猢、賊猻猢、含鳥猻猢、濫汙匹夫、忤逆畜生。而含“賊”的就更不可勝數了,如直娘賊、賊禿、賊頭陀、賊行者、黑賊、賊骨頭、潑賊、奸賊、好賊、賊男女、賊漢、小賊、正賊、從賊、賊奴、賊徒、賊軍、賊將、賊官、妖賊,以及賊賤人、賊乞丐、橫死賊、該死的賊、濫汙賊禽獸、老賊蟲、老賊、賊老咬蟲、賊猢猻、村賊、賊亡八、鳥敗賊、辱門敗戶的謊賊、賊頭賊臉賊骨頭、賊驢。還有個十分不雅的“鳥”字,用作髒話稱謂在《水滸傳》裡出現頻率也很高,如鳥公人、鳥官人、鳥蔡九知府、鳥人、鳥婆娘、鳥女子、鳥師傅、鳥漢子、鳥大漢、鳥將軍、鳥敗漢、鳥歪貨、鳥怪物、鳥蠢漢、鳥道童、賊鳥道、鳥先生、鳥頭陀、鳥主人。

  一部水滸,簡直是宋元髒話集錦,誰要把上面的操練熟了,都能在兩軍圓陣的時候罵死王朗。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3-12 10:37:52
  《紅樓夢》雖然是一部兒女情長之作,但統計起來,髒話著實不少,而且大部分都是以男女之防為罵點的,頗讓人臉紅耳熱。比如第九回李貴罵茗煙:“偏你這個小狗的知道!”第十六回鳳姐罵平兒:“原來是你這蹄子鬼!”(罵女子為蹄子,言裹腳形類反芻類動物之蹄)第二十六回寶玉罵茗煙“反叛的”;第二十九回鳳姐罵小道士“野牛的,胡朝哪裡跑?”第五十八回何婆子罵芳官:“這一點屄崽子,也挑么挑六,鹹屄淡話”,第六十回趙姨娘罵賈環:“也只好受這些毛崽子的氣,被這些屄崽子耍弄,你無屄本事,我也替你羞。”第六十五回尤二姐罵興兒:“猴兒的,還不起來呢”。書中焦大的一番惡罵也很給力,“雜種王八羔子們”過後,是“承望到如今生下這些畜牲來!每日家偷狗戲雞,爬灰的爬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從歸類上來說,這一番罵還是從男男女女瓜田李下的角度來的。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3-14 11:27:17
  繼續~~

  《西遊記》主題是神怪,裡面雖然也有些市井俗語,但是畢竟是妖精出沒注意,因此大聖和神仙們的粗口多是妖精鬼怪孽障孽畜之類的,而悟空經常罵悟能的“呆子”,久而久之,竟覺親切。除了這些,西遊記也是一部諷刺味十足的作品,天廷是天上的朝廷,也有官階高低,等級大小,因此,用官職低賤罵人的情況也是有的,最著名的當然就是“弼馬溫”,這不是一個現實的官職,而是“避馬瘟”的諧音,後來一位大神以此嘲笑大聖的官階,大聖一怒之下反了天廷。在取經過程中,有天庭背景的妖怪也經常用這個來刺激大聖,當然都沒有好果子吃。
  元人王實甫的《西廂記》,是本才子佳人、風花雪月的戲,其中竟有如此臺詞:“一點兒唾津咽下去,這屌病便可。”屌是對男性生殖器粗俗的稱呼,不僅如前面用做定語,而且還有直接罵人的例子,如金代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有:“休廝合造,您兩個死後不爭,怎結果這禿屌?”這個禿屌是賤罵和尚的(注:諸宮調是宋元間流行的一種說唱文體,《西廂記》實際上是《西廂記諸宮調》的繼承和創新)。另外一本元雜劇《薦福碑》,其中有這樣的唱詞:“傻屌放手!我趕相公去。”《薦福碑》的作者,就是寫出“小橋流水人家”的馬致遠。
舉報 | 回復
更多
• .週末男上司要我陪他去旅遊,我該答應嗎?
• .外教很帥,我真心想學好英語和他溝通無阻
• .細數坑爹的旅遊勝地,給跪了
• .表哥不在,和表姐看球打賭,誰輸了誰就脫光衣服打屁股
• .10塊錢就可以搞定女神,把妹高手親身示範
• .我發現世界盃買彩票,看球更有激情,還能贏錢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4-10 14:26:55
  繼續~~

  十一、罵殘暴不仁的當權者

  古代雖然是個順民社會,但如皇帝過於殘暴,民眾就會起來反抗,這個時候,原來高高在上的至尊不再是天子皇上了,而是檄文口中的獨夫。《書.泰誓》裡面就有獨夫的罵語:“獨夫受,洪惟作威,乃汝世讎。”孔傳解釋說:“言獨夫,失君道也。”蔡沉集傳則說:“獨夫,言天命已絶,人心已去,但一獨夫耳。”唐代杜牧的《過驪山作》詩亦有:“黔首不愚爾益愚,千里函關囚獨夫。”清代唐甄的《潛書.任相》有:“人君之患,莫大於自尊;自尊則無臣,無臣則無民,無民則為獨夫。”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4-10 16:04:56
  與獨夫相類的,還有暴君和昏君,如《孟子.滕文公上》:“經界不正,井地不鈞,穀祿不平,是故暴君汙吏必慢其經界。”《後漢書.方術傳.樊英》:“臣見暴君如見仇讎。”又《新唐書?宦者傳序》:“小人之情,猥險無顧藉,又日夕侍天子,狎則無威,習則不疑,故昏君蔽于所昵,英主禍生所忽。”《說唐》第三十回:“這樣昏君,保他何益?”昏君不是昏庸帝王的專稱,有時也指昏庸的普通家主,如《金瓶梅詞話》第三十四回:“金蓮罵道:‘恁賊沒廉恥的昏君強盜!賣了兒子招女婿,彼此騰倒著做。’”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4-15 09:51:10
  此外,對帝王文雅一點的罵,就是將皇帝比喻為先代的昏君、暴君。

  秦王政以嫪毐與其母太后私通並謀反,誅滅嫪毐,幽禁太后,並因太后的淫行頗覺羞恥,下令群臣不得為太后諫,違者殺無赦。結果先後為太后事進諫的大臣有二十七人,全部被殺,積屍于闕下,時人只能“莫不歎息私議秦王之不孝也。”齊國人茅焦冒死直諫,秦王政很疑惑,問茅焦:“君不見闕下死人?”茅焦毫無懼色,張口痛駡秦始皇:“今天下之所以尊秦者,非獨威力使然;亦以大王為天下之雄主,忠臣烈士,畢集秦庭故也。今大王車裂假父,有不仁之心;囊撲兩弟,有不友之名;遷母于椷陽宮,有不孝之行;誅戮諫士,陳屍闕下,有桀紂之治。夫以天下為事,而所行如此,何以服天下乎?昔舜事嚚母盡道,升庸為帝;桀殺龍逢,紂戮比干,天下叛之。臣自知必死,第恐臣死之後,更無有繼二十八人之後,而複以言進者。怨謗日騰,忠謀結舌,中外離心,諸侯將叛,惜哉,秦之帝業垂成,而敗之自大王也。臣言已畢,請就烹!”

  這段話出自明代馮夢龍的小說《東周列國志》,正史上有茅焦諫秦王事,然未詳其語。茅焦將秦始皇比為誅殺忠良的夏桀和商紂,橫暴的秦王政被這一番痛駡,竟然沒有殺死茅焦,反而封他為太傅,位上卿,並迎回了太后。這也是古往今來臭駡帝王而得飛升的罕見事例。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4-16 13:20:27
  最後,古代的君主都有嚴格的名諱,這是避諱的基本原則即“為尊者諱”,因此,如果對皇帝直呼其名,本身就已經是極大的辱駡了。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4-16 15:14:00
  十二、《論“他媽的!”》
  這不是後人的偽作,而真的是魯迅先生考證國罵的一篇文章,收在文集《墳》中,其中不僅考證了罵娘,還有很多髒話,甚至對東西罵語進行過比較分析,是戰鬥著的先生一篇風格古怪的文章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4-17 10:53:08
  魯迅 《論“他媽的”》


  無論是誰,只要在中國過活,便總得常聽到“他媽的”或其相類的口頭禪。我想:這話的分佈,大概就跟著中國人足跡之所至罷;使用的遍數,怕也未必比客氣的“您好呀”會更
  少。假使依或人所說,牡丹是中國的“國花”,那麼,這就可以算是中國的“國罵”了。
  我生長於浙江之東,就是西瀅先生之所謂“某籍”。那地方通行的“國罵”卻頗簡單:專一以“媽”為限,決不牽涉餘人。後來稍遊各地,才始驚異于國罵之博大而精微:上溯祖宗,旁連姊妹,下遞子孫,普及同性,真是“猶河漢而無極也”。而且,不特用於人,也以施之獸。前年,曾見一輛煤車的只輪陷入很深的轍跡裡,車夫便憤然跳下,出死力打那拉車的騾子道:“你姊姊的!你姊姊的!”
  別的國度裡怎樣,我不知道。單知道諾威人hamsun有一本小說叫《饑餓》,粗野的口吻是很多的,但我並不見這一類話。Gorky所寫的小說中多無賴漢,就我所看過的而言,也沒有這罵法。惟獨Artzybashev在《工人綏惠略夫》裡,卻使無抵抗主義者亞拉借夫罵了一句“你媽的”。但其時他已經決計為愛而犧牲了,使我們也失卻笑他自相矛盾的勇氣。這罵的翻譯,在中國原極容易的,別國卻似乎為難,德文譯本作“我使用過你的媽”,日文譯本作“你的媽是我的母狗”。這實在太費解,——由我的眼光看起來。
  那麼,俄國也有這類罵法的了,但因為究竟沒有中國似的精博,所以光榮還得歸到這邊來。好在這究竟又並非什麼大光榮,所以他們大約未必抗議;也不如“赤化”之可怕,中國
  的闊人,名人,高人,也不至於駭死的。但是,雖在中國,說的也獨有所謂“下等人”,例如“車夫”之類,至於有身分的上等人,例如“士大夫”之類,則決不出之於口,更何況筆
  之於書。“予生也晚”,趕不上周朝,未為大夫,也沒有做士,本可以放筆直幹的,然而終於改頭換面,從“國罵”上削去一個動詞和一個名詞,又改對稱為第三人稱者,恐怕還因為
  到底未曾拉車,因而也就不免“有點貴族氣味”之故。那用途,既然只限於一部分,似乎又有些不能算作“國罵”了;但也不然,闊人所賞識的牡丹,下等人又何嘗以為“花之富貴者
  也”?
  這“他媽的”的由來以及始於何代,我也不明白。經史上所見罵人的話,無非是“役夫”,“奴”,“死公”;較厲害的,有“老狗”,“貉子”;更厲害,涉及先代的,也不外乎“而母婢也”,“贅閹遺醜”罷了!還沒見過什麼“媽的”怎樣,雖然也許是士大夫諱而不錄。但《廣弘明集》(七)記北魏邢子才“以為婦人不可保。謂元景曰,‘卿何必姓王?’元景變色。子才曰,‘我亦何必姓邢;能保五世耶?’”則頗有可以推見消息的地方。
  晉朝已經是大重門第,重到過度了;華胄世業,子弟便易於得官;即使是一個酒囊飯袋,也還是不失為清品。北方疆土雖失於拓跋氏,士人卻更其發狂似的講究閥閱,區別等第,守護極嚴。庶民中縱有俊才,也不能和大姓比並。至於大姓,實不過承祖宗餘蔭,以舊業驕人,空腹高心,當然使人不耐。但士流既然用祖宗做護符,被壓迫的庶民自然也就將他們的祖宗當作仇敵。邢子才的話雖然說不定是否出於憤激,但對於躲在門第下的男女,卻確是一個致命的重傷。勢位聲氣,本來僅靠了“祖宗”這惟一的護符而存,“祖宗”倘一被毀,便什麼都倒敗了。這是倚賴“餘蔭”的必得的果報。
  同一的意思,但沒有邢子才的文才,而直出於“下等人”之口的,就是:“他媽的!”
  要攻擊高門大族的堅固的舊堡壘,卻去瞄準他的血統,在戰略上,真可謂奇譎的了。最先發明這一句“他媽的”的人物,確要算一個天才——然而是一個卑劣的天才。
  唐以後,自誇族望的風氣漸漸消除;到了金元,已奉夷狄為帝王,自不妨拜屠沽作卿士,“等”的上下本該從此有些難定了,但偏還有人想辛辛苦苦地爬進“上等”去。劉時中的曲子裡說:“堪笑這沒見識街市匹夫,好打那好頑劣。江湖伴侶,旋將表德官名相體呼,聲音多廝稱,字樣不尋俗。聽我一個個細數:糶米的喚子良;賣肉的呼仲甫……開張賣飯的呼君寶;磨面登羅底叫德夫:何足雲乎?!”(《樂府新編陽春白雪》三)這就是那時的暴發戶的醜態。
  “下等人”還未暴發之先,自然大抵有許多“他媽的”在嘴上,但一遇機會,偶竊一位,略識幾字,便即文雅起來:雅號也有了;身分也高了;家譜也修了,還要尋一個始祖,不
  是名儒便是名臣。從此化為“上等人”,也如上等前輩一樣,言行都很溫文爾雅。然而愚民究竟也有聰明的,早已看穿了這鬼把戲,所以又有俗諺,說:“口上仁義禮智,心裡男盜女
  娼!”他們是很明白的。
  於是他們反抗了,曰:“他媽的!”
  但人們不能蔑棄掃蕩人我的餘澤和舊蔭,而硬要去做別人的祖宗,無論如何,總是卑劣的事。有時,也或加暴力於所謂“他媽的”的生命上,但大概是乘機,而不是造運會,所以
  無論如何,也還是卑劣的事。
  中國人至今還有無數“等”,還是依賴門第,還是倚仗祖宗。倘不改造,即永遠有無聲的或有聲的“國罵”。就是“他媽的”,圍繞在上下和四旁,而且這還須在太平的時候。
  但偶爾也有例外的用法:或表驚異,或表感服。我曾在家鄉看見鄉農父子一同午飯,兒子指一碗菜向他父親說:“這不壞,媽的你嘗嘗看!”那父親回答道:“我不要吃。媽的你
  吃去罷!”則簡直已經醇化為現在時行的“我的親愛的”的意思了。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5-05 14:35:35
  繼續走著~~

  這篇文章是大師對國罵的深入思考,視點非常獨特。文章中除了罵娘的國罵,還提到另外好幾個古代罵人的稱呼,“役夫”、“齇奴”、“死公”、“老狗”和“貉子”等。“役夫”見於《左傳. 文西元年》,是楚成王妹江羋罵成王子商臣(即楚穆王)的話:“呼,役夫!宜君王之欲殺女(汝)而立職也。”晉代杜預注:“役夫,賤者稱。”這是用身份低賤來行罵。“齇奴”,見於《南史.宋本紀》:“帝(前廢帝劉子業)自以為昔在東宮,不為孝武所愛,及即位,將掘景寧陵,太史言於帝不利而止;乃縱糞於陵,肆罵孝武帝為齇奴。”齇,鼻上的紅皰,俗稱“酒糟鼻子”,這是用外貌的缺陷來罵人。“死公”見於《後漢書.文苑列傳》禰衡罵黃祖的話:“後黃祖在蒙沖船上,大會賓客,而衡言不遜順,祖慚,乃訶之,衡更熟視曰:‘死公!雲等道?’”唐代李賢注:“死公,罵言也;等道,猶今言何勿語也。”這個相當於今天罵人死鬼和死人(不過今日死鬼似乎已進入溫柔鄉,是調情用語了)。“老狗”見於漢代班固《漢孝武故事》,栗姬罵景帝“老狗,上心銜之未發也”。“貉子”,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惑溺》:“孫秀降晉,晉武帝厚存寵之,妻以姨妹蒯氏,室家甚篤;妻嘗妒,乃罵秀為貉子,秀大不平,遂不復入。”貉子又名狸、土狗、土獾、毛狗,在古人看來不是什麼高貴的動物,與檔次較低的狗一樣,都是以動物罵人的稱呼。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5-06 11:45:16
  他媽的在現在漢語中具備了極廣的使用途徑,作為定語,作為語氣詞感歎詞,作為口頭禪,反正他媽的作為一切可以說他媽的這個那個的地方,已經不算是一個稱謂用語了。別國說FUCK YOU,我們是罵人罵娘,倒是一大“特色”,歷史上追2000年+,非物質文化遺產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5-07 10:53:45
  接下來是古代的人稱代詞


  人稱代詞就是你我他,以及你們我們他們。古中國因為存在大量的尊稱謙稱諱稱,代替了很多人稱代詞的使用,所以形成古代代詞發育不全。但是到了新文化運動之後,由於革去了大量的尊稱和謙稱,使得今天中國人的主要社交稱謂和描述稱謂,都是代詞。在代詞上的古今變化,就是等級社會一夕破除而進入公民社會的剪影。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5-08 15:36:21
  一、發育不全和使用受限的古中國人稱代詞

  人稱代詞是一種重要的稱謂,又分第一人稱(自稱)、第二人稱(對稱)、第三人稱(他稱),在現代生活中,除了名字之外,人稱代詞就是最主要的稱謂方式了,這種稱謂甚至遠遠超過頭銜、身份等特定稱謂,這在各個國家幾乎都是一樣的。在現代社會,已經破除了等級制度,人和人之間不再有高低貴賤,不再需要過多的謙稱和尊稱。但是,中國古代是絕對以封建禮儀和等級制度來決定稱謂方式的,因此,人稱代詞的發展與其他國家和文化完全不同。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5-08 16:28:22
  在第一人稱上,中國古代有大量需要使用謙稱的場合,又加自稱之人身份的不同,同時還有詩文押韻平仄的需要,因此產生了大量第一人稱代詞,用於各種社交場合、詩詞文章。第二人稱也出於禮儀需要,在對稱即當面談話的場合,同樣有著多種表示語氣、身份的詞語。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5-08 17:10:13
  但是中國古代第三人稱的代詞,就顯得發育不完全。比如,先秦兩漢是沒有一個固定詞語做第三人稱的,大多場合都是用“之”、“其”、“彼”等指示代詞表達,中國古代出現“他”這個標準第三人稱代詞,已經是魏晉時候了。原因很簡單,大多數需要使用他稱的場合,都因尊稱、避諱、貶稱之類的場合需要,使用特定的詞彙了,不太需要第三人稱代詞。比如兩個大臣私下談話,說到當今皇上,只能尊稱,而不能說“他”、“其”、“之”,這會視為大不敬,弄不好被參一本是要殺頭的;而大臣上表說到敵人,基本上也不能用無語氣的“他們”,而要說“逆”、“賊”、“寇”之類,表示立場的堅定;另外,談話說到別人死去的父母,更不能說“他們”,而要為別人避諱,表示對談話人的尊敬。綜合這些情況,第三人稱代詞的市場需求也就不太大了。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5-09 10:38:32
  同時,由於我國古代是一個非常絕對的男權社會,女子很少參與社交,因此,女子根本沒有固定使用的第三人稱代詞。也就是說,我們的古代語言沒有英語“SHE”那樣的詞彙。古代人說“那女人”,使用的都是“之”、“其”、“彼”之類代稱了事,晚一點用“他”籠統地稱呼,到了清代,才借用吳語方言中的“伊”,來專指“那女人”;到了新文化運動,劉半農先生借用古代一個生僻字“她”(這個字古代已有,但很生僻,小一點的字書根本查不到,古代也不作陰性第三人稱代詞使用,留學歸來的劉半農先生發表《‘她’字問題》一文,於1920年8月9日同樣發表於上海《時事新報》,從此她字始通用),固定為女性的第三人稱,這才使漢語的第三人稱代詞完整起來。用“他”做女性代稱的,在新版《紅樓夢》的字幕中大量使用,很多觀眾表示很不適應,寶玉提到黛玉說“他”,有點怪怪的感覺,但按照《紅樓夢》的時代背景這麼書寫確實是沒有問題的。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5-09 13:48:05
  呵呵,自我起就沒有使用字輩了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5-09 15:51:08
  20世紀40年代,有些文人因為第三人稱分出了陰陽,仿造西文語法又創造出了第二人稱的女性代詞:妳(其實,這個字並非新字,而是古字,宋代柳永的《殢人嬌》中就有句:“恨浮名牽繫,無分得與妳恣情睡睡,”只不過古代都用得很少,一般社交更沒使用)。這個“妳”字有些畫蛇添足。因為第二人稱是對稱,也就是當面談話使用的,談話是不會書寫出來的,你和妳讀音又相同,因此說的時候沒辦法區分其陰陽屬性,只能在一些文人女士發嗲的對白中出現,這個文字基本上就沒有什麼功能,因此,解放後這個字在簡體方案中被廢除了。但是,這個字還在港澳臺等一些當年沒有進行簡體字改革的漢字使用地區保留著,我們唱KTV的時候有些港臺歌曲的歌詞字幕裡就有。因為是港澳臺看來的,現在很多人將寫“妳”字視為時尚,這個字又有“復活”的跡象。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5-11 11:06:16
  二、古人怎麼說“我”
  古代第一人稱代詞實在太多,幸好新文化運動精簡了許多,使我們現在談話更加方便。《爾雅》就記載:“吾、台、予、朕、身、甫、餘、言,我也。”
  簡單分析,餘用得最早,被精簡得也最晚,自甲骨金文時代起用,近代還有許多自稱稱“餘”的。如《左傳.僖公九年》:“余敢貪天子之命,無下拜?”唐代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同遊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宋代王安石《遊褒禪山記》:“余於僕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明代袁宏道《滿井遊記》:“此地適與餘近。”予是餘的同義,先秦可見,使用比餘少一些。如《左傳.僖公九年》:“(齊侯)對曰:“天威不違顏咫尺,小白余敢貪天子之命無下拜!”唐代孔穎達的《左傳正義》,引犍為文學舍人《爾雅注》解釋說:“餘,謙卑之身也。”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5-12 14:50:24
  繼續第一人稱代詞

  我:甲骨金文時代起用,也是保留至今的唯一一個通用的第一人稱代詞,康熙字典解釋:“《說文》施身自謂也。《廣韻》已稱也。”在古代大量使用,如《詩經.召南.草蟲》:“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見君子,我心傷悲。”《孟子.盡心上》:“萬物皆備於我矣。”

  吾:春秋起用,與我通用。《說文》:“吾,我自稱也。” 《爾雅.釋詁》解釋:“吾,我也。”在古代也是大量使用,如《儀禮.士冠禮》:“願吾子之教之也。”《莊子》中有句:“今者吾喪我”,意思是現在我已經忘記了我自己,達到了忘我的境界。吾字一直用到民國時期,如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有:“倘國人皆以先烈之犧牲精神為國奮鬥,助餘完成此重大之責任,實現吾人理想之真正中華民國,則此一部開國血史,可傳而不朽。”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5-13 09:13:55
  朕:秦始皇下令“天子自稱曰朕”之前,是普遍的自稱之詞,但一般不做主語和賓語,多用為定語,實際上是“我的”之解。讀《離騷》可見屈原用以自稱“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身:本義是身體、自身,以此引用為自稱。在《三國志.蜀書.張飛傳》有:“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翼德也,可共來決死!’”《世說新語.文學》有:“丞相自起,解帳帶麈尾,語殷曰:“身今日當與君共談析理。”從身字,衍生有老身,但並不是老年婦女的專用稱謂(有這個印象的多是受楊家將佘太君的影響),男女皆可用,如《北史.穆紹傳》:“(紹)正色讓順曰:‘老身二十年侍中,與卿先君亟連職事,縱卿後進,何宜相排突也!’”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5-13 15:33:54
  第一人稱代詞,發展到魏晉時期,顯著的特點是出現了眾多的方言詞彙。稱謂是文化的反應,也是歷史的點滴。魏晉時期五胡亂華,之後遊牧族入主中原,北朝大多是塞北少數民族所建立,他們在漢化的同時,也帶來了大量的胡音稱謂,如“胡姓”等,這時,人稱代詞也有以北方方言音譯的形式傳播開來的文字。到了隋唐,統治者的視野開闊,中華文明呈現出空前的兼收並蓄,更多的方言詞彙進入語言系統。這樣的例子,有“儂”、“俺”、“咱”、“灑”等等很多。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5-14 11:32:58
  繼續中古以後由方言進入的第一人稱自稱:


  先說說儂這個字。儂本是古代對百越地區“人”字的音譯,“吳儂軟語”中的儂就表示“人”。現在華東一帶的方言主要含義是“你”,但實際上魏晉至清,該字都在吳地方言區內主要做“我”用,可見《晉書.簡文三子傳》:“長史謝重舉板答曰:‘故宣武公黜昏登聖,功超伊霍,紛紜之議,宜裁之聽覽。’道子頷曰:‘儂知儂知。’因舉酒屬玄,玄乃得起。由是玄益不自安,切齒于道子。”南朝樂府《子夜歌》裡有:“歡愁儂亦慘,郎笑我便喜。不見連理樹,異根同條起。”《紅樓夢》第二十七回的《葬花吟》:“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意思是今日我葬花,明年誰葬我。

  “儂”這個字很特殊,在做“我”的同一時間段,還可兼稱“你”和“他”,是古代兼任第一二三人稱的唯一一詞。做你,如楊維楨《西湖竹枝集.海鄉竹枝歌》有:“勸郎莫上南高峰,勸儂莫上北高峰。南高峰雲北高雨,雲雨相催愁殺儂。”做他稱,如南北朝民歌《尋陽樂》:“雞亭故儂去,九裡新儂還。送一卻迎兩,無有暫時閑。”《子夜吳歌.夏歌二十首》:“赫赫盛陽月,無儂不握扇。窈窕瑤台女,冶遊戲涼殿”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5-14 15:55:09
  俺:也是一個方言字,古代北方表示我。見於隋唐後,如宋代周密的《癸辛雜識別集.物外平章》引無名氏《散經名物外平章》:“姓名標在青史,卻幹俺咱甚事?”金代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卷五有:“誰知後來遇羣賊,子母無計皆受死,難閃避。恁時節,是俺咱可憐見你那裡!”元代曾瑞的《醉春風.清高》套曲有:“眾口難箝,您也久占,俺咱常嚴。”還有一例《紅樓夢》中的“終身曲”:“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

  咱:隋唐後,北方方言區做“我”用,又可說成“咱家”。注1:並非太監專用自稱。注2:隋唐以後才出現,之前是沒有的,《新三國》董卓自稱咱家也是錯誤的。咱家的使用例,如孔尚任的《桃花扇.撫兵》:“咱家左良玉,表字昆山”。《三俠五義》有:“王頭兒,你也別呀!咱家待你灑好兒的。”

  灑:隋唐後,北方方言區做“我”用,又可說成“洒家”。注:並非頭陀專用自稱。《永樂大典》引《張協狀元》有:“灑是廝殺漢。”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5-15 18:17:37
  多謝各位支持~

  繼續古代第一人稱的結尾

  古代對人使用我、吾等代詞,大多是在處於強勢情形或者沒有感情色彩的對白中。基於謙遜的普遍風氣,普通人與其他人談話,一般自稱時候使用謙稱或名字,如果不分場合使用我、吾,那就肯定是離經叛道的不經行為,例如宋代沈括的《夢溪筆談》就記了一則:“賈魏公為相日,有方士姓許,對人未嘗稱名,無貴賤皆稱‘我’,時人謂之‘許我’。言談頗有可采。然傲誕,視公卿蔑如也。公欲見,使人邀召數四,卒不至。又使門人苦邀致之,許騎驢,徑欲造丞相廳事。門吏止之,不可,吏曰:‘此丞相廳門,雖丞郎亦須下。’許曰:‘我無所求于丞相,丞相召我來,若如此,但須我去耳。’不下驢而去。門吏急追之,不還,以白丞相。魏公又使人謝而召之,終不至。”方士超隱不羈的仙氣,就是透過稱謂傳出的。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5-16 12:08:48
  繼續~~

  三、古人怎樣說“你”
  漢字最早的第二人稱,是“女”,甲骨金文時開始用,差不多用到秦之前,《論語.為政》:“如子曰:由!誨女知之乎?”“女”也寫做“汝”,這就是古代常用的第二人稱了,並且一直用到很近代。如晉代幹寶的《搜神記》:“汝父為楚王作劍。”宋代歐陽修的《歸田錄》:“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5-18 09:55:50
  其他的第二人稱,大體上,先秦時候較多,到了後代,由於尊卑關係的約束,慢慢變少。如:

  戎:周代起用,可見《詩.大雅.民勞》:“戎雖小子,而式弘大”。其實接近于吳地方言發音中的“你”。

  若:西周起用。《莊子.齊物論》中有:“若勝我,我不勝若。”《史記.項羽本紀》有:“範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殺之。不者,若屬皆為所虜。’”

  爾:東周起用。《左傳.宣公十五年》:“爾為爾,我為我。”還有一個熟悉的成語,爾虞我詐,宋及楚平,華元為質。盟曰:“我無爾詐,爾無我虞。”(《左傳.宣公十五年》)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5-18 19:28:38
  你:隋唐始見,多見於詞曲,詩、文少見,也就是說,本是個俗字,它也是保留至今最常用的一個第二人稱代詞,漢語中有很多成語用你我表示相對關係,如果你死我活、你來我往等等,使用例見宋代釋普濟的《五燈會元》:“大海只將折箸攪,你死我活,猛火燃鐺煮佛。”又元代無名氏的《度柳翠》第一折:“世俗人沒來由,爭長競短,你死我活。”《水滸傳》第七十五回有:“見這李虞候,張幹辦在宋江面前指手劃腳,你來我去,都有心要殺這廝,只是礙著宋江一個,不敢下手。”

  而現在經常見到的“妳”字,在古代並不用做對稱,而另有含義,如《北夢瑣言》有妳嫗,表示乳母:“李一家溺死焉。唯妳嫗一人,隔夜為駭浪推送江岸而蘇。”《舊唐書.哀帝紀》有:“天祐二年,妳婆楊氏,賜號昭儀,妳婆王氏,封郡夫人。”這個妳婆,也是指乳母。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5-19 09:19:28
  您:宋代始見,也是個俗字,《俗字背篇》有:“您,你也,俗。”多用於填詞,又可寫做“恁”,馬志遠《漢宮秋》有:“恁不去出力,息生教娘娘和番?”清代更通“儜”,如《老殘遊記》:“日龍叔不說嗎?儜早去也是沒有。”很長一段時間內,你、您並無任何含義上的區別,數百年後您才慢慢在北方方言區變成“你”的敬稱,通過讀音在談話中進行區別,表示尊重意味。但是,今日以您做第二人稱敬稱,還不能完全代替你,因為您字沒有複數形式。在古代,您在有些場合就是表示“你們”(無敬意),如元代白樸《梧桐雨》第三折中說:“楊國忠已殺了,您眾軍不進,卻為甚的?”再如元代馬致遠《漢宮秋》中說:“我道您文臣安社稷,武將定戈矛。”這裡的您都表示你們,因為這個原因,所以現代漢語是沒有“您們”一詞的,《人民日報海外版》在2009年4月25日的第 06 版上有一篇文章,標題為《可以說“您們”嗎》,就是向初學漢語就被第二人稱敬語複數形式搞懵的外國同學瑪利亞解釋這個問題。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5-20 09:28:31
  最後兩個

  伊:自漢以來,就可做他稱,也可做對稱指“你”,如《世說新語.品藻》:“王僧恩輕林公,藍田曰:‘勿學汝兄,汝兄自不如伊。’”這是很明白的當面談話,其中的伊無疑義表示你。

  乃:周開始用,在《左傳》、《史記》、《漢書》中多處可見,只做主語和定語,不做賓語。如《左傳.僖公十二年》王曰:“舅氏,余嘉乃勳,應乃懿德,謂督不忘。往踐乃職,無逆朕命。”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5-20 14:49:40
  第二人稱在古代的使用也非常講究,對尊長,除了關係極親近,否則不能當面稱你,稱長輩“你”會被視為輕蔑。相同的,正式嚴肅的場合、下級對上級、公函法令,一般來說是不能直接用第二人稱的,這些場合都因為特定的尊卑關係,使用了其他的尊稱或蔑稱來代替你、汝之類。第二人稱在古代最大的作用就是表示與談話者的對立關係,一般用來在劃清立場的情形,這也是包含一二人稱的成語特別多的原因,如上面說到的爾虞我詐、你來我往等等。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5-20 18:25:41
  @繁一 1059樓 2014-05-20 17:25:37
  請教 @字形檔塔
  姓名合一,漢代開始。那時多二個字,劉邦、劉秀,王莽等等。據說是王莽下令統一,取名只能用二字,是嗎?
  -----------------------------

  先秦三代近古,風氣尚簡,所以名大多為一字,少有二字,如魏黑卵,但一字名和二字名並非成例。西漢風氣開放,雖以一言名為多,但不禁二言,更不以之為恥,如景帝時的文臣韓安國、將軍趙充國等。

  王莽托古改制,由於他誇大地迷信《春秋公羊傳》裡的“譏二名,二名非禮也”,以為兩個字的名是不好的,號召全國通行單名,後來還把二名定為一個刑罰。《漢書?王莽傳》中有一個“譏二名”的例子:“宗本名會宗,以製作去二名,今複名宗會”。王莽單名“聖制”頒定前複名的“王會宗”,在王莽時已按“聖制”改名為“王宗”。但因為他犯法,又被恢復了以前的複名,以示處罰。

  王莽的革新大多是短暫而失敗的,唯有“單名”因為其本身簡潔方便的原因,由朝廷引導迅速變成了一種風氣,暢行天下。以兩漢的皇帝為例,西漢十五帝,十三人單名,尚有兩人複名,東漢十三帝就全是單名了。後漢三國的人名基本全是單名,如班超、趙雲、司馬懿(複姓司馬單名懿)。

  實際上,對於《公羊傳》裡的“譏二名”,歷來都有多種解讀,很多人認為二名並非二字之名,而是改名後的前後兩個名字。王莽之前的學者許慎,就曾在其所著的《五經異議》中辯疑道:“《公羊》說,‘譏二名’,謂二字作名若魏曼多也。《左氏》說:‘二名者,楚公子棄疾弑其君,即位之後改為熊居,是為二名。’許慎謹案:文武賢臣有散宜生,蘇忿生,則《公羊》之說非也。”意思是二名本指改名(行不改名,坐不改姓),不是指二字名,許慎還列出二字名的賢人為例證。在這個問題上,左傳的解釋要比公羊傳的解釋更靠譜一些。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5-21 19:20:56
  繼續,接下來是古代的第三人稱代詞

  四、古人怎樣說“他”

  你發現了嗎?其實漢語中很長時間都沒有標準的第三人稱代詞。最常用的“之”、“其”、“彼”實際上都是指示詞做代詞用,而這三個字一直無法完全含蓋現在漢語中“他”字的含義。

  最常用的他稱,是“之”。這個例子太多,不用舉了。同時,“之”又是古文之王,他稱之外,又做介詞、連詞、助詞、語氣詞。各位初中、高中都做個“區分一段古文中多個‘之’字的用法”這樣痛苦的題目吧?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5-22 15:37:08
  其:與“之”的情況一樣,他稱之外,可做副詞、連詞。

  彼:最出名的當然是《孫子.謀攻》裡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太平廣記》也有:“自此任爾自為計。然余聞東谷嚴四兄善謀,爾等可就彼祈求。” 同書又:“正如高明所問,然彼皆求救于四兄,四兄當為謀之。”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5-22 18:57:20
  還有些他稱字,大多使用很少,主要說兩個比較有代表性的:

  伊:這個字既做第二人稱,也做第三人稱,做第三的情況更多一些:《詩.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世說新語》:“江家我顧伊,庾家伊顧我。” 《南史》:“吾見張時,伊已六十。”柳永《鳳棲梧》:“為伊消得人憔悴”。《紅樓夢》第九十九回:“薛蟠因伊倔強,將酒照臉潑去。”同時,在古代伊和伊人都是不分性別的,到了清中晚期至新文化運動前後,才用伊來專門表示女性,但出現了她字之後,伊也不再專稱女性了。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5-23 16:16:20
  接下來現代漢語最常用的“他”,有點複雜

  他:與現代漢語中表示第三人稱的統治性地位相比,在古代這個字幾乎無足重輕。在漢代及漢之前的很長時間內,實際上是“它”寫做“他”。《說文解字》中,沒有“他”字,清代訓詁學家段玉裁為《說文》作注時才說:“它,其字或叚(即假借)‘佗’為之,又俗作‘他’;經典多作‘它’,猶言‘彼’也。”

  他字作為第三人稱代詞,古代用得不多,較早見於《晉書.張天錫傳》:“他自姓刁,那得韓盧後也耶?”和《後漢書.方術傳》:“還他馬,赦汝罪。”(《晉書》成書于唐代;《後漢書》成于南朝範曄之手)。

  在晉代之前,他字的其意思是“別人”、“別的”、“其他”,不做他稱用,如著名的那些俗語,“顧左右而言他”,見《孟子.梁惠王下》“曰:‘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王顧左右而言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語出《詩經.小雅.鶴鳴》。

  晉代之後,他字用於他稱才逐漸多了起來,且衍生有他人、他家等詞,如明代唐伯虎的《桃花庵歌》:“別人笑我忒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報仇》:“那船頭便去包攬他人貨物,圖個免稅之利。”清代袁賦諶《重修(袁可立)始祖榮公遺像記》:“若一根毫髮不相似便是他人,此照不宜傳也。”《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難逢夫》:“王定拜別三官而去。正是: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到了新文化運動以後,之、其、彼失去了作為人稱代詞的含義,專用一個“他”,又因為“她”字的出現,使得“他”成為專屬的男性第三人稱代詞。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5-25 10:58:51
  繼續~~

  五、古代的我們、你們、他們


  古代的複數代詞,一般是在普通人稱代詞後面加上曹、輩、儕、等、儔之類的文字:

  1、古代的我們:
  如黃宗羲《柳敬亭傳》:“此故吾儕同說書者也,今富貴若此!”吾儕,即我們。清代林覺民的《與妻書》有:“吾輩處今日之中國,國中無地無時不可以死,到那時使吾眼睜睜看汝死,或使汝眼睜睜看吾死,吾能之乎?”吾輩,也是我們。又我等,如唐代的《朝野僉載》有:“武則天從姊子宗楚客被建昌王推得贓萬余貫,兄弟配流。太平公主就其宅看,歎曰:‘看他行坐處,我等虛生浪死。’”再有一個“我輩”,很常用,如南朝宋劉義慶的《世說新語.文學》:“孫興公作《天臺賦》成,以示範榮期雲:‘卿試擲地,要作金石聲。’範曰:‘恐子之金石,非宮商中聲。’然每至佳句,輒雲:‘應是我輩語。’”唐代杜甫《萬丈潭》詩:“造幽無人境,發興自我輩。”宋代陸遊《老學庵筆記》卷六:“若內翰不諱,我輩豈忍獨生?”近年來諜戰片風起雲湧,《風聲》算是佳作,最後周迅的用半文半白的語言做了抗日宣言,是電影最感人之處:“我親愛的人,我對你們如此無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際,我輩只能奮不顧身,挽救于萬一。我的肉體即將隕滅,靈魂卻將與你們同在。”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5-28 15:06:47
  繼續

  2、古代的你們:
  如北宋汪洙的《神童詩》:“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爾曹,即你們。又有“爾等”,如《南史.徐勉傳》:“(李嗣)又嘗謂諸子曰,‘此人師也,爾等則而行之。’”《太平廣記》有:“自此任爾自為計。然余聞東谷嚴四兄善謀,爾等可就彼祈求。” 《北夢瑣言》:“宣宗詔曰:‘爾等每于匡救,必盡公忠。’”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爭位》有:“我投誠最早,年齒又尊,豈肯居爾等之下!”《太平廣記》有:“非餘欲殺汝輩,但今自以帝命宣示汝等刑名,即餘使乎之事畢矣。”《隋書.韋世康傳》:“(吾)今年將耳順,志在懸車,汝輩以為雲何?”宋代蘇軾的《過密州次韻趙明叔喬禹功》有:“汝輩何曾增一笑,吾儕相對複三人。”汝輩,也是指你們。還有你等,如《水滸傳》第四十一回:“穆太公道:‘你等如何卻打從那條路上來?’”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5-29 09:52:25
  3、古代的他們:
  第三人稱複數,比較少,大多是用伊加表示複數的文字,有伊等、伊輩、伊儔、伊行等,如南朝宋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賢媛》:“山公與嵇、阮一面,契若金蘭。山妻韓氏覺公與二人異于常交,問公,公曰:‘我當年可以為友者,唯此二生耳。’妻曰:‘負羈之妻亦親觀狐、趙,意欲窺之,可乎?’他日,二人來,妻勸公止之宿,具酒肉。夜穿墉以視之,達旦忘反。公入曰:‘二人何如?’妻曰:‘君才致殊不如,正當以識度相友耳。’公曰:‘伊輩亦常以我度為勝。’”清代沉蘭先的《卓烈婦》詩有:“名留青史芳應遠,魂黯邗江咽不流。多少楊花飄泊去,歌塵舞袖愧伊儔。”伊行一詞,則既表示他們,也表示你們,與“伊”字的用法相似,如清代李漁的《風箏誤.釋疑》:“我記得初報狀元那一晚,曾做箇惡夢,夢中的人就是這副嘴臉,記在惡夢裡,受伊行無限淩虧。”這個伊行表示的是他們。李漁的另一個劇本《慎鸞交.私引》中,則表示你們:“高朋盈座,為伊行,交情欠和。”康熙五十年,戶部堂官福納侵吞官銀案發,牽連官員多達一百一十人。康熙帝歎息道:“朕反復思之,終夜不寐,若將伊等審問,獲罪之人甚多矣。”(見《清聖祖實錄》)後經九卿覆議,只將福納革職,餘眾限賠了事。
舉報 | 回復
樓主:字形檔塔 時間:2014-06-02 12:09:33
  4、“們”

  現代漢語通用的“們”,在古代是很晚才出現的,差不多都在市井文化興起的宋元之後,並且多用於詩文戲曲,少用於其他場合的稱呼,例如古代的“我們”,有宋代蘇軾的《傅大士贊》:“善慧執板,南泉作舞,借我們槌,為君打鼓。”晚清《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十六回有:“我們豁去虛文,且談談正事。”“你們”,如《儒林外史》第十七回:“景蘭江道:‘你們都說的是隔壁帳。都斟起酒來滿滿的吃三杯,聽我說。’”“他們”,如宋代黎靖德的《朱子語類》有:“先生笑曰:‘便是他們好恁地強說。’”明代黃祖儒的《醉花陰.元夜》有:“鬧兒童街市紛如蟻。他們都奪昆侖戰虎癡,懽情又濃,宵禁又馳,怎忍教寂寞千金良夜回?”《紅樓夢》第四十五回:“(林黛玉)命人:‘給他們幾百錢,打些酒吃,避避雨氣。’那兩個婆子笑道:‘又破費姑娘賞酒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果綠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